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700000047

第47章 中学语文学科建设现状 (2)

1. 关注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大力推进语文学科建设。当前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应该看到,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前一个时期主要着手的是解决教育理念陈旧,进行新的教育理念的建设问题,新的课程标准就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成果。当然,这些新的理念还有待实践的检验,也会有某些调整,但大体上已经确定下来了。那么,现在语文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呢?钱理群教授和孙绍振教授的《对话语文》中涉及了这样一些问题: 知识陈旧,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的问题;从过去忽略学生主体性这个极端,矫枉过正,走向忽略教师作用的另一个极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脱离文本的问题;评价体系问题;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问题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语文课程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是集学科梯队、学科方向、课堂教学、教育科研、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学科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一方面,要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培养教学、科研骨干和拔尖人才,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科研究动态,积极开展项目研究,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研究层次,实现学科专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但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绝大部分教师大学毕业,在学校工作几年后,几乎就不再关心科学前沿,对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不了解、不熟悉甚至没有热情。这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于漪老师在《一辈子学做人师》一文中指出:“现代教学中,老师的教跟学生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学生是不服你的!你一定要棋高一着,也就说是在深度上要挖掘,在广度上要开拓,你对学科发展的前沿、对学科的走势、对学科的来龙去脉要有所了解。”

2.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规划方面,我国以往缺乏“课程意识”,把课程理解为少数人研制、多数人被动实施的过程,造成了分科主义课程的格局。这次课程改革则迈出了回归专业的第一步。从纲要文本来看,它体现了国际教育界倡导的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课程方案》强调: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

3. 以德育为核心,加强“人文教育”。反思我们的教育,走过的是一条忽视人性追求的“不见人”的教育路径。在新世纪里,要使教育真正涵盖学生的生活、生命、人性、价值诸层面,最终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和主动发展精神的人,我们就必须走进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两种基础性教育方式,科学教育要建立国家的骨骼肌肉,它使国家强大有力。人文教育塑造的是民族健康的灵魂,没有健全的灵魂则是可悲的。“人文”一词本源于周易“观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现代汉语中引入对人类生存目的和意义的深切关怀。陈漱渝先生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也应被赋予新的色彩,如热爱国家、解放思想、发扬求是精神、勇于创新、知难而进、无私奉献,等等。21世纪将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时代,人文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更为重要,它解决的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而科学教育主要是解决怎样做事的问题。

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大纲》),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培养下一代对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宿感,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除了在原有课程中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组织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外,开设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经典诵读的意义不单单在于锻炼青少年的记忆力,增强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反复诵读,夯实文化修养基础,让融会古圣贤智慧精华的经典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陶冶性情,健全人格。

4. 优化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怎样从高耗低效、机械训练的语文教学中走出来?怎样让学生喜欢语文、快乐地学习语文,让语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依笔者之见,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必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试想,一个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怎么能让他很好地去自主学习和探究?所以我认为语文学习重在兴趣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动力,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启发式、参与式、感悟式、对话式、研究式教学,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案例、新颖活泼的形式,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人说:“教英语必须有三个层次,一是教英语,二是教方法,三是用英语教。”我想,教语文亦是如此。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语文课最本质的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因此,语文课不应该是教课文,而应该是用课文教语文,要有“语文味”。

5. 聚焦课堂,推进语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伴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前行的,观念更新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应该看到,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远远没有落实到位。那么,在新一轮课改中怎样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呢?

第一,创新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很多教师都在认真探讨的问题。

第二,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尤其是对于基地学校的教师来说,新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教法,都是一种挑战。我们可以将试用同一新教材的教师组成研究共同体,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钻研新教材,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在备课活动中,参与者相互启发,共享成果,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第三,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该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一系列观摩课和研讨课,对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同时,各校要经常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在校本教研中,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并能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环节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第四,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来带动和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在听课时,我常发现有些教师只会照搬教案,生硬乏味,学生一点儿不来劲。症结在哪里呢?关键是缺乏研究,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研究,就不能对教学文本深刻解读;没有研究,就不能提供贴近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一种“无效的教学”;没有研究,也就没有教师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也必须从传统意义的“教书匠”向具有科研意识的“研究者”转变。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研究”而言,我们认为首先是要找准“研究”这个切入点,将问题转化为课题。任何一个课题的产生,都是与问题紧密相关的。在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管理与教学实践中,问题可以说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教师的学习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门话题。时代呼唤教育研究工作者深入教学实践中去,时代也要求从事教学实践工作的教师不仅仅是教案的执行者,还必须是教学问题的研究者,纯粹“教书匠”的时代已经结束。其次,选题要小。小而具体的选题决定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再次,研究要实。教育科研不在于“深”,能“实”则灵,不搞脱离实际、纸上谈兵,否则会失去实效性。总之,有研究,才有反思;有研究,才有合作;有研究,才有实效;有研究,才有发展。

