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1600000011

第11章 封疆大吏的传奇(2)

少年阿古柏面容姣好,被街头艺人收留,学到了精湛的舞艺。大约10岁的时候,他成为“巴特恰”,也就是男扮女装的舞童。不久,一名路过塔什干的浩罕官吏看中了他,将其收为自己的娈(luán)童,带回首都浩罕城,并将其转送给穆罕默德·卡里姆·卡希卡,马达里汗的侍从官。

1842年,马达里败于布哈拉汗国,战死沙场。布哈拉进占浩罕城,全国一片混乱。时任浩罕阿奇木伯克的卡希卡也加入对汗位的角逐中,最后失败,丢掉了性命。阿古柏随即回到家乡投奔塔什干伯克纳尔·穆罕默德·库什,并将妹妹献给了库什。这样,他获得了成为库什副官的机会。不久以后,库什派其出任五百人长,负责镇压塔什干境内的哈萨克人起义。阿古柏骁勇善战,屡立战功,1860年左右,晋升为阿克麦吉特(今纳罗夫斯基)伯克,成为拥有自己势力的一方诸侯。从此时起,人们尊称阿古柏为“雅霍甫伯克”。

1864年,新疆民乱,库车、和田、喀什、吐鲁番等地先后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与清兵互相攻伐,局势混乱。占据喀什旧城的柯尔克孜伯克司迪尔自立为“帕夏”,为了树立威信,他决定派手下金相印去浩罕城迎回大和卓曾孙,号称“圣裔”的布素鲁克,立为傀儡。1865年春,浩罕阿力木库尔汗派阿古柏率领50名骑兵护送布素鲁克去喀什。

一到喀什,布素鲁克和阿古柏便组织兵变,将司迪尔逐出喀什。3月,司迪尔率7000余柯尔克孜兵回袭喀什。阿古柏此时显露出了超群的军事指挥能力,仅率100名骑兵夜袭敌军,击溃了司迪尔。接收了司迪尔势力的阿古柏迅速组建了有数千名士兵组成的军队,4月11日,他攻克了英吉沙,并将司迪尔残部彻底逐出新疆。

在阿古柏扶持下,布素鲁克于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意即七城汗国,表明了一统南疆七大城(一般认为是喀什、英吉沙、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乌什)的野心。

4月下旬,阿古柏约叶尔羌阿奇木伯克尼亚孜为内应,偷袭叶尔羌,在巷战中失利。回军途中,又遭遇库车和卓热西丁的军队,在罕南力克战役中复大败,逃回喀什。阿古柏于是调整战略重点,转而攻击仍在清军守备下的喀什汉城。9月1日,清军守备何步云投降献城,清喀什噶尔办事大臣奎英举家自杀,残部被迫皈依伊斯兰教。

1865年秋,浩罕被俄国支持的布哈拉汗国再次战败,丢失塔什干,约7000名残部在玉努斯江率领下,逃入新疆投奔同族阿古柏。得到这支生力军的阿古柏实力大增,连克叶尔羌、和田。就在此时,布素鲁克在喀什发动兵变,希望摆脱阿古柏,坚守41天后失败,被逐回浩罕。阿古柏立布素鲁克堂兄卡塔尔勒即位。第二年,由于卡塔尔勒也不安心做傀儡,阿古柏将其毒死。同时,经过反复争夺,阿古柏终于击败了热西丁,夺取了阿克苏,侵占了除库车之外的南疆。

1867年,随着阿古柏的不断胜利,他觉得不再需要傀儡了,于是他宣布取消哲德沙尔汗国,建立洪福汗国,自称“毕杜勒特”(即“洪福无量的人”)。5月,他攻占库车、库尔勒,一统南疆。

