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200000069

第69章 关于文化的若干断想(2)

文化永远都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有机统一体,两者不可分离,也无以分离,就如物质与精神无可分离一样。把文化表述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无异于对文化最武断的肢解。与其说文化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的,不如说文化原本是偏重精神层面的东西。科学形态的文化虽然深刻影响着精神形态的文化,但它与精神形态的文化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通常所谈的文化大都是精神形态的文化,也就是文学、艺术、哲学(含宗教)、史学等。其核心是生活的真善美,谓之人文世界、人文精神、人文情怀。中华民族文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天地人合一(天文、地文、人文)。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而中西文化的最大差异是中国文化多讲循环往复(相对静止),西方文化多讲发展进步(绝对变化)。中国文化偏重于人格的内化,相对柔和、含蓄、委婉(暗送秋波、含情脉脉);西方文化偏向于人格的外化,相对刚强、直接、坦率(我爱你)。中国文化多讲群体、共性、趋同,西方文化多讲自我、个性、差异。中国文化多讲感性、模糊、玄奥,偏重迷信;西方文化多讲理性、严谨、精确,偏重科学。中国文化偏好整体,多讲包容(界限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谦让,西方文化偏好个体,多讲独尊(我是最好的)、排斥(界限分明: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这在佛教、基督教两大宗教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佛教多讲慈悲为怀、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相对宽容;基督教多讲唯我独尊、忏悔赎罪、排斥异端邪教,非我族类,必诛之,相对狭隘)。中国文化多讲相对、偶然,西方文化多讲绝对、必然。中国文化多讲怜悯、同情,保护弱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互依存;西方文化多崇尚强者,信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中国文化内外一致,表里如一,重里轻表;西方文化内外有别,重表轻里。应该说风格各异,各有千秋。一般而言,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时空里,差异越大越容易和谐,差异越小越容易冲突。中庸文化就反映了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别。所以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为贵)、稳定(相安无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封闭(老死不相往来)、保守(抱团,宗族观念),喜欢安静(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西方民族热衷冒险、好斗、扩张,喜欢交往、好动、干涉、开放、张扬、创新。或者换一种说法,中国人重视向内求索,偏重深邃;西方人重视向外求索,偏重高远。中国人容易知足(知足常乐),西方人比较贪婪,总想拥有整个世界。中国总是窝里斗,西方人总是向外侵略,等等,不一而足。这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轨迹。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西文化如今已经日趋交融、同化,差异也越来越小。但最核心的东西始终如一。中国文化善和爱的东西多一些,西方文化恶和恨的东西多一些。

毫无疑问,就如世界所有万物一样,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都只能相对而言,而无绝对之说,无所谓绝对的优势或绝对的劣势。优劣互补、长短相宜、日益趋同或才是最终的必然结局。

追究文化的本源,就如追究文化的内涵一样重要。文化就是漫长生活的沉淀和积累,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融合。世界有多么丰富文化就有多么丰富,历史有多么深厚文化就有多么深厚。文化虽然包罗万象,但高于万象,因为文化是万象的揭示、概括、归纳、系统、萃取和提升。存于外在,隐于内在;显于生活,融于血脉;源于差异,归于一致;形成于当时,传承于历史,发展于当代。文化的最大特性就是支配性和牢固性,所谓根深蒂固、习惯使然,摆脱不易、改变更难。

与其说文明传承的历程是漫长的苦旅,不如说文化发展的历史是悠远的温情。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强大、最坚韧的那种精神,也是一个民族最柔和、最温暖的那种情怀。

与其说文化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积淀得越深厚也就越具生命力,生生不息,以至无穷。与其说文化是一种延续,不如说文化是一种传承;传承得越久远也就越强大,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这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是非交错、善恶对峙的世界。所以才有各种文化的对立与排斥。但邪不压正,先进的文化战胜落后的文化,积极的文化吸纳消极的文化,无不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积极的文化最柔和、细腻、完备也最坚韧,内外协调一致,谓之至上的人文情怀,是对人性光辉的弘扬。人文情怀是人类最温暖的情怀,展示着人类理性、智慧、阳光、美好的一面,众之所向,众之所往。反之,消极的文化最冷漠、粗糙、残缺也最虚弱,谓之颓废的文化,内外相互背离,展示着人类无情、残暴、黑暗、愚昧的一面,是对人性的无情伤害。对立统一实质讲的是由最初的对立必然走向最终的统一。

积极的文化就如春风化雨,亦如旭日东升,温润如玉,其性至柔。不必端着一副道学家的面孔吓人、唬人,文化不是豪华的摆设,更不是刻板的教化,而是内在的风韵、和风细雨的滋润和抚慰。与其疾风暴雨,不如细水长流。与其张扬形式,不如注重内涵。与其一花独放,不如百花争艳。与其以身作则、上行下效,不如依法作则、共同塑造。

