登陆注册
2997400000015

第15章 靠海吃海(1)

人类未来的食品库和药房

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就像是一座巨大的食品库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话很对。在海边生活的人们,很多都是依靠大海谋生,从大海中获取各种资源。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就像是一座巨大的食品库,是人们最早开发的对象。考古学家在史前人类居住的山洞里发现的岩画中,就有海洋动物的图画,说明当时人类已经会驾着独木舟在近海用简单的鱼叉、鱼钩和渔网捕鱼,在海边捕捉虾、蟹,捡拾贝、藻,以供食用。有的山洞里还有古人类遗留的许多海生的贝壳和鱼骨。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在陆地上早已从渔猎阶段进展到农牧阶段。可是在海洋里,一则因为海洋很辽阔,还有鱼虾可捕,二则在海洋里从事农牧很困难,所以渔业基本上还停留在渔猎阶段,变化不大,仍然是海洋生物自生自灭,渔民驾船出海捕捞。

虽然世界上的海洋生物资源还大有潜力可挖,但是近10年来,世界海洋渔获量一直徘徊在8,500多万吨,很多渔区产量还有下降的趋势,看来海洋捕捞已经达到极限了。高经济价值的金枪鱼类、鳕鱼类和比目鱼类越来越少,低值的小型中上层鱼如鲤鱼、沙丁鱼等产量却有增加。这说明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过度捕捞,出现了海洋水产资源来不及再生的现象。

海上捕鱼在我国,这一现象更为严重。1992年以来,我国海洋渔获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当年海洋渔获量934万吨,2005年达到2,838万吨,增加了2倍。但是这个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靠个体渔民用小渔船在近海捕捞,用的渔网的网孔越来越小,把鱼子鱼孙都捕上来了,甚至还有人违法用炸药炸鱼、用电电鱼。渔民自己也知道这是砸了后代的饭碗,可是谁甘心鱼让别人打去呢?结果是令人痛心的:20世纪50~60年代我国舟山是世界闻名的大渔场,盛产被称为四大水产的小黄鱼、大黄鱼、墨鱼(是软体动物乌贼,不是鱼)和带鱼,还出产鲥鱼、加吉(鲷)、石斑鱼和对虾等著名的海鲜,可是现在几乎都被捕捞光了,已经形不成鱼汛,连只有裤腰带宽的带鱼也上市了。20世纪70~80年代四大水产大大减产时,繁殖了大量的马面鲀。连这种其貌不扬的鱼也为数不多了。狂捞滥捕的严重问题如果再不解决,要不了多久,我国附近的海域将会无鱼可捕。

在海洋捕捞渔业这个古老的海洋产业中,也有很多先进的技术,包括使衰老的渔场复苏的技术。

在探鱼的技术中,主要有卫星遥感技术和声学探鱼技术。美国、欧洲空间局和日本都已发射了探测海洋气象的卫星。我们已经知道,卫星上装有光学和电磁波仪器,它们能从天上遥测海面的温度和颜色,从这些资料中可以估算出海面浮游植物体内的叶绿素的数量,从而得知海面的初级生产力,用以判断经济鱼类集中的海域和数量。暖流和寒流交界的锋面往往是鱼儿集中的渔区。海洋生物死后残骸沉到海洋深处,使深层水含的营养盐较为丰富。上升流能把海底富营养的水输送到海面,使浮游植物得到繁殖,这些地方鱼类也比较喜欢光顾。从卫星遥感的数据也能找到这些海域。把卫星获得的数据加以分析,利用计算机专家系统,参考海洋生物学知识和渔业的经验,作出判断,可以制成海洋水产信息和各海域海况预报,经过通信网络指挥渔船生产。这种预报对远洋渔业特别有价值,远洋渔船根据预报进行作业,减少了盲目性,有利于获得丰收。