洪福汗国以伊斯兰教法典“沙里阿特”作为最高法律,在各地设立宗教法庭,强迫异教徒改信伊斯兰教。其所占各地分别设立伯克作为当地军政长官,该政权对农民采取重税政策。

1868年,英国派遣特使会晤阿古柏,承认其政权。次年,阿古柏也派亲信米尔扎·沙迪赴印度会见英国总督,争取英国支持。英国决定向其赠送大批军火,并允许其在印度招募工匠回喀什设立军工厂。1870年,俄国也派人前往喀什会晤阿古柏,承认其政权。不过总体来说,在这一时期,英国仍然是阿古柏的主要支持者,并期望能够通过支援阿古柏将俄国的扩张阻止在天山以北。

在得到大批先进装备后,阿古柏于1870年5月攻占了吐鲁番,切断了北疆和河西走廊的联系,并收降了以白彦虎为首的陕甘回民起义军残部,实力进一步增强。到1871年底为止,迪化、玛纳斯、鄯善先后被阿古柏攻克,同时俄国为阻止阿古柏进一步扩张,出兵占领伊犁,这样,清军除塔城、乌苏等少数据点外,已经全部从新疆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加大了对阿古柏的援助,维多利亚女王甚至亲笔致信阿古柏,与其修好。1874年2月2日,《英阿条约》签订,除了和《俄阿条约》类似的条款外,还规定双方互派大使。

阿古柏与英俄狼败为奸,新疆危急

从浩罕出发的阿古柏凭借一支只有50人的队伍拿下一座城,并如此迅速的扩展起来,盘踞天山南北达12年之久,除了新疆当时混乱的形势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他利用宗教和民族意识。新疆和中亚地域相连,这一带的人民虽属不同的国籍,但因同属一个语系,基本上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类型,而且一些民族本来就是互相交错而居的,历史上有着传统的商业贸易交往和宗教联系。由于这些历史和宗教的原因,在当时的条件下,人民的国籍概念在一些人心中并不十分明确。相反,民族感情或民族意识往往成为彼此沟通的纽带。当阿古柏侵入我国境内时,当地一些群众在不了解其野心的情况下,被其“语言、冠服、习尚与己同”所蒙骗。而语言、冠服、习尚,均属民族文化特点,民族文化特点正是构成共同民族心理状态的基本因素。可见这种民族意识(也即民族心理状态)在当时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何况阿古柏又是一个“多权诈”的阴谋家。阿古柏之所以在侵入喀什噶尔之后,急忙把布素鲁克扶上王位,正是为了利用大、小和卓作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在这一带的宗教地位和影响。如前所述,布素鲁克是30多年前叛乱南疆的魁首张格尔之子,张格尔则是大和卓波罗尼都的次孙。大、小和卓都是南疆有着雄厚势力的伊斯兰教白山派的首领,而喀什噶尔一带正是崇奉白山宗的主要地区。这是阿古柏用来增加号召力,使自己势力得以迅速扩展的重要手段。他在当上洪福之王以后,又被阿谀他的“示教职业者”授予“阿大勒克加查”(大教主)的头衔,集政权于一身,具有更大的实力。

阿古柏之所以能在新疆猖獗12年之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他得到了英、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英国竭力扶植阿古柏,企图把他作为阻隔沙俄南下的藩篱;沙俄鲸吞中亚两个汗国得手后,加紧了侵占我国新疆的步伐,它也极力笼络阿古柏,以供自己驱使。于是,英俄两国竞相争夺阿古柏为各自的侵略政策服务。不过,由于俄国占有地理位置的优势,采取了更为逼人的进攻姿态,1866年,俄国与阿古柏签订非正式协定,规定双方互不干涉对方的行动,双方有权进入对方境内追捕逃犯。1867年,俄国要求阿古柏同意在纳伦河上架设桥梁,并建筑一条通过天山喀什噶尔的军用公路,这样“就会把喀什噶尔完全置于俄国人的控制之下”。但阿古柏并未同意这一要求。而俄国并未死心,他们在1868年占领撒马尔罕后,就开始在与阿古柏毗邻的纳伦河上构筑碉堡,这是企图“占领喀什噶尔的明言不讳的措施”。阿古柏此时心怀疑惧,他马上遣使赴俄。在这一年,阿古柏把自己的侄子派往阿拉木图、塔什干和彼得堡,寻求与俄国达成谅解的途径,由于阿古柏不满沙俄在“承认”问题上的暧昧态度,双方未能成交。俄国为什么不承认阿古柏政权为独立国家呢?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俄国仍然“以上国自居,欲阿称藩”,沙皇力图将阿古柏变成俄国统治下的所谓“东土耳其斯坦”(指我国新疆)的代理人。俄国的这个意图由土耳其斯坦总督考夫曼讲得很清楚,他写信警告阿古柏说:

如果不愿意同俄国建立像浩罕、布哈拉(均已经属于俄国)一样的关系,将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其实是在威胁阿古柏。俄国的行径使阿古柏既恐惧又不满。

英国对阿古柏实行的政策则与俄国恰恰相反,它用的是以柔克刚,对阿古柏极力拉拢。1865年,有经过和田前来的准孙和艾斯台尔·萨依甫二人同阿古柏进行了接触。

英国通过这次与阿古柏的勾结,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完全可以控制阿古柏政权,进而使扩张势力伸入南疆。英国还通过它的附庸土耳其苏丹来拉拢阿古柏。因为,19世纪末,土耳其成为伊斯兰主义的中心,土耳其苏丹对于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统治阶级在宗教上和政治上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英阿关系在1869年以后迅速发展。英国通过土耳其苏丹进一步拉拢了阿古柏,俄阿条约签订后,阿古柏派其侄赴俄回访,亚历山大二世亲自接见。代表团回来时朝见了土耳其苏丹,表示愿意尊奉土耳其为上国,土耳其苏丹在英国的策划下,隆重地接待了他们,封阿古柏为天山南路一带的“米拉胡尔巴什”(即“艾米尔”,意为统治者、国王),并派去军官、顾问20多人,送给大批武器。

1865年,沙皇俄国占领塔什干的前夕,曾经有一个名叫喀孜汗土烈的有声望的人逃往土耳其,土耳其苏丹阿布杜艾则孜便派他来见阿古柏,宣传和动员阿古柏归属土耳其。阿古柏便派遣以喀孜汗土烈为首的代表团回访土耳其苏丹,表示愿意附属于土耳其。这个代表团给土耳其苏丹带去了蒙古、哈萨克的好马各九匹,还有从各处抢来的童男、童女各九名,此外,并有许多绸缎等礼物。土耳其苏丹为此很高兴,隆重地接待了阿古柏派去的代表团,并赏给阿古柏“半拉胡尔巴升”(即艾米尔,国王的意思)的职衔。之后,土耳其苏丹给阿古柏派遣了20多名高级军事人员和政治顾问,并带来了许多武器和礼品。在这次派来的顾问中,有七人留在阿古柏身边常任参谋职务。阿古柏在新疆发行的货币上也用了土耳其苏丹阿布杜艾则孜的名字。

阿古柏为了维持自己在新疆的统治地位,用出卖中国领土主权作为交易,争取沙俄和英国的支持。当时,英、俄两国正在激烈争夺中亚地区:俄国想南下波斯湾,控制印度洋;英国想维护既得的殖民利益,不许别国插手。

新疆成为它们争夺的重要战略目标。英、俄两国争相表示支持阿古柏,力图控制他,以达到侵占新疆的目的。

1869年,英俄在彼得堡达成了划分中亚势力范围的协定。俄国提议把阿富汗作为英俄两国在中亚的势力范围之间的“缓冲地带”,英国则要求把这个地带的界限大大向北延伸。其实,也就是要把浩罕和布哈拉作为缓冲地带。当然英国的要求也被俄国拒绝。同年秋,英国派遣道格拉斯·福西特赴俄谈判中亚问题,两国协定:

(1)以现时施尔·阿里汗实际所管辖的地方,作为阿富汗的界限,英国利用一切办法,防止阿富汗王把自己的边界向北伸张;

(2)俄国方面利用自己的势力,阻止布哈拉向阿富汗扩张;

