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000000005

第5章 幸福递减定律:拥有的越多你就越麻木

当我们在追求心仪的女孩或爱慕的男孩时,我们能深刻体验到幸福的满足感。即使约会对方迟到两三个小时,辛苦的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即使得到的仅仅是女孩或男孩的一个笑脸也会甜到心底。随着幸福的积累,甜蜜的吻印到自己唇上的时候,幸福就上升到一个高度,快乐的日子天天有,幸福的人儿不知愁。婚礼进行曲将幸福推向高潮,双方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自己有多幸福。随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拥有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慢慢地就会觉得以前在手的幸福开始褪色,开始不停地羡慕人家的幸福,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十分平淡。

当男孩虔诚地用马尾草编成戒指,给心仪的女孩戴上时,两个人感觉这一刻就是人间的天堂。多年后,当他们步入中年,有钱、有地位之后,丈夫再给妻子买多少钻戒,都不如当初那枚草戒指带给他们的幸福。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是所有国人特别期待的,一年等待一次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少精神上的喜悦。但不可否认的是,指责声也不绝于耳。深层分析之后,才发现不是“春晚”的质量下降了,而是人们欣赏水平提高的幅度大于“春晚”艺术质量的提升速度。事实上,“春晚”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被社会文化生活样式的丰富多彩性给冲击了,观众们看腻了节目形式,看烦了演员熟悉的面孔。所以,人们才会越来越觉得“春晚”没意思。是我们追求更新、更潮的欲望挡住了我们珍惜拥有现在的激情。是我们拥有的幸福太多,以至于我们渐渐失去了感受幸福的魅力的能力。

经济学家把这类现象命名为边际效用递减定律,也称为幸福递减定律,即人们从获得的一个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和幸福感,会随着所获得物品的增多而减少。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我们处于较差的状态时,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会带给我们极大的喜悦;而当我们所处的环境渐渐变好时,我们的需求、观念和欲望等都会发生变化,同样的事物再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再也找不到当初的幸福感了。

美国的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在《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的文章中叙述道,“假如你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曲线图,你会发现所绘制的曲线多呈向上的走势:人均收入、‘实际’收入水平、人均寿命、住房面积、小汽车的人均拥有量、每年拨打的电话次数、每年旅行的次数、所获得的最高学位、智商分数等都在提高。然而,当我们转至人们的内心,幸福指数在近50年来没有任何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欧美人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只有幸福除外。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但人们却没有觉得更幸福。”

社会进步中的这一悖论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幸福”或“主观幸福感”这个课题。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兰研究发现,在1950年,约60%的美国人说自己是幸福的,此后这个比例除偶尔起伏之外几乎没有大变动;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的比例却由1950年的7.5%降至今天的6%,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清晰地指出,当人们满足了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时,就会追逐更高一层的需求,如安全需求、审美需求。例如,刚脱离贫困时期的人们,渴求的是能吃饱肚子,后来生活富裕了就渴求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一台电视机,再后来生活小康了,就渴求能拥有一台电脑、一辆小轿车等。当这些需求一个又一个不断地被满足时,人们也就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幸福。可以这样说,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需求是无限的。需求与幸福是成正比的。我们在不停地追逐幸福,实际上是在不停地实现着我们的需求。

然而,需求的满足导致的幸福又是不会长久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会逐渐淡化。假如,一个人渴求并拥有了一座新房子时,那么他就获得了幸福,但当他住进去三五个月或更久的时候,这座房子在他心目中的新鲜感和幸福感就会淡化、消失。简单地讲就是,新房子住习惯了,就感觉不出是新房子了。人们得到一个幸福后,那么人们对同一个或同一类幸福的渴求度就会递减,当人们再次获得这个或这类幸福时的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当达到足够多的次数时,渴求度会变为零,幸福感也就变为零了。

19世纪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说过,“每一种事情都变得非常容易之际,人类就只有一种需要了——需要困难。”这句话很有哲理:有了困难,才知每一分钱来之不易;有了困难,才知人间真情是多么温暖;历经困难获得的幸福记忆才会更深刻。如果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人们的渴求度就会相应变大,那么获得的幸福感就会越大。因为渴求度越大,就是渴求的幸福越难被满足,所以当这样的渴求被满足时,人们所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大。

