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0900000026

第26章 僧格的故事

(蒙古)

僧格是蒙古劳动者型机智人物,出自艺术虚构。据有关学者考证,这个人物,与中国蒙古族著名机智人物巴拉根仓同为一人,只是称呼不同。这里选入的作品,译自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德·策伦索德诺姆编《蒙古民间故事》(1982年)一书。

以石头充元宝

玛莫老太太有一次来找僧格,她说:“玛格斯尔台吉①要我把女儿许配给他的儿子。我告诉他,我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那个傻儿子。他怀恨在心,逼我拿出五匹良马,五十两银子,替本旗偿还欠商人的债,拿不出,就得嫁女儿。我没办法,想到旗衙门去告状,可是没有钱孝敬大老爷,官司哪能打赢啊。僧格,你可得为我出主意呀。”僧格听了,从地上捡了几块鹅卵石,用纸包好,塞进怀里去找大老爷。塔布敦旗的大老爷,生性残忍,百姓都说他是活阎王。

僧格大模大样地走进老爷官邸,老爷开口说道:“平民百姓,怎么随便·351·①台吉:旧时蒙古世袭贵族的称号。进我的官邸啊?必须先禀告我的随从,献了哈达,然后再来叩见我。”“是,老爷!”“是什么?你别在我这儿喷唾沫星子了,给我滚!”他伸手拿鞭子,僧格急忙退出。僧格到外面,从马鞍的梢绳上解下事先准备好的袍子、顶戴、花翎,穿戴整齐,走到老爷的随从那儿,说道:“请禀报老爷,财主僧格求见。”

老爷立刻传出话来:“快请!”僧格进了老爷官邸,鞠了一个躬,彬彬有礼地说:“老爷贵体无恙,一向安好?你大概不认识我吧。我是南山衙门的小吏、山北地方的财主。贵旗河东富翁是我的胞兄,河西老爷是我的岳丈。我叫僧格。衙门上上下下都夸大人满腹文章,又爱民如子呢。我这次前来请安,还有点小事向大人禀报。”

“哦,南山衙门的吏官,请坐,请坐!”“我有个远亲,叫玛莫老太太,也是贵旗属民,今特来探望她。顺道拜见大人。”“哎呀,老天爷!玛莫老太婆原来是你的亲戚!怪不得那么明白事理呢。哦,请你用茶,请!”“大人,我来有事相求,我想你一定办得到的……”僧格一边说,一边把纸包连同哈达献了过去。“行,行,我一定办!”老爷满脸堆笑。“你岳父,嗯,河西……对,河西老爷是个好人。”他再次欠了欠他肥胖的身子。“玛莫老太太,托福在你的管辖之下。现在你要她出五匹良马、五十两银子作为赋税,她连用来挤奶的母牛都没有,哪里还有良马?请你下令免了吧!”

“好说,好说。”老爷把书吏传了进来,说:“写一道命令:玛格斯尔台吉派在玛莫老太太头上的五匹马、五十两银子的赋税全部免除!”“大人真是治理有方,可你们那位玛格斯尔台吉可是个势利眼,他嫌贫爱富。”

“是啊,贤弟可别见怪!这个蠢东西把税派到贤弟的亲戚头上,看我以后怎么惩治他!”他似乎气得手都发颤了。一会儿,书吏把那个写有豁免令的文书递给了僧格。这时僧格打算告辞:“大人,多谢关照。你真是个体察·451·下情的父母官儿,难怪衙门上下对你那么称颂呢。”

“贤弟,嗯……河西老爷的大女婿,过奖!我永远会记得你的。”他点头哈腰把僧格送出门外。僧格换了装,把脱下的大礼服,照旧搭在马鞍子后面,来到玛莫家,把那文书交给她,让她放心,今后再也不用纳什么税了。大老爷把僧格送走后,掂了一下纸包分量,估计总有一百两银子。可打开纸包一看,竟是几块鹅卵石。“我们河西老爷的女婿不会是这种人吧?”他只好自我解嘲。一个随从说:“老爷,听说,好银子有时候会变成石头。有的人贪得紧了,见了石头都会去舔的。”

饿狼挨打

去年秋天,说谎大王僧格在放羊的时候,遇到一只狼,狼一直跟在羊群后面。狼先生知道僧格是个不好对付的牧羊人,从他手中是绝对捞不到便宜的。它想,与其费心周折,最后落空,还不如向他这个说谎大王实说了,恳求施舍为好。于是,那只饿瘪了肚子的狼跑到僧格面前恳求道:“说谎大王,我的好大哥!我已经饿得不行了,你行行好,赐我一只羊吧。”

僧格没有带枪,一时无法收拾它,想了想,说道:“让我抽一百鞭子,就给你一只羊。”狼回答道:“只要有肉吃,要抽一百鞭子就抽吧。”于是,僧格把狼捆在树上,揪住它的尾巴,左一鞭、右一鞭抽着。他把平常对狼的痛恨一下子都集中在鞭子上,也不知打了狼多少下。狼忍不了疼痛,蜕了皮,剩下无皮毛的肉身,惨叫着逃走了。

僧格捡了便宜,得了一张好狼皮。没多久,无皮的狼又来了,它向他请求说:“说谎大王,圣明的僧格大人,你就宽恕我这下贱的小畜生吧,我没有皮怎么活呀,把皮还给我吧!”“你得保证从此以后不再吃肉,我就给你皮。”“若叫我不吃肉而饿死,还不如没有皮痛死的好。”达尔汗老爷听到此事后,感慨地对僧格说:“唉,怪可怜的,你积点德,·551·把皮还给它吧,别再折磨它了。”“那么,老爷,你把官位让给我吧,你也积点德。”“你说什么?我应天命,受国禄。这官位也是让得的?你也太放肆了,不像话!”老爷发了火。“照你这么说,狼吃我的羊,这也是天命喽。”达尔汗老爷无言以对。