(3)如果以后俄国迫不得已对布哈拉采取敌对行动,以及并非出于本意而占领这个汗国的全部或一部分时,俄国不得利用占领区向阿富汗扩张,而英国则不让阿富汗惊扰其北方的邻国(即是占领布哈拉的俄国)。

英俄之间之所以能达成这一协议,并非因为双方都不再想往对方的势力范围扩张,而是英俄双方都认为,他们与其在布哈拉、阿富汗一带相争,不如向东扩张更为有利,更少风险,“那里有双方足够用的地盘”。他们双方意中的那块“足够用的地盘”,正是贫弱而幅员辽阔的中国。因此英俄协定表明:

(1)英俄在中亚腹地的争夺将趋于缓和,中国的新疆将成为双方争夺的新目标;

(2)英俄两国在新疆的角逐将会仍然遵循双方已经协定的避免“违背双方利益”的“竞争”原则。

那么,两国在中亚的势力范围的界限布哈拉——阿富汗一线将自然向东延伸到新疆境内、把新疆分为南疆与北疆的天山山脉。从此英国便把我国的南疆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了。

阿古柏的哲德沙尔政权,是外国侵略者在我国新疆建立的殖民政权。阿古柏对南疆的统治完全是一幅血泪斑斑的图画。俄国间谍普瓦热瓦尔斯基曾经到过阿古柏占领区,认为在“现今的南疆是很难生活的。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财产,都没有保障”。

1870年,英国派遣赴俄谈判中亚问题的代表道格拉斯·福西特从彼得堡回到印度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又派他率代表团去喀什噶尔。英国通过这个代表团给阿古柏送来了陆军专用的大炮若干门和一万支步枪,作为他的礼物。福西特是“最先创议利用阿古柏把英国势力渗入新疆”的英国政界人物。英国派他出使俄国谈判势力范围的划分,又派他赴喀什噶尔活动,这表明英国力图把阿古柏政权作为它在南疆的代理人。阿古柏则两次派遣代表团前往伦敦,英国女王都热情地接见了他们,并送给阿古柏步枪六万支和一个修理厂的设备。

同类推荐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图说世界名人: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介绍了,艾萨克·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钢铁帝王

    钢铁帝王

    日本历届内阁多年来没有间断过讨论统一钢铁业的大事,为此伤透了脑。1934年2月1日终于水到渠成,日本制铁公司诞生了,历届内阁无休止的讨论也随之结束了。日本制铁公司是以国营钢铁厂为主体,由轮西制铁公司、釜石矿山、三菱制铁公司(即设在朝鲜的兼二浦制铁所)、富士制钢公司、九州制钢公司5家公司合并而成的统一的钢铁企业,总部设在东京九之内邮船大厦内,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由原八幡制铁所长官中井出任,领导班子由参加合并的各公司代表以及政府股份的代表陆军部、海军部、商工省、大藏省、铁道省官员组成。
热门推荐
  • 岁岁漫千年

    岁岁漫千年

    琳琅苑的一年又一年…于寒彻而言,是他开情窦,知相思,如饮蜜糖又如戟锥心的一千年;于洬雨而言,是她观赤诚,识情暖,冰裂春临却心有戚焉的一千年。那漫漫千年,他与她,似烈火逐冰,一心奔赴却伤彼伤己。被逐出,又被遗忘,他心生恨意,不料阴差阳错,她竟一朝身死魂灭!悠悠三万七千载,凡界沧海桑田,再见时,他执著更甚,逼近身前轻吐一句:洬雨,你从不信我,对吗?她红唇轻启,未语复抿…………她以为从她飞升的那一刻未来就写好了,可他一次又一次执拗地改写了她的命运,成了她生命里最灿烂美好的变数。类别:玄幻神话,言情为主,阴谋为辅。角色:清冷疏离,仙力强悍,女主&可狼可奶,时弱时强,男主。(男主:“强弱看需要。”)配角:各类俊男俊女。文风:有时细水流长,有时急流湍湍。寄言:新手作者,文笔、脑洞等统统有待磨砺,喜欢那就收藏追更,不喜欢那便大路朝天。欢迎留言,评论有奖~~(ps:洬,音shuo,四声。)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靠什么

