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000000036

第36章 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关系(9)

几个月后,苏联召开了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帕斯捷尔纳克被选入大会主席团,主持过会议,并在会上发过言。有一件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某单位向大会赠送斯大林的画像时,不知是大会安排的,还是帕斯捷尔纳克“自告奋勇”,伸手接过了画像。在某些人看来,此事具有象征意义。上面说过,布哈林在会上所做的关于诗歌的报告中把帕斯捷尔纳克奉为当代最优秀的诗歌巨匠。据布哈林说,他曾把报告原稿送给斯大林过目,当时斯大林并未对这种说法提出异议,可见也是认可的。尽管会上有人表示反对,但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名气却愈来愈大,几乎被许多人看做苏联首屈一指的诗人。

1935年夏天要在巴黎召开作家保卫文化的国际会议。在苏联代表团的名单上本来没有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根据斯大林的指示,波斯克廖贝舍夫找他谈话,不仅要他参加会议,而且要他发言。他这样做了,而内心里对参加这样的活动并不感兴趣,心里只惦记着搞创作。

在这一年,帕斯捷尔纳克曾两次给斯大林写信。一次是在11月1日,他在信中请求释放阿赫马托娃的被捕的丈夫和儿子。信中提到斯大林曾责备他对朋友的命运漠不关心,意思是说他接受批评,这次要站出来替阿赫马托娃说话了。这证明斯大林在1934年的电话中确实批评过他。斯大林接到信后立即作出反应,下令释放了被捕的人。

另一次在12月底,在斯大林给莉丽娅·勃里克的信作出批示,肯定马雅可夫斯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之后。信的开头首先对斯大林“奇迹般地迅速释放阿赫马托娃的亲人”表示感谢,接着谈到他翻译的《格鲁吉亚抒情诗》,并且这样说道:“我早就想要向您奉献我的劳动的一点小小的成果,但是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平常常,看来我的想法永远不能实现了。或者这里需要胆子大一些,不长时间地犹豫不决,一想到就干?”这表明他一直想写奉献给斯大林的诗,也许已经写了,但没有拿出来发表。最后信中就斯大林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批示写了这样一段话:“最后热烈感谢您不久前写下的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话。这些话符合我自己的感情,我喜爱他,关于这一点写了整整一本书。不过您讲他的几行字对我间接地起了排忧解难的作用。最近在西方的影响下,对我进行可怕的吹捧,夸大我的作用(我甚至因此而病倒过);开始猜想我有重大的艺术力量。现在,在您把马雅可夫斯基放到首位后,已不对我作这样的猜想了,我就可以像以前那样置身于简朴的宁静之中,轻松地生活和工作,与突发的奇想和神秘莫测的东西为伍,没有这些东西,我就会不爱生活。”有人曾对帕斯捷尔纳克的这些话是否出自肺腑之言有过怀疑。根据他的性格、价值观念和处世态度,也许他真是这么想的。他不同于追名逐利之徒,不喜欢在公开场合显示自己,而喜欢独居一室静思默想,或与一二友人谈论哲理性问题。他说他病倒了,大概指的是1935年夏参加巴黎会议时发生的事,当时他因为不习惯,总是失眠,得了神经衰弱症。

1936年1月1日《消息报》发表了帕斯捷尔纳克的两首诗,一首是《我懂了:一切都是活的……》,其中有“感谢先驱们,感谢领袖们”这样的诗句。有人认为这是诗人“与当局妥协”的例子。另一首是《我喜欢任性的脾气……》。第一部分写的是诗人,第二部分则写领袖,把领袖称为“如同地球一样广大的”“行为的天才”,说另一个人即诗人为他所吸引,“宛如海绵吸收了他的任何特征而变得沉重起来一样”。这样诗人既颂扬了领袖,又表明了自己对领袖的态度。斯大林没有对这两首诗作出公开的反应,他大概是认可的。