以上二则石习成 支水文译。

同类推荐
  • 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

    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

    《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是《红楼梦》研究的精华之作,收录了王国维、胡适、鲁迅、蔡元培等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著作。红学研究的流派很多,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著者从多个方面对《红楼梦》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 愿你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愿你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

    我希望你不怨世俗、不惧前行,最终成为自己期待的那个人。这是22个传奇女人在权谋的天地中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世间女子的爱恋何其相似,她们不再是戴着假面的剧中人,而是与每个人都有共通的人生。本书谈的是名著中光怪陆离的故事,可初衷却是人生俗世的喜怒沧桑。这一类女子或美丽,或智慧,或泼辣,或大气,她们的人生选择和际遇让后世赞叹又唏嘘。原来生活的不如意不是我们背叛初衷的理由,透过她们的人性姿态,我们会懂得在与我们相同的人生际遇里,她们更懂得努力和坚忍的意义。
  • 虚位

    虚位

    《虚位》包括《虚位》、《秋浓意淡》、《排斥》、《求证》、《洗脚》等。这些小说描写了职场中的不同人物,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且贯穿体现在不断推进的故事情节中。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每一首都是情歌

    每一首都是情歌

    《每一首都是情歌》收录了王小龙从1981-2015年35年的诗歌(包括组诗)50余首。每一首都是诗人竭心动情之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动人的诗歌。
热门推荐
  • 狩猎异世

    狩猎异世

    当地球突然与异世位面相连接的时候,主角忽然发现自己身上多出了一个神秘的升级系统。这个突如其来的升级系统,究竟会带领主角走向何方?魂猡大陆,擎苍大陆,神域等不同的魔法位面,又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主角呢?让我们一起踏进:《狩猎异世》
  • 执裁者的圣歌

    执裁者的圣歌

    十三日战争后,罗勒斯曼五国重整,在一次异邦侵袭中,来自远海的无昼城的少年南吾华,意外的来到了大陆,夜执会的暗杀行动,执裁协会的屠龙邀约,炽炎王室的仇杀恩怨……以及掌控着世界之力的先代种,终将成为王的踏下的阶梯。
  • 我有一个末世世界

    我有一个末世世界

    新书——《改造现世界》已发一不小心改变了世界,该怎么办?“随机向全球投放50000名丧尸!”“随机向全球投放1000座秘境!”“随机觉醒1000名人类!”全新的设定,带给你不同的体验!
  • 嗨,我的守护神

    嗨,我的守护神

    过了几年之后……身穿黑色西装的男人看着眼前穿着一袭纯白婚纱的女人傻傻的看着自己的时候,他微微笑了笑问道:“好看么?”不管过了多久,她依旧回答着:“好看。”时光飞逝,岁月静好,我愿意陪你从校服到婚纱。
  • 宦乱天下之邪枭系统

    宦乱天下之邪枭系统

    萧峰本是一个在都市里活在阴暗的小人物,可上天给了他一个重生的机会。 他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重生成宦官。在绑定系统以后,他的野心也随之增大。只要他愿意,天下都是他的玩偶。宦坐朝堂龙伴随,俯首笑看天下间。
  • 恰好是少年

    恰好是少年

    (暖文)喜欢你那年时光刚刚好,一见钟情那一刻,我们都好像是个傻子。那个人,恰好是那个风度翩翩,会打篮球,会跳舞,会暖心的少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顾雨泽,当初的一见钟情造就了现在了我们的相伴永生。那年,阳光刚好,你刚好,我刚好,我们都未彼此的遇见而感到庆幸。在这样浩瀚的宇宙里面遇到了那么渺小的你,遇到了那么让我心动的你。恰好是少年。
  • 万界无限崩坏

    万界无限崩坏

    虚无之灾,席卷诸界。 死亡,愤怒,希望,新生,皆不过是在沉起沉浮。 归墟之日逐渐逼近,那璀璨如繁星的一切,终将回归于寂灭。 吾以信仰为坐标,阴影为骨架,联动各个世界之力,升华为最终也是最初的至高存在。 ……三无业余作者,在线求推荐票,收藏!
  • 十七寒之锦当归

    十七寒之锦当归

    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你还喜欢我的时候,没有选择好好爱你。
  • 陛下你家妖妃爬墙啦

    陛下你家妖妃爬墙啦

    单木兮一朝魂穿成了个妖艳太后。守身如玉的姑凉家,却被六岁萌娃追着叫“娘亲”。不想在皇城活守寡,单木兮就想着逃跑。苏衍是摄政王家的二公子,人生一直开了挂,拼爹,拼颜值,拼智商,就这么一路走到皇帝的宝座。关键他还是忠犬型暖男!这样的男人不收了,不是犯傻吗?妖妃终于放弃爬墙逃跑的计划。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苏衍,抓获这只妖妃,其实你也赚大了!
  • 仁慈的暴君朱棣

    仁慈的暴君朱棣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境讲述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后,因顾忌“名不正,言不顺”而对侄儿朱允炆的前朝旧臣采取血腥镇压,因此获得“暴君”称号;又由“靖难之役”后备加体恤民情,努力将原本满目疮痍的局面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永乐盛世”。比如,这位被后世尊称为“永乐大帝”的仁慈暴君,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收复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立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在位期间,他还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对此,毛泽东曾经评价朱棣“搞得比较好”。本书讲述的正是这位个性鲜明、有胆有识、意志顽强的封建王朝的“改革派”皇帝朱棣的那些旧朝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