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3000000005

第5章 陈染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1)

陈染(1962年~),北京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与往事干杯》;散文随笔集《声声断断》、《断片残简》、《时光倒流》;长篇小说《私人生活》等。

我和九月沉浸在一起,互相成为对方的一扇走不通的门。那是一扇永远无法打开的怪门或死门。我们紧密纠缠住无法喘息,不知怎么办。

空洞的窗子却永远被各种各样过路的敲击人叩响,特别是在懒洋洋的春天,小公猫们的爪痕留在我的玻璃窗上,像巨大透明的雨球,鬼鬼祟祟,寻找溜进房间的缝隙。我总是躲在关闭的窗子里,如一条离群索居的孤鱼,小公猫们闻见鱼腥味,便伺机行事。外边,乌云在摇晃,枯树在歌唱,这世界上的风景和故事无非就是这样。

我要告诉你的是九月。九月既不是一个我生命里不同寻常的时间,也不是某一位在我的玻璃窗上留下爪痕的神秘莫测的人物。我只能告诉你,九月是我这一生中一个奇奇怪怪的看不见的门。只有这一个门我无法去碰,即使在梦中无意碰到,我也会感到要死掉。

九月的父亲(“父亲”在此为象征词,正像有人称祖国为母亲一样),在我的冥想中是夏季里暴君一样的台风,专断地掀倒一切,狂躁无拦;我的父亲,一个有着尼采似的羸弱身体与躁动不安的男人,在我母亲离开他的那一个浓郁的九月里的一天,他的一个无与伦比的耳光打在我十六岁的嫩豆芽一般的脸颊上,他把我连根拔起,跌落到两三米之外的高台阶下边去。鲜血和无数朵迸射的金花在我紧闭的眼帘外边弥漫绵延,透过这永远无法弥合的两三米的黑暗而狰狞的空间,晕厥中,家像鸟笼在半空摇晃,男人像树在心里摇晃。我模糊看到我父亲被那个年代纷乱的人群捆绑着剃成的十字阴阳头,渐渐膨胀成中国的弯弯扭扭的城墙,他那怪笑般的长啸,凝固成夜幕里永远洗不掉的阴影。这阴影是我生命中无法穿透的男人的石墙。

我的父亲,他疯了。在茫茫黑夜的红彤彤背景里。

耳光,这算不上遭遇的遭遇,使我和九月走到一个故事里,使我在这个如同堆积垃圾一样堆积爱情的世界上成为异类和叛逆。我只与属于内心的九月互为倾诉者,分不清我们谁是谁。也许是我的潜意识拒绝分清楚。这个世界恐怕难以找到比我左胸口上那个悸动的东西更复杂混乱更难以拆解剖析的零件了。

九月,辣椒一般炽红的太阳把沥青路面灼成软软的棉花地,踏在上面像踩着重重心事,提不起精神。那男人,那个半裸着淡棕色光滑脊背的有如我父亲一样年龄的男人,高大的身躯遮挡住使我晕眩的阳光,我的恐惧光芒的眼睛被刺得淌着肮脏的泪水。他用一辆三轮车拉着我简单的行李,也拖着我那小母狗一样瘦骨伶仃的十六岁的身体,把我从那一个光辉灿烂的耳光下面死人一样提起来,我们走向一个去处,一个熟悉我的故事的读者已经熟悉的处所—城南那一座幽僻诡秘的已经废弃了的尼姑庵。

我们背朝青石大路,经过一大片盘根错节的放着绿荧荧鬼光的枯树林、一大片呈赭红色的怪石堆,又经过一座坡度很陡的破旧木桥,拐进那条半截细肠子似的胡同,胡同尽头是一个解不开的死扣,永远走不通。这是一条我生命里致命的岔路。

我裹在九月的绿雾里掩目沉思,那浓郁古怪的老树们半掩的庵庙庭院,总是细雨纷纷,水珠在屋檐滴滴垂挂。锈红色的地面上浮一层黯绿,树顶飘出薄薄淡淡的青烟。我把自己重新诱回到早年这个故事中去。我始终重复又重复地迷恋于在这种危险中穿梭迷失。

……父亲们你挡住了我你的背影挡住了你,即使在你蛛网般的思维里早已布满坍塌了一切声音的遗忘,即使我已一百次长大成人我的眼眸仍然无法迈过你那阴影你要我仰起多少次毁掉了的头颅才能真正看见男人你要我抬起多少次失去窗棂的目光才能望见有绿树的苍空你要我走出多少无路可走的路程才能迈出健康女人的不再鲜血淋漓的脚步……

