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3100000036

第36章 就这么傻傻地长大了(1)

——看穿熊孩子们的那点小心思

幼儿胆小心理:不停地说“我害怕”

卫玲家的孩子6岁了,胆子小得出奇,晚上从来不敢一个人去厕所,每次去时都要大人陪,如果没人陪他去他宁可憋着不撒尿,所以每次家人都得迁就他。

有一次,为了锻炼他的胆量,卫玲和丈夫商量好了坚决不陪他去,孩子终于熬不住,自己向厕所走去,可刚走到厕所门口就大哭着跑出来了,还浑身颤抖。看着孩子没出息的样子,卫玲不禁生气地骂道:“胆小鬼!有什么可怕?”

孩子听了妈妈的训斥更加大哭起来,抽抽噎噎地说:“里面有鬼……”看到孩子一直地哭个不停,卫玲只好又哄又劝,以后再也不敢不陪他上厕所了。

现在,这孩子的胆子更小了,甚至书上丑陋的图画都让他感到害怕,比如小丑、张牙舞爪的巫婆、颜色暗淡的衣服、表情怪异的脸等。因为下个学期的英语书上有他害怕的图片,他竟然为此害怕上英语课。

孩子这么胆小,让卫玲十分苦恼,她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勇敢起来。

在众多独生子女中,大多数孩子活泼好动,能言敢为。但也有一部分孩子胆小怕事,生性腼腆,说话声音低微,不敢一个人外出,怕出门见到某个东西,比如怕狗、怕黑等。这种情况与年龄是有关系的,研究发现,在10岁之前,几乎有一半的儿童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心理,43%的6~12岁儿童有7种以上的害怕心理。惧怕与儿童身体发育的状况和应对能力有关,10岁之前孩子的认知还未成熟到能明确区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幻想,所以通常会有某种惧怕心理。一般这种惧怕都会随着儿童体力、智力和经验的发展而不断消失。大致说来,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害怕和恐惧,为时短暂,一种惧怕很少持续1年以上,大多数在3个月内就会消失,很少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严重的影响。但对鬼怪的恐惧,大约有20%的人会持续到青年时期,有的甚至更久。

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环境和教育有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用恐吓代替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在一定的阶段惧怕某种事物,尤其2~5岁,一些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会加重孩子胆小的性格。比如有的家长经常拿鬼、妖怪来吓唬孩子,给孩子讲“鬼怪”故事,本意是让孩子老实、听话,结果却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得不偿失。

用恐吓代替教育是行不通的。所以胆小孩子的父母应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把诸如“你再不听话,就会被妖怪抓走!”“你再不睡觉,半夜吸血鬼就会来找你!”的话作为教育孩子的习惯用语。

2. 生气、嘲笑孩子的恐惧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恐惧,不但不给予关心,反而对他的恐惧进行嘲笑,或生气地指责,这种态度使孩子更加不敢面对恐惧的事物,使孩子的身心情感受到更大的伤害,进而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3. 过度保护

有的家长明白吓唬孩子是不对的,可他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保护。当孩子表现出胆小或正在害怕时,他们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千哄万哄,不离左右,甚至把孩子爱吃的爱玩的都拿出来,想借此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殊不知,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只是让孩子暂时回避了恐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为什么怕、怕什么的问题,下次遇到类似事物,孩子还会再次害怕。心理专家认为,当孩子恐惧时,采取回避态度,回避后又给他过分关照,给他吃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其实是助长了他的恐惧心理。过度保护不但不会使孩子胆子变大,时间长了,甚至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男孩会变得胆小、自卑、孤僻,女孩会变得过分羞怯、过分依赖、过分娇气等性格缺陷,难以应付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4. 电视媒体影响

以魔幻、灵异鬼怪为题材的电视剧盛行,由于孩子想象力丰富,这些都会加深他的恐惧。

孩子胆小是正常现象,不是病,但对孩子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家长不应轻视这个问题,而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孩子摆脱恐惧。

