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5400000009

第9章 揭开学习的神秘面纱(6)

信息接受阶段。信息接受也可以称为感觉登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借助听老师授课或看书阅读来实现的,而且,只有学习内容在大脑神经系统产生刺激,进入感觉登记,外界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初步印象时学习才算发生。如果学生没有参加听课,事后也没有对该课程进行自学研习,没有进行感觉登记,学习就没有发生。假设,一个新生婴儿,一出生就让他与外界隔绝,只给他提供必要的营养品,周围人不与他进行语言和肢体交流,不让他接触其他任何复杂的情境。除了吃喝之外,大脑没有受到任何刺激,一片空白,没有形成其他任何印记,十年数十年后,他仍然学不到任何东西,智力上,不可能有丝毫长进,不会说话,没有复杂的思维,也不会发生认知和行为能力上的实质性变化,日后注定成为一个白痴。英国有一项对不同阶层的3岁孩子掌握词汇量的调查显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父母日常生活中与他们交流的平均词汇比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孩子高出三分之一,比靠社会救济过活家庭的孩子高出三分之二。显然,后者白白地浪费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在孩子智力开发上存在严重缺失,十分可惜。因之,现代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已经或正在认识到启发式学习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现实意义,经常与宝宝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通过对神经系统刺激开发大脑,促使他们持续专心地分析思考问题,搜寻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的目的。

信息接受阶段是学生能否学得进去的第一道门槛,学习的内容是否登记成功,不但要看个体是否参加了听课或看书学习,关键还要看思维能否牢牢地专注于学习(刺激)的对象,并与刺激形成一一对应的联结。假如,听课了、看书了,但思维专注程度不够,老师授课、看书的内容没有在视觉、听觉器官上留下印象,大脑受到相关内容的刺激不够强烈,或者说没有进行感觉登记,学习只是过了一下脑子,与没有学不无二致。也就是说学习唯有全身心地专注于老师讲课所传达的每一个信息,而不是关注老师穿什么衣服、留何种发型,方能把授课内容的精髓在自己的大脑神经系统打下深深的烙印,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学习。思维不够专注的学生,注意力像天上的浮云忽来忽去,永远处在飘移不定的幻想之中,遇到什么新鲜刺激就追求什么。漫无目的胡思乱想,学习积极性再高,决心再大,由于注意力飘忽不定,对学习对象的关注时断时续,表面上也在听课,但似听非听,学习的内容没有或只有部分进行了感觉登记,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只能了解个皮毛,不能够很好地领会掌握学习内容的完整意义及其深刻内涵,如此糟糕的学习能力,别指望他们有好的学习成绩。

早些时候我在机关工作时,参加某一次会议,事前,按照领导要求要把会议某个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没有带录音设备)。尽管带着任务我一边听一边用笔做速记,但由于领导讲话语速快还是遗漏了一个小问题。会后,我找同行的其他几位同志帮我补充一下,遗憾的是先后问了四位同事,得到的共同答复是:没记住。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空话、套话,若不是带有任务性地记录,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会对大脑产生太深刻的刺激,也就进入不了感觉登记。很多知识枯燥乏味,若没有专注的思维,当然无法透彻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思维专注还有个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思维可控性强、专注时间长的学生,整个听课、阅读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内容,保证听课、看书能够全面完整地进行感觉登记,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否则,听课看书获得的信息断断续续,也就无法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理解加工阶段。听课作为感觉登记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学生只有理解学习内容、了解其社会意义,并将相关内容牢记在心,才算得上是真正地学习。因此,教育心理学一直把理解和记忆看作是学习的两个最核心的阶段。在理解加工阶段有两项任务,其一,是把老师的授课或阅读内容理解并融会贯通,搞清楚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将这些知识与以往的经验进行联结,建立起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转化成为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技能的组成部分;其二,把感觉记忆变成短时记忆。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只是一种瞬间记忆或工作记忆,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只停留0.25秒~2秒时间,几乎是一晃而过,很容易消退或遗忘,需要在对老师授课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的每句话进行理解、加工编码(《学习论》布鲁纳:对信息进行分类组合)的基础上,然后把这些知觉信息贮存在短时记忆里,便于将习得的知识“迁移”过去解决其他问题,学习的目的才算达到。靠自学走向人生辉煌的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把读书“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两个过程作为自己的学习经验。这种“由厚到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理解的加工过程。

