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000000062

第62章 附录三(1)

俄罗斯国内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新动向

戈尔巴乔夫开始实行他的“改革”后,在他提出的“民主化”、“公开性”和“填补历史空白点”等口号的鼓动下,出现了一股比苏共二十大后出现的更大更猛的反斯大林的浪潮。斯大林时代的历史几乎完全被抹黑,斯大林本人则被妖魔化。这不能不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产生重大影响。斯大林的支持率降到了最低点。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改革”年代出现的政治狂热开始消退,人们变得比较冷静起来;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社会上出现了怀旧情绪,于是不少人开始怀念斯大林。与此同时,各种档案材料的逐渐解密和公布,使得不少关于斯大林的谎言不攻自破;斯大林着作的整理出版以及一些严肃的研究着作的问世,又使得人们对斯大林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许多人开始肯定斯大林,斯大林重新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对象。有人高兴地说:斯大林回来了。不过在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仍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尖锐复杂的斗争。进入新世纪后,仍然基本上保持着这样的状态。然而随着政治形势和社会情绪的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下面就讲一讲这方面的情况。

我们知道,在“改革”年代对斯大林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主要是自由派,其中包括政界人士和知识界的精英。随着苏联的解体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失败,他们政治上遭到了破产,他们过去散布的关于斯大林的种种神话不断被揭穿,在社会上普遍出现怀旧情绪的情况下,他们攻击斯大林的放肆态度有所收敛,但是反斯大林的立场并没有改变,一遇适当时机,他们与包括共产党人和人民爱国力量在内的左派之间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矛盾就重新显露出来,有时甚至形成尖锐的对立。

2003年3月5日是斯大林逝世五十周年。左派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他们的报刊发表了大量纪念文章,继续揭露对斯大林的诬蔑和攻击,肯定他建立的丰功伟绩,气氛相当热烈。自由派的政治组织“右翼力量联盟”则在《消息报》和《独立报》等大报上刊登了“没有暴君的五十年”的大字标语,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但没有发表声明和文章。两派之间没有进行正面的交锋。2004年12月斯大林一百二十五岁诞辰前后,情况大致也是如此。

领导苏联军民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是斯大林建立的伟大功勋之一。2005年5月在胜利六十周年时,俄罗斯全国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祝活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纷纷提出要为斯大林树立纪念碑和纪念像。在雅库梯的米尔内市人民群众的这一愿望得到了实现。以共产党人为首的左派在庆祝活动中,特别突出斯大林在赢得胜利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苏维埃俄罗斯报》在纪念日前夕举行“圆桌会议”,与会的高级将领、老战士和学者们回忆了斯大林在战争期间开展的多方面的活动,肯定他是名符其实的最高统帅,批驳了种种诬蔑不实之词和奇谈怪论。而自由派报刊大多不谈斯大林的功绩,主要渲染战争初期的失利和取得胜利付出的代价,直接间接地谴责斯大林。自由派的喉舌《莫斯科新闻》连续发表文艺学家丘达科娃的文章。这位在1993年“十月事件”前曾敦促叶利钦动用武力,后又大力支持叶利钦竞选总统因而当上了总统委员会委员的女学者老调重弹,说什么斯大林在战争前夕残杀军队干部,在外交上完全失败,使得国家没有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因而造成战争初期的严重失利。她反对为斯大林树纪念碑或纪念像,说这种做法是对在斯大林时代的牺牲者的嘲弄,指出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正在复活,要求设法加以制止。同时电视台播放了经过自由派编导处理和剪辑的关于卫国战争的纪录片,其中许多事实完全变了样,斯大林的形象遭到了严重的歪曲。影片的解说词更是直接对斯大林进行了指责和攻击,说他使国家在严重的战争威胁面前毫无准备,导致千百万人的死亡;说他处死了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军队优秀干部,使得部队无人指挥;说斯大林作为最高统帅,指挥能力很差,导致战争初期两百万人被包围和当了俘虏;说斯大林在1944年无缘无故地把车臣人和克里木鞑靼人强行迁往中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等等,等等。一位名叫博洛京的学者进行了愤怒的驳斥,把纪录片的制作者称为“戈培尔的徒子徒孙”。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当权者的态度。2002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见一家报纸的总编时曾肯定卫国战争胜利是在斯大林领导下取得的,说“这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斯大林的名字相联系的”。可是三年后,他在举行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的几次讲话中,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没有提到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名字。诚然,他在一次谈话中不同意把斯大林与希特勒并提,不过仍认为斯大林是“暴君”,强调“许多人称他为罪犯”。大概由于当局采取这样的态度,有的单位在搞庆祝活动时也避免提起斯大林的名字。例如一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在该院举行的庆祝大会上讲话时,也只说这是人民的功勋,没有提到斯大林。如此说来,苏联似乎是在没有最高统帅统一指挥的情况下赢得战争的胜利的。

