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1600000021

第21章 左帅用兵(1)

左宗棠驰骋疆场,带兵打仗多年,总是能胜利而归。这不仅与他的战前谋划、深思熟虑有关,还与他的治军思想相关:铁的纪律是保证战斗力的一个硬指标,只有平时刻苦训练,士兵才能在战场上以一当十;战前做好准备工作,粮草要备足;奖惩分明,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做到这几点,定然能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空城”困住李容发

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诸葛亮妙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故事。实际上,在我国军事战争史上,有很多成功用过“空城计”的将领,他们的大智大勇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其实,本书的主人公左宗棠也用过空城计。

陈玉成夜袭黄州府的时候,李秀成正在江西与左宗棠鏖战。李秀成率领一万五千人马从天京出发,沿着长江南岸,经过当涂、芜湖、繁昌、青阳一路顺利地到达江西境内。左宗棠此时正统率楚军驻守在景德镇。他并不知道李秀成此行意在攻取武昌,进军江西只是借道。他推测李秀成军事行动的目的是用扰乱江西来解安庆之围。左宗棠筹建楚军所依畀(bì)的大将,正是王錱的两个弟弟王开琳、王开化。王氏兄弟对大哥在曾国藩那里所受到的冷遇深为不满,早就倾慕与大哥性格相近的左宗棠,遂为左宗棠尽忠竭力。筹建不久的楚军这几个月在江西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左宗棠对这支军队能建大功充满信心,决心将李秀成这支人马全歼于赣北,让普天下都知道楚军的厉害。

这时正是寒冬季节,雨雪霏霏,经过长途跋涉的太平军将士又冷又疲,亟待休整,补足粮草。当部队来到离石门镇只有三十里远的地方时,李秀成的养子、20岁的先锋李容发说:“父王,弟兄们的衣服都淋湿了,得病的不少,军中粮食也不多了,石门是江皖交界的大镇,我们何不鼓励大家拿下石门,进城休息几天,备足粮草,再向武昌进军。”

四周的官兵一听李容发这话,无不欣然赞同,慕天侯谭绍光也说:“容发说得有道理,王爷下令吧,打下了石门,不仅对弟兄们大有好处,传到天京,对天王陛下也是一个鼓舞。”

因为这次军事行动,目的在于围武昌解安庆之围,所以一路来李秀成很少攻城略地,以免耽搁时间,损失实力。部队进入江西境内后,他知道左宗棠的楚军也在江西,更不想与楚军正面交锋。不过,粮草不多了,生病的却多起来的事实,作为全军的统帅,李秀成看在眼里,也不能置之不顾。他思考良久,然后对李容发、谭绍光说:“暂时不走了,这两天就在这里住下,休整休整,派几个探子出去探明情况。一是探听石门镇内的兵力,弄清楚守城的是左宗棠的楚军,还是江西的绿营,再到景德镇去摸清左宗棠的实力。”

当晚,去石门的探子回报,驻守在石门的不是楚军,而是巡抚兼提督管辖的绿营,为首的是参将全克刚,手下有两千兵,城内粮草丰富,知大兵压境,正在全力防守。第二天,去景德镇的五个探子回来两人报告:左宗棠的楚军五千人,目前全部在景德镇城内,没有出城的动向。李秀成得知后,下定攻城的决心,并要求速战速决。

次日,雨雪停止了,太平军饱餐一顿后,由李秀成亲自率领,向石门发动猛攻。李秀成采用的是太平军的惯常战术,数千面战旗遍地挥舞,几百面锣鼓同时敲响,伴随着枪炮声、呐喊声,气势十分雄伟,场面甚为壮观。

正在左宗棠踌躇满志准备与太平军决一死战的时候,突然接到石门报告,太平军正全力攻打石门。左宗棠一想正好,石门是江皖交界的大镇,正好在此一展楚军的威风。想到这里,左宗棠立即派王开琳、王开化率领驻在景德镇的全部5000楚军,兼程向石门奔去。

全克刚登上城头,眼见太平军如此浩大的攻势,吓得心惊肉跳,一面布置死守,一面飞马向景德镇告急,请左宗棠派兵救援。

这正合左宗棠心意,但左的幕僚杨昌浚提醒道:“季帅,楚军倾城而出,倘若李逆乘虚转攻景德镇,将如何是好?”

