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8000000704

第704章 温家人(1)

温绿面露钦佩之色,就算对方是小人,温彩也会兑践承诺,就是这份态度就让人敬重。

温彤道:“万一他们使坏……”

“到时候二婶和四姐陪我去。”

“六姐姐,我也要去。”

“阿绿就留在家里,你心思单纯,我怕你藏不住心事。”温彩落音,“回头四姐姐去绣房挑块缎子,做身新裳赴宴时穿。”

温彤自从跟了思过候后,已经很久没参加宴会了,这算是一个新的开始,她心头欢喜:“我还有衣裳穿。”

温彩道:“新做一身。”

外头有丫头禀道:“郡主,你的信。”

温绿捂嘴笑道:“定是雍王殿下写给六姐姐的。”

温彤面露羡色,曾经的她处处与这个妹妹为难,自从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后,才明白待她最好的其实是一直以来不被她喜欢的大哥和六妹妹,连她同母的兄长温墨都不喜她。

温绿伸手挽着温彤,“四姐,我们快走,让六姐姐慢慢儿瞧信。”

第221章赴宴

温彤走了几步,又回过头张望。她想去冷家赴宴,可是自己这身份又怕人非议,她来镇远候府有些日子了,这些日子她就是讨好温彩,也便给自己他日的良缘争取几分保障。

温绿到了外头放开了温彤的手,一脸凝重地道:“四姐姐,你可不能打雍王的主意……”这些日子她与温彩朝夕相处,对温彩的性子也了解一些,温彩愿意与温绿说话,与温绿讲汪氏、讲杜氏,讲西山县温氏族里的许多事。

这也让温绿感觉到以前从未感受到的姐妹情深,她感谢温彩帮她谋到一门好亲事,顾淮虽是庶子,但人长得英俊,又有才华,今岁八月顾淮就考中举人,要是来年三月再中进士就能入仕为官,以顾淮的身份便是娶个嫡女也是成的。

温彤怒道:“你胡说什么?我……我没有。”双颊如红霞飞,又似喝下了烈酒,分明是被温绿道破了实情的气恼。

“没有最好。”温绿吐了口气,“四姐姐近来可有听人说瑞王府世子侧妻金夫人与刘姑娘的事儿。”

京城人都拿刘丁香抢了金珍华新婚夜的事当笑话讲,先在瑞王府里议论,后来婆子下人们又讲到了外头,整个京城都知道。

“四姐姐以为,世人是在瞧金夫人的笑话么?其实世人笑话的是金夫人和刘姑娘两人。”

刘姑娘得到了瑞王世子的宠爱又如何,这都多少日子了,瑞王妃和瑞王世子妃都不肯给她名分。真正尴尬的还不是刘姑娘,就算将来有了名分,她一辈子也会被人瞧不起,即便有了儿子也很难有体面的名分。

温绿轻叹了一声:“这样的表姐妹现在没闹翻脸,有朝一日她们若是在瑞王府立稳了脚跟,怕是再也做不成表姐妹了。为了一个男人,连姐妹都做不成,这有必要么?”

她的话看似在说别人,更是在提醒温彤。

温彤怎么敢想,居然打起了雍王的主意。

温绿不愿等到将来点破时再说,既然被她瞧出来,她就得告诫温彤一二。

温彤无语咬着下唇,看着明明比她还小几岁的温绿,如同一个小大人般地与她说话,竟是比她还要看得透。“我没有,我只是羡慕六妹妹与雍王的感情。”

更多的则是温彤嫉妒温彩的好运,同样和离过,同样嫁过一回,温彩是越嫁越好,既然温彩可以这样,为甚她温彤就不行,论才华,她温彤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论模样,温彤自认比温彩更为娇丽。这么一比对,温彤越发觉得,自己比温彩更配嫁给雍王,她甚至生出了要抢走雍王的心思。

此刻,被她以为是小孩子的温绿点破,让她胸口发堵,又恼又怒,说话的语调也犀厉的三分。

“没有最好。”温绿落音,“这些日子大嫂心里可是记着四姐姐的终身大事,只是你离开思过候时日尚短,大嫂还不好替你张罗,总得翻了年,待六姐姐出了阁,得了合适的机会才能留意你的事。”

梁氏记挂着她?