海洋生物死后残骸沉到海洋深处,

使深层水含的营养盐较为丰富卫星遥感技术可以从宏观上指导海洋捕捞渔业,而在渔船上就得用声学探鱼技术来探明附近是否有鱼群。声学鱼探仪的换能器装在船壳上,跟回声测深仪的原理一样,向水里发射声脉冲,声波碰到鱼体就产生回声信号反射回来。鱼体内都有调节浮力的充满空气的鳔,鱼体其他部分的声学性质与海水差不多,而鳔的性质与海水相差甚远,产生的声反射很强。声换能器接收到从各条鱼反射回来的信号,经过变换可以自动显示在记录器上。最早的鱼探仪是垂直的,只能垂直向下发射,探出船下方的鱼群。现在除了垂直鱼探仪以外,还有水平鱼探仪,能在船还没有开到之前,探到船前方的鱼群。鱼探仪的显示器还有彩色的和立体的,这样,渔民可以形象地看到周围的鱼情,甚至从鱼群的规律还能辨别出是什么鱼。

知道船的附近有鱼,还得想办法把鱼引诱到船边来,设个栅栏把鱼围住,不让鱼跑掉,才好捕捞。鱼类大都是喜欢某种声音,可以针对各种鱼的爱好设计不同的声响,引诱鱼儿过来。用柴可夫斯基谱写的某一乐曲可能引不来鱼儿,它们欣赏的曲子对人来说可能是噪声,甚至是人们根本听不到的声音。除了从船上施放声响以外,诱鱼装置也可以装在海底,或者做成自动浮沉式的。当然也可以发出鱼儿特别讨厌的声音驱赶鱼群。电波也可以刺激海洋生物,脉冲惊虾仪已经形成产品。而要想把鱼群拦住,就得求助激光了。向水中发射水平方向的激光束,织成一个栅栏,可以把鱼群圈进指定的范围内捕捞。鱼对气味的分辨力是惊人的,海洋捕捞我们后面还要提到这一点,有人用有特别气味的化学药品引诱或驱赶鱼类,也很有效。

捕鱼的工具仍然是网或钓钩。对大型的、游泳速度很快的鱼,像金枪鱼、鲨鱼、旗鱼,往往用钓钩钓,有时用标枪刺。要钓几百公斤一条的大鱼可得认真对付,钓绳是用特种塑料做成的,十分结实,还不怕鱼咬,船上还得有起重设备。有的钓绳上有很多支绳,一根支绳上又有很多钩子,多的时候有几百个钩子。

大西洋底海洋生物至于网的种类可就多了,对付中上层鱼、底层鱼、尺寸不同的鱼、游泳速度不同的鱼,以至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用的网各不相同。通常用的有单船拖网、双船拖网、底拖网、围网、随海流漂流的流网和放置在海底的定置网等。网孔大小视捕捞对象大小而定。有的网上有用尼龙绳做的刺,鱼或软体动物挂上就逃不掉了。有的网上还装有网囊,专门装一定尺寸的鱼用。现代的网都是用尼龙绳编织而成的。

渔船上除了装有收、放、拖网具用的吊杆、绞车外,还有声学鱼探仪、定位装置、通信装置以及储藏渔获物的冷藏舱。远洋作业的渔船常常组成一个船队,在大型的渔船上有比较大的冷藏仓库,甚至还带着水产加工机械,在海上把各艘渔船上捕到的鱼集中起来,就地速冻保鲜,或者制成罐头、小包装食品。把低值鱼和加工鱼剩下的废弃部分磨碎、干燥,制成配饲料用的鱼粉,这样的大型渔船就是一座海上水产加工厂。南极洲附近的南大洋里盛产磷虾,个体不大,体长一般3~5厘米,但是蕴藏量却十分惊人,约4~6亿吨,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有50亿吨。可是南极毕竟太远了,磷虾身上丰富的蛋白质很容易腐烂,虾壳又不好加工,所以开发磷虾资源,必须建造大型的能在冰海中作业的渔船,在船上立即脱壳加工。这样一来,成本就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了。

