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2600000047

第47章 西方的个人主义(2)

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合成

个人主义尽管在反对教会的人性压抑和思想束缚以及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人身压迫的斗争中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人生哲学如果单纯地理解为主张个人利益高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那么,逻辑上的推论与实际中的结果便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为了避免这种自我中心主义,西方一些哲学家主张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提出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合成,这是又一种个人主义人生观。

英国哲学家洛克从获取个人最大的、长远的快乐和幸福的动机出发,说明人也要注重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他指出,人的行为一方面服从着自然感性欲望的驱使,另一方面又受理性的支配,这才使他们在追求满足与快乐时,不单纯图谋眼前暂时的利益和快乐,而是力求最大的快乐和幸福,不单纯注重个人的利益,而且也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洛克认为,人天性追求幸福。而幸福本身具有不同量的规定,有“最大的”、“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也有“最低限度的”幸福和快乐。要得到“最大的”、“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就必须不为暂时表面的快乐所陶醉,要用理性来调节自己的追求,指导自己对各种感觉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权衡利弊,放眼远量,把握住人生的真正幸福和最大快乐,切勿以小失大,以近障远。洛克还进一步指出,人要有远虑,有远虑即有德。这种远虑就是要考虑把个人的幸福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结合起来。长远地看,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不悖的,而且,只有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个人的利益和幸福才有最终的保障。“因此,人可以选择一种较远的善,作为自己所追求的目的。”他又说人在“保护自身不成问题时”,“应该尽其所能保存其余的人类。”这里,洛克不但否定了中世纪扼杀个人利益的禁欲主义人生观,而且也批判了极端个人主义。

与洛克同时代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认为,要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就是通过理性来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结合起来。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洛克的前提是在“保存自身不成问题”的情况下,而斯宾诺莎虽然认为自保是最终目的,但为了自保,必须利他利群,在一定条件下,有必要牺牲个人利益以图最终的利己。斯宾诺莎的理性利己主义人生观,后来成为欧洲大陆唯物主义的人生原则,爱尔维修、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等都深受影响,并逐渐导向了合理利己主义人生观。而洛克则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直接导向了功利主义的结论。

密尔像英国哲学家边沁把社会的幸福化解为个人的幸福,他明确、自觉地意识到个人幸福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不同。他在论述“功利”时说:“如果这里的当事者是泛指整个社会,那么幸福就是社会的幸福;假如是具体指一个人,那么幸福就是那个人的幸福。”他认为,社会只是一种虚构的团体,它是由个人集合而构成的,个人不存在,社会也就不存在;不懂得个人,就无法了解社会。社会幸福也是由个人幸福集合而成,没有个人幸福,便没有社会幸福;不懂得个人幸福,也就无法了解社会幸福。人人追求自己的快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见,从起源和重要性上讲,个人和个人幸福都在社会和社会幸福之先、之上。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另一位哲学家密尔还进一步用利己主义解释利他主义。他认为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要维持社会生活,就必须顾及一切人的利益,只有无损于他人,共同的生活才有可能。而共同的生活是需要合作的,既有合作,就会把公共利益作为他们的共同目的。共同目的使他们觉得顾及他人利益比自己更有益,于是就有了利他主义。在这里,利己的天性和利他的行为终于统一了。可以说,这是密尔的一大贡献。但是在整个社会根本没有共同利益可言的时代里,这种利他理论只能是一曲维持资本主义秩序的高调,是没有现实必然性的说教。

很显然,“合成说”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因为整体利益并不完全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的总和,尤其是在利益冲突普遍存在的社会里。如果真如边沁、密尔所认为的那样,那么每一个利欲熏心的资本家都有理由把自己打扮成道德楷模,这就是这种“合成论”的个人主义人生哲学在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广泛盛行、持久不衰的缘由。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启蒙思想家和19世纪欧洲人本主义者主张合理的利已主义,他们首先从人性论上论证利己动机合乎人的天性。在人性论领域,他们都是感性主义者。爱尔维修说:“人是能够感觉肉体的快乐和痛苦的,因此他逃避前者,寻求后者。就是这种经常逃避和寻求,我称之为自爱。”而“自爱是自然铭刻在我们心里的感情。”同样,费尔巴哈也从感性主义人性论出发,认为人既然是一个自然的本质,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和存在,为了感官的欲望,人必然是追求自我保存,必然是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和享受的东西,逃避危害生命和引起痛苦的东西。因此人的本性必然是利己的。按费尔巴哈的观点,利己主义是根植于人的生理的新陈代谢之中,因而与人的生命共存亡。他说:“这种利己主义和我的头一样是这样紧密地附着我,以至如果不杀害我,是不可能使它脱离我的。”