通常说,理解领会了学习的内容等于学习任务完成了一半,一点也不过分。假如,我们对老师授课、看书的内容没有搞清楚,对这些信息只是进行了简单而机械地累积,很多问题似是而非,不但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成为过眼云烟,也会因为该知识环节没有理解掌握好,而给下面的学习、阅读造成障碍,学习看书就无法继续下去。同时,在这个阶段,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包括有用信息和无直接作用的信息,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知识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选择性知觉,对注意的内容进行认知筛选,过滤忽略掉无关紧要的信息,认真理解加工有用信息,并将它纳入短时记忆范围,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

理解加工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越是理解得深刻透彻的学习内容,特别是顿悟得来的知识,不仅有助于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形成联结,自如地迁移出去解决其他问题,更有利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恒久地贮存在记忆里。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学生仔细思考问题时才会形成有意义学习。在理解加工阶段,思维专注,上课专心听讲,反应机敏、理解速度快的学生,思维会更多地集中于有用的信息,忽略掉无关信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完整地领会下来。思维不专注的学生,老师讲课津津乐道,他们脑子里正在想别的事,距离老师的授课内容十万八千里,或反应迟钝,跟不上趟儿,无法全面领悟到授课内容。纵然学习的对象已经进行了感觉登记,由于理解不深,无法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结,大脑神经接收到的信息,左耳进、右耳出,很快就会遗忘,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堂课45分钟,老师要简单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讲授本课的新知识,中间可能还会回答解释某些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能要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讲个笑话、来个小插曲,说两句与课内无关的话,帮助学生们把情绪调整好,尽可能地让大家稍微放松一下,然后把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能够驾驭自己注意力的学生,当老师讲到学习的重点内容时,他们的思维与老师的授课高度契合,会紧紧地跟着老师移动,直到把老师所讲的每句话、每个知识点的精髓吃透。当老师话题转到与学习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也不会闲着,不是跟着去瞎凑热闹,而是抓紧点滴时间反复理解深入思考那些重要的问题。偶尔有点疑难问题,及时找老师解疑释惑。思维一直忙正事,知识掌握非常系统,学习上很少留死角。

毫不夸张地说,思维品质好是众多优秀生的共同特质,这些学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非常推崇意义学习,因为,从理论上把所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内涵搞懂弄通是学习之关键。反过来讲,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记忆,更别说运用它去解决其他类似问题。为此,学习中,在理论知识没有搞清楚之前,他们轻易不去做练习。有一名高考状元把发现学习这一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视为自己成功的一条经验。每次上新课前,都要提前对学习的章节进行阅研预习,了解学习内容的大意,发现重点难点问题,适当加以内化,形成初步印象。对于理解不了的疑点问题反反复复多看几次,直到看懂为止。实在搞不懂的地方会标注出来,上课时有意识地听老师讲解,或课后找老师同学释惑,保证每堂课的学习内容当堂理解消化,不欠账,也就没有知识的盲区。可见,能够自始至终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工的过程中,是学习丝毫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阅读对思维的品质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思维专注的学生,阅读过程中眼睛浏览着书上的文字,大脑即刻呈现出由文字表达出来的情景画面,这些感觉印象加深了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形成完整的情节链,阅读才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学生在看书过程中思维不专注,眼睛瞅着书,心里想其他事,把一段文字草草地浏览过去,没有明白所阅读内容的大意和深刻内涵,或者对阅读的内容一知半解,看了半天书没看出所以然,书中的故事情节抓不住心,成为无效阅读,很多学生出现阅读障碍概因如此。不能在读书学习中摄取人类思想的精华,当然建构不了智慧的大脑,想取得惊人的成就只能是痴心妄想,这样的无效学习是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由此可见,思维专注程度如何、反应的快慢,直接决定着理解加工的深度,影响学习和阅读质量的优劣。