水产资源即使再丰富,也经不起人类用先进的技术捕捞。最近几年,许多国家的决策人已经提出“资源渔业”的想法,就是以资源定捕捞量,培育资源。通过卫星遥感和海洋调查船实地调查,摸清某一海域的海洋水文条件和初级生产力,经过研究分析,计算出可捕量,然后根据科学计算,制定捕捞计划。这样,一方面有目的地捕捞,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水产;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这一海域的海洋生物繁殖生息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做到可持续地开发。海洋水产资源的利用很不平衡,近海和传统渔场早已捕捞过度,而公海上还有一些未被开发的海域;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还有一些地方居民过去没有打鱼的习惯,这些地方的邻近海域的生物资源也很少利用。虽然公海平均资源量比较少,但是在一些锋面和有上升流的海域还有相当多的鱼可供捕捞。建造较大吨位的远洋渔船,组成船队去捕捞公海上一些过去不为人知的水产,是一种合理的开发方式。我国近年来派船到非洲、拉丁美洲和白令海捕捞带鱼、黄鱼、鱿鱼和鳕鱼,收获不小。

鲨鱼“资源渔业”这个概念很好,可是实行起来却很不容易。从全球一盘棋或者全国一盘棋的观点来看,为了大家现在有鱼吃、将来有鱼吃,应该保护资源;而从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来看,今天我捕到的鱼就是我的,我不捕别人也会捕,谁管得了明天呢?国际上也不例外,例如加拿大规定了大西洋的大比目鱼的捕捞限额,西班牙不遵守,因而发生争端。为了实现可持续开发,国际上订立了许多普遍的或者双边的公约、协定,我国也规定了封港禁渔期,每年在鱼儿还没有长大的时期不许渔船出海。可是下一个问题就来了,不让我打鱼我吃什么呀?于是还得组织渔民开展多种经营,给他们一条致富之路。技术问题里不仅包含了科学,还包含了社会问题。

旗鱼实行禁渔期制度以后,我国沿海的水产资源的确有了恢复的迹象,市场上的带鱼宽了,多年不见的黄鱼也出现了。不过要坚持做下去才能有效果,而坚持综合管理又是很难的。

国际上因为争夺渔业资源而不执行公约、协定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对濒危的鲸早已明文保护,限制捕猎的种类和数量,可是还是有人见利忘义,超过允许的数量捕杀,使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也面临灭绝的命运。

有心栽柳才能成荫

人们常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实际上,要想柳树成荫,就得有心栽种才行。

一味地靠山吃山只能坐吃山空。一味地捕捞大自然赐予的海洋水产,最后的结果是没有鱼吃。真正的资源渔业不仅是有计划地捕捞,而且要用科学方法使海洋水产资源人工增殖。

有些水产有洄游的习性,在一个地方产卵、孵化以后,幼体成群地沿一定的路线游动,追逐它们的食物,快到性成熟的时候,又回到老家去繁殖。像我国的对虾,在渤海湾里繁殖,然后幼虾沿着山东半岛南下,到黄海里成长,长大后再回渤海湾繁殖。了解了对虾的这个习性,可以用放流的办法增殖,也就是人工孵化大量的幼对虾,从渤海湾放下去,这批幼对虾也会沿着传统路线觅食长大,回来时的对虾就多了。放流的幼对虾不可能个个成活,可是如果保护得法,还是个很有效的办法。不过若是河北省把幼对虾放下去,山东、江苏的渔民堵截,不等对虾长大就捞,那就徒劳了。这就需要发挥海洋综合管理部门的作用,严格管理把关。