人生行为中尚有顾及他人利益或能够尽义务的,然而在合理的利己主义哲学家看来,它们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如费尔巴哈就认为利他或车尔尼雪夫斯基像尽义务是出自人的追求幸福的愿望,与人的自爱自保相一致。尽义务,是为了谋取好处。费尔巴哈反对康德那种为尽义务牺牲自己幸福、生命的说教,认为这违背道德原则、违背人性,是一种悲剧。同样,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关心他人、顾及他人利益只有在两种场合下才会产生:第一种场合是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有裨益,能够给自己以精神上的满足;第二种场合是当一个人的命运依靠着自己,如果不去关心他就于心不安。归根结蒂,关心他人、顾及他人利益,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

众所周知,利己主义常常表现为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明哲保身、损人利己等不道德的行为,人本主义者怎样使利己主义摆脱这样的处境呢?也就是说他们是如何使利己主义合理化的呢?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力图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结合起来。爱尔维修说:“具有美德的是那样的人,他的强烈情欲是如此和谐地和社会利益相一致,以至他几乎任何时候都必然是合乎道德的。”当然,靠牺牲个人切身的、公正的和正确理解的利益来满足社会利益,那么,这个社会将不可避免地注定崩溃。可见爱尔维修是反对牺牲个人利益的。

那么,如何满足个人利益呢?这里关键是要正确理解个人利益。欲望有“当为”与“不当为”之分,正确理解的欲望才是当为的:首先,它放弃较小的快乐,节制自己,乐于忍受暂时的痛苦以获得长久的、更大的幸福;其次,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人必须经营共同的生活,结合成为社会,不得不与人为善,注意社会福利。这就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做到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损害他人也就破坏了他人要求幸福、财产的天赋权利,破坏了神圣的法律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保护。在爱尔维修看来,财产均等,是幸福均等的唯一方法,财产均等既是社会利益,又是个人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第三,个人利益包括在公共利益之中。尽管追求公共利益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个人利益,但不把个人幸福寄托在公共利益之中,个人利益就无法兑现。所以,必须“做到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便是合理利己主义。

同样,费尔巴哈也把自己的利己主义看做是“完全的合理利己主义”。他认为,他所谓的利己主义,与利他、利社会并不矛盾。人们的利己心必然地、内在地包含着利他的要求和趋向,因为人们的利己之心,如果没有他人的参与和协同,是绝对不可能得到满足的。例如性爱,男女双方只有以异性的存在和幸福为前提,才能使自己的利己要求得到满足。所以,费尔巴哈说:“不管人们是否有善良意志,利己主义的人从母亲的胎内出来后,就必须与自己周围的亲人们共同分享人生的幸福。”这就是“完全的合理利己主义”。

如何才能保障这种合理利己主义的实现呢?爱尔维修寄希望于天才造就的“好法律”,因为这种法律“将会让公民们顺着他们要求个人幸福的倾向,把他们很自然地引导到公共幸福上去”。而费尔巴哈则寄托于“爱”的身上,企图以爱来消弭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和利益冲突。

同类推荐
  • 小英雄雨来:管桦经典作品集

    小英雄雨来:管桦经典作品集

    本书为管桦先生的作品集。这些作品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形象,讲述了在弥漫着炮火和轰鸣的抗战时期,人们所发生的精彩的生活和斗争,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平凡但又带着些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小英雄雨来》,这是管桦先生为少年儿童所写的小说,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已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爱国思想的启蒙。这些作品时代色彩浓郁,充满激情,读来令人振奋,催人进取。
  •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书,根据2017年初中语文课程改革计划,编辑收录了133首古诗文。前61首是精讲,设计了注释、译文、作品简介、阅读训练、答案这几个小栏目。后72首是作为课外补充的古诗文篇目。选文精当,阅读训练的题目紧扣考试脉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导向性,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

