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200000061

第61章 重建精神生活——与中年朋友谈未来(3)

五、重建精神生活,其核心是重建信仰,找回自尊、自由的生活

人生永远都不是你能否想开、想开多少的问题,而是你必须彻底想开、完全放开的问题。所有人的差别最终都要归结于智慧与觉悟。我们常说的境界,实质讲的就是自我站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最终是信仰。所以,信仰永远都是生命的内核和终极问题。信仰危机是人们这些年面临的最大问题,虽不足以上升到社会的层面,却早已深入到心灵层面。人们所有的困惑、苦闷、不幸都可以追溯到信仰是否正位。正确的信仰不但能够使我们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而且能使我们活得更舒心更幸福;不但能够使我们更加接近真实的世界,而且能够使我们不断超越虚妄的自我;不但能够使我们远离外在的争执和计较,而且能够使我们更加注重心灵的感受。而错位的信仰必使我们浮于表面而远离根本,重视外在而忽略内在,直视物质的东西而无视精神的存在,只有感官的享受而无精神的愉悦。所以,失却信仰的人生必是毫无价值的人生,信仰错位的生活必是毫无乐趣的生活。世界失去信仰,人类又将怎样?

永远都没有现成的人生百科全书,只有真实生活的百科全书。我们是否都应该深刻反省一下,前半生我们究竟都在关注、追求些什么?在专注追逐物欲的同时,我们又都忽略、丢弃些了什么?我们有限的幸福感受都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我们的幸福指数又究竟处于一个什么位次和层次?现实社会虽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等级观念,但却很难与幸福画上等号。我们之所以总是对信仰问题讳莫如深,岂止是生活的无奈、世俗的枷锁,更多的恐怕还是自我的沉沦和苟活。

信仰的高位自会使你傲视一切。平等的理念和感受,自尊、自由的生活或才是幸福的根基所在。生活目标的正确定位,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或才是你生命的全部快乐所在。不必攀比社会地位的高低,也不必攀比财富的多寡,只须攀比幸福的位次和层次。所有数量性质的东西都无以等同质量性质的东西。没有生活的绝对自由,却有心灵的相对自由。没有现实世界的绝对高位,却有精神世界的相对高位。没有物质生活的绝对优越,却有精神生活的相对超越。凡在精神生活中找不到的更无以从物质生活中觅得,而在物质生活中找不到的却往往能从精神生活中轻易寻得。一个催人奋进的故事,一本写满阳光人生的书籍,一部充满悲欢离合的影视剧,一幅寓意深刻的画作,一帧意境悠远的图片,一首素朴简明的诗歌,一曲轻松悠扬的音乐,一处自然纯朴的风景,就能给人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无边无际的精神畅想。在人类博大的精神世界面前,物质世界的有限性纤毫毕现;在精彩绝伦的精神生活里面,一切皆有可能。与其在物欲世界中东奔西撞、困顿不安,不如在精神生活中追寻安静和清明。

毫无疑问,精神生活就是拥有崇高信仰、以践行信仰为使命的生活,也是不以追求物欲为目标而以超越物欲、向往和追寻精神愉悦的生活,更是坚定始终、从容不迫、从善如流的生活。这与我们常讲的无欲则刚、人贵自重、上善若水都是一脉相承的。

幸福原不遥远,尽在精神生活之中;精神也不复杂,只须与尊严、自由相连;尊严、自由更不难寻,矫正信仰即可。流行的东西虽有其必然的因缘,却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东西,更不一定就是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尊严不是自我的虚妄,也非外在的推崇,而只是内在的拥有,是自信与坚守,是人格的自尊与高尚。真正幸福的生活,不是你朝思暮想的生活,而是适合你、你能够从容驾驭的生活,更是富有精神内涵的生活。

生命的真正禁锢不是外在的禁锢,而是心灵的自我禁锢。人生的真正缺乏不是外在的缺乏,而是内在的缺乏。生活的真正幸福不是表面的展现,而是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既有理性的认知,更有感性的感触。感性素质或才是精神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元素。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播种爱心、释放温暖的过程;人生只是有限的存在,有限的所得,无限的感受,无限的领悟。