这里还要说一说在庆祝活动中的这样一个“细节”。在举行庆典的日子里,红场上悬挂着卫国战争时期的各位高级将领的画像,可是却见不到斯大林。一位从外地来参加庆祝活动的老战士也证实说,他们乘车前往红场参加检阅的路上,沿途看到了所有统帅的画像,唯独找不到最高统帅斯大林的画像。他认为斯大林应在其中占据应有的位置,因为任何一个重大战役的筹划都离不了他。

俄罗斯的自由派对斯大林的回归感到恐惧,他们力图阻止回归的进程。他们继续利用手中掌握的舆论工具,抓住斯大林的某些失误不放,大做文章,同时重复各种已被事实揭穿的神话。大概是他们发现这样做收效不大,相信他们的人未见明显增多,斯大林在群众中的威望没有降低,因而觉得需要改变方法和手段。首先,他们不限于在政治历史问题上揭露斯大林,而在一定程度上把注意力转向斯大林的个人经历、家庭和私生活,力图通过这些方面的展示来贬低斯大林,把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人性化”,描绘成一般的凡夫俗子。他们的报刊大量刊登关于斯大林和他的妻子阿利卢耶娃的关系和阿利卢耶娃自杀的材料,不厌其详地叙述他的子女雅科夫、瓦西里和斯维特兰娜的生活经历和表现以及斯大林对他们的态度。某些报刊津津有味地谈论“斯大林与女人们”这个题目,除了阿利卢耶娃外,还给他找出了“秘密的妻子”、“不为人知的妻子”、“地下的妻子”、“平民的妻子”等等,并对他与她们的关系作了渲染。这些把斯大林形象庸俗化的报导有时甚至染上了黄色,以迎合小市民的趣味,从而获得了一些读者。但是这反过来证明了自由派的思想政治观点的破产。

自由派的精英们在他们提出的对斯大林的种种指责陆续为披露的材料所否定的情况下,举不出新的有说服力的事实,于是转而求助于艺术虚构。从2004年斯大林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前夕开始,他们陆续推出了几部反斯大林的电视剧,对群众进行反斯大林的宣传。首先,电视台放映了根据雷巴科夫的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改编的十五集电视剧,紧接着放映了根据阿克肖诺夫的小说《莫斯科传说》改编的二十二集电视剧。这两部电视剧都具有鲜明的反斯大林倾向。差不多与此同时,电视台又制作和播出了十一集电视剧《惩戒营》。这部连续剧表现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斯大林建立惩戒营,是为了把许多军官和士兵赶到那里,在最严酷的战斗中利用他们,这说明斯大林的残酷和不人道。因此这部连续剧也具有鲜明的反斯大林倾向。同时影片肆意歪曲事实,夸大惩戒营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因此一位军事史专家称它为一种“按照一定政治思想要求制作的货色”,其目的是为了向年轻一代灌输这样的思想:缔造卫国战争的胜利的“不是朱可夫那样的元帅和马特洛索夫那样的战士”,而是惩戒营里的罪犯,从而缩小和贬低所取得的胜利的意义。

这里还特别要说一下根据索尔仁尼琴的小说《第一圈》改编的电视剧,它于2006年初在电视台播出。索尔仁尼琴本人亲自写了电视剧脚本,并朗读了画外解说词。我们知道,索尔仁尼琴在他的那部写莫斯科郊外的一个特别监狱的小说里曾对斯大林进行攻击和否定,把他写成一个面目可憎、心狠手辣的专制暴君。电视剧仍然对斯大林进行贬损和丑化。索尔仁尼琴的这种态度,与他十年前有明显不同,那时他在短篇小说《在转折关头》里曾说过斯大林的一些好话。现在他这样做,使得人们有理由怀疑他十年前那么说并非出自真心。

