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900000019

第19章 宋明时代儒教的新教义(2)

真正引入气质之性说的是张载。张载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他把这个性叫做“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不过,这本善的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仅仅存在于气未凝聚状态,也就是说,在凝聚成人之前。一旦气凝聚成人,有了形质,就有了气质之性。气质之性遮蔽了天地之性,使本善之性不能正常发挥,于是有了恶:

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过天地之化,不善反者也……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蒙·诚明篇》)

“形而后”,即成形以后。天地之性,就是成形之前的人性。善反,也叫做“变化气质”。经过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不复存在,就可以恢复天地之性,使言行纯善无恶。

气质之性说源于道教。参见拙著《中国儒教史》下卷第七章《北宋儒教》第五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并且道教解释道,气凝聚成人,就像水凝聚成冰。至清透明的水,结成冰就不再透明;那清虚灵通的气凝聚成人,也就不再清虚灵通。所以道教要求修炼。修炼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 把这有形有质的粗笨的形体化为绝对轻清的所谓纯阳之体,以便想凝聚时就凝聚为人,想消散时就化为云烟。不仅长生不死,而且遨游四海,无所阻碍。这就是所谓神仙。这个修炼过程,道教称为变化气质。然而,张载说的变化气质却只是学习。他认为“气质恶者,学即能移”(《经学理窟·气质》)。

气质之性说一面保护了孟子的性善说,一面又说明了恶的来源,对于儒教的人性理论,是一个重大发展。朱熹高度评价了气质之性说对于儒教的重要意义。《朱子语类》卷四道,气质之性说,“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张程(气质之性)之说立,则诸子之说泯”。并且认为,在张载以前,“未曾有人说到此”。无论是孔孟,还是荀子、扬雄、韩愈,都“不曾说得气质之性”。气质之性说,奠定了宋明理学人性论的基础。只是程氏所说的气质之性仅仅是禀气清浊不同,和张载说的气质之性相差甚远。朱熹与张、程并论,甚至有时把气质之性的发明权仅仅归于程氏,不过是学派的偏见罢了。

气质之性说是宋代儒者心性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他们对儒教教义、教理的最重要的改革之一。

三复性成圣到修齐治平

到了宋代,当儒教的复兴已经指日可待的时候,复兴的先驱者程颐在太学里,明确提出学是为了成圣的目标:

圣人可学而至与?曰: 然。学之道如何?曰: 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俱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于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乐爱恶欲。情既炽而易荡,其性凿矣……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颜子所好何学论》)

这也是说,人只要能够保持或者恢复善良的本性,就能成为圣人:“故学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也。”(同上)

程颐说,他提出这个命题的根据在于孟子。因为孟子说过:“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程颐认为,所谓“反之”,就是“学而知之”。汤、武通过学习而成了圣人,他们能做到的,别人自然也可以做到。程颐还批评传统的“圣本生知,非学可至”的论断,认为这是“不求诸己而求诸外”,只是学习文章词藻等,失去了真正的为学之道。假如能够把正心养性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当然能够成为圣人。也就是说,过去说的“非学可至”,只是学的方法不对,并不是圣人真的就“非学可至”。

程颐之前,周敦颐给儒者们为学制定了一个逐渐提高的阶次和目标。他的公式是:

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通书·志学》)

依照这个阶次和目标,则儒者们努力治学,其第一步是成为贤者,然后再成为圣人。圣人,要和天看齐。为了说明这个阶次,周氏以伊尹和颜渊为例,说他们都是大贤。儒者们,应该“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能够超过他们,就是圣人;赶上,就是贤者;赶不上,也会是一个好人。这叫做“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同上)也就是说,在他看来,圣人,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达到的。

把学的目标定为成贤成圣,其学的内容,就主要是修身。修身的过程,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人欲灭尽,所存的就全是天理。人性本是天理凝就,所以灭人欲、存天理就是克服气质之性、恢复天地之性的“复性”过程。个人复性,可以成贤成圣。成贤成圣之后,事情并没有完结。作为贤、圣,还有治国、治民的任务。朱熹把治国、治民的任务,也归结为使民众复其本性的过程: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也就是说,上天为民众任命君和师,他们的任务归结为一条,就是让民众恢复自己原本善良的本性。这样,复性就成为儒教全部活动的唯一目标。