温彤心头暗喜。连何氏一想到她就摇头叹息,直说温彤的一生被毁了。在片刻的欢喜后,温彤又想:梁氏就算愿意在她的婚事上帮忙,找的男子也难如雍王殿下,除非他们会帮她嫁给雍王。

温绿见温彤心事重重,面露娇羞,心里暗道:莫不是我误会了她。就算早前误会,说开了就好,只要温彤打消了念头就是好事。又道:“四姐姐心里如何打算的,还是早早儿与大嫂说说,也好让大嫂心里有数。上回母亲过府,可是把你的终身都交托给大哥、大嫂张罗,请大嫂帮你留意合适的人家。”

这还不是何氏听人说,早前的徐氏能嫁一个从五品的武官,便是温青夫妇保的媒,心动了,觉得温彤也能再嫁一个体面官员为妻,虽不能盼着像温紫那样寻个好婆家,至少比徐氏嫁的要强吧。

温绿对家里人了解越多,情感上就越偏向温青兄妹。何氏也好,温墨也罢,都是太过势力的人,捧高踩低,以前温彩初入京城,何氏没少打压温彩,给温彩用的、吃的、穿的连庶女的都不如。甚至何氏还在人前说“六丫头是庶出”,也至有许多京城贵妇都信了。

现在温青出息了,何氏又想得一份好处,偏温青和温彩都不卖她面子。何氏试了几回,没落上好,又被温子群训骂了几回,这才老实了。

温彤道:“七妹陪我去绣房挑新裳,我不知道该挑什么样儿的。”

自从她离开思过候回娘家,好几个月了,一件新衣都没预备过,前些天梁氏让她们姐妹各人挑了两块布料做年节时穿的冬裳,虽然已经做好了,但想着年节时要穿,温彤就试了一下就令丫头放到衣柜里。

温绿道:“你去挑吧,今年给爹爹的新鞋还没做好呢。大嫂有了身子,操劳的事又多,我要给大哥做两双新鞋,还有几日就要过年节了,我怕赶不过来。”

虽说是不值钱的鞋,但好歹是她的心意,她住在这里,温青夫妇都待她好,温绿就想尽一份自己的力。

温彤垂头笑着,心里暗骂温绿是个马屁精,在温府的时候她怎没瞧出温绿还有这等能耐,还真是小瞧了。

温彩拿着信回了安然阁。

待看罢之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冬葵正坐在偏厅的窗下做纳鞋底。

双双连连追问:“郡主,信上说什么了?你怎么了?”

冬葵抬头望了一眼:以往温彩接到雍王殿下的信也会发呆,却是独自一人傻笑,可今儿却是面露悲伤。“郡主,出什么事了?”

温彩定定心神:“双双,韩奶奶……没了。”

冬葵道:“哪个韩奶奶?”把自己知道的、认识的京城姓韩的奶奶都过了一遍,也对不上号。

双双身子一颤:“是怎么没的?”

“吞金自尽!”温彩只觉一阵无助,“当初在金陵时,我们都瞧出来的,她一早就拿定了主意,替韩爷讨了公道雪了沉冤便会寻短。当时我们都劝了她,那几日,你天天陪着她,给她讲北疆边城的故事,就是希望她能好好儿地活下来,你说她……”