前几年,俄罗斯知识界曾进行讨论,试图确定一种符合民族特点的“俄罗斯思想”。2008年又想找出可作为俄罗斯象征的历史人物,为此电视频道“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和社会舆论基金会在某些方面慷慨资助下制作了一个选“俄罗斯名人”的节目。这个节目进行的程序是这样的:先由历史学家拟订出一个由五百人组成的大名单,交群众通过互联网投票,于当年7月选出五十人,通过电视公布于众;接着进行第二轮投票,从中决出十二人,于9月公布;最后于12月选出优胜者。节目的制作者估计,通过他们的宣传和操作,能把尼古拉二世或斯托雷平这样的人捧为“俄罗斯名人”并树为旗帜。出乎他们意料的是,7月公布的第一轮选举结果,斯大林位居榜首,而且得票数大大超过尼古拉二世等人。这使节目的制作者和自由派人士感到惊慌。有的人说什么这是机器人投的票,有的人辱骂投斯大林的票的人为“白痴”,有的人则大谈这是“斯大林的病毒”在作怪等等。制作者决定采取各种措施,力图扭转局面。通过他们的努力,9月公布的名单中斯大林虽仍然入选,不过退居第十二位。12月最后的评选结果公布,斯大林得票五十一万九千零七十一票位居第三,得票与位居首位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得票五十二万九千五百七十五票)相差无几。评选结果再一次表明,在今天的俄罗斯,斯大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对社会政治生活继续产生着影响。这次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新闻媒体作了大量报导,不管报导者的态度如何,他们那样做在客观上都起了替斯大林作宣传的作用。

最近一两年有一个新动向,即俄罗斯国内外反斯大林的势力遥相呼应,一起对斯大林发起攻击。2008年9月,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8月23日(1939年签订“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日子)为全欧纪念**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牺牲者的日子。2009年7月,欧洲安全合作组织大会根据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亚的提议,通过了一项关于重新联合处于分割状态的欧洲的决议,其中把德国的**制度和苏联斯大林领导下建立的制度都称为“极权主义制度”,指责它们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违反人权和人的自由,犯下了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同时决议对所谓的歌颂极权主义制度的种种表现,其中包括“对**的和斯大林主义的过去进行公开的赞扬,以及包括新**主义和光头党在内的各种激进主义的运动和团体正在扩大和加强”,表示深切的不安。这种把**和斯大林并提加以谴责的做法,遭到了俄罗斯官方的反对,俄罗斯外交部正式代表在记者招待会上加以驳斥,指出欧洲安全合作组织的决议出于政治目的歪曲历史,无助于创造各成员国之间信任和合作的气氛。可是俄罗斯国内的一些人却对上述决议作出响应。一位名叫迪马尔斯基的记者替决议辩护,并引用一位俄罗斯宗教界人士的话说,斯大林完全可以与希特勒相比拟,他们两人给这个世界带来那么多的痛苦,以至于任何军事上的或政治上的成就都不能补偿他们对人类犯下的罪行。还有一位名叫拉德济霍夫斯基的政治学家不同意那种认为决议歪曲历史的说法,理由是其中没有谈到战争,没有谈到它的发动者和胜利者、苏联的贡献等等,讲的是极权主义制度。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政治家要毫无意义地维护斯大林主义呢?他认为不让人家批判“我们的斯大林”是幼稚可笑的。斯大林是“我们的刽子手”,不管他们怎么说,我们应当自己弄清什么是斯大林主义。确实,决议讲的是两种极权主义制度,没有具体提到战争中的问题,但是既然双方都是极权主义制度,那么这场战争岂不是成为两种极权主义制度之间的争斗,这不是完全歪曲历史又是什么呢?这位说人家幼稚可笑的政治学家,自己倒是幼稚可笑而且话说得极其荒唐的。

同类推荐
  • 伴你是福:蔡凤英日记摘选

    伴你是福:蔡凤英日记摘选

    蔡凤英老师与我的导师涂光炽先生相识于风雨如晦的“文革”年代。一对苦命的夫妻,一对深情的伉俪。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以后这段波澜起伏的岁月中,他俩一路风雨,一路艰辛,一路探索,一路阳光。蔡凤英老师将陪伴在涂光炽院士身边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一有空闲便记录下来,形成了一篇篇朴实而又动人的心篇。字里行间,记录了涂先生野外考察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闪烁着涂光炽先生的智慧和忘我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蔡凤英对涂先生的爱。
  •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曲艺文集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 孟盛评论集

    孟盛评论集

    本书收录的是90后新锐作家、评论家孟盛的评论作品。他以独特、敏锐的笔触谈论中外作家、40后乃至90后作家的作品。他的评论字字珠玑,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对过去的回忆,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反思。此书文笔并非十分华丽,但思想和内容却足够深刻。孟盛用他的文字书写了青春的蓬勃朝气,用实践展现了“文艺青年”的风华正茂。
  • 荷珠配

