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700000002

第2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途径与方法(2)

(2) 发挥本校名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完善带教制度。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听课评课和教学比赛活动,建立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

(3)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丰富教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师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教师成长记录袋了解教师队伍的现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 优化各种资源

(1) 完善资源系统,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要把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作为全校教师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教师参加以中外优秀文化、科技创新、城市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参观考察活动,陶冶情操,体验人生。积极开展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学习,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2) 以校本研修为抓手,加强校际合作,整合优质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前对于校本研修,提到最多的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这三要素,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一个也不能少。

3. 创设发展条件

(1)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空间,要求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有学者认为,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其专业发展是缓慢的、自发的,也是盲目的。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 教师对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各专业素养的具体目标的设计,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等。

(2) 采取在职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格局,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学识渊博、教学技艺精湛的教育名师,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政治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骨干教师。

(3)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生存状态,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寻找新的成长点。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工作上疲于应付、生活中郁郁寡欢、对学生缺乏热情、对未来不够关心,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如何从外在因素上做工作,从而在内在因素上产生作用,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做好的工作。

4. 搭建发展平台

(1) 培养教师合作、探究的共享意识,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交流的实践活动,如举办“教苑论坛”、“人文讲座”,开展学习沙龙、学术研讨等,由此增强教师的合作能力,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2) 开展形式活泼的读书活动,营造一种读书氛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气质会变得优雅,心灵会充满阳光,眼睛会闪耀智慧。为了实现教师发展的目标,学校应将教师读书活动引向深入,让更多的教师走进经典,用素养提升生活品位,用智慧书写教育人生。

(3) 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业务考核紧密挂钩,提倡“人人动手做研究,人人动笔写论文”。学校要制定奖励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素养,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并在出版经费上给予资助。

(4) 通过开展“首席教师”、“研究型教师”、“师德标兵”评选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学术研究活动,培养教师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 在内在因素方面,教师要通过各种路径来提高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教师的自我意识问题。如果一个教师自己没有专业发展的需求,那么再好的外部环境和保障条件都不可能发挥其作用。换言之,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就没有教师专业发展。所谓“自主”,就是自己自觉、主动地去追求个人目标。对于教师来说,“自主发展”是一个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它和“他主”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立,在“他主”发展中教师也应该具有自主的意识,即在教师培训等“他主”活动中,教师应该发挥自主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有利于自主发展的活动中。

由此可见,教师“自主发展”是有具体的内涵的。研究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教师的发展方式。金美福博士在《教师自主发展论》中将教师自主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很有见地的。现在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是,“自主发展”作为教师的一种生存与发展方式,它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基于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的背景,笔者认为,学习、研究、实践与反思等是构成教师“自主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学习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阶梯”

在我看来,读书与学习,在人的生活中比什么都重要。《论语》的第一章“学而”,讲的就是人为什么要学习。今天,终身学习已不再是一种理念,它已成为一种行动。对于个体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更是一种责任,是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辈子都需要学习、提高。学习是教师润泽一生的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教师不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要说创新与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教书育人的底气都没有。因此教师要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 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自己学习、向学生学习。于漪老师说过:“现代教学中,教师的教跟学生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学生是不服你的!你一定要棋高一着,也就是说在深度上要挖掘,在广度上要开拓,你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对学科的走势、对学科的来龙去脉要有所了解”。(《一辈子学做人师》)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学而不厌”,才能保证教学的丰富多彩,才能创造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

2. 研究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科研不仅是一些专家的专利,一般教师也有自己的“话语权”。因为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其中有大量的教学感性认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都是开展课题研究最有力的支撑。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的研究要与自己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研究教学,研究管理,研究课改,研究学生。

3. 实践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载体

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教师,任何时候都要把读书学习包括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成果和能量转化为课堂智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实践性智慧生成的重要沃土。离开了教育教学实践,就没有教师的实践性智慧的生成和发展。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所缺少的是具体的对这些理念的运用、操作和探索。事实表明,凡在一线产生大的影响,真正被大家所接受的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基本上都是在立足于个体优秀教学经验的提炼、概括、总结中,即在实践性智慧的提升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自己完整的教学主张并为大家所接受。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应当大力强调实践性智慧的重要性,让教师关注自身的实践性智慧,再一次回到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提高。

4. 反思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的“助推器”