这些年,传统文化为何日渐式微,佛教为何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基督教为何又能方兴未艾?岂是一个信仰危机所能言清?这些重大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反思。

六、走进精神世界,就如打开你崭新的人生

精神世界是伟大、深邃的世界,也是简单、平凡的世界;是向往追寻的世界,也是落脚生根的世界;是心灵的世界,也是现实的世界;是梦想的世界,更是充满浪漫和富有诗意的传奇世界。色彩斑斓的精神生活就如色彩斑斓的人生,更如色彩斑斓的世界。艺术世界、音乐世界就是最为典型的精神世界。一本书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梦想就可能成就你的一生。有多少童话故事就有多少童话世界,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精神的向往和追寻。读书就如读人生,看山看水就似看世界。精神世界在你我的心中,更在广阔的人间。心静则宽,视界无疆。时代成就了你的今天,历史还将写就你的未来。走进精神世界,就如重建你的精神生活;重建精神生活,就如重塑你的未来。

其实,精神世界并不曾远离过我们,反而始终陪伴着、伴随着我们并一同成长。从儿时的梦想、青春的激扬到中年的向往、老年的寻觅,俱有精神生活的身影,俱是精神生活的花朵。只是,这些年物欲的过度泛滥,不但挤满了我们有限的时间,更挤占了我们心灵有限的空间。我们的生命都被绑架在一辆辆物欲的战车上,放逐在一个个物欲的平台上,而无暇顾及心灵的内在诉求。这虽不是物欲的绝对罪过,却是追逐物欲的必然结果。

精神世界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世界,精神生活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生活。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难以改变,生命也没有什么不能逾越的鸿沟。人不只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主宰。自我虽然有限,却也不乏神奇。恒定总是相对的,变化才是绝对的。中年之后,我们之所以能够重新走进精神世界,既有世俗生活渐渐远离的必然,更有精神追求必然回归的诉求,这也都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使然。人的社会化虽是必然的趋势,而人的自然化更是最终的皈依。当世俗的铅华依稀洗去、物欲的追求慢慢消退之后,代之而生的必是强烈的精神诉求、不可或缺的文化滋养。特别是经过了大半生的奋斗与追寻,生命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转折点,尤其随着死亡的日益逼近、生命的注定终结而自然而然地抓紧寻找失落的足迹,追寻人生的终极皈依。就如当年步入社会心无旁骛地追逐物欲并非全是外在的驱赶而是内在的诉求一样。儿时的梦想之所以能够重新回到我们心间,既有此梦未圆、终生遗憾的夙愿,也有对生命等重、此生无别的重新认知,更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追寻无际的壮志豪情。这或许就是情景的力量,著名的“路西法效应”虽不具有必然性,却有一定的普遍性。苏东坡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精神世界之所以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就在于精神世界是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人生何须伟大,但却必须真实。生活无需过度理性,就如不必尽是功利一样。人生仅有高远、浓烈是不够的,就如仅有素朴、深邃也是不够的一样。通俗有通俗的价值,罕见有罕见的意义;物欲有物欲的重要,精神有精神的价值。就如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并存的世界才是完整的世界,物欲生活与精神生活并行的生活才是精彩的生活。生命的壮丽不仅仅在于它必然的绽放,还在于它必然的浓缩;就如天地不只有东西南北,还有高山流水;不只有春夏秋冬,还有花开花落。孟浩然的那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岂止是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又刻画出了多少人的一生。虽有人、神不能同界之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憾,却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庄子·秋水》有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更如《道德经》所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世界没有一个地方,能如精神世界一般的浩瀚;人间没有一种东西,可如精神一样的珍贵。只有走出了物欲世界的有限,你才能放眼精神世界的无限;只有走进了精神世界的深邃,你才能领悟生活原本的素朴。