六、 加强语文学科建设,要以队伍建设为支撑

在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因此,呼唤语文学科的重建,实现语文教育的新突破,除了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其他配套措施之外,还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但要把这个口号化成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改变教师长期处于“教书匠”的状态。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是学生成长的标杆。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认识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并通过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转变,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充分调动教师投入课改的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要调整投入经费的结构与比例,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但是,物质的改善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却难以转化为持久的内驱力。对于教师而言,其职业生涯中的成就和辉煌比物质待遇更具有吸引力。针对教师这一价值观,要以政策吸引教师投入课改,完善自我,追求成功的幸福体验。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因为他培养了多少高考明星,而是他工作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为此,应重点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培训体系,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格局,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学贯中西、教学技艺精湛的语文教育名师,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语文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政治业务素质好、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语文教学骨干。

当前,还要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同时,进一步发挥区级培训机构的专业引领作用,要求培训者根据新课改的实际需求,按照一定思路,主动探索新形势下干部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除了强调“教师培训”、“校本研修”之外,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似乎更为重要。《中国教育报》记者张贵勇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树立起学习意识,更需要不断实践。”(《念好“学习经”》)实际上,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这些能力和态度养成的途径,只能是实践,只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反复地体验、思考、感悟、总结。同时,作为一线中小学教师,还要以各种形式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包括“教育叙事”、“教学研究”、“行动研究”,等等。而对于语文老师,还应该有本学科的专业要求。中国当代教育家、杭州学军小学校长杨一青认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 不是诗人,但有一点诗人的气质;不是演员,但有一点演员的风采。而实现这些理想、志向,除了客观因素的影响之外,主要靠的就是内驱力,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学科,同时还要批判自己的学科,但更重要的是建设自己的学科。从破到立,从批判走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就语文学科而言,尽管这几年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受到的批评、责难乃至谩骂很多,但其中许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携手并肩,上下而求索。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刘芳主编的《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内容涉及神舟家族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映人间

    映人间

    带江湖的玄幻,这是我的陈述。仙魔耸立,群雄并起,妖兽横行。诸群争霸。圣人皆独门自立,大能者一气可伏天。泛泛之人如蝼蚁。这个大陆凡人修行者难以贯通气脉。大能者皆高高在上,可改变苍生。在这个不公平的大陆。实力为尊一少年为证公平被迫走上了这不凡之路。
  • 大地行吟

    大地行吟

    本书是马启智同志诗词结集,收录了诗词数十首,分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 浮云遮

    浮云遮

    当她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了的时候,突然睁眼一看,一切都是小时候的样子,那个时候,她还是太傅府的嫡出娇女,那她就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他们好好玩玩,并且亲情爱情、票子位子我都要!,既然上天让她重活一世,那她一定得把握好了,那些曾伤害过她的人,只配被她踩在脚下!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惊世帝妃:神医七小姐

    惊世帝妃:神医七小姐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圣手神医,却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的废材小姐。废材命运?不!从现在开始命运将掌握在自己手中。且看她如何仗剑天下,称霸群雄!他本是一国皇子,性格清冷孤傲,天赋卓绝,他自诩从未被别人打败过,却唯独输给了她,把心....输给了她。自此以后,他追她躲,但他坚信,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注定是他的妻。九天玄女九天剑,月里嫦娥月里仙。觉知此事尚知晚,沉心至此不复还。
  • 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

    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

    (【蓬莱岛】作品)一个爱看帅哥的女人,在生日上见到自己的干哥哥也能幻想一番。用通俗的话说她就一个“小花痴”,可是在穿越后却对眼前的美男豪无兴趣。哦,不!她不是没兴趣,她是怕嫁给他后人生不再自由。她爱帅哥,但不一定要嫁与帅哥。想知道她如何穿梭在众多帅哥之中的,且由《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慢慢道来。
  •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 系列之仙棍护妻日常

    系列之仙棍护妻日常

    简介什么的,不存在的。非正统修仙,一点都不稳但是却皮得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