朱熹这段话,是《大学章句》的序言,也是他对《大学》一篇宗旨的概括。《大学》从格物致知,经“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朱熹看来,都是复性过程的组成部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复性的准备;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复性的效用。韩愈作《原道》,认为儒教和佛教的重要区别就是: 儒教讲正心诚意,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教、道教讲正心诚意,就到正心诚意为止,不管家,更不管国家、天下。朱熹的《大学章句序》,也是对韩愈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说明。

《论语》中子贡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而在宋代儒者,则把儒教全部活动及其目的,都归结为复性。这可说是对儒教理论的根本改革和创新。而朱熹的《大学章句序》,则是这个新教义的纲领性文件。

四格物致知

把正心诚意归结为治学的核心,因为正心诚意是复性的前提。而正心诚意和复性,也是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而要能够存天理、灭人欲,首先要能够识别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于是,宋代儒者把格物致知提到了特别重要的地位。

《大学》原文讲了格物致知,但没有作出解释。朱熹认为这是重要遗漏,于是他把程颐的一段论述补上,认为那应是对格物致知的正确解释。这段话是: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熹《大学章句》)

这里所说的格物的物,不仅是自然物、自然事件,而且是社会事件,包括历史事件。所以,格也就是研究,不仅包括研究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也包括读书、听讲、研究社会、研究历史、研究人、研究人心,还包括反省自己的内心。在程、朱看来,通过这样的格,也就是这样的研究,就会明白为什么要行仁义礼智,什么是仁义礼智,怎样行仁义礼智。这样才能正确地闲邪存诚,存天理、灭人欲,正确地正心诚意,从而达到复性的目的。

唐代刘禹锡曾经讲过,他读《中庸》,盼望能够达到其中“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境界。但他在儒书中找不到,在佛书中,才找到了达到这一境界的途径。而宋代儒者认为根本不必求助于佛书,在儒教典籍中就能找到入门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格物致知。既然通过格物致知,可以达到“豁然贯通”,“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那么,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成贤成圣,当然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经过朱熹的解说,格物致知成为宋代及其以后儒教教义、教理的重要内容。儒者们勤恳地研究历史,研究社会和人生,不断反省检讨自己的内心和言行,力求弄清自己的本性,克服自己气质的偏颇,恢复自己的本性。

然而,天理既然是自己的本性,而且人和万物都是一气所聚,并且人所得的,是最全面、最完整的,那么,不仅人性本善,而且世界上所有的道理,在人的内心应该是全部具备的。明代王守仁把由天理凝就的善性称为人心固有的“良知”。既然良知是人心固有,格物也就不必向外。不仅不必格什么自然物,也不必去读书。自己的内心,就是良知,所以格物,就是把自己心中固有的良知推广出去。或者说,把自己内心的良知,推广到事事物物,这就是格物。王守仁把这个过程称为“致良知”,以为“致良知”就是格物。

然而不论如何解释格物,把格物致知作为儒教教义、教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则为宋代及其以后的儒者所接受,并且成为宋代儒者改革儒教教义教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新的上帝观和新的祭天礼仪

宋代儒教接受了唐代确定的上帝观念。北宋建国不久于开宝年间制定的《开宝通礼》道:“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宋史·礼志》)这几乎是原文照抄《开元礼》。

无论是唐初儒者,还是《开元礼》和《开宝通礼》,都没有对那作为昊天上帝的广大元气作出进一步的解释。或许在他们看来,这是不言而喻的,即如王肃、葛洪所言,这广大元气是有灵的。所以,它是上帝。所谓“天以苍昊为体”,其意义当是: 那广大元气,乃是天之体,就像气聚成人的身体一样。

到程颐,则对上帝作出了新的解说。程颐说,上帝就是理:

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程氏遗书》卷一一)

既然宇宙间只有气和理,气聚合成人的身,理成为人的性;那么认为上帝就是理,也就顺理成章。

把气视为有灵的存在,和把气视为有理的存在,是同一思维方式和同一思维水平的产物。但把理作为上帝,则更加强调了上帝的规范性。或者说,上帝就是规范。而这规范,是气中固有的,也是人的本性。这样,上帝就在人的心中,或者说,上帝和人为一。人们依理而行,就是遵从上帝之命;人们遵从上帝之命,就是依理而行。禅宗曾经把即心即佛作为他们的基本命题;儒教的即性即理,也可以说是即性即天。更彻底的是陆九渊,他认为“心即理”(《与李宰》二),也就是心即天,即上帝。因为理,就是上帝。