从三十年代初开始,帕斯捷尔纳克对斯大林充满爱戴的感情,到1936年达到了顶峰。这还可由楚科夫斯基的日记中的一则记载来证明。他记的是帕斯捷尔纳克出席1936年4月召开的共青团第十次代表大会见到斯大林时的表现,写得比较具体和生动,现引用如下:

“昨天在代表大会上坐在第六排或第七排。我一回头,看见了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我朝他走去,招呼他到前排来(我身旁有一个空位子)。突然出现了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安德烈耶夫、日丹诺夫和斯大林。瞧这大厅像发生了什么事一样!而他站着,显得有点疲倦的样子,若有所思,表情庄重。可以感觉到他已非常习惯于掌权的地位,坚强有力,同时又可看出有某种温和的,和善的东西。我回过头来,看见大家的一张张笑脸都带着热爱和温柔的表情,表现出高尚的感情。看见他——只要看见他就行——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幸福。这时杰姆钦科(一位集体农庄女突击队员。——引者)总是和他说话。我们大家都妒忌、羡慕——她真幸福!人们满怀敬意地注视着他的每一个手势。我甚至从来都不认为自己能有这样的感情。当人们给他鼓掌时,他掏出了怀表(银质的),带着诱人的微笑给出席会议的指指表,——我们大家便低声说了起来。‘怀表,怀表,他掏出了怀表,’——后来散会时,在存衣室的衣架旁都回想起了这件事。

“帕斯捷尔纳克一直对我低声说着关于他的热情洋溢的话,我也这样做,我们俩异口同声地说:‘唉,这个杰姆钦科,挡住了他!’(只挡住了一会儿)。

“我是和帕斯捷尔纳克一起回家的,两人都陶醉于快乐之中……”

这也许是帕斯捷尔纳克受到斯大林的人格的感染和吸引的最后一次表露。1936年1月底,如上所说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开展了对形式主义的批判。莫斯科作家组织也于3月13日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帕斯捷尔纳克在会上发了言。有人认为他的发言具有反苏维埃的性质,内务部有关部门专门就此事写了报告。党中央文化教育部负责人找他谈话,要他好好考虑。帕斯捷尔纳克口头上接受了劝告,他作了第二次发言,表面上似乎作了检查,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于是《真理报》总编梅赫利斯给斯大林写信,信中说,由于莫斯科作家会议上没有开展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发言的批判,建议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来做这件事。如果梅赫利斯的计划得到批准并付诸实施,那么这将出现一场对帕斯捷尔纳克的讨伐,因为文学界反对他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斯大林不仅没有同意《真理报》发表批判文章,而且过了不久对形式主义的批判也就停止了。这可以说是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庇护。

不久大清洗开始了。上面提到过,帕斯捷尔纳克曾因拒绝在作协起草的赞同判处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死刑的信上签名,曾有被捕的危险。在当时的情况下签名不签名可是重大的政治态度问题,何况有人和有关部门告他状和收集了他的不少材料,说他参加了某某组织,有这样那样的活动。根据З.马斯连尼科娃的回忆,帕斯捷尔纳克曾对她叙述了当时情况。作协负责人斯塔夫斯基找他谈话,进行威胁,他仍坚决不签。他的妻子这时正怀着孕,恳求他为家庭和将要出生的孩子着想,把名签了,但是他依然固执己见。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很有可能被捕。朋友和熟人们劝他给斯大林写信,他心里有些不大愿意,但还是写了。现在信的原件没有找到,根据马斯连尼科娃的回忆,他是这样写的:“……我成长在一个深受托尔斯泰的思想的影响的家庭里,从吃奶时开始就吸收了他的思想,他可以支配我的生命,但是我认为自己无权充当决定别人生死的法官。”据说斯大林知道此事后说了“别动这个远离尘世的人”这样一句话,使得帕斯捷尔纳克免遭一场劫难。