“不要紧。”左宗棠胸有成竹地说,“李秀成目前正全力攻打石门,不可能分兵;再说,他不可能知道景德镇的兵力全部出动了。”

“尽管如此,还是要作些布置,迷惑长毛为好。”杨昌浚对守空城总有点不放心。

“好吧,你就去传达我的命令:城墙上遍插旌旗刀矛,留城的300老弱病残,只要能走得动的,都上城头,披挂整齐,日夜巡逻。”杨昌浚答应一声就去准备了。

但左宗棠没有想到,在他们忙着布置“戏场”时,几个太平军的密探正在景德镇窥探军情。王开琳兄弟率领5000楚军出城的第二天,留在景德镇城内的三个太平军探子,便把城里的一切都探听清楚了。他们暗自高兴,立即派出一个人,将这一重要军情告诉李秀成,并建议分兵攻打景德镇。李秀成知道后喜出望外,命李容发带3000人奔赴景德镇。

当李容发率部来到离景德镇五十里外的两路口时,城内已得知这一意外军情,杨昌浚急得团团转,口里不停地念道:“这如何是好!调兵都来不及了。”

左宗棠心里虽然也很着急,但表面上却镇定如常。他端坐在椅子上,一边摸着胖胖的下巴,一边紧张地思考对策:敌军距城只有五十里了,一个半时辰就可以来到城下,城内的三百病残绝对不能守城,调兵来救已不可能,弃城逃跑则更是不可为的事。怎么办呢?一旁的杨昌浚又开腔了:“看来城里一定藏有李逆的细作,不然,何以王开琳他们一走,李逆便派人来打景德镇呢?何况派的是他年纪轻轻的养子,带的只有3000人,这不明明欺负我们是一座空城吗?”

一提“空城”两个字,左宗棠眼前就是一亮:既然他的细作可以传出城内的军事力量,那么也一定会将我的戏文传出去。左宗棠打定了主意。他一面火速派人传令王开琳,立即带领3000人星夜回景德镇救援,一面在城内唱起他的空城计来。

再说太平军的密探,一看景德镇城内怎么和平日不一样了,一问才知,王开琳率部在石门城外马到成功,大败太平军,活捉了李秀成。

开始,这几个密探不信,待仔细一看,全都傻了眼。

楚军总部衙门张灯结彩,放起鞭炮,厨房里传出阵阵浓烈的酒肉香味。一会儿,城内文武官员、各大商号老板以及社会名流,纷纷骑马坐轿,穿戴一新,来到总部衙门。左宗棠穿起四品朝服,在大门外笑容满面地迎接各方宾客。客人们热情地祝贺楚军在石门城外取得的大捷,有的阔老板还赶制了题着颂辞的横匾。左宗棠喜气洋洋地接受大家的颂扬。衙门花厅里,二十桌酒席同时摆开。主人向来宾报告了战况,再次证实已将长毛忠王李秀成活捉,现正由楚军分统王开琳押送,行走在返回景德镇的大道上。一到城里,便将在十字街口示众三日,然后押到京师,向皇上献俘。

住在景德镇里的浮梁县丞虎中良代表地方各界向左宗棠致谢致敬,并当场将一柄特大黄绫万民伞,由一个大汉举着,送给楚军统帅。左宗棠毫不谦让地让手下接了过来。

几个密探此时正躲在总部衙门前面的一所旧房子里,透过破旧的窗棂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几个人不知是真是假。他们沿着城墙走了一圈,看到四个城门都大开着,连守城的兵勇都在喝酒吃肉。等几个人再返回楚军总部衙门时,他们才知道太平军这回是真的战败了。因为包括左宗棠在内,所有宾客均醉倒在大堂上。

与衙门酒席相照应的是守门的兵勇也杯盘相碰,开怀畅饮,全然不知道李容发的3000大军正在向这里压过来。

这些情况,都被留在城里的两个太平军探子一一看在眼里。他们先是惊讶,继而略表怀疑,最后,当亲眼看到左宗棠和各方来宾酣然醉倒在花厅时,他们不得不完全相信了。城内不可久待,估计攻打景德镇的人马正在半路上,两个探子遂急忙溜出城外,向西北方向奔去。

刚出城外二十里,就碰到了李容发。探子把在景德镇城内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李容发听后大吃一惊。既然左宗棠摆酒庆贺,看来父王真的被清军捉了。李容发立即下令,全军掉头往回走。他要截住王开琳,杀他个片甲不留,救出父王。

确信李容发率部折回石门,左宗棠立即下令关闭城门,并再次派出快骑通知王开琳,不管战事进展如何都要尽快赶回。

但到了傍晚,左宗棠没有等到王开琳,却得到了一个坏消息:李容发又杀回来了!