过去有些书没看明白,我常常认为是因为内容太深奥,或作者表述不够翔实,要么觉得自己很笨。可当我回过头认真看第二遍时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除去再次看书时掌握阅读内容的梗概后,承上启下,便于系统地理解全部内容。仔细回想一下,刚才阅读该段落时思想开了小差,在想其他问题,没有把阅读内容完全理解吸收进去。同样的道理,对于听课时,大凡没有听懂的环节,有时候可能属于相关知识基础差,认知准备不够,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思想开了小差,思维发散,没有把老师所讲内容听进去,当然理解消化不好。

练习强化阶段。学习获得的一些新概念、原理大部分进入短时记忆,或浅记忆,停留时间短,一般只能保持1分钟左右的时间,且记忆的容量、范围非常有限,约为7±2个单位。以记阿拉伯数字为例,我们看一眼一般只能记住5~9个数字。学生上一节课、阅读一本书,会接受大量信息的刺激,即便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完全理解并融会贯通,但这些信息如果仅仅停留在短时记忆阶段,不再回忆、复习强化,过不了多久习得的知识就会部分或全部遗忘。因此,要把学习的新知识、阅读的新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回忆、精细复述、做作业、复习、考试或提取部分信息解决其他类似问题等强化练习。再经过继续不断地对重要信息进行联想、加工编码,借助长时记忆把这些新的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认知图式(《学习论》皮亚杰理论: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识架构),并与以往的知识重新组合完形(《学习论》韦特墨:把知觉到的东西用最好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时地重复强化,使之永远保持下来转化为长久记忆,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变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才算得上是完整而有效的学习。

学习需要强化,更离不开强化。但是,强化不是机械地重复,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强化,而理解的本身是在思维专注的情况下的一种认知过程,思维品质不好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作业困难,很难达到强化目的。我上小学时,那些很业余的老师经常让学生把一个生词抄写三五十遍,但考试时还有人重复这些低级的错误。原因很简单,这样的练习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没有心理主动参与建构进行内化,抄写几十遍仍然记不住就再正常不过了。对于用心学习的学生,遇到一个生字、词,非常认真地去翻字典,学它的发音,了解它的意思、出处,有什么典故,通过积极参与构建,将这个字的相关信息其本身内涵形成刻骨铭心的理解和记忆,和其他信息一起同化到自己的认知图式(知识体系)中去,折腾这一次就会终生不忘,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学习。

心理学有个实验,让两个组的学生背30个单词,要求第一组记住单词,以后要复述的;第二组则要求他们用每个单词造句。两天后测验,第一组平均只记住50%的词汇,而第二组则能够复述其中95%的单词。第二组的记忆效果之所以好于第一组,关键在于其通过造句,提取其他熟悉的词汇与其联结,加深了对单词词性的理解。如果没有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去死记硬背各种毫无关联的知识,这种机械记忆得到的信息只是简单地加进一些新痕迹,是孤立的,对事物的知觉还处在未分化状态,看不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只能应用于非常具体的情境和类似问题的解决。

同类推荐
  • 爱和陪伴(第二版)

    爱和陪伴(第二版)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其实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孩子让父母时刻要反省自我,重新认识自我,这样才能给予她好的榜样;孩子让父母不断唤醒自己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一起创意生活;孩子让父母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一起通过小事来成就自我;孩子让父母用开放的心态带领她一同学习接纳、尊重自己和他人;孩子让父母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并持续学习,一起发现新的美好……
  •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

    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不容忽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大事。不过,我们也不用着急。因为任何一位妈妈,只要努力,都可以成为一位不错的妈妈,都可以成为一位称职的家长。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我们做妈妈的要努力,努力学点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常识。
  • 妈妈会沟通,孩子更优秀