我的这种沉迷危险与恐怖的爱好,始于那个废弃了的尼姑庵庭院。在九月里。

那个半裸着脊背有着我父亲一般年龄的男子,对于清纯少女有一种无法自拔的沉醉癖。他的身边总有一群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未成年的小姑娘,我淹没在这群乳糖味的少女之中,不美色的我退缩在她们的美色身后。我的无端的忧戚像一株早熟的小桦树,在心里疯长,这一种成长彻底湮灭了我身上在那个年龄所应该拥有的灿烂。这男人他把我从那一巴掌连根击垮的台阶底下拾到这群小女伴之中,他把我当做一条鳗鱼撒在她们嫩嫩的歌声里,让我学会其他小姑娘的娇嗔与天真。

等那些刚刚发育的翘翘的小乳房们和着她们鲜艳的活力以及能够勾起这男人滂沱性欲的小姑娘们刚一离开,他便把我像噩梦一样揽在他隐隐作痛的心口窝上。

他那富于探险的大手滚烫地在我冰凉的瘦脊背上爬来爬去,笨手笨脚地在我的小腿上滑个没完。有时他狂乱地在我身体上胡来一通,仍然无法排遣他糟糕透顶的绝望。于是他便耐下心来一根一根清点我身上的骨头,以镇定他那压不住的欲望。

“我的小羊羔,你要长大啊。”他的眼睛有如一双面临刀杀的最温情的老山羊的眼睛,湿湿地浸着水光,肢体瘫软成一堆绝望的残骸,死死揽住我的肢体—一个黑色的噩梦,担心着被别人或我自己的长大成人而劫持抢走。

“长大做什么?”我说。

“长大了,我好要你。”

我浑身倦怠,头晕恶心。他抱着我时我总是这样,要吐的感觉。但不是因为激动。

“可是,你有老婆啊。”

“有老婆的男人是鳏夫。”他说。

“为什么?”

“长大了你就会懂。”

“你不和你的女人睡觉吗?”

“我们每天都睡。但这不是忠诚,它只属于肉体。我的全部忠诚都归属于你。”

我听不懂他的话。我说:“如果有老婆的男人是鳏夫,那么以后你要了我,我就成了寡妇。我不要当寡妇。”

他愣了一下,想了想,说:“我的小羊,你哪儿来的这种思辨能力!”

他说过许多我听不大懂的话。有一次,在一个阴雨的午后,他睁大他那双温柔如梦又阴郁沉重的眸子,久久凝视我。他总是穿黑颜色衣服,仿佛在心里永远祭奠着一位忘不掉的亡者。他说,他是为自己哀悼。然而,我看到的却是罪恶的颜色。

那时候我喜爱读书,终日沉醉书中。他告诉我,子宫其实就是一座图书馆,不同的女人装不同的书。他说,我的图书馆天生是为他一人阅读的,他要做这一座图书馆不厌其烦的唯一读者及永不退休的馆长。现在,他将耐心等待这图书馆,并准备着为之殉身。

从此,“图书馆”在我心里就有了它词意本身之外的引申意。

有一天,我无事可做,穷极无聊,于是忽发奇想,打算尝试一下吃安眠药的感觉。我的父亲总是服用这个,以镇定他那耽于兴奋和激烈的大脑。我不知道我产生这个欲望或好奇心的念头缘于什么,但是我对于这种药的危险略有所知。我从抽屉里取出药瓶,倒出九粒安定片在手心里,然后一仰脖就全都吞咽下去。

我吃九粒安定,并不是出于我知道这九片药会怎样或不会怎样。实际上,这只是出于我对单数这一数种的热爱,和对于偶数这一数种的厌恶。我的心理莫名其妙又坚定不移地排斥偶数。而“九”是个位数里最大的单数。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潜意识里那种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关于死亡的胡思乱想,但那是不确定的,模糊并且自己也不知道的。

不知睡了多久,我醒过来的时候,发现他在用力摇晃我的肩。

我稀里糊涂,说,你干吗?打我?

他说。你这令人头痛的小混蛋,你知道你在干什么!你吃了多少?