以喝水为例,在正常情况下,喝水仅仅是满足生理的一种需要,一般是不会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但如果在你很渴的情况下想喝水、身边又有水的时候,这时喝水的感觉就是“快乐”的感觉。但这时的感觉还不是幸福的感觉,因为这个快乐的享受是在不存在曲折的情况下获得的。假如你在沙漠里旅行,迷失了方向,而身边又没有水,在这种恐惧的气氛里,你又坚持了许多时日,在你口渴难耐,身体虚脱,生命面临威胁,希望几乎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了救命的水,此时你喝到水的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这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幸福得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捶胸顿足,让你狂呼呐喊。在经历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渴望获得的,这就是一种幸福。在奥运会比赛中,当运动员夺得金牌时,那种失控的情绪就是一种幸福的体现。

一般来讲,经历过死里逃生的人,都享受过这种巨大的幸福;经历过大风大浪大波折的人,都享受过较大的幸福;经历过一般曲曲折折的人,都享受过一般的幸福。而那些碌碌无为、顺风顺水、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等没有渴求的人就是常常抱怨的人,抱怨自己有多不幸福,羡慕别人拥有那么多,却总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难道只有经过重重困难的幸福才值得珍惜与怀念吗?我不这么看,细微之处见真情,平淡就是一种幸福。如何做才会使人们觉得身边拥有的就是幸福呢?

首先,幸福是需要感觉的。相恋多年的恋人最终走进结婚殿堂,写下爱的永恒誓言。但在之后的家庭生活中,除了爱情还有生活。而生活的琐碎往往能轻易地夺走属于爱情的精粹。当你拥有了,却又无暇兼顾时,你的幸福感觉就会悄悄溜走,剩下的只是生活的平淡。幸福是需要有感觉的。钻戒带不来当初心灵的萌动,但确有永恒相随的坚定;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琐碎,但是能与心爱的人一起感受这些琐碎,体验人世间的点点滴滴,应该说,生活的乐趣源于此,幸福的感觉也源于此。

其次,幸福是需要提醒的。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喜悦和满足的东西,它们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改变,只是因为时过境迁,我们的品位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或者简单地说,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感受,于是不再把这种状态当做幸福了。这时没有感到幸福,往往并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幸福,而是你正处于幸福之中,所以千万不要让感官的味蕾失去对幸福的敏感。幸福是需要提醒的,早上对爱人的一个轻吻,子女甜蜜的一声呼唤,这都是幸福。人们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正如梅里尔·斯特里普在电影《时时刻刻》中说:“我以为幸福刚刚开始,其实错了,幸福一直都在你身边”。

最后,幸福也是需要感激的。怀有感激之心,才能让幸福感保持长久。如果人们在平时能够多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赐和帮助,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幸福的感觉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幸福随着需要而来,随着追求而来,随着希望而来,随着创造而来。当最终获得幸福的时候,要感激曾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即使是一句轻轻的问候,也是维持幸福的良剂。千万别让幸福在你麻木的神经间溜走。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和心理健康的书籍,是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行文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的点评,能为青少年的心灵送上一道滋补的鸡汤。书中每章附有哈佛教授的名言,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温言细语就仿佛在耳畔:与此同时,还有哈佛精英介绍以及相关名人名言,让我们能从伟人那里学习到成长的经验和强韧心灵的妙方。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本书精心演绎的精彩不容错过。
  • 心理学与谈判力

    心理学与谈判力

    本书全面介绍了谈判中的心理技巧,包括:如何通过耐心倾听来把握对方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如何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信任感;如何解读对方的肢体语言,了解其真实意图;如何营造强大的气场,在谈判中占据心理优势;如何抓住对方的弱点,突破其心理防线;如何化解剑拔弩张的敌对情绪,打破谈判僵局;如何迷惑与诱导对方,达到自己的谈判目标。读完这本书,相信谈判桌上的心理专家、现实中的谈判高手就是你!
  • 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

    牧之编著的这本《让你轻松带团队的管理心理学》剖析了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之道,针对在执行过程中管理者可能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全书内容充实,观点科学,操作性、指导性、实用性强,是管理者提高自身能力、轻松带出一流团队的最佳指南。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全新升级图解版)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全新升级图解版)

