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500000015

第15章 王维(五首)(2)

接下来两句是写他崇高的品质:“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燕弓”,是燕地出产的弓,以坚劲著名。这句是说老将希望得到强弓射杀大将。“大将”,这里指敌方的将领,一作“天将”。“越甲鸣吾君”,用典。《说苑·立节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越国的军队侵入齐国,齐国雍门子狄为此向齐王请死。齐王说“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你为什么要请死呢?雍门子狄说:“我曾听说,从前您在苑囿打猎,不是有个车右,因车子的左毂有响声惊扰了您,而向您请死吗?”齐王说:“有这回事。”雍门子狄说:“现在越兵入境惊动了您,难道还会在左毂响声的惊扰之下吗?车右可以因左毂响而死,而我却不可以因越兵入境而死吗?”说完便刎颈而死。当天,越国听到这个消息,便退兵七十里,并且说:“齐王有这样的大臣,侵犯齐国将对越国不利。”齐国以上卿之礼葬雍门子狄。诗人借用这个故事来表达老将誓死报国的坚强决心,他不愿眼看敌人侵入自己的国家,认为强敌犯边,“回郊多垒”,乃是将军们的莫大耻辱。

最后两句用汉代老将魏尚的故事作结:“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云中”,汉郡名,在今山西大同一带。“守”,太守。云中守,指魏尚。据《汉书·冯唐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深得军心,防御匈奴有功,后因上功首虏差六级,被削职为民。有一天汉文帝对冯唐说:“我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岂忧匈奴哉?”意谓缺少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名将。冯唐借此为魏尚打抱不平,说:“陛下(皇帝)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尚,坐(因)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是(此)言之,陛下虽得李牧不能用也。”文帝感悟,便命令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而且恢复了他的官职。这两句是说:不要嫌弃像魏尚那样的老将,只要朝廷起用他,仍然能上阵杀敌,为国立功。这里是老将悲愤的呼声,也是作者的不平之鸣。

以上十句为第三段,写老将闻边烽未熄,战事告急,便老而复起,仍想为国杀敌立功。

全诗通过对一位老将坎坷命运的描写,一方面歌颂了老将始终如一的爱国精神,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对将士的冷酷无情。

读完这首诗,我们不禁要问:这位老将英勇杀敌,劳苦功高,不但没有得到应得封赏,反而被废弃不用,甚至被彻底忘却,不再起用,难道真是命运吗?

在艺术上,此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运用边叙述、边描写、边议论抒情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老将的英雄形象。作者从老将青少年时的英勇无敌,屡立战功,写到被弃置闲居的空虚无聊,尽管身体、环境、职位和生活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他报国的雄心壮志却并没有泯灭,当外族发动侵略战争时,他仍想重返前线,杀敌立功。这样的老将形象,不仅使人感到可敬可爱,而且会激起读者对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不满。

二、巧妙而强烈的对比手法。如:次段中老将被弃置闲居的凄苦冷落生活,不仅与首段中青少年时英勇有为的征战生活形成对比,而且与末段中他雄心勃起,准备重返前线的情景亦是一个对比。在每一段中,这种对比艺术也是很明显的,如首段写他英勇善战、屡建边功而得不到爵赏。次段写他被弃衰朽,但报国之心不衰。末段写敌人犯边,军情危急,老将心情激扬,决心再次上前线为国立功,但统治者已彻底将他废弃,并无再次起用之意。这样,老将的行动愈热烈,心情愈激动,就愈显出统治者的冷酷无情。句与句之间也有对比,如“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天幸”与“数奇”的对比),“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报国”与“好发酒疯”对比)。正是由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才使这位老将的形象更加感人,也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三、多用对偶的句法。如“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白额虎”对“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三千里”对“百万师”;“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天幸”对“数奇”;“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全目”对“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故候瓜”对“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穷巷”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飞泉”对“使酒”;“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三河”对“五道”;“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燕弓”对“越甲”,几乎句句相对,尤为工巧。