    亚当·斯密关于“看不见的手”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刘国恩教授从斯密的经典理论出发,结合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实际,从“十二五”规划与科学发展观谈起,围绕“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的主线,与我们深入探讨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政府该怎样做”等问题,让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社会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 穿越厨娘王妃

    穿越厨娘王妃

    苏晴雪一个现代怀有大厨梦想的人,直接穿越到古代遇到了命中所爱,并且一步步成长为梦想中的大厨,为心爱的人做喜欢的饭菜,这就是她的梦想。一个高高在上的王爷没想到竟然被一个小小的厨娘给制伏,并且心甘情愿为了苏晴雪做一切的事情,只是因为苏晴雪是一生所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七零之真爱来袭

    穿越七零之真爱来袭

    小伙伴们,望月开新书喽,(重生八零之全能女神),在qq书城可以看哦,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穿越到七十年代末的唐金宝用一句话总结她的的上辈子:人死了,钱没花了。因此深深感悟到:一辈子很短,只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才能驾驭精彩的人生。谁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赚了钱自然是吃吃该喝喝,好好享受当下才行。至于那些算计她的人。她只想说:杀人不过头点地,姐不杀人。但是你有多能作,姐就有多能打! 只要别作不起了就去找这个关系找那个关系的来搞事情。如若不然,我家那位腹黑的家伙恐怕是控制不住他的洪荒之力……
  • 慢读秋雨

    慢读秋雨

    这是一本散文集,以慢生活为主题从作者旧文中遴选出二十余篇文章,共约13万字,分成四组,依次为“慢走华夏”,“慢观世界”,“慢享至美”,“慢品浮生”。“慢走华夏”,是余秋雨亲身考察中华文化关键性遗址的文化散文;“慢观世界”,是余秋雨探寻罗马、埃及、伊拉克等所存世界古文明遗址的旅行散文;“慢享至美”,是余秋雨对中国举世独有的三项极品文化昆曲、书法和普洱茶的品鉴美文。
  • 半梦半醒中等你

    半梦半醒中等你

    苏情遇见叶尘风,是在她23岁那年。本以为余生就这样将就的过下去,直到他的出现,结束了她的荒诞过往。那时她还只是对他有点兴趣,就起了捉弄他的心思。可未曾想到,有朝一日,她嫁给了他。他宠她,爱她,护她,许她一世承诺。尘风,往事如风。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她的余生,注定是属于他的。
  • 蛙鸣

    蛙鸣

    一部环保题材的长篇小说。在老师和科学家的关怀指导下,几个少年成立了爱蛙小组,保护青蛙、保护生态环境,对鼓励少年儿童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 内向者的竞争力

    内向者的竞争力

    内向,只是解读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本书通过分析内向者具备的优势和不为人知的潜藏力量,阐述了内向者在社交、工作、生活中的独特竞争力,让内向者突破思维局限,发现并发挥个人潜力。作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三大板块、四大步骤、六大方面,帮助内向者逐步挖掘自身优势,并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帮助内向者开拓更广阔的未来。
  • The Life of Francis Marion

    The Life of Francis Mar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色入骨:厉少的神秘新妻

    婚色入骨:厉少的神秘新妻

    慕清寒以为,她的隐忍,她的退让,终究会让他回头。可当另外一个女人登堂入室,她才知道,她不过就是一场笑话。本以为她离开他,就是一场救赎,可终究,他还是想要她的命。她心如子死灰,自当如他所愿。所谓情深,就是死生挈阔吧,不过这一切,终究是结束了。而当她凌厉归来,却被他挡在一个角落,他捏着她的双肩,似乎要将她揉进骨血,“慕清寒,抛弃丈夫,舍弃家庭,这个世上,没有比你更狠心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