斯大林对帕斯捷尔纳克的上述表现当然不会满意。但是他了解这位诗人的为人和个性以及他执拗的脾气,只批评他脱离实际和远离现实生活,没有把他的言行作为政治问题来看待,因而不加追究。而帕斯捷尔纳克不会不知道上述批判和清洗是秉承斯大林的意志进行的,内心是不赞成的,而且在言论和行动中表现出来。他也知道由于斯大林的庇护,他没有像别人那样遭到批判和惩治,但是他似乎对斯大林没有多大的感激之情。大概由于这些原因两人变得明显地疏远起来。从这时起,斯大林几乎没有再找帕斯捷尔纳克,帕斯捷尔纳克也是如此,而且他参加社会活动也少了,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文学翻译上。遇到问题他不再直接找斯大林了,而去找曾任作协责任书记、后回到党中央领导岗位的谢尔巴科夫。例如1943年7月和1944年5月,他曾先后两次给谢尔巴科夫写信,似乎讲的是自己的住宅问题和有关创作的问题,但是他用的是他特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至于谢尔巴科夫作了这样的批示:“请了解一下,帕斯捷尔纳克具体需要什么。”1945年谢尔巴科夫去世后,他才给斯大林写信。在这封信里除了再次讲包括住宅问题在内的生活问题外,还讲了自己的工作,主要说他五年来一直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国内外对他的译文反应不坏。他提出,艺术委员会能否暗示各个剧院在选用剧本方面不必等上面的指示而自己作主,因为现在剧院常常突然改变决定,放弃那些本身很有力量但没有经过批准和有人推荐的作品。他举了他翻译的剧本《哈姆雷特》的遭遇来说明这一点,说道:“莫斯科艺术剧院对哈姆雷特就是这样,当代的剧本《伊万雷帝》拦了它的路。”最后信中还说,如果剧院上演他翻译的剧本,将能大大减轻他生活上的负担,因为只靠日常工作的收入虽然可以生活得下去,但很困难。他诉苦道:“我早已年过五十,冬天由于过分劳累右手长时间不能活动,只好学着用左手写字,我的眼睛也经常胀痛。我很不好意思用这些小事来打搅您,在谢尔巴科夫活着的那些年我一直没有这样做,谢尔巴科夫了解我,在极端困难时帮助过我。”

信中所说的剧本《哈姆雷特》,几年前莫斯科艺术剧院就打算上演,最后决定用帕斯捷尔纳克的译本,并选定了着名演员利瓦诺夫扮演主角,准备排演。为了求得斯大林的支持,利瓦诺夫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招待会上对斯大林讲了这件事。斯大林并不赞同。这样上演的事就拖了下来。而上面说过,《伊万雷帝》是斯大林授意创作和搬上舞台的。这些情况帕斯捷尔纳克是应该知道的。他在信中还提那样的要求,再一次表现出他执拗的个性,这自然是拂逆斯大林的意旨的,尽管信中有的话写的情真意切,斯大林肯定不会高兴,没有对他的信作出回应。这是帕斯捷尔纳克写给斯大林的最后一封信,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联系了。

斯大林逝世时,帕斯捷尔纳克心肌梗塞后正好在外地疗养院里疗养,未能参加葬礼。1953年3月12日《真理报》发表了法捷耶夫的《斯大林的人道主义》一文,其中肯定斯大林的人道主义,认为它与形形色色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人道主义有着原则的区别。帕斯捷尔纳克看到这篇文章后,于3月14日给法捷耶夫写信,说读了他的文章后写封信谈谈自己的想法心里才好受些。他写道:“这突破了一切界限的显而易见的伟大及其一望无际的辽阔是多么的惊人!这躺在灵柩里的遗体以及充满思想和第一次不再动作的双手突然脱离了个别现象的框架,占据了某种体现的原理和极其广泛的共同性的位置,与威力巨大的死亡和音乐,与正在总结自己的时代的本质和来到灵柩前的人民的强大力量相并列。