心理诊所

处方一、渐隐法

渐隐法是美国心理学家琼斯发明的。渐隐法是指一种逐步改变控制某一反应的刺激,最后使部分改变的刺激或完全新的刺激仍可引起原来相同的反应的行为塑造方法。

举个例子说明,比如孩子害怕兔子,可以在孩子心情愉快时,给孩子看一只兔子,并天天坚持这样做,开始可以远距离地看,以后逐步让孩子接近兔子。开始时,孩子可能对兔子非常害怕,但天长日久,孩子的恐惧就会慢慢减弱。你会发现,渐渐地,孩子会容忍与兔子近距离接触了,最后他甚至能把兔子抱在怀里抚摸,孩子不但不再害怕兔子,而且和它做了朋友。

处方二、端正教育态度

首先,做到不吓唬孩子,也不过度溺爱保护孩子。

其次,对孩子的恐惧不应训斥或嘲笑,也不应采取强迫手段,让孩子去做他害怕的事,勉强为之也不会有效果的。家长要做的是耐心地解释和鼓励,比如孩子怕图画,你可以指着图画告诉他:“你看,这不过是一张图画,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或者握着他的手温和地说:“人是最强大的,你是勇敢的小孩,他们会很怕你。”

总之,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要慢慢进行引导。

处方三、进行勇敢教育

家长要对孩子讲一些勇敢故事,鼓励他做事的独立性,让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孩子害怕一个东西,你可以让他亲自摸一摸,他觉得没什么危险,恐惧感就会自行消失。

也可以有意地对孩子进行锻炼,比如孩子不敢上厨房,你可以说“去把那个草绿色的杯子拿来,我等着倒水呢!”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他干的事情上,注意力会放在他拿杯子的颜色上,而忽略了去哪里拿。当孩子做了勇敢的举动,你要及时鼓励,对他讲“你真棒!”这样孩子的胆小就会逐渐纠正过来。

儿童偷拿心理:管不住的小手

康康读小学二年级了,他一直很乖,可最近发生的事情却让妈妈既生气又担忧,康康竟然不止一次地背着妈妈,偷拿家里的钱。

一天下午,康康妈拿钱包想出去买东西,可发现少了50元钱。她记得没有别人来过,难道是儿子拿的?

康康放学后,妈妈试着问了一下:“你拿妈妈的钱去买了什么?”

康康愣了一下,害怕地说:“和同学去网吧打了会儿游戏。剩下买了点吃的,还剩10元钱。”

康康妈又生气又震惊,真想狠狠揍他一顿,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学会偷呢?虽说拿的是家里的钱,可在家偷习惯了,谁保得准在外面不偷呢?长大了那还得了?康康妈越想越害怕,但想到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打,就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给他讲道理。

从那以后,妈妈每周给康康10元零花钱。在以前康康家有个规定,康康每做一次家务都能得到1元钱,他原来是可以靠这种方式来自己挣钱的,可后来由于上了小学,作业多了,就没再做家务。妈妈猜想,可能由于这个原因,他才会偷钱吧。

这样平静地过了一段时间,可前几天康康妈又发现他偷拿了钱,她很气愤,于是狠狠地打了康康一顿,康康也承认了错误,可康康妈还是很怕,怕他再犯毛病。她怎样做才能让康康不再犯呢?