    荷珠配

    《荷珠配》是老舍根据同名川剧改编而成的一部话剧,讲述了员外刘志偕因女金凤暗赠未婚夫赵旭银,怒责之,金凤忿而投水。后家遭火灾,刘与仆赵旺暂居庙中,赵旺行乞,且赵旭已中状元,又知丫环荷珠冒金凤名已嫁赵旭,赵旺使刘前往认亲,适真金凤遇救来会,责荷珠,赵旺代荷求情,赵旭双娶二女,刘亦认赵旺为子。
  • 长脖子女人

    长脖子女人

    姜淑梅老人的前两本书,《乱时候,穷时候》《苦菜花,甘蔗芽》都是讲家事、国事,回顾中国近百年来的苦难历史,属于个人色彩比较浓的回忆录。这本书是纯粹的老人讲故事,是纯粹的故事书了,有奇妙的传说,精彩的民间故事,还有各种怪谈,谈狐说鬼,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集。
热门推荐
  • 生存密码之青春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生存密码之青春密码:人生是场修行

    俗话说“爱拼才会赢”,为何我们提“奋斗才会赢”? 冷静分析,不难找出答案。人生短暂,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保持“奋斗才会赢”的精神,方能把握机遇,实现成功。奋斗,起于一个“奋”字。“奋”是一种态度、一种气魄、一种谋略,奋斗才会赢,落于一个“斗”字。再好的蓝图,如果不去斗,就无法实现,就是空谈。《人生是场修行》就是一本关于奋斗智慧的美文集。
  • 梦有苍穹之始源传

    梦有苍穹之始源传

    萧梦天误入轮回隧道,来到始源大陆,在萧青云与系统的帮助下,萧梦天开始了始源大陆的旅程。(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当真)
  • 非穷之罪

    非穷之罪

    林诺作为农村主人公参加了《交换人生》这个节目。她的人生从此拐了弯。
  • 余生,执迷不悟

    余生,执迷不悟

    很多年后,她都还记得那些疯狂的夜晚。他像恶魔一样,残忍地践踏她的自尊,撕毁她的廉耻……如果她的死亡能成为他的枷锁,她甘愿——永堕地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土星防卫军

    土星防卫军

    讲述了未来人类联盟和外星种族之间的战争,未来的武器,未来的科技·····
  • 黑暗塔崛起

    黑暗塔崛起

    书友群:369705124恶魔召唤流种田文,世界观偏中古不战锤旧神崩陨,伪神僭位,外神侵蚀万年之后,主角作为旧神的灵魂碎片穿越回了与神格分离,休眠中的衰弱身躯醒来的他在自己忠实小恶魔仆人的辅佐与自身的奋斗拼搏下。从普通的行商人崛起为领有一国的霸王种哥布林,种蘑菇,抓龙做宠物,发掘失传的古代科技与魔法,恢复旧神信仰,打倒伪神宗教,为最后积聚力量。
  • 都市世界之旅

    都市世界之旅

    苏一诺没有什么大志,只想谈几场齁甜齁甜的恋爱,和相爱的人一起幸福的生活。于是,苏一诺便是《最好的我们》中的余淮,《少年派》中的钱三一,《左耳》中的许弋,《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肖奈,《致我们暖暖小时光》中的顾未易,《独家记忆》中的慕承和,《男人帮》中的顾小白,《十八岁的天空》中的古越涛,《亲爱的热爱的》中的韩商言,《白夜追凶》中的关宏峰,《人民的名义》中的侯亮平,《咱们结婚吧》中的果然,《我的体育老师》中的马克。。。PS:这是一本无限流的都市日常文
  • 岁月不居,和光同尘

    岁月不居,和光同尘

    你有没有等待过一个人,在光阴与年华的变革中坐看着年华的苍老逝去,是不是一首忧伤的歌,就能让你的眼泪毫无理由的瞬间决堤。也许爱一个人像一副纯洁的画,也许守一个人如指间的沙,所以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光阴太过如火如荼,所以我们总会轻狂一把,是不是爱情太过神圣奢华,所以我们总是跪着望它。少年人眉眼如画心如沙,所以就流沙在手,我却抓不住它。此去经年,遥遥无期,祈愿我的世界里人心诡谲,你娇妻美眷儿女绕膝;我的生命里刀光剑影,你细数庭前白雪飘零,百年合欢好,岁岁人无忧,直到我白发苍苍长眠于世,我们天涯两相忘。
  • 九转碎丹录

    九转碎丹录

    金丹都碎了还想修行?却不知萧承巧得神秘功法,碎丹九次可成神!逆天而行,萧承从这条不可能的路上一路走了下去,最终给仙界走出了一个传奇!后人称他——承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