“每个人不由自主地和不知不觉地哭着,一直流着眼泪,而这眼泪你是擦不干的,因为你被共同悲痛的激流冲到一边,这悲痛也触及了你,传遍你的全身,使你泪流满面,充满你的心灵。

“广场上吊唁的花圈堆成一座花圈的城市,这是第二座城市,城市中的城市!仿佛整个植物界前来参加葬礼。”

这里帕斯捷尔纳克用他特有的比较奇特的比喻和有些晦涩的语言描绘了斯大林的遗容和全民沉痛哀悼的盛大场面。接着信中写了由斯大林逝世产生的想法。他是这样写的:

“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当中,正好是我们的国家,这块我们出生的土地,这块我们过去就因它对这样的未来充满激情和向往而热爱它的土地,成为纯洁生活的祖国,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停止了流泪和消除了欺侮人的地方,这是多么幸福和令人自豪呀!”

他对苏维埃国家的颂扬,实际上也是对领导国家实现历史性巨变的斯大林的肯定。有人对帕斯捷尔纳克说的是否是心里话表示怀疑,推测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违心地说的。但是根据他的性格和一贯的表现,可以相信他是真诚的。

接下来说一说他对批判个人崇拜的新时期以及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的看法。在苏共二十大后,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第四十个年头,他在得知法捷耶夫自杀身亡后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个人崇拜已溅满污泥”,但是在第四十个年头,“对恶和对同一性的崇拜”,还有“对恶言恶语和庸俗习气的崇拜”还仍然盛行和受到青睐。再说每天都展示“像猪一样的嘴脸的群像”,让人难以忍受。结果有人对这一切忍受不了,喝醉酒开枪自杀了。这说明,诗人对批判个人崇拜后出现的所谓“解冻时期”并不那么欢迎,而对新的领导人则持蔑视的态度。

同类推荐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 赛博空间与文学存在方式的嬗变

    赛博空间与文学存在方式的嬗变

    赛博空间对文学存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从身份、心理、身体(赛博人、后人类)等方面重构了文艺创作主体;从阅读方式、审美心理、体验方式等方面推动了读者功能的演变;从文本类型、文本之开放性、空间化和时间性等方面入手,重塑了文本形态。传统的叙事理论无法适应数码媒体的特性,“交互叙事”顺势而生。微观层面的作品剖析,以超文本、超媒体文学、交互戏剧等文艺类型为例,着力勾勒文学重构的全景图。
  •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 初恋记忆

    初恋记忆

    钟跃民:“陕北这块地方很奇特,从表面上看,这是块贫瘠的土地,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表象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深奥的东西。
  • 知行八谈:感悟做人做事做官

    知行八谈:感悟做人做事做官

    本书是一名从基层走来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感悟之作,作者从做人做事做官的层面,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揭示了为人者的处世之道、为官者的从政之学、为学者的成功之要、为商者的经营之妙。文风质朴,语言平实,案例丰富,道理深刻,既有一定的理论指引,又有鲜明的实践特色。
热门推荐
  • 惟一的儿子

    惟一的儿子

    “啊!天哪!”我打开房门,眼前的情景令我禁不住惊叫起来。我揉揉眼睛再看,房间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了。看见窗外正提箱子的丈夫,我尖叫道:“汤姆,汤姆,我们被抢劫了!什么都没了。”汤姆一进门,手里的箱子就扑通一声落到地上。他跑过来抱住我,惊愕得目瞪口呆。“怎——怎——”他张着嘴半天道不出一句话来。他转身冲上楼。我听见他咚咚的脚步声,房门打开又关上声,还有他粗粗的喘气声。 “给警察打电话!”他大喊道。我在手提包里摸索着手机。简直难以置信,连我们厨房墙壁上的电话都拿走了,二楼我们儿子所有房间也是皮毛不剩。
  • 快穿攻略之病娇男神