每个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了这个问题,都会震惊愤怒,犹如梦幻破碎。其实“偷窃”的行为在10岁以下的孩子中普遍存在,有的偷家里的,也有的偷拿商店的东西,但我们并不能就因此说他们是可耻的,因为每个人都要经过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才能具有诚实的品格。孩子在10岁以下,价值观念还模糊不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不必把这种行为等同于大人的同类行为,这和大人的偷是两种概念,不同性质的。一般说来这种现象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慢慢消失,但如果直至10岁仍未有改善的迹象,就必须寻找专业的指导与帮助了。

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的今天,人们普遍过得比较舒适,按理说,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是不会发生的。但是,据了解,即使生活条件很好的家庭也时常会出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事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 引起他人关注

如果家庭不完整,父母酗酒、赌博或对子女照管不周,孩子为了弥补心中的爱,往往采取偷窃的形式引起父母与他人注意。

2. 占有欲强烈

对没有吃过、玩过的东西,有想获得、占有的强烈愿望,而又不能很容易地获得,在私欲的驱使下,便会悄悄地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发生偷窃行为。

3. 叛逆的反抗

有些孩子对父母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不满,产生报复心理,故意做一些让父母难过的事情,这是一种叛逆的反抗。

4. 强烈的冒险心理

孩子认为偷拿东西是一种冒险刺激的事情,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只有自己知道,多神秘呀!

5. 不清楚偷盗的卑劣

偷东西的行为多发生在孩子幼年时,他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尊重他人权益的概念,更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所以有一种“我喜欢,就要得到”的强烈愿望,就不由自主地去“拿”了。

当孩子有了这个毛病,不论偷窃物品是多还是少,都要让孩子明白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一定要让孩子克服掉,而且越早越好。

心理诊所

处方一、采取平静、沉稳的方式教育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个问题时,都会盛怒异常,动辄大吼大叫、棍棒相加,其实这实在不是明智的做法。孩子在责骂下,可能会说谎话来掩饰自己的行为,或在你强烈的言语谴责下,产生深深的罪恶感,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坏、最可耻的孩子。这样做,其实对事情一点帮助都没有,倒不如采取冷静、理智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没完没了的责备,不但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还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对抗和报复心理,或对自身产生厌恶,从而失去自信心,所以父母一定不要那样做。

小明的姑姑开了一家超市,小明经常到那里去玩。有一次,姑姑发现小明趁人不注意偷拿了一包糖果,让她很吃惊,但她觉得孩子小,拿就拿吧。后来她又发现小明又拿笔记本、转笔刀、羽毛球,而且总是趁着周围没人时悄悄揣进怀里,等拿完了,他还假装很正经的样子,这分明就是个小偷嘛!姑姑觉得不能不教育这个孩子,否则他可能会走上歧路。那天店里只剩下了姑姑和小明两个人,姑姑趁这个机会走过去把小明抱在膝盖上,用温和的目光看着他,告诉他说昨天有个人从店里偷了东西,然后她又讲她在六年级时,曾经偷过同学的铅笔,她知道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内疚得很,以后好长时间她都觉得惭愧、悔恨,心里一直像背着一个包袱,那支铅笔一直也没有用。她被一种深深的罪恶感折磨着,她认为这很不值,所以她以后再也没有那样干过。小明听了姑姑的故事变得面红耳赤,说:“姑姑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随便拿东西了。”

小明的姑姑没有对他进行简单的斥责与批评,也没有让小明觉得自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或小偷,他们一起讨论了为什么不该偷拿东西,以及偷东西对社会及他人造成的损害。她用这种温和、冷静的方式去处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处方二、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才管用,要想纠正孩子的偷窃行为,必须先确定孩子偷东西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分析他的偷窃行为属于下列哪一项:

1. 想买一些东西,但是钱不够;

2. 认知发展不成熟,不明白偷窃的意义;

3. 寻求家长的注意和关爱;

4. 寻求神秘感、刺激感;

5. 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

当你确定了是哪种症结之后,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科学的解决之道。下面几招供你参考:

1. 首先让孩子认识到拿别人东西是可耻的行为,它会让一个人被人瞧不起,所以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包括偷拿家里的钱,家里的东西。

2. 给孩子合理数目的零花钱让他自己支配,告诉他需要什么东西可以说出来,并和孩子讨论哪些愿望是可以马上实现的,哪些不行,并告诉他原因。

3. 平时多关爱孩子。当父母的要做的不仅是让孩子吃好、穿好,更重要的是关注他心灵的成长。

4. 引导孩子交好朋友,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做到有节制地生活,避免大手大脚地花钱。