教师的工作需要探究,需要实践,更需要反思。善于反思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要素。教学反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关注才出现的。先圣孔子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见,自古以来,为师者就有反思的传统。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波斯纳于1989年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一个人或许工作了二十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二十次重复。不少学者认为,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诉诸文字。写教育日记,可以使散乱无序的想法上升为较集中、较理性的思想观点,对教师实践的反思和智慧的提升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反思,可以让我们沉静下来,不再被一天的繁杂琐事所困扰;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可以让我们从看似机械的重复中感受激情和幸福。当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后,这样的教师离优秀教师已经不远了。

总而言之,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着困难和艰辛的过程,需要“内外动力”的激发和助推。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我们必须认识到,“外部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与保证条件,“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关键因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性格

    中国人的性格

    阿瑟·史密斯是一位美国公理会教士,中文名字为明恩溥,1845年7月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872年,偕妻子来华传教。侨居中国54年,完成《中国人的性格》那一年,他已经有了22年的中国生活经验。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社会展开,下篇主要围绕文明展开。
  •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

    技术元素(technium)一词是凯文·凯利(KK)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博客专栏里,他说:“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论争、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上传到这儿,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技术元素》一书便是基于此专栏编撰而成。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
  •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

    本书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力图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高度,系统梳理、阐释、研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形成依据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聚焦于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最根本的理论、现实问题,并努力把握蕴藏在其中的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独家蜜宠:冷少太凶猛

    独家蜜宠:冷少太凶猛

    爱与恨,是毁灭,还是涅槃重生?她是徐家的掌上明珠,一心爱慕青梅竹马的宫氏总裁宫一辰,却未想惨遭闺蜜陷害,虽嫁给了宫一辰,却落得个扫地出门的结局。三年后,她重生归来,不谈感情,只为报仇!
  • 马氏天行传

    马氏天行传

    马壮,尘无影。世长,消逝。像前世的回忆。从来不敢去相信,修炼会让你开心。但这却是我本意,也许就是那天意。江湖高手来切磋一下,千山万水我走走跨跨。面基相见你不回我话,万马千军我一人招下。何必针锋相对,你看这魂环大又圆。相聚就是面瘫脸,你看这魂骨长又宽。一本壮世看流泪,从来不相信毋鬼。有时生活特别累,别订阅太多别流泪。这壮者已扑,千万别虚荣心作祟。乐天难签,这小说也挺贵。马行依旧,不想再切你续续费。壮世且歌,看完我更新再洗洗睡。
  • 帝尊大人不太冷

    帝尊大人不太冷

    一朝穿越,再睁开眼,她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废物一枚。只是世人却不知,这具身体里的灵魂,已然换了一个人。世人欺她辱她,她必加倍奉还。谁说废材无用,她自能走出一条属于她自己的道路来!可天知道,她是不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这才刚刚魂穿过来,就被白莲花妹妹给下了药。还一个不小心被妖孽美男给睡了??? 谁知美男睡完了她,还跑了…
  • 我不是木偶人

    我不是木偶人

    我是木偶人,我不是木偶人。鼻子不会变长,身子不是木头。
  • 森林报:春

    森林报:春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那个春神很暖

    那个春神很暖

    我是一棵梧桐树,上有建木遮挡风雨,下有花草伺候日常,连凤凰族的宝贝小王子都要不去我,但是有一个人,他把我砍了……
  • 吴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吴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吴国,一个与周天子伯叔相称,却被视为“蛮夷”之邦的姬姓王国,一个蛰伏了几百年,突然崛起于春秋末季,却又倏忽而去的东南霸主……本书通过细腻的笔触,向您展示了华夏先民辛勤开拓江南国土的艰苦历程,解析了吴国从何而来,如何从“蛮夷”一跃成为霸主,如何迅速崛起、两代即亡,如何创造丰富多彩的江南异质文化等一系列神秘话题,再现了一个文明与兽性相互交织的时代。
  • 独家专宠:男神老师太腹黑

    独家专宠:男神老师太腹黑

    “老师,我以前不认识你吧”。男人慵懒的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修长白皙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略略沉吟,“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请用确定的语气说话,谢谢”,女孩无语的白了他一眼,打断他毫无意义的回答。男子微微笑了笑,如同百花绽放,风华无限,“认识,不过……”,他顿了顿,站起身子,伸出手指放在女孩的面前,“现在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我姓顾,你的新老师”。某年的新书《影帝独宠:国民男神太高冷》http://m.pgsk.com/bk/xdyq/11432271,娱乐圈文,各位感兴趣的童鞋们可以去看看O(∩_∩)O
  •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教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

    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