    快穿攻略之病娇男神

    【病娇甜宠,防腻慎入】#禁欲腹黑斯文败类VS强大暗黑系女主神#也许是见到你的第一眼起,感觉自己的身体才真正的活过来了,有你的每个夜晚,梦境才是甜的……直到这个不安分的小女人被别人惦记,他终是一改表面的风度翩翩,暴露了本性:“苒苒,这句话我只对你说,你是我的,就像烙印刻在骨血深处…”这个神秘男人就像毒药,轻尝蚀骨,便再也戒不掉了。病娇总裁/诡谲摄政王/吸血鬼公爵…皆是他。后来,六界皆知,主神恢复了神力,还带回了个野男人……「无虐,HE,皆智商在线非善茬」书粉群:586812666(不喜误入)
  • 总裁追妻:搞定抠门助理

    总裁追妻:搞定抠门助理

    他是商界不可一世的传奇神话,她是能抠则抠,能贪则贪的屌丝助理。当腹黑大灰狼遇上屌丝小白兔,也忍无可忍:“路迟迟,最近人流医院在打折,你要不要考虑跟我怀一个?”某屌丝震惊:“可是……我们不熟。”总裁大人忍无可忍:“一起睡过,你敢说不熟?”
  • 总裁别滥情

    总裁别滥情

    他是高高在上的总经理,但却在人们眼中空无虚实,感情对他来说就像是游戏,只喜欢新鲜刺激,不喜欢熟悉之后的枯燥无味。当一天,她成为他猎物的时候,却被一人揪着衣领盛气凌人的警告:“我告诉你,她不是你可以随便玩弄的那种人,所以,请你最好收敛你那肮脏的想法”耿斯翔不屑一顾的戏谑一笑,高傲的反驳“谢谢你的提醒,看来她能改变我的口味”霎时间,一人怒气而生,一人淡漠嘲笑,因为,只要是他耿在允的东西,另一个人都会想尽办法的收在囊中......
  • 九嶷山上有棵树

    九嶷山上有棵树

    妖族人族在大地上驰骋,古神们彼此争夺着权柄,灵界的生灵蠢蠢欲动,究竟谁能成为永生者?灾厄,苦难,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回过头,原来一切都是天命……
  • 幽荷紫露草

    幽荷紫露草

    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未经历不一定与我无关。人究竟应该为过去而活,还是彻底摒弃过往的一切,没心没肺地看向未来?路边一朵小荷花,未见其主,谁又知其是家养还是飘荡。情之一字,终是无人参透···
  • 侠骨英风

    侠骨英风

    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情之所钟,世俗礼仪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江湖恩怨,庙堂权谋,大侠萧拂衣始终坚守心中的道义,看他如何在乱世之中,力挽狂澜!
  • 天价毒妃:王爷别碰我

    天价毒妃:王爷别碰我

    二十五年前,沐王妃遇刺身亡,棺材产子,小王爷被誉为妖孽转身,不祥之人,被囚禁在王府。二十五年后,相府四小姐被逼嫁入沐王府,算计与被算计,利用与被利用,看他们如何周旋在阴谋之中。“说吧,你选我还是选他?”周玚站在那里,今天必然要她做出一个抉择。“一定要选吗?”陈如意看着他,他和他,她都舍不得。“是,必须选,要么我,要么他。”周玚忽略她的纠结,他不想在过这种跟人争宠夺爱的日子。“如果你非要逼我,那我选他。”陈如意终于决定了。“你真的选他,我哪里比他不好。”周玚怒了。陈如意一脚踢过去,“他那里不好了,有你这样当爹的吗?居然跟自己的儿子争宠。”
  •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年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年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女配的逆袭路

    快穿之女配的逆袭路

    苏湄是一个恶毒女配专业户,从影三年来就没有饰演过一个正面角色,形象之恶毒深入人心,结局之凄惨大快人心,网络上的黑粉已经为她设计了250种死法,也许是民怨太深的原因,苏湄终于在万众期待之下被掉下来的悬挂式摄像机砸到了头,于是她悲催地发现,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穿越到了不把她写死就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的剧本当中……其实这是一个女配踹倒女神,推到男神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