四、多用典故。诗中通过用典来描写人物形象,十分耐人寻味,同时使诗的语言显得含蓄、精炼。但由于用典过多,几乎句句用典,有些典故也不够贴切,近于堆砌。

精妙的画笔雄伟的形象

——读《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山水诗人兼画家,他深厚的绘画造诣使其诗特别富有诗情画意。早在唐代天宝年间,殷璠《河岳英灵集》中便有“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赞誉。到了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此,“诗中有画”便成了王维诗的定评。的确,在王维的山水诗中,有不少是以绘画技法来表现大自然,塑造景物形象的优秀之作,这首《终南山》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历代传诵,脍炙人口。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终南山时所作。诗中着力描绘终南山高大雄伟的动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赞美之情。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开篇便以极其精炼的笔触,勾画出终南山的总面貌。首句写终南山的高峻,次句写山脉的绵远。“太乙”,即终南山,在陕西省长安县南,又名秦岭。《陕西通志》说:“终南山西起陇山,东逾商洛,绵亘千里有余,南北亦然。”这里用“近天都”来形容太乙峰的高峻,直逼天帝所居处,具有巨大的气魄。“海隅”,即海边。“到海隅”,极言山脉之广大,绵延不绝,直达那遥远的大海边。着一“到”字,变静景为活景,形象十分生动。

实际上,终南山的东边只达河南陕县,距海甚远,这里分明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借以唤起读者的想象。这开头两句,落笔不凡。诗先树起终南山的主峰,居高临下,总揽全山,然后宕开一笔,气势雄浑,意境阔大,引人入胜。

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通过对山中云气变幻的细致描绘,进一步烘托出终南山的雄伟壮观。诗人从远处望去,山顶白云环绕,烟雾迷茫。当他快步登上山峰时,烟雾反而不见了,回头一看,半山腰间忽而白云聚合,四望如一。此联看似平淡无奇,但闭目一想,却生动逼真,妙不可言。“白云”、“青霭”,一“合”一“无”,山中云气变幻多姿的奇景如在目前,暗托出山的高峻雄伟。没有“白云”、“青霭”,山的风姿韵致就显现不出。这种表现手法,也就是王夫之说的“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回望”和“入看”,更是传神传情。寥寥几笔,便把诗人观赏山中景物时的惊喜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由此可见作者的巧心妙笔。

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承接上两联对终南山的雄伟形象作具体而鲜明的刻画。“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按天上二十八星宿的区分来标志地上的界域称为“分野”。这里形容山之广袤。它的主峰所占的地域就跨过了不同的分野,那连绵不绝的支脉就更不待说了。一个“变”字,更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登峰纵目回望的主观感受。这样写,正与首联“连山到海隅”相应,使其语言夸张而又不失真实。“阴晴众壑殊”从侧面再作渲染。“众”字写山谷之多。“殊”字写气候之差异:同一时间内,各山谷间有阴有晴,半阴半晴,光怪陆离。如此神奇绝妙的景物气象非高山深谷是不可能有的。这句与“白云”、“青霭”一联相应,是在给山着色点染,使诗人笔下的终南山,既有高峻广大之貌,又有妩媚多姿之美。

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则运用白描手法,写诗人在山中游赏了一整天,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想找个地方投宿,但山深人稀,不见村落,忽闻隔溪有伐木声,便寻声探问。这一联虽在写人的活动,但仍是写山,以人烟稀少,从旁烘托山势之高。“暮投”二字,暗点山景之胜。诗人流连忘返,尚不足以尽兴,故探询住处,以待明日再游。如此匠心经营,意在以小衬大,以有限显无穷。所以清人沈德潜说:“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见山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唐诗别裁集》)这是很有见地的。如此结尾极为精彩,犹如画龙点睛,使全篇呈现光彩,生趣盎然,具有玩味不尽之妙。

全诗八句四十个字,采用了大笔勾勒、远近结合、大小相衬、虚实相生等手法,把终南山巍峨磅礴的气势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诵读这样的山水名篇,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仿佛是一幅雄伟高大、壮丽多姿、气象万千、意境空灵的山水图。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的确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沈德潜评此诗说:“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下。”这评语并非过誉。