儒教在唐代以前,天是高高在上的,它居人之巅,为人之镇。人要知道天意,就要仰望高高的天空,观察那日月星辰的运行状况。董仲舒曾经讲过“天人合一”,但那是说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风雨阴晴,人有喜怒哀乐。天与人同类,所以天人合一,天和人可以相互感应。至于天是天,人是人,则界限明确,不容混淆。然而在程氏看来,天有理有气,人也有理有气。天人本是一体,无所谓“合”的问题:“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程氏遗书》卷六)。这是理解儒教问题新的难点,也是理解儒教问题的要点,如同“三位一体”是理解基督教的难点和要点一样。如果理解禅宗的即心即佛,这一点也不难理解。或者说,只有理解了禅宗的即心即佛,才可能理解儒教的天人一体。

程氏继续他们对上帝的解释道:

又问六天之说。曰:“此起于谶书,郑玄之徒从而广之,甚可笑也。帝者,气之主也。东则谓之青帝,南则谓之赤帝,西则谓之白帝,北则谓之黑帝,中则谓之黄帝。岂有上帝而别有五帝之理?此因《周礼》言祀昊天上帝,而后又言祀五帝亦如之,故诸儒附此说。”

又问:“郊天冬至当卜也?”曰:“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此何待卜也?”又曰:“天与上帝之说如何?”曰:“以形体言之谓之天,以主宰言之谓之帝,以功用言之谓之鬼神,以妙用言之谓之神,以性情言之谓之乾。”(《程氏遗书》卷二二上)

(《周易》上经:“乾,元、亨、利、贞。”程颐注道: )天者,天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程氏易传》)

让我们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明这个同实异名概念的意义。比如一个人,他有自己的血肉之躯(天的形体是那昊大元气),有或温和或暴躁的性情(天的性情是乾,地是坤。乾是动而不息,坤是柔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或现实主义者,并以此作为他的处事原则(天的处事原则是道或理),他的处事显现出来的效应总是出人意料,或总是敷衍、附和(天所显现出来的功效总是难以测度,所以称为鬼神),这个人是总统、省长、主任、经理等,主管着某个社会单元(天则主管一切,所以称上帝)。由于程氏认定是理主宰着气,那么,所谓上帝,归根到底就是理。

同类推荐
  • 彼岸·《心经》的启示

    彼岸·《心经》的启示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老好人,处处被人压、骗,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智慧,仅仅有慈悲心,最后他没能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用智慧去引导我们的人生,但智慧来自哪里?来自眼光的高度,透视事物的深度,来自“空”的宇宙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观照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去修行,从日常的每件事做起,佛法虽然是出世间的,但并不离世,相反要在市井生活中去成就。所以说佛教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

    伊斯兰教生活禁忌百问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禁忌和戒律经常被当作负面的因素来对待。但是据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观察,禁忌和戒律在人类社会中,实际上发挥着一种集聚个人能量为社会能量,将人类从“自然状态”推向“文明状态”的关键因素。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禁忌学的通用原理以及伊斯兰教在确定禁忌时的原则,对100个伊斯兰教生活禁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有助于人们了解伊斯兰教本源的基本面貌,揭开历史蒙在伊斯兰教身上的神秘面纱。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世界佛教通史·第五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世界佛教通史·第五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丛书之中国佛教卷,介绍了宋至清中期的中国佛教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如下:一、宋代佛教。两宋社会与佛教、临济宗的理论与实践、云门宗的理论与实践、曹洞宗的理论与实践、华严和天台的“中兴”、律宗与净土信仰、佛教艺术新风貌。二、辽金佛教。辽代社会与佛教、辽代寺塔建筑艺术、金代社会与佛教、金代佛教艺术概况。三、西夏佛教。西夏社会与佛教、佛教政策和管理制度、僧众管理与寺庙、佛教宗派和藏传佛教、佛教艺术。四、元代佛教。元代社会与佛教,元代教门简况,临济宗及其禅学演变,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五、明代佛教。明代社会与佛教,明代初中期佛教,明代后期佛教(上),明代后期佛教(下),明代佛教文化艺术。六、清代前中期佛教。佛教政策与管理措施,禅宗诸派及其演变,教门诸派、律宗与净土信仰,寺院组织管理制度,三类重要法事。
热门推荐
  • 心灵解码:心理学趣味测试与自我调节大全

    心灵解码:心理学趣味测试与自我调节大全

    本书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精心挑选了245套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荟萃了性格、人格、学习、能力、思维、情绪、职业、社交、交友、智商、情商、心理、健康、财富、理财、恋爱、婚姻等17大部分的心理测试题目。在大多数测试的开头,配以富有启示意义、引导意义的导读以及一些小故事、小寓言;每个测试的结尾除了配以必备的测试结论以外,大部分还有精当实用的心理分析。这些分析都力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帮助得分不尽人意的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 家庭