    妈妈会沟通,孩子更优秀

    “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了这段话。”这句歌词我们都很熟悉,出自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然而有多少孩子会因为长大后明白妈妈讲的道理而选择现在就听妈妈的话呢?错误的沟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痛苦、不悦,让孩子想尽快逃离,不管有没有道理他们都会选择拒绝沟通。为了解决这个大难题,资深亲子沟通专家赵雅丽老师通过5堂高情商亲子沟通课及11种实践训练方法,让妈妈和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听懂妈妈的话并不需要长大才可以,只要妈妈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沟通,孩子一定会认真听你说的话,明白你讲的道理。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想快快长大,才能保护她”的愿望。因此只要我们会和孩子沟通,他们一定会变得更优秀。
  •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是一部以全面提升中国家族教育水平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常识、呵护孩子的梦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引导孩子求知好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给孩子一个健康心理等方面着手,以经典的教育故事为主体,探讨了家族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凝炼出了闪光的教育智慧。这不仅是一本献给所有父母的教子课本,同样是一本所有家长的修身指南,更是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
  • 合作式养育

    合作式养育

    我们不想大吼大叫,却总是忍不住发脾气;我们不想动手打孩子,却总是情绪失控到抡起巴掌;我们很想跟孩子好好聊聊,却总是以争执结束对话……怎么办?!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格林教授通过总结自己40多年的专业经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亲子冲突的颠覆性新方法:用支持、正面、非惩罚、非对抗性的方法,减少挑战性事件,改善沟通,修复关系,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一问世就引起轰动,名嘴奥普拉也邀请格林博士登上《奥普拉脱口秀》的舞台,介绍他著名的“积极合作式问题解决法”。有了这种方法,家长可以放弃唠叨、训斥、威胁、惩罚等手段,允许孩子发表意见,从而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从家庭作业到个人卫生,从睡前时间管理到看电视、电脑的时间,让家长和孩子都有最好的体验。
热门推荐
  • 美女总裁的兵王高手

    美女总裁的兵王高手

    一代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王返回都市,无奈被美女总裁缠上,只好顺从,从此怀抱美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剑群侠传

    魔剑群侠传

    紫眸现,魔王出,白发三千千,天宫风雷变!平凡少年因魔剑而生,因魔功而立,逆这天,改这命!一生桀骜手中剑,睥睨天下啸九天!PS:新书【霸道】希望大家支持:http://pgsk.com/pgsk.com
  • 异能万象

    异能万象

    降雨,打雷,放火,天地异象,无奇不有,这里是异能为尊的世界,只有到达巅峰的异能者才能得到世人的承认,繁衍到巅峰的异能量,是使用异能的唯一方法,无名小子的异能逆袭之路!
  • 帝凰傲凤:废柴神医惊天下

    帝凰傲凤:废柴神医惊天下

    她是前世有名的军医,一朝穿越成了凤家的废柴小姐!婚礼前夕,未婚夫上门退婚,不但如此还要娶她庶妹?更更更过分的是极品继母说她被人退婚难再出嫁,做主把她许给家里挑粪的旺财!!尼玛,还当我是小白菜呢,任你们烹炒油煎?家有奇葩一朵朵,凤锦珞,只奉行三个字,斗斗斗!他是大华朝最尊贵的寒王,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另眼相看!说她是废柴不配嫁他?哼!我偏要与他披肩,共掌天下!
  • 探索恐龙时代(科学探索的真相)

    探索恐龙时代(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花家八爷

    花家八爷

    京城餐饮界的重量级人物年轻时爱上了清纯的女孩,两情相悦,心心相印。但多年以后,心中的女神沾上了毒瘾,美好情感显然无法继续。不得已,他将个人情爱转变为捐资助人的社会大爱。一个凄婉悲凉的爱情故事,让人扼腕叹息。北京话里的爷有讲儿,除了辈分之外,还有三种意思:一种是够范儿,份儿大,骨子里有爷劲,被人尊为爷;另一种是一般的尊称,姓李,尊为李爷,姓张,尊为张爷,行二,尊为二爷;还有一种是谑称,举止怪诞,桀骜不驯,吊儿郎当,透着有个性,也被人称为爷,不过这个“爷”带有嘲讽揶揄之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论宿主一百种作死方式

    快穿之论宿主一百种作死方式

    晨曦觉得它可能绑定了个假的宿主,别人家的宿主大多乖乖听话做任务,各种吊炸天,偏偏它家的宿主各种怂,关键是怂就算了还各种作死。安静表示人在江湖飘,该怂就得怂。来呀~造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