处方三、教导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要做的不是包庇孩子,而是教导他如何面对后果。让孩子归还偷拿的物品,必要时让他当面道歉,以培养他的羞耻心。警告他下次再犯会有什么后果。另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惩罚他,取消他的某些权益,比如刷一个星期碗或取消一个星期的动画片等,都可有效地对孩子起到惩戒的作用。

总之,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既不能反应过激也不能掉以轻心,把孩子偷东西看做是借东西与把孩子贬斥为贼的做法同样有害。对孩子偷东西的行为视而不见和夸大其词都是不可取的。

儿童多动症:屁股上像长了刺儿

松松今年上幼儿园了,妈妈想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可却等来了幼儿园阿姨一连串的抱怨:“松松今天上课时,不停地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他根本就坐不住。”“松松今天上课时,从窗户跳出去到外面捉蝴蝶。”“松松下课就和同学追跑打闹,上课铃响了都喊不回来。”

同类推荐
  •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本书包含了:感知与适应——骚动中走好第一步、命运——立起不倒的人格、好心情——痛并快乐着、心与性——困惑的“玫瑰之战”等章节内容。
  • 解离的真实:继续与唐望的对话

    解离的真实:继续与唐望的对话

    本书记录了卡斯塔尼达在《巫士唐望的教诲》出版之后重返墨西哥,继续存唐望的指导下学习印第安巫术的经历。在本书中,卡斯塔尼达极戏剧性地在凋零的美洲印地安文化中揭露出一种秘密的神圣传统,这个传统能产生极具性格及奇异精神力量的人物。他的理性使最为怪异的经验都具备着科学数据般的精确威力,使我们不得不相信,唐望是人类学文献中最特殊的角色;一个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智者。他的书帮助我们从这片被我们占夺的大地上,感受一份充满智能的神秘礼物。
  • 人性

    人性

    本书是《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优点》两部著作最精彩部分的合集,命名为《人性》,主题更加鲜明,可以方便读者更快更好地汲取卡耐基的思想精华。自从卡耐基的著作问世以来,就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发明大王”爱迪生、相对论鼻祖爱因斯坦、印度“圣雄”甘地、建筑业奇迹的创造者里维父子、旅馆业巨子希尔顿、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等等,都深受卡耐基思想和观点的影响。卡耐基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以及对社会各类人群和各个时代的适应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卡耐基的思想和见解并没有被时代所抛弃;相反,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他的思想和洞见更加深刻和实用,对于人们更具有指导意义。阅读本书,将改变你的命运,让你拥有美好、快乐、成功的人生。
  • FBI犯罪心理分析

    FBI犯罪心理分析

    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如今,掌握罪犯的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动向,已经成为警方必须学习的内容,针对犯罪的心理分析应用而生。FBI正是通过分析罪犯的作案手法,推测凶手的心理特性,指导警方调查、追踪、逮捕、审讯以及起诉凶手。本书精选众多轰动一时的经典犯罪案例,向读者展示出一个不为人知的犯罪心理世界。读完本书,读者会掌握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分析技术,能像FBI特工一样洞察犯罪心理,从而“抓捕”罪犯。
  • 心理学与心理调节

    心理学与心理调节

    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从抗争挫折、战胜恐惧、浇灭愤怒、克服自卑、降服焦虑、缓解压力、治疗抑郁、矫正孤独、远离抱怨、创造快乐等10个角度分析,为读者分析和破解内心的“大魔咒”,让我们能够自己清除掉焦虑、自卑、愤怒、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并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如何重塑自我、安顿身心,走出内心深处的心理阴影。所以,你还在等什么呢?与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来一场自我治愈之旅吧。
热门推荐
  • 缘起缘灭何时再续