大马哈鱼洄游鲑鱼在我国东北叫大马哈鱼,广东人按译音称为三文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鱼。它生活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中,游泳速度很快,捕食小的中上层鱼和软体动物,在大洋里很难捕到。鲑鱼在清澈湍急的小河小溪里繁殖,小鲑鱼沿着河溪奔向海洋,在大洋里长大,成熟产卵时靠灵敏的嗅觉找到返回故乡之路,沿河上溯回到出生地的小河小溪里繁殖,一路长途奔波,不怕艰难险阻,遍体鳞伤也在所不惜。世界上大部分的鲑鱼都是在小河小溪里捕获的,例如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江上游、黑龙江上游,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河流上游。科学家在鲑鱼体上做了记号再放回海洋,从捕获的地点可以考察出它们的洄游路线,最终发现了它们是非常恋家的。乌苏里江的鲑鱼绝对不会跑到黑龙江里去。如果在故乡的河溪里建坝拦住,鲑鱼宁可死在坝下也不会到别处去产卵。既然蛙鱼有这种习性,放流就更合算了,不用担心放流的小鲑鱼长大后会跑到别处的河溪里去。从理论上讲,所有有规律的洄游鱼类和别的海洋动物都可以用放流的办法增殖。

大马哈鱼对那些一生一世留在一个海区不远游的海洋鱼类,特别是底栖鱼类的增殖,可以将人工孵化出来的幼鱼放到它们愿意栖息的地方。这些鱼类不喜欢平坦的没有藏身之地的海底,而是喜欢洞穴很多、生满海洋植物——藻类的地方,这些地方食物充足,它们生长得快,繁殖的数量也多。天然的这种礁石不多,可以建造人工鱼礁。废弃的水泥建筑物的残块、用过的轮胎和旧船,都可以用作人工鱼礁。最好专门制造一些表面不规则、有很多空腔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人工鱼礁投到浅海海底上养鱼。在人工鱼礁上很快就会长出海藻,在粗糙的表面和空腔里会滋生腔肠动物、贝类和虾蟹,有了食物和隐蔽场所,鲷鱼、石斑鱼等喜欢藏匿的鱼类跟着就会在这里繁殖起来。这实际上是给鱼虾蟹贝盖房子、养食物。这种人工鱼礁一般都是高4~5米,长20~50米,重1~2吨。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底应位于没有淤泥和海流比较小的地方,否则会白费气力。

石斑鱼如果给人工鱼礁装上照明设备和诱鱼的发声器,就能吸引更多的鱼儿前来居住。

蓝色农牧场

紫菜养殖一说起农场、牧场,人们一定会想起陆地上那绿色的种满各种农作物——粮食、油料、棉花、糖料的农场和茵茵芳草上放牧着牛羊的牧场。原始人靠渔猎为生,在陆上用弓矛猎取野兽,在水中用网捕捞鱼虾。后来人们懂得了驯养牛羊猪鸡等动物,于是有了牧场。以后又学会了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于是有了农场。海洋里的水产资源比较丰富,捕捞天然的动物、采集天然的海藻还能勉强满足人们的需要,对建立海上农牧场的需求还不那么迫切。加上海洋的环境远远比陆地上恶劣,在波浪汹涌的海上发展人工养殖困难很多,因而海洋渔业的主力还是捕捞。

同类推荐
  • 天外来客:外星人与UFO大全集(超值金版)

    天外来客:外星人与UFO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全方位集揽世界各地关于UFO的重要事件,以及尘封的UFO档案资料,多角度探秘UFO。故事体的叙述方式结合颇具冲击力的配图,将让星际迷们享受到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寻找地下宝藏: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海水为什么不再蓝

    海水为什么不再蓝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母亲,她创造了生命,哺育了生命。地球表面70%是海洋,从海面到几千米深的海底,生活着并不为我们所熟悉的各种生物。
  • 海洋中的食物链

    海洋中的食物链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菌或有机物开始,经植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性动物,依次形成被食者与摄食者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亦称为“营养链”。食物网是食物链的扩大与复杂化,它表示在各种生物的营养层次多变情况下,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状营养关系。物质和能量经过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转换与流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基本过程。本书就带领读者去认识海洋中的食物链。
  • 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随着全社会对节能及环保的重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能成为普通大众关注的焦点。《时代馆书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家居节能、环保常识》主要是从家居生活人手,从日常居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了节能、环保的巧招妙计,用浅显的语言为读者在日常居家生活中做到节能、环保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小屁孩日记:今天是不说话日