我告诉他,我吃了九片。我觉得很好。

他一把把我从床上提起来,像顺手捡起一件睡衣那么轻便。他命令我和他到庭院里去跑步。那废弃了的尼姑庵庭院遍地乖僻荒芜的旺草和阴森凄凉的老树。

正是夏季里闷热的黄昏,西边天际血红的夕阳躲在朽败高大的庵堂身后。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种时候要我和他跑步。吃过安定后的骨头是瘫软而松懈的,我懒懒散散,东倒西歪,纽扣潦草歪错地系着,衣裤不整。我说我浑身没劲儿不舒服,我要回到我的床上去睡觉。

他却独断地连拉带拖让我跟着他转圈慢跑,他一边跑一边生气地骂我。后来,我终于清醒到能够产生愤怒之情了,我冲他大叫:你不喜欢我,干吗不躲开我!还非缠住我跟你一起玩儿?请你远远地离开我!

我冲他大叫的时候,恨不得让那些从我嘴里射出来的词句全都变成一把把小刀子。

我又回我那个高台阶上面的家去了。

正是九月燠热窒息的夜晚,我犹犹豫豫、莫名其妙地又回到这里。那灰石阶在我心里高耸得有如一座孤山,危险得如一只男人的庞大阳具。我沿它的脊背攀缘,想走进我那凋谢枯萎又富丽堂皇的家。

我的父亲高高站立在灯光黯然的大木门前,那木门框黑洞洞散发着幽光。白皑皑的雪人般冷漠的父亲嵌在木门框正中,正好是一张凝固不动的遗像。只有一只飞来飞去刺耳尖叫的大蚊子的嘶鸣,把这废墟残骸般的“镜框”和它后面的那个家映衬得活起来。在这炎热的夜晚,我父亲白雪一样漠然的神情,把这座我在此出生的童年的已废弃的家,照射得白光闪闪,犹如一座精神病院。

我告诉他,我从很远的那个城南废弃了的尼姑庵的住所特地赶来,我是来为他干活的,我来清理垃圾和收拾房间,顺便来取我这个月的生活费。他站立在门口威严得一动不动,好像没听见我的话。

我用不着说第二遍,我的父亲拥有着全人类最敏锐的思维,他的耳朵从来都是一只猎犬,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声音能从他的耳畔不翼而飞。

他的神情告诉我,我来得不是时候。

在他面前,我永远来得不是时候,从我的出生算起,我的出生夺走了我母亲的全部爱心。

我父亲说,家里正有个人,一个我不认识的女人。

我说,我不妨碍你们,我只是来打扫房间。

我父亲说,她病了,她在流血,不能打扰。

我说,我不打扰她。

我摇摇晃晃弯身从我父亲的臂下走进那个家,那个阴风瑟瑟、门廊阔绰的房间。由于光线极暗,家里所有的物件都走了形,鬼鬼祟祟、低声轻叹地向我狞笑,我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场梦幻。我在尘土中抹来抹去,眼睛睁大得像个侦探(一种来自于无法自控的警觉力量)。

我总是听到我父亲用他那无坚不摧的会写书的手指关节叩击他的书桌声,看到重重的尘埃像在滂沱大雨里大朵大朵掉落的玫瑰花瓣从他的书桌上滚落。我猛然转过头,发现我父亲其实并没有在身后。一声紧似一声的叩击木桌声以及尘土们像花瓣一样掉落的景观,不是由于我的幻觉,就是由于那幕情节经过无数次重复,已经被这鬼气森森的房间里的光或物的什么“场”所吸收、再现。我不知道。

我忙这忙那,只在外间的书房里穿梭,我不敢踏进里边的卧房。但我还是在通往卧房的过道拐角处的一个缝孔中看到了里边的一部分景象:

一个幽灵似的苍白透顶的年轻女人斜靠在床榻的被垛上,她闭着眼睛,一头惊人的浓得发绿的黑长发顺着她光洁的面颊和硕大性感的嘴唇盘旋而下,像一条柔和如水的黑蛇缠绕在她完好无损的肢体上。她的领口开得极低,透明的雨幕似的一层在胸前一抹,乳房高耸。我看不出她哪里在流血,她的体态优雅,完整无缺。她美丽的骨盆平坦得像一本画册,随时可以打开翻阅。她始终没有张开眼,但是我却听到了她一两声怪怪的声音,嘶哑得如一只沙锤。