真正先进的文化,不是抱守残缺、固步自封,而是兼容并蓄、与时俱进。不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而是顺乎民心、合乎民意。真正先进的文化,就是百姓身边的文化,既是反映和代表着广大群众的共同诉求和根本利益的文化,更是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认同、自觉遵循的文化,也是充满温暖、热情的文化,与最大多数人民同在同进的文化。真正先进的文化,虽不需要硬性灌输,却需要深耕细作。与其刻意为之,不如循循善诱。文化发展急不得,更慢不得。与其期望毕功于一役,不如天长日久地潜移默化。不必轰轰烈烈,却必须深谋远虑。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对这种文化的最好实践和发扬。

文化的积累和传承都是智慧的结晶,文化的发扬和推广更需要智慧的呵护和助力。

人民群众永远都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人民同在,就是与群众水乳交融,也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与世界的发展同步,就是与时代同进。落后必然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文化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力量。与其说仁者无敌、智者无敌,不如说文化无敌。与其说文化是一种坚守,不如说文化是一种自信。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既有和人类文明相通相近的内容,也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精华;既有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更有当今的八荣八耻;既有历史的积淀、传承,更有时代的发展、完善。与其去其糟粕,不如充其内核;与其执着挑剔,不如正本清源。

提升一个民族的文化实力,就如提高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文化的强弱甚于经济总量的大小。先进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文化的深植、繁荣既需要先进价值观的引领,更需要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还需要文化产业的发达。系统的工程需要系统的机制支撑、推动和促进。不可偏废,不可或缺。

文化不是万能的,就如精神不是万能的一样。精神文明必须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协调共进。从根本而言,这才是真正的文明社会。

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亿万人民群众的先进代表,不但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更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

毋庸置疑,文化强国的伟大理想,亦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样,必将气势磅礴,无可阻挡,也无以阻挡。我们的伟大祖国必将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

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使命无以动摇,更不可阻挡。

真善美不会在意一时的暗淡而有所收敛。太阳的光辉远非黑暗所能遮挡。

向陋习挑战,就是弘扬良习。浅薄不如厚重,低俗不及深刻。

不必乞求过多,只求于心足矣。

坚守正直,就是蔑视邪恶。远离庸俗,就是崇奉高尚。

鄙夷虚伪,就是信奉真诚。奉献爱心,就是走近伟大。

轻置功名利禄,就是爱己爱人。

与其沉寂于冷漠,不如释放更多的热情。

远离毁誉,就是自由自在。

自我不如超我,超我不如无我。

生命的恢弘,就在于它必然的绽放。

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没有自然的永恒,只有必然的永恒。你追求什么,才会收获什么。

走自己的路,就是与大众相向同行。

浩瀚的人生就如宏大的心灵一样,春潮涌动,春潮澎湃,春意盎然。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阳光心灵就如旭日东升,必将荡尽一切黑暗夜色。大善无疆,真爱无敌。

与其追寻尊崇,不如崇尚素朴。

与其向往繁华,不如归于宁静。

思考题:真实与根本?外在与内在?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主义综论Ⅲ(第25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主义综论Ⅲ(第25卷)

    本卷收录关于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问题的研究资料,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伦理学、政治学以及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等问题上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宏大视野。
  • 关于爱

    关于爱

    本书最早出版于1940年,德文版甚至早于西班牙文版问世,之后各篇内容散见其他著作,都属于奥尔特加-加塞特最知名的文章。作者潜入爱的不同阶段,揭发爱的心理、爱的意义与意识的差异,探讨坠入情网的现象及对于爱的对象的选择,并厘清一般人对爱的错误认知。关于爱,奥尔特加-加塞特为我们进行了一场最精彩的哲学讨论。全书写作风格自然,让人原以为看到的是位哲学家,最后发现读到的是位温暖的作家。
  •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

    本书从逻辑起点整体性、理论内容整体性、价值指归整体性、实践功能整体性和发展创新整体性等方面论述了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的历史联系及内在逻辑关联性;揭示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创立中的奠基作用,构建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主要组成部分赋予了新的内容理解和体系定位,对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一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难题作了一种新的研究和解答。
  •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为依据,以社会技术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技术”为“先天综合判断”,对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进行了“发掘”、梳理和分析,分别考证了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根本、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源泉、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灵魂、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观、剩余价值学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论等做了社会技术解读。
  •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春秋》对于古人来讲,长期都被尊为政治哲学的圣典,并被认为是所有儒学经典中一部孔子亲手编撰的作品,因此而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其地位长期凌驾于儒家所有经典之上。但《春秋》同时又是费解的,甚至连遍注群经的朱熹都退避三合,孔子的微言大义在历代经学家的解读之下变得越来越芜杂,越来越让人看不清楚。我们若想从《论语》、《春秋》等经典的字面本身来了解儒家思想,这几乎就是一种缘木求鱼式的努力,因为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影响的那些所谓儒家思想、孔子真义,其实和孔子本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和我们所熟知的“四书五经”、“十三经”本身也没有太大关系,而真正发生巨大影响的却是何休版孔子、杜预版孔子、郑玄版孔子、孔颖达版孔子、朱熹版孔子、王阳明版孔子……这是一个人们不断地赋予经典以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给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些被人们所赋予的意义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自身。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对经典的种种所谓正解与误读不断地冲突、互补、融合、灭亡、新生,许多由不靠谱的考据引申出来的“大义”真实地在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又不断衍生出新的义理与新的政治思想。
热门推荐
  • 藏地鬼棺