左宗棠看着天色越来越黑,暗自点点头。他按剑厉声喝道:“大家都不要慌乱,都听我指挥!三百名伤病楚军中选出一百名来,一律充当炮手;上城楼的百姓,独子的回家,父子兄弟同在的留一人,听候调派,搬运大炮火药。太平军放炮、放枪,一律不予理睬;若架梯攻城,则以炮子抵挡。只要坚持两三个时辰,王分统就会率军赶回。勇敢杀贼的,本帅有重赏;若有临阵脱逃、动摇军心者,立斩不赦!”下达命令后,左宗棠亲自披挂上城墙指挥。

果然,天一黑,李容发也不敢贸然攻城,两军就这样对峙着。左宗棠一夜没睡,站在城垛口看着城外,以防太平军趁夜攻城。

这一夜过得太慢了,左宗棠手按剑把,在城墙上来回踱步,以驱赶不时袭来的倦意。

天亮时分,太平军后面突然阵脚大乱。原来是王开琳率部杀了回来。

左宗棠一见大喜,亲自擂鼓助威,一时,景德镇城外杀声一片。

双方交战许久,李容发并不能取胜,只好拼命杀出一条血路,逃往石门。

至此,左宗棠的空城计终于完美落下帷幕。

不打无准备的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首先要做好物资储备,所需物资都备齐了再开战,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就是在先做好物资储备工作之后才开战的。

新疆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左宗棠对于收复新疆所要面临的困难很清楚,他手上虽有林则徐留下的一些资料,但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对实战仅有参考作用。

这天,左宗棠召集部下研究收复新疆的事宜。因为这些人大多是湖南人,对于新疆知之甚少,所以,他们只有听左宗棠讲。左宗棠看看这些爱将,让人把地图挂好,站起来对大家说:“此次收复新疆事关重大,而我身体又不好。不过,既然我敢接这副重担,就有信心把这件事办好。”左宗棠回身指着地图说,“我想了一下,这事要做得完美,就要先歼灭阿古柏匪帮,然后索要伊犁。”

大家都点点头。左宗棠首先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应分步走,即首先平定北疆,接着再平定南疆。天山南北两路,北可制南,南却不能制北。只要按这个步骤走,收复新疆只是时间问题。随后,他让大家都谈谈各自的看法。

左宗棠引起了话题,大家就开始讨论,从备战到结束,几乎全部涉及了。

左宗棠一边听一边点头,嘴角浮现出不易被察觉的微笑。随后,左宗棠确定了消灭阿古柏势力的具体步骤。他说:“此次进兵,先北路而后南路。如大军攻剿古牧地乌垣、红庙一带,帕夏赶赴北路支援,官军猛打数仗,就可挫其凶锋。将来攻打南边,靠我们已有的声威,就会变得容易些。”左宗棠话锋一转,“当然,此次收复新疆,这些叛贼势必会拼死抵抗,会有很多大仗、恶仗要打,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北疆之战的成败决定着能否顺利收复南疆,我们的部队要整顿一下,以达到全歼顽敌的目的。”

接着,左宗棠依照“整军乃能经武”的古训,一面对已出关和准备出关的军队予以整顿,将金顺、景濂、穆图善等部加以裁并,一面精择出关之将,任用英锐果敢、才气无双的刘锦棠总理行营事务,对其他统领均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安排。

平时严格的训练,是军队打胜仗的有力保障。虽然兵将出关,但临阵磨枪,也会增强各部之间的协调性,增强战斗力。

几天以后,左宗棠又把几个主要将领叫过来,研究军队后勤保障的问题,左宗棠把精力主要用在筹粮、筹饷和筹转运上面。左宗棠说:“行军打仗离不开粮草的供给。只有军队和粮草一起前进,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因此,北路的大军就用北路的粮草,这样不但节省时间,还可以降低粮耗。”左宗棠站起来,指着地图说,“我看了一下,北路于归化(今呼和浩特市)设立北局,南路于肃州设立南局,负责北、南两路的粮食补给,这样就可以做到南北相顾,不至于出现‘断链现象’。”最后,左宗棠又命令已出关各军,在巴里坤、哈密等地办理采粮、开垦,并让“篙武军”统领张曜全权负责。