    家庭

    我们将在西默农的这组小说里看到,人们有时候会用一种只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憎恨的眼神互相审视对方。这是一种很容易看到、也很容易感知到的强烈情感。你也许会觉得西默农的描绘非常真实,没有一丝虚构。小说《忏悔者》的内容正如题目所示,一户人家的所有成员似乎都急于为自己辩解,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在《其他人》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再现了整个城市的风貌,还创造了一个从失踪到归来的家庭传奇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秘密、指责、怨恨、尔虞我诈和诺言将轮番上演。西默农的女儿自杀而死。在《奥古斯特之死》中,西默农说出了他总结自己的人生时感悟到的一句话:“我太野心勃勃,因此最终一无所有。”
  • 隔壁家男神超级甜

    隔壁家男神超级甜

    四岁那年,她被父母带回来,看着小小的她,觉得有个妹妹似乎挺不错的。“那给你当小媳妇儿怎么样?”“.........爷爷正常点。”十二岁那年,貌似媳妇儿也挺不错的,于是某人正式开始培养。十七岁那年,她桃花似乎有些旺盛,后来某人在背后把她的桃花一朵一朵的掐没。二十三岁那年,某人迫不及待的把人连带户口本关系变成夫妻关系。“我...我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嗯?什么?”“我和你在一个户口上,关系还是?...”女人指着户口本关系栏那里问道“我们一直都是这个关系啊!!”而某人很不要脸的胡说八道言语沉沦,与她携手到老。(从一见你开始,我们的户口关系栏注定是夫妻~)
  • 不成魔怎成佛

    不成魔怎成佛

    我本边城纨绔子,未及弱冠,不知天命,奈何那天地不容我!魔宗戮我竹马红颜!我便诛仙成魔!我欲耕田沽酒,佳人相伴,不沾戎马,正邪却皆以我为敌!青灯煮酒,策马天涯,天苍苍兮地茫茫,我该如何自处于世?千百年后,一切皆成幻影!
  • 于是我们没有后来

    于是我们没有后来

    我这个人很草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以,这大概是一本关于我青春回忆的书吧。健忘的人,总要一笔一划的记下所有难忘的人和事的嘛。
  • 龙帝I苏生

    龙帝I苏生

    沉寂亿年,只为这一见。“总有一条不务正业的龙在皇族里玩闹?那就是我吧。”深渊里埋葬着幻想,要去看看吗?走吧!唱完这首歌,就,踏尽山河吧!你也没有什么可以丢弃的东西了,为皇者的咆哮!
  • 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寄存末世

    寄存末世

    末日之下,众生之上。为了活下去,我努力了!可是,我还是被感染了。末世,我想好好活下去,做一个人,可是,人性总是那么脆弱。我应不应该存有……
  • 正气荡九霄

    正气荡九霄

    云九霄本是长白山凤凰岭猎户云锦之子。出生时,天生力大如牛。勇敢。又拜当地射手金奉贤学射。当时天下乱,精怪横行。一次出猎。从虎口救下一个老者,这老者本是千年参精,被槐树精算计,派手下虎精相害。被九霄所救。这槐树精欲统治妖国人间,与妖道勾结,派琵琶精迷惑当朝月轮国君王。封为贵妃,自己化为人形,成为国师。老参知道阴谋,逃避。暗护九霄,觉得他为人正直,并指点九霄去玉虚宫学道,九霄苦心学道,欲救苍生,底薄道行太浅,一次遭蛇精迫害,奄奄一息,亏老参拼命,与蛇精同归于尽老参将千年修为化成丹元,度入九霄口,九霄起死回生,功力大进,学道大成,巧得火龙刀,捆妖索得蜀山仙侠史万宝夫妇,峨眉柳若云等仙侠相助,平妖堪乱。恢复三界秩序,与柳若云成为侠侶,抱得美人归
  • 创业颠覆者

    创业颠覆者

    《创业颠覆者:青年创业投资点石金策》内容简介:人类是一个以群居为主的社会,个体的力量相对薄弱。为了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生存下来,人类必须要彼此协作凝聚成巨大的力量,才可以成为地球的主宰。人类社会又是存在等级差别的,如果大家都处于平等的位置,那就很难协调和调动人类的资源和力量,也就无法形成强大的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