    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

    本书收录了作者50余年的阅读札记,涉及文史、哲学、教育、文学等领域,既有其因书与作者(如汪曾祺)相遇相识相交的故事,又有因书罹祸仍嗜书如命的经历,于细微处见大识,处处摇曳思想的烛光,是广大教师提高修养的必备书。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围棋(阅读中华国粹)

    围棋最早称“弈”或“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相互攻击、相互包围的特点,称之为“围棋”。围棋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瑰宝。它巧妙地将竞技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围棋文化,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在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今天,围棋文化的社会价值日益凸显。学习和了解围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而且可以提高个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培养创造潜能和思维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古老的围棋奥妙无穷,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让我们轻轻打开这扇“门”,去领略围棋文化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热门推荐
  • 情牵红楼绛珠魂

    情牵红楼绛珠魂

    他是堂堂的八皇子,虽然不能做一个皇帝,可是做一个贤王他还是可以的。没想到太子却不放过自己,让自己屡屡遇险,无意中遇到了她…梦中的仙子…没想到,这样一份单纯深情都不能拥有,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拥有都不能保护,既然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留恋的,那这悬崖这波涛有什么可怕…这又是哪里……她在哪里……她是孤苦伶仃的寄人篱下的女子,没想到在最伤心的时候遇到了他,从此自己的生活又有了改变,本已枯竭的心又有了滋润的雨露,没想到一道圣旨让自己又陷入另一种境地,为了他,为了自己的真爱,那悬崖那波涛又有什么可怕,于是,她纵身而下…这又是哪里……他在哪里……推荐一下长河的旧文《新续红楼》《红楼别梦》《红楼梦中梦之瑕不掩瑜》《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红楼遗梦潇湘情》推荐红楼系列:《红楼之逆天纵情》作者:沧海明珠《红楼之霸玉怡情》作者:断崖《红楼之雍帝禛情》作者:泪语忧潭《红楼之慧玉证情》作者:月色阑珊《红楼之碧水盈玉》作者:宛颐《红楼之禛心锁玉》作者:心随碧草《梦红楼之痴心宠玉》作者:心若芷萱推荐朋友的文《豪门儿子特工妈》作者:星期七《狂情霸宠》作者:第五蓝邪
  • 我的妹妹是人鱼

    我的妹妹是人鱼

    穿越是不靠谱的,穿越回来就更加不靠谱了。更加不靠谱的是,穿越回来还带着一个小吃货。这严重违背了牛顿定律有木有。“哥哥,这个能吃吗?”湮儿举着手中黑乎乎的手枪。陆涛第N次对湮儿说:“这个不能吃。”“这个呢?”湮儿掏出了一个大威力,足够了崩掉几栋大楼的火箭筒。“我擦,你快放下,小姑奶奶,我虽然是法神的实力,也折腾不起啊。”穿越什么的都是浮云,陆涛觉得自己最重的任务是,要编纂一本《人类可食用物品大全》。
  • 三秋桂子与十里荷花

    三秋桂子与十里荷花

    没想到冯临胤竟然是醉修阁的少东家,云知还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醉修阁了,那里有好茶好酒,有独家陈迹好酒醉修酿,还有好心人…
  • 魔生心灭

    魔生心灭

    主角回到了十年前的世界,只不过有些事情还是改变不了的,是走老路还是走魔路,前者窝窝囊囊,后者万丈深渊无退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进化之论

    进化之论

    在这个星系里,人们最重要的事情不再是吃饭睡觉打游戏,而是进化
  • 春乔夏有明

    春乔夏有明

    陆乔说自己曾经也是颗痴情的种子,可惜后来下了场暴雨被淹死了!当有了“向钱看,向厚赚”的人生目标后,男人是个啥啊?560325825欢迎来QQ群各种吹!
  • 九噬邪魂

    九噬邪魂

    这里,是灵气的世界:灵者、灵使、灵师、真灵、灵王、灵皇、尊、圣……楚萧,魂穿异界,来到这里。出身名门,却是所有是非的根源;天命功法,又是一个千古遗留的邪魂。从此,随性而为的楚萧,傲然走上了一条——噬魂成神之路。
  • 飞龙将

    飞龙将

    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六界一片祥和,同时,一个巨大的阴谋也在慢慢的酝酿......
  • 疑云迷踪

    疑云迷踪

    新书《人生不再见》求关注。迷途不知返,路遥不觉晚。白天,黑夜,交替更迭。一张无形的大网渐渐张开,拉长,收拢,是谁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