    本书从人生、处世、职场、生活等多个方面,对“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进行了全面而且深入的解读,让我们可以重新的认知自己,学会应该如何的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因为沉住气,才能守住幸福;因为沉住气,才能成就事业……沉住气之于人生,不是无聊与痛苦的渊薮,而是成长与创造的乐园。一个沉不住气的人,心智肯定是不成熟的;一个沉住气的人,必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
  •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生活中总是有种种挫折,人们也常常陷入痛苦、沮丧、焦虑和无助当中,但如果你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你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拥有自己的快乐王国。本书向大家介绍了适度放松、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一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借鉴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家来改善情绪、控制自我。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果你希望获得简单的幸福,那就快快来阅读本书吧。
热门推荐
  • 那年桃花盛开的季节

    那年桃花盛开的季节

    那年正逢桃花盛开之时,我在这此处结识了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震撼三部曲: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

    中国震撼三部曲:中国震撼·中国触动·中国超越

    中国三部曲”整合了张维为近年来的代表作《中国触动》《中国震撼》,是建设中国话语的尝试,也就是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评论中国和世界,来解构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激发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研究,为中国全面西方、西方模式和话语作出中国人的贡献。
  • 上山

    上山

    “上山?”老板娘忙着登记身份证,头都没抬。“上山?”“哦,不是去阿里?”“哦哦,是去阿里金小提还是眨巴眼皮,不敢相信老板娘说的“上山”是说走新藏线——国道219!用那么俏生生的语气。她回房间说给毕岸临听。毕岸临说:“上山?她就这么说?叶城人也太牛了吧。十六个达坂,四十四道冰沟,平均海拔4500米,跨越昆仑、喀喇昆仑、冈底斯、喜马拉雅四大山系……就说了个——上山,啊?”少顷又说:“那么,咱也上山?”金小提胳膊一挥说:“当然,上山。
  • 破云者

    破云者

    41世纪的宋谦,穿越到一个修灵世界,开始一段沙雕的修灵之旅……经商有道,家族崛起;文采飞扬,进阶官场;明枪暗箭,庙堂风云;变幻莫测,血雨江湖。游灵在哭泣,巨兽在咆哮,奇境开始出现,异族开始崛起拨开迷雾重重,一个又一个危机、一个又一个真相接踵而来。
  • 吴兴华文集

    吴兴华文集

    吴兴华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他创作的诗歌和翻译的作品大都发表在三四十年代。本书《吴兴华文集》收录了吴兴华《沙的建筑者》《从动物的生存说起》《记诗神的生病》《唐诗别裁》书后、《谈诗选》《现在的新诗》《谈田园诗》《两本关于叶芝的书》《怎样谈话》《鸽,夜莺与红雀》《秋天的日记》《再来一次》《乔易士研究》《菲尼根的醒来》《记亡妹》《游梦者》《马洛和他的无神论思想》等文章,吴兴华是天才式的人物,英年早逝,可悲可叹。阅读本书可以解读吴兴华作品的深刻蕴涵,了解他英年早逝的悲情人生。
  • 穿越兽世:神界上神

    穿越兽世:神界上神

    千年前,凌一剑为了天下大义杀了冷璃。千年后,凌一剑封印记忆下凡历劫,碰到了失去记忆的冷璃,骗取了她的真心……一朝穿越兽世,开启空间重新登上了修仙之途,找回了记忆,千年前的真相一点一点揭开。同时,冷璃发现了真正对她好的人,可是凌一剑却死缠难打,既然这样那就一巴掌拍过去!
  • 宝贝错爱替身总裁

    宝贝错爱替身总裁

    深爱多年的男友竟喜欢上了别人,而她也阴差阳错和总裁在一起了,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她命中注定要做总裁的小助理?
  •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说话技巧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说话技巧

    哈佛大学里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经写道:“不管任何课程,只要你能满怀热忱,就一定可以确保无事。假如你对某一结果热切关注,你一定会达成愿望。假如你全心想做好一件事,你一定会做好它。假如你期望财富,那你就会拥有财富。假如你渴望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你一定会学富五车。只要你真心地期盼这些事,只有你心无旁骛地去努力,你才不会胡思乱想一些不相干的事,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