    小屁孩日记:今天是不说话日

    “小糊涂”和香香果打赌,看谁不说话,结果,一声惊叹让“小糊涂”输掉了比赛;春游真快乐,像零食们在开会一样,小屁孩们很开心,甜老师却累坏了;爬树狗熊PK爬树超人,谁会赢得比赛呢?
  • 震惊,一小伙玩王者竟然

    震惊,一小伙玩王者竟然

    少年医院惊醒究竟为何?应聘工作却遇上这事究竟是福是祸?漂亮妹子被围该不该救?王者竟然一再强迫小伙玩他,究竟是游戏的沦丧还是系统的扭曲?甩不掉的系统,不得不做的任务,震惊,一小伙竟因系统被迫走上人生巅峰。
  • 你好容先生

    你好容先生

    五年前:记者:容爷,请问这小孩儿是您的……容深行:侄女。五年后:记者:容爷,请问季无忧小姐……容深行:是我的……容夫人。婚后:季无忧看着手上的戒指:容爷,你说既然你这么爱我,为什么我二十岁时,穿婚纱要嫁给你,你却不接受?容深行:你当时还太小。季无忧挺了挺胸膛,不太服气:小吗?容深行眼底的炙热慢慢爬上来,勾唇一笑:确实不小。【我没多大出息,就是想睡你。——季无忧】【深情即是死罪,又怎惧挫骨扬灰。——容深行】(1v1,甜宠文,略有虐,总体还好,闲来无事皆可看。女主重生,男主不是,本文架空,情节虚构,人多建群,人少原谅作者懒。作者码字不易,请支持正版。)
  • 枫叶雄主

    枫叶雄主

    异族入侵在即,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各方大能宣誓曰:吾辈修士何惧一战乎!前方各部严阵以待,后方一群菜鸟异军突起。细曰:众兄弟听我号令;嬉曰:一切皆有可能;鸟爷叫嚣着:吾要化形,吾要人生;侵略肯定得说,就算千军万马,照样一枪撂倒,幻梦上来做总结:你们吃饱了撑着吗?赶紧洗洗睡了。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是那层纱始终不肯破;喜欢拈花惹草的最后却“吊死”在一棵树上;奋斗吧少年们!!
  • 男角

    男角

    没有一个男人的故事是不精彩的,本书中,梁家辉、刘德华、黄秋生、张学友、李宗盛、崔健、曾志伟、罗大佑、任贤齐、钟镇涛、秦汉、成龙、吴若甫、罗家英等14位影视界的大腕、名角专访,讲述这些明星人物不为人知的成长故事和他们的爱恨情愁。
  • 倾城轻尘来生换我爱你

    倾城轻尘来生换我爱你

    艾漓为渡劫转世,余笙担心艾漓就偷偷陪她转世,没想到转世后余笙却伤了艾漓,余笙从出生便有倾城的容貌,但他一直轻视这个尘世,直到他为了另一个女人亲手杀了艾漓,他只留给艾漓一句话:来生换我爱你
  • 古今医案按

    古今医案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曹溪大师别传

    曹溪大师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始拾缘

    原始拾缘

    一个误闯原始社会的现代人,遇到过猪一样大的兔子,骑着驼羊,在恐龙的世界挣扎驰骋。见识过刚刚是白天,眨眼便是夜,黑暗中只有他能看得见的夜晚,不安静。我一路种下蘑菇,只为让你找到回家的路,石源异世界之旅,带您领略超自然的原始社会。
  • 豪门巨宠之Boss大人难喂饱

    豪门巨宠之Boss大人难喂饱

    如若第一眼见到我我不是穿着素白的裙子,披着乌黑的长发,你现在还会喜欢我吗?如若不是我的眉角有几分像她你还会这般宠着我吗?当她认识到他能接受自己完全是因为她与她有几分相似,眼泪决堤.在好友的帮助下离开了他,离开了是非,这一离别也让男人充分地意识到原来,他早已习惯她的存在,也爱上了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