    缘起缘灭何时再续

    缘起缘灭,何时再续前缘?为了你,忘记,为了你,再忆,前缘真能再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世三劫

    世三劫

    待我归来便嫁与你,可是我不愿意拆散他们六人……我不知如何,但我会保全你。
  • 我是异界登录器

    我是异界登录器

    穿越异世界的孟杨怎么也没想到,他只是想找人来帮助自己。结果,异世界的大门开启,第四天灾的玩家们降临了!书友群:574055078
  • 皇朝经世文编_1

    皇朝经世文编_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千繁华不及汝

    万千繁华不及汝

    本以为是南柯一梦,两千年的思念与追寻,终于等到你。【岭云山北莫宸殿下&天界天宫羽公主】“羽儿,既然还能再见到你,我便不会再与你走丢。”“北莫宸!我只才活了一万年,却生生爱了你两千年。今后,你不能负了我!”“傻瓜,你来之前,我的眼里只有自由和飞翔,你来后,我的眼里唯有你。”不经意间,命运再次相连。这一世,他陪她渡了劫。羽公主的二哥撇了嘴:“父帝真是偏心,第一次听说渡劫是培养感情的良药。”【少年帝王李玄则&古怪少女萧念晨】“李玄则,你要娶我?”“他们说朕虽为帝王却显凤象你有龙气正好与朕配一对。”“他们是他们,我要听你想的。”帝王指了指心口,“因为这里住满了你。”三界平定,一切安宁。“这下我们要生生世世在一起啦。”男子刮了刮女子的鼻子,将其拥入怀里……
  • 主宰论坛

    主宰论坛

    在这个平行世界开启,异能者数量与日俱增的时代,冯念被一个不明来历的论坛账号绑定,通过这个神秘的论坛,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念哥,咱的基地让两个老外异能者给抄了!对方能操控金属,还会精神控制!”“把我刚买来的两个王级神木战偶带过去,打残他们!”“冯念君,这是我国独有的稀缺资源,我们不允许,你就得不到!”“你上我们华国看看去,我都快把这东西卖成白菜价了。”“一旦他们的卫星升空,世界上所有的异能者都会被他们监视!”“两仪崩星炮已锁定!”……没有异能不要紧,我搞来比异能更吊炸天的东西!谁来克谁!什么异能者精锐,我打得就是精锐!
  • 英雄联盟之决胜巅峰

    英雄联盟之决胜巅峰

    今年18岁的高中生林枫同学其实很严肃地思考过一个问题:当年在英雄联盟第一个职业赛季的赛场上被他吊打过的菜比们,现在好像都已经成为了职业圈中的顶尖大神、而他自己时隔四年重新回归,做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帮同居的女主播坐镇直播间镇场子!
  • 这是谁家的周医生

    这是谁家的周医生

    在一次校友聚会上,当周时跟任苘沫相互淡漠的回应,“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并不熟悉。”时,众人绝倒,这他妈的谁信啊!当任苘沫大着肚子被自己的手下送进产房,一群人急着都不知道孩子爸是谁时,殊不知孩子爸就在产房里正在给自己的老婆接生。当任苘沫母子平安的从产房里出来,接着孩子爸却昏迷不醒的一同被推出来了。他们才知道,原来任老板的老公就是鼎鼎有名的妇产科医生周时啊!众人再次被震的外焦里嫩的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可以有: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 灭秦(4)

    灭秦(4)

    大秦末年,神州大地群雄并起。在这烽火狼烟的乱世中,随着一个混混少年纪空手的崛起,他的风云传奇,拉开了秦末汉初恢宏壮阔的历史长卷。大秦帝国因他而灭,楚汉争霸因他而起。因为他——霸王项羽死在小小的蚂蚁面前。因为他——汉王刘邦用最心爱的女人来换取生命。因为他——才有了浪漫爱情红颜知己的典故。军事史上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他的谋略。四面楚歌、动摇军心是他的筹划。十面埋伏这流传千古的经典战役是他最得意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