同类推荐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赫鲁晓夫全传

    赫鲁晓夫全传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尼基塔·赫鲁晓夫是一位在联合国大会上敲鞋子的苏联领导人,事实上,他也是20世纪最复杂、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谴责斯大林,释放数以百万计受害者,并为他们平反昭雪。他努力减缓冷战紧张气氛的笨拙尝试引发了柏林与古巴两次危机。作为斯大林之后头十年的苏联统治者,赫鲁晓夫给他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打上了其自身矛盾的深刻印记。此外,他的一生和从政经历为我们勾勒了苏联时代的整体画卷:革命、内战、饥荒、集体化、工业化、恐怖政治、世界大战、冷战、斯大林时代、后斯大林时代。
  •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本书共收编“回忆我的母亲”、“朱母钟太夫人撰略”、“客家妇女勤劳勇敢美德溯源”等文章26篇,“弘扬客家精神振兴帅乡经济”等会议文献8篇。
  •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

    本书介绍了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林则徐的生平,内容包括:树立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忧国忧民的林青天、始终不渝的禁烟之志、虎门销烟扬国威等。
热门推荐
  • 兴汉室

    兴汉室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 一觉醒来,他成为汉献帝刘协!杀了董卓,又有王允擅专,除了王允,又有李郭之乱,雍凉初平,又有豪族割据。制天下易,制人心难!群狼环伺,如何建安?且看他运用帝王心术,成霸业,兴汉室!本书原名:三国之献帝崛起
  • 晋江县志道光本

    晋江县志道光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艺术

    艺术

    法国当代喜剧《艺术》是法国新锐女剧作家雅丝米娜·雷札的成名之作,皮肤科大夫塞尔吉近来迷上了现代派艺术,他用二十万法郎买下了一幅著名画家的作品——一幅全白的油画。这件事在他与老朋友马克和伊万之间引发了一场出人意料的感情风暴……全剧一气呵成,作者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刻画了三个男人情感的一系列微妙变化,诙谐、讽刺,令人捧腹。曾获莫里哀奖最佳编剧奖、托尼奖最佳戏剧奖、劳伦斯·奥利弗奖最佳喜剧奖。
  • 情的夙愿

    情的夙愿

    莫笙,是二十一世纪的女神,靠演艺为生,实际上她样样都会。一次拍摄过程中,她被人陷害,失去了生命。但,她的灵魂却穿越在三千世界的任何地方,她就是宇宙中二神之一的——月樱女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宿主别崩设

    快穿宿主别崩设

    对于张久来说,唯一能入他眼的就是钱了,不管是什么你说有钱他一定干,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是这个道理。某系统表示这个人已经没救了,他随便找个人都比他好好吧!老崩设,唉也就将就着用吧。某人叹了口气:“你还是跟以前一样……”某久疑惑:“什么?”某人表示无奈:“没……对于你这种小要求,我还是可以办到的。”
  • 青年流放者(郭小东文集)

    青年流放者(郭小东文集)

    青年流放者,从中兴到末路,从英雄到囚徒,从辉煌到黯淡,从坦途到悬崖,从雄鹰到笼中鸟……小说描画了众多命运多艰的知青群像。旷世的荒谬和市井的琐屑,无言地胶合成风华正茂的一代,那是鬼哭狼嚎的一代,那是在红旗下战斗的一代,那是美丽的忧郁和残酷的浪漫的一代。二十三个年青的生命长眠于海南岛的丛林中,她们集中体牺牲于一九七〇年十月十七日零点。是她们的血点燃了这部小说的灵魂,点燃了千百年青年流放者心中惊天的大火。
  •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为胡适、唐德刚及龙应台所敬重,权威体制下最值得重读的斗士雷震唯一传记。在战后台湾民主宪政运动发展中,雷震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与胡适等人一手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以宣传民主自由与宪政理念为主旨,使一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台湾有了重新集结的机会,并以公共论坛的方式臧否时政,发表建言,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书生议政”在那个时代发挥到了极致。作者以第一手资料,透过雷震的风雨一生,叙述一代知识分子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并以其个人政治生命的沉浮及历史背景为考量,着力表述这位骨鲠之士从坚守“自由”、“民主”等理念,到付诸实践的精神风貌,彰显那个时代的困局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艰难处境……
  • 长投专刊023:金鹅饲养指南

    长投专刊023:金鹅饲养指南

    "存钱”这个事比投资理财要现实的多。首先,虽然你没钱就可以学习理财,但是只有有钱才能够投资。其次,对于现在的小白领和大学生来说,攒钱可真不是什么容易事,“花钱如山倒,攒钱如抽丝”也绝对不为过了。
  • 禁区崛起

    禁区崛起

    神豪的活下去!无敌的活下去!我才不怕撞鬼呢——他指着周围地上三才阵摆设的一堆狂化小仙女认认真真道:“不缺小仙女!不缺小萝莉!白菜价甩卖!萝卜价赠送!你要就——全打包带走——”话语说得诚意满满,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