缝孔中,我看不到我父亲,我不知道他此时在镜头画面之外的什么部位。我只看到那女人模模糊糊像个梦。

这时,里间我父亲出了声,那声音极低极微。那声音使我战栗发抖,慌乱转身后撤。匆忙中我感到拐角墙壁上的一个悬挂物,像一道黑影,顺着我的脊背与墙壁之间的缝隙,哗啦一声滑落到地板上,摔了个粉碎。不用看我就知道那是什么。那是一个镶嵌在玻璃镜框中的一幅彩画,画面上是一条火红的漫游的水蛇。我从小就知道这幅画在家里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在父亲眼里它的价值起码高于我。在我冥冥的感觉中,它被安置在通往我父母卧房的过道里,充当着某种守护神的角色。

也许,在我的天性中,总有一种不自觉地打碎一切神圣之物和捣毁一切至高无上的声音的倾向。但这只是一种掩埋在心里的倾向而已,我绝无这种行动。我的行动从小就远远地躲在我思想的身后,像个永远迈不出脚步的幼儿或懦夫,步履蹒跚;而我的思想却在前面疯走。整个人就这么不协调地拧着。

在我父母的婚姻生活里,那个华贵的玻璃镜框无数次地无缘无故落地粉碎,奇怪的是每一次当它像一道雷一样掉地蹦起之时,我都很偶然地正在它旁边,或正从它身边经过,我永远说不清楚这件事。我不知命运为何如此编排、伪造我的错误。

但我发誓那不是我碰坏的,没有一次是。

现在,它又一次粉身碎骨,确切无疑。

这时,我的父亲风驰电掣般冲将出来,冲我声嘶力竭地大吼:“滚!你给我滚!

你永远毁掉我!”

他冲我吼的是什么,我当时全没听到,有一阵时间我脑子里是空的,我只是听见一连串的雷轰隆隆炸响。

我惊恐万状,像那只在大木门处尖声嘶鸣的大蚊子一样夺路飞走。并且,永远地从这种男性声音里逃跑了。

同类推荐
  • 飘染尘埃的那簇点点墨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飘染尘埃的那簇点点墨香(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生活究竟是什么?生活又到底是存在于哪里?生活之美不在别处,而在于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把控。生活的真谛只存在于当下,离你最近的地方。美也一样。
  • 多响

    多响

    熊样。这是多响的一句口头禅。多响。什么多响?听起来是说一个响器。是啊,多响总是一口一个熊样,好像他就是一口钟,还不是一口好钟——因为他的舌头有点大,说话有些呜啦,就是生产队里挂在饲养院门口的,一敲咣咣咣地,催社员上工的那块犁铧尖嘛。比如,生产队长到他家派工,说,多响,你今天套上拉排到圆山疙瘩拉红灰去。多响说,熊样。队长也不多言喘,剜上一眼,走了。多响手里正端着半碗拌面汤喝,就说,队长,你吃点饭。队长头也不回地说,快些吃毬了,上工吧!熊样。多响应着队长的话,同时急死呼啦地扒完了碗里的汤,且连声说着,熊样,熊样。
  • 城的灯

    城的灯

    作家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观照,透视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中,农民“逃离”乡村,进入城市的艰难历程。本书建构了一个独特的“围城”世界:城里有“荣光照耀”,怡然而洁净;城外,则是一个巨大的不断为黑暗所吞食的黑洞,在欲望的渊薮中,罪恶肆意横行。在这城里城外的相互纠缠、撕咬的阵痛中,李佩甫通过他笔下的人物给我们展示了生命在对苦难与欲望的抗争中所具有的厚重感,这种抗争也是他对生存境况与价值理想的一次更为深刻的反思。
  • 隔着一个世界的爱恋

    隔着一个世界的爱恋

    一个普通的女孩,有着一个作家爸爸,却不能凸显出优秀的遗传基因,成为了一名并不被看好的医生,阴差阳错认识了帅气优秀的男主,经过一系列事情的磨合,两人的心逐渐交织在一起,成为了男女朋友,从此生活发生了改变。
  • 幻灭