    藏地鬼棺

    郭笑风生前是一个道士,斩妖除魔,路见不平之事,扫荡人间一切安定。死后入鬼道,摇身一变即为判官,一剑在手,天下有我,凡尘魑魅魍魉,诛杀出一条人间大道......
  • 报告将军,妖女她换了魂!

    报告将军,妖女她换了魂!

    传说,九王爷身边有一妙龄女子,精通医毒双术,挑起战乱,心狠手辣,被喻为现世妖女。传说她从一个权力巅峰的将军一步步沦落为下堂妃,前世,卿筠为褚寒靳挡下致命一击,褚寒靳疯魔般毁天灭地。再次醒来,她看着镜子敌人苗疆圣女绝艳的脸,崩溃到不能自己。眼睁睁看着昔日的爱人温柔以对自己的皮囊,面对褚寒靳决绝的报复,卿筠绝不妥协!
  • 我是个疯子啊

    我是个疯子啊

    “我是一个疯子,我只是个疯子,可为何疯子也会心痛?那颗心,莫名钝钝的,好像缺了什么似的。”他喃喃道。
  • 明实录仁宗实录

    明实录仁宗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娱武神

    文娱武神

    演员要演技,歌手要唱功,词曲小说作者要真才华,这是一个艺修掌握天地力量的世界。“艺力”锻身,“匠心”造神,歌手可杀敌,演员能灭军,导演也能安天下。编剧提笔,剧本撒逗成兵;作家屠戮,幻想降临现实;制片一怒,尸骨百万。帝座挥袖,山河断流;成圣艺人,可改大国气运,以身镇国。圣位之上,称祖封神,逆天改命以滔天“艺气”化域守界门,拒星河阻天外强寇。此时艺垣大陆上,诸国相争艺修沉沦,异族虎视群魔乱舞,世间尚未有武艺之道。此时词曲剧本不兴,小说糜俗成风,文娱人艺志渐衰匠胆难继,百年无真圣,天劫将至。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少年武林,被人谋害后挟惊天影视歌剧书,开传世之路称祖封神。
  • 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丹东看守所的故事

    本书是荣获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的图书。
  • 西口遥迢

    西口遥迢

    陈嘉丰毅然脱离“大盛魁”,回转家乡。刚进家门,婆姨凤珠就把一个六七岁的毛头小子掀到他面前,只见这个小子生得眉目清秀,俊俏可爱,活脱脱是自己小时候的模样。这小孩固然认生,在陈嘉丰面前十分拘谨、胆怯,而陈嘉丰因长期出门在外,连婆姨生养下儿子都不知道,此时一个半大小子骤然出现在面前,活灵活现的,也不由感到手足无措。父子二人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是好。“盼盼,快叫大大。”在凤珠一个劲儿的催促下,小孩才怯生生地叫了声:“大……”陈嘉丰伸出手去,将小孩的手轻轻握在手心。这便是陈嘉丰与亲生儿子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 埃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埃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为了抵抗黑暗兵团,莱恩和卡奇、米娜兄妹又火速来到了埃及,神奇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神奇、法老墓室、木乃伊的诡异、埃及艳后的瑰丽、坏博士的阴谋、黑衣人的凶狠都让这次埃及的大冒险带着神奇诡秘的光环……
  • 宠妻如命:污力老公缠上瘾

    宠妻如命:污力老公缠上瘾

    五年前,她被最亲近的哥哥背叛,莫名其妙有了身孕。五年后,她唯一的儿子得了白血病,急需匹配的骨髓救命。这时,却有三个男人主动找上门,声称是孩子的父亲。苏小绵看着三个性格迥异的大帅哥,彻底懵逼了。神啊,谁来告诉她,五年前的那天晚上,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得到异能要用它做什么好

    得到异能要用它做什么好

    李倩在一次旅行途中身体发生变异,因此得到异能。摆在她面前却是一个个难以跟人倾诉的烦恼。但也因此,在解决这些烦恼的途中经历不少耐人寻味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