同类推荐
  • 我真的没想当女帝

    我真的没想当女帝

    一个死掉的灵魂重生在一个刚刚死掉的和亲公主身上,本以为能够仗着身份能够胡吃海喝到死,谁曾想她这个公主是那人人喊打想要推翻的暴君之女。好在体贴的护卫会保护她逃命,带她打架!前有小鲛人追着喊着叫她妈妈……后有深受战火侵害的人们追着喊着叫她女帝!……可是后来,护卫死了,她还得被追着喊着送去和亲!!太欺负人了!!不就是暴政吗?我亲自来反好了!乡亲们,都跟我冲啊——推翻暴政!众生平等!咦?那谁看着面熟啊,跟她念念不忘的护卫有点像。要不……组团谋个反?腹黑穿越杀伐果断戏精公主vs全村希望实则一直在找哥哥的狼男宁欲眼睛紧紧盯着对方帝王,戎镜,这下咱们都是谋反的了,我的城池一定比你多一座!日更4000+,不断更!!!求收~~
  • 画令天下

    画令天下

    她是画廊山画技最高的赝品高手,她背后身世旖旎。她把爱情当酒品。他是九皇子争嫡最默默无闻的一个,他淡笑倾然,暗里使力,呼风唤月,颠转乾坤。他把爱情当棋子,沉沦权杖。他亦或冷血无情。她说我爱你从不后悔,他说我心中只有皇位。柔情万丈成就最后悲凉。
  • 调包计:自在江湖不为妃(完本)

    调包计:自在江湖不为妃(完本)

    狼烟起,风云变,元者去,明朝兴。胜者南面称帝,败者北面为王,虎视鹰瞵,南北对峙,经久不息。谁曾料到,一场家变引起的江湖恩怨,竟然牵出一个惊天大阴谋,事关朝廷兴衰……她,舒子浵,浑金璞玉,天赋异禀,悬壶济世,堪称世外桃源盛开的一朵奇葩。他,龙皓云,江湖枭雄的独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乃是出淤泥而不染的瑰宝。危机四伏,她如何从中斡旋,力挽狂澜……一场厮杀,她又将经历怎样的生死殊博……一个谜题,他们如何抽丝剥茧找到密室……论功行赏,她被皇上钦点为王妃,绝望……调包顶替,他却落寞出走,她何去何从……看一个江湖女子的传奇故事———————————————————————————【相遇篇】他在她面前褪去衣衫,一丝不挂对她说:“你一个大夫见的人还少吗?羞什么?”【相爱篇】他邪邪一笑,将嘴凑到她的耳边,温柔地呢喃道:“你之前狠狠地伤了我,如今应该狠狠地补偿我一下。”【离别篇】——龙皓云版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叹不能,生死与共,酒入喉愁情更浓。人自醉,眼朦胧,乍见她,笑貌音容。未言语,泪先涌,心有灵犀一点通。怨东风,一场空,吹散离人痴心梦。醒来心痛,寒冷如冬。——舒子浵版本路也茫茫,情也茫茫。求不得,连理成双,看遍世间沧桑。叹红尘,造化难挡,英雄美人各一方。谁人帮,心事藏,山长水远心系郎。缘已尽,爱无疆,坐待明日花黄。何日诉衷肠,永世不相忘。———————————————————————————如果您觉得我的文好请告诉您的朋友,如果您觉得我的文不好请告诉我。同时请您关注我的另一篇文:爱那么殇哦:《六个女人的故事》http://m.pgsk.com/a/327350/歌漫:《情逢敌手:卯上神秘宝马女》http://m.pgsk.com/a/327190/琉焰雪:《邂逅之,梦似琉璃》http://m.pgsk.com/a/316953/林夕一蔸菜《逃妃心计:花心王爷特工妃》:http://m.pgsk.com/a/346238/--------------------------------我的读者群号:171215728(敲门砖:文中任何一个人物名)
  • 涅槃之凤倾天下

    涅槃之凤倾天下

    21世纪特工穿越重生,竟到一个玄幻世界,无法修练?不存在。暗域魔龙随身带,全系技能信手拈来,练丹,驭兽,阵法通通不在话下。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何为大义?我只知道恩我者善,伤我者恶,我的大义只是护我想护的人,天下与我何干,若不容我,反了又何妨。”第一次正面相对,他说:“我叫君陌,拿了你的玉,我就是你的人,这就是订情信物,不能反悔。”她嗤之以鼻。直到多年后,一个呆萌可爱的混小子横空出世,他看着眼前无比英俊帅气的男人道:“帅哥,我娘亲说这次换她追你,给个机会呗?”某男眨巴了下眼,看着眼前这个与他有着七分相似的奶娃娃,莫名其妙的点头“好”
  • 淑女爱财