精神世界还是一个朴实无华的世界。就如我们一生所常犯的错误,活了大半生却都是活给别人看的,只剩下一个冰冷的躯壳而无鲜活的灵魂,悲情只能自己无奈地消受,也就毫不奇怪。而所有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是和自己较劲而不是和别人较劲。我之所以信服那些有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们,更无比羡慕那些拥有崇高信仰、一生无忧无虑的精神贵族,就在于自己一生都困于世俗的大网之中而无力自拔。自我落魄、渺小倒是其次的,重要的是永远无以感悟世界之奇妙、生命之精彩,精神之恢弘。所以,没有精神追求、缺乏精神生活的人生必是无比遗憾的人生。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论语》中的那段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虽不是你我所能窥见和接近,但其中蕴含的精神追求却呼应了我们多少人的心灵向往。大家所熟知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又刻画出了一幅怎样生动、富有的精神生活境界。

精神世界更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和富有诗情画意的世界。浪漫是心灵的艺术、自由的精神、审美的情怀、人类伟大的天性。生活中虽然不乏各种局限和束缚,天性一再被残酷的岁月无情地雕琢,但永远都无法彻底泯灭人们心灵深处的浪漫情怀。纵然不堪重负、伤痕累累,依然会有一丝浪漫情怀轻柔地荡漾在我们的心间。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辽阔的大海、遥远的星空都蕴含着丰富的诗情画意,时时都会撩动起无尽的情思。浪漫不需理由,俱为天性使然;无需刻意索求,只须真情流露。浪漫是偶遇更是惊喜,是情景更是诗意,是回味更是畅想。一张老相片、一段模糊的记忆、一个破碎的梦想、一次不经意的回眸,都会激起你沉落在心底的浪漫情怀。从一个大的视野来看,人生就是一个审视美好事物、感受美好生活的过程。山色棱层出,荷花浪漫开。长歌《舂陵行》,千载思浪漫。

同类推荐
  •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善恶彼岸(英文版)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善恶彼岸(英文版)

    《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被称作“哲学小说”的书。此书成书于1883—1885年间。就是在这部书里,尼采写道:“上帝死了!”,并且同时还说自己正在研究“快乐的科学”。《善恶彼岸》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此说》的思想的更加聚焦与延续,只不过,思想更犀利,目光更睿智。它们可说是姊妹篇。所以,现在把它们两本合而为一出版,是个非常不错的主意。而且,这样还可以用比较低廉的价格,给读者提供尼采更多的思想内容。本英译本是尼采自己认可的最权威版本。
  •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一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仅出现过四部1000页以上的哲学巨著,即马丁·海德格尔的两卷本《尼采》(1961)、尼古莱·哈特曼的《自然哲学》、卡尔·雅斯贝斯的《论真理》(1947)和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的原理》(1959)。在流亡美国期间(1938—1947),布洛赫十年磨一剑,撰写了三卷本《希望的原理》,表达了他对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异化的世界的希望。《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主旨是,阐明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个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剥削、贫困和压迫的社会制度,而作为人类学一存在论范畴的“希望”(HoffnlJng)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希望的原理》一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梦想和希望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之作,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唯物主义思想,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研究领域。 这本《希望的原理(第1卷)》是该系列第一卷。 《希望的原理(第1卷)》的作者是恩斯特·布洛赫。
  •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

    《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主要是从“此”的角度关注伽达默尔的理解问题。通过对“同时性”与“你”这两个概念的分析,《同时性与“你”:伽达默尔理解问题研究》认为,伽达默尔在关注理解问题之可能时采取了一个特有的视角——“空间性”视角,它显示的是一种现实性的要求。由这一视角,伽达默尔哲学中的理解问题之可能落实为境域融合,理解获得了自身的经验。
  •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大家小书·译馆:动物肖像

    本书是法国著名博物学者布封所写的一本关于动物之美的小册子,分为文艺理论、动物肖像、科学论文三个部分。布封对于动物的描写全部来自于对描绘对象认真充分的科学观察,是透过人生写出来的,往往借物讽世,因此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动物肖像》译者为著名翻译家范希衡,他的译文文雅而情感充沛,为读者充分展示了法国十八世纪博物学著作的风貌。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大字本)(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大字本)(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这是一个重大而又严肃的现实问题。本书将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平实、流畅的文字集中回答了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热门推荐
  • 念槿流年