    幻灭

    《幻灭》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收入《人间喜剧·外省场景》中。小说以复辟王朝时期的巴黎为背景,塑造了两个外省青年形象——一个是野心勃勃贪图虚荣的青年诗人吕西安,他试图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华跨入巴黎上流社会,结果身败名裂,黯然回乡;一个是心地淳朴、埋头科学创造的实业家大卫,因没有认清商人的阴险狡猾,被迫放弃专利,隐居乡间。小说展示了法国大革命后从外省到巴黎的广阔图景,描绘王政复辟时期种种富有特征意义的现象,反映在残酷而复杂的现实社会中,青年的才能如何遭受摧残,幻想如何遭受毁灭,文学的圣殿如何被用来作无耻交易的场所而变得污秽肮脏。巴尔扎克本人称《幻灭》是“我的作品中居首位的著作”,“充分地表现了我们的时代”。
热门推荐
  • 厚道

    厚道

    蒋子龙的自然散文集。作品分为四个部分:草木之情、山水之乐、风物之美、故土之思。作者在作品中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深沉之爱,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思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情讴歌,对故土的深沉思念以及对建构家园的期望之情。
  • 狩魔猎场

    狩魔猎场

    鹏飞由于基因缺陷,天生目盲。好在穴居地下,影响并不大。但有一天,相依为命的母亲为了救他,被饥饿的暴民分食……本应被环境淘汰的少年,获好心人搭救。时来运转,他的松果体觉醒了天眼异能,大脑也得到深层次开发,智商高达250。为了守护重要的她,他踏上了冒险的征程。尔虞我诈的黑暗世界对他露出狰狞的面容,弱肉强食的末世废土向他伸出锋利的獠牙。养父为何诡异自杀?面具男到底隐藏着什么身份?患难与共的伙伴为何突然背叛?授业恩师到底在打什么算盘?……迷雾重重、人心难测。在拯救世界的冒险途中,他能否经受诱惑、觊觎、恶意、陷阱等种种考验,坚守自己所信的道?他能否揭开失落大陆的终极秘密?他能否在诡异的史前魔法文明世界力挽狂澜?……
  • 毓老师说

    毓老师说

    《毓老师说》为毓老师在台几十年讲学或谈论的语录,为毓老师思想言论的综述,由毓门弟子整理,一共十二辑。《毓老师说》中“思痛录”、“训勉录”、“用知录”为毓老师撰写的题名;“政事录”、“识往录”、“司铎录”、“奉元录”、“述学录”、“问心录”、“立本录”则是毓老师提撕众弟子的字词;“倚栏录”为毓老师对父母、妻子之情的动容记录;“俨然录”则是弟子记载毓老师的言行以及表达自己思慕之情。
  • 宇宙大至尊

    宇宙大至尊

    【燃血新书《万族帝尊》,欢迎收藏阅读!】地球崛起,亿万星球,无数种族,宇宙争霸!本书完美融合了末世,都市,玄幻,科技,修仙,内容无限精彩!主角得到神秘宇宙神图,一开始就是华夏强者……华夏强者,隐秘势力,神话传说,超级地球人,变形金刚,大宇宙力量,银河圣地,星河大帝,宇宙国度……波澜壮阔的大宇宙史诗篇章由地球展开,让主角带你一起征服宇宙星辰大海!【注.本书以大宇宙为背景,格局超级宏大!】【宇宙大至尊~银河圣地,两千人大群号码:553096992,里面有很多恐怖强大的地球人,加入银河圣地可以第一时间和作者交流!】
  •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对手是个小个子

    对手是个小个子

    局里新调来了一位一把手,名叫郑志风,四十二岁。郑志风的突然到来,让一直做着春秋大梦的副局长钟北男仿佛挨了当头一棒,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把手的位置,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坐在了姓郑的屁股下?自己觊觎了多年的宝座,为什么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你郑志风算个什么东西?不管你学历有多高,背景有多大,能力有多强,为什么我栽树你乘凉?你们当领导的、组织部门难道是瞎子是聋子吗?说出大天来,我也不服!此时的钟北男好像一只斗败的猛兽,不得不躲在丛林中默默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这是他带着分管科室的科长干部们,到北戴河休养的第三天上午。
  • 当下的活法:幸福人生的经营之法

    当下的活法:幸福人生的经营之法

    你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吗?为何成功遥遥无期?为何平凡如影相随?为何幸福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怎样冲破平凡,创造生命中的高峰?本书将心理治愈法与成功学完美融合,教你一步一步从掌握自信开始,唤醒强大的自我,找到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释放潜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相信自身,你就是自己的王!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九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九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