    淑女爱财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明明应该是千金小姐,却天天和铜臭味儿打交道。好吧,既然,成不了淑女,索性就成富婆吧。银子不是万能呢,没有银子是万万不能的。看我如何驰骋商场,又看我如何培养完美的男人。就让银子和帅哥,来的更猛烈些吧。————————————————PS:本书拒绝TJ,坑品一流,欢迎大家积极的投票。已完结坑《越夜越嚣张》,希望大家喜欢~~ps2:江小楼建立了一个小群,欢迎大家来做客。群号:89512296。PS3:本书每日更新2—3章,每增加推荐票一百、打赏一次或收藏增加五十枚,加更一章。请大家一定要多多支持哦~~~
热门推荐
  • 老公太爱我了怎么办

    老公太爱我了怎么办

    一场意外,所有人都以为薄太太坠海身亡了。***我做了一个冗长的梦。梦里,你说你是爱我的。
  •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老实木讷甘于平凡的主人公被喜欢朋克的姐姐带去音乐节玩耍,音乐节上的见识让主人公梦想成为跟姐姐一样有追求的人。姐姐嫁到了国外离奇身死后,主人公的生活便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
  • 无敌大皇兄

    无敌大皇兄

    简介:天下动乱,皇帝崩殂。大乾国风雨飘摇,百姓动乱,生不如猪狗。方寒只身前来,刀剑出,天下安康。拳掌现,神灵陨落。
  • 你是温暖的遇见

    你是温暖的遇见

    为了寻找失踪的姐姐,她利用姐姐的身份,阴错阳差嫁给传闻是女人绝缘体的豪门恶霸。凭着她自身特殊预知的能力,从此开启和恶魔斗智斗勇的捉迷藏模式。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一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姨

    四姨

    四姨被四姨夫那头蠢驴,石杵子舂莜麦一样舂了一辈子。四姨说,怨自己蠢呗,要不怎么会叫蠢驴,舂一辈子呢?在外人嘴里,说法可就不一样了。在我们老家,早些年提起王五媳妇,都会睁大眼一惊一乍:“那货?咋说哩,烂得跟庙湾那口石砵子,差不多!”这让外公家的亲戚们很没颜面。大家都躲得老远老远,甚至不愿说自己是外公家亲戚。其实,都是借口。外公家和我家一样,解放前,也是名满全县的四大富绅之一。我们县过去流传四句顺口溜,至今尚有余响。说,“东川郭,家中牛羊比鳖多。西山王,讨吃上门一斗粮。北窊吕,元宝树上结桃李。南岭韩,慈禧逃难借盘缠。
  • 中国南北名菜

    中国南北名菜

    烹饪是一门综合科学,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独特的技艺。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烹饪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菜系流派纷呈,各具风味特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近年来,社会上出版了许多菜谱、食谱和烹调技术等专业书籍,对烹饪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得到一部内容较为完备、技术又精纯可靠的烹调实用科技书,邀请了相关专家主持编写了这部《中国南北名菜》。本书详细介绍了烹调的基础知识和技法,具体传授了我国南北不同风味的六百多种名菜。南北菜系反映了中国菜系新的特点和状况。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珀尔修斯的迦勒底之旅

    珀尔修斯的迦勒底之旅

    简介:简略版:名为珀尔修斯的男人在迦勒底的一些列故事。
  •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本书稿为《李希凡文集》(七卷本)之一种,系李希凡先生关于现代文学的评论文章结集。几十年来李希凡先生一直活跃在文学评论与文艺理论研究界,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部分内容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李希凡先生的解读与评论依然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