    念槿流年

    11年前,妹妹的陷害,家人的驱逐,让苏槿成了“孤儿”;现在,苏槿的强势回归,林念的反复追求,一纸16年前的婚约将两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场黑暗少女与痴情公子的爱情追逐赛!11年前的感情,究竟是谁当了真,而又是谁不认真?林念:宝贝,专门为你打造的念槿,你喜欢吗?
  • 段子豪成长记

    段子豪成长记

    这部小说是我真实在成长道路的经历,请大家多多关照。谢谢。
  • 淮南恋歌

    淮南恋歌

    那梦里喊着的一声声名字那想要靠近却自卑的自己那是我写给你最美的情书
  • 墓盗书

    墓盗书

    荒凉的戈壁滩上,奇怪的盗洞揭开了一段神秘的旅程,盗墓者潜入墓穴,却又深陷绝境,步步惊心的墓道之中到底暗藏了多少机关?千年古墓尘封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冰层之下那一堆埋骨亡魂又来自于哪里?诡异的墓葬,致命的毒蛊,离奇的案件,让人不寒而栗,面对未知的陷阱,是继续探索?还是逃命?
  • 非道哉

    非道哉

    朝玄九,夕千秋。神通法,未闻道。三千神通皆通法,万法殊途道不显。
  • 魔人的崩坏世界

    魔人的崩坏世界

    在这个崩坏的世界,我曾一度的认为,人类最终最强的敌人,是崩坏本身。但是到现在我才发现,摧毁人类的,并不是什么崩坏,而是人类自己。人类的灵魂和魔人的灵魂相融合,来到了这个遍地都是崩坏的世界。黑死病、战争、崩坏......死士、崩坏兽、律者......天命、逆熵、世界蛇......湛蓝色的魔人观察着这个世界,同时进行着干涉。阎魔刀的锋芒,将从此拉开序幕。(因为大家都懂的缘故被屏蔽了几章,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鬼泣+崩坏三+其他原创剧情+其他世界)(求推荐票和收藏!)
  • 打造一座末日之城

    打造一座末日之城

    那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虹光降临全球,人类的大部分武装,火力,通讯被剥夺。虹光,顾名思义——如同彩虹一般的光晕入口!在那虹光之后,似乎有着一个个隐秘的世界!一只只从未见过的生物,自那虹光之后的世界走了出来!在这虹光降临的世界,何志禹一钢管锤爆了第一批降临的BOSS获得虹光系统。自此以后,他变成了一个没得感情的人,开始打造一座独属于自己的末日之城!“现在城也有了,我好像还缺少一些兄弟?(¬_¬)”“是兄弟,就来砍我!在线等,挺急的!”“兄弟好商量,进城点数10倍!不想进,出门右转虫族禁区,谢谢!”“嘿嘿……都是我兄弟,我就不客气了,让我看看今天该兑换点什么呢?”(新书起航,扣求各位老铁推荐收藏!)
  • 笛之殇

    笛之殇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一曲魂飞散,九幽阎王悔至今。这玉笛到底藏有什么秘密,洛昊前世今生能否躲过命运安排呢?新书:李飞的搞笑日常,也在起点发布,这个比较轻松幽默的,喜欢可以关注一下
  • 巽隐集

    巽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居三年

    隐居三年

    这是一本自我之书,是一幅风景画卷,也是一画镜子。徐南歌子画着画,把生活过成诗,蓦然回首还创造了一个新自己。在创立的“南歌子丝巾品牌”蒸蒸日上,获得资本投资时,她毅然放下企业与品牌,在上海隐居,“我的内心需要表达,我也急需滋养,我只是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稍离五色五味。”徐南歌子这样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隐居三年是诗意而长情的三年,是举轻若重的三年,是不为旁人的自我修炼、寻找生命底色的过程。她把对艺术、对创造、对生活的不同视角的体验和思考及时记录下来,把对自我生命的追溯与表达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隐居三年》,提醒我们也许真的可以慢下脚步,一边滋养一边前行。我们本可以不按牌理出牌,我们本可以另有轨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