情调高昂风格豪壮

——读《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虽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但他早期也创作了不少以军旅边塞生活为题材的诗篇。这些诗,情调高昂,风格豪壮,代表了他诗歌创作雄浑的一面。《使至塞上》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大胜吐蕃。是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塞上,宣慰将士,写下了这首边塞名篇。有人说此诗是他出使途中所作。诗人写诗即景成篇的固然有,然而事后命笔的更为常见,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王维创作这首诗的时地。

“使至塞上”是出使边塞的意思。

起首两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即将赴边宣慰将士。“单车”,即轻车简从,说明此次出塞车仗随从不多,规模不大,暗含独当重任之意。“问边”二字,交代了赴边的任务和目的,是慰问边防将士。一个“欲”字,告诉读者,诗人即将出发了,此去征途有多远呢?“属国过居延”,远在居延之外。“属国”,汉代把那些已属于汉朝而仍保留其原国号的附属国,称为“属国”。一说“属国”,为典属国的简称。“典属国”是秦汉时官名,说苏武出使匈奴,回朝后被任为“典属国”(外交官),王维奉使问边,故以“属国”自称。此说亦能讲得通。但古代以官职自称的例子恐怕不多,故此说不太可靠。“居延”,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凉州有张掖,是居延属国。汉末居延已设置为县。不少选本把“属国过居延”解释为“经过居延属国”的倒文,这是不对的。居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诗人要去的甘肃武威(凉州)距离还很远,再说诗人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根本就不可能要经过居延。因此“属国过居延”的“过”字,不是“经过”,而是远过、超过的意思。此二句,有的本子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如《文苑英华》、《唐宋诗举要》),疑是后人所改。

同类推荐
  • 梦话

    梦话

    我与本书的作者,素昧平生,只知道他留学加拿大,是一位海归IT精英。我一直相信,一个人闲暇时的状态是最能体现真实自我的。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奇迹,是日常生活中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的奇迹;这里的每一首诗,也都是一种武器,是作者切入生活、剖析心灵的武器-写诗,是为了更清醒地活在喧嚣之中。
  • 白面孔

    白面孔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
  •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小说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小说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精华读本:外国小说名作欣赏》以鉴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培养文学和艺术欣赏趣味、提升人文素养为宗旨,以发表名家赏析名著的经典之作为特色。精选篇章,将四百余篇名家所写的赏析中外文学名著的经典文章,以古今中外为经,以文学体裁为纬,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共十二分册。所辑篇目,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
  • 王寿强的散文

    王寿强的散文

    接到女儿的电话,我立即背起行囊,登上开往南京的快速列车。因为使命在身,来不得半点的迟疑和延缓,正如归心似箭一样,我是心飞如箭,牵挂的心早已飞到远在南京的女儿那里!列车仿佛洞悉我的心思,快速奔驰在广袤的华东大平原上。原野上的风景一幅幅飞快地呈现在你的眼前,又迅速的离你而去,犹如反复放映一部精彩纷呈的平原风光纪实片。凭窗远眺,车窗外迷人的景致让我一度紧张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时值夏末秋初交替时期,田野里绿色仍然是主色调,升腾着勃勃向上的气势和生命的无限张力。
  •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热门推荐
  • 无限掌控

    无限掌控

    一片神秘的大陆,一个个强横无比的绝世强者!出生在混元大陆的他,能否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少年的坎坷并没有打倒他,尽管以后的道路也是异常艰险,但是他从来都不惧怕,因为他有梦!元猩一出毁灭天地,元龙一现万人跪伏!元鵬一闪激射万里,元灵附身不死之躯!偶的逆天神功四象决,是他的运气,还是他的宿命?“世间万物皆有形!皆本源!皆共生!万物为我!我为万物!万物唯我定!万物之本!唯吾掌控!”且看少年,如何凭借逆天神功,站在万物之巅!
  • 万分荣幸

    万分荣幸

    这是一个机缘巧合。谁能想到那个遥不可及的白月光会成为她的初恋。“可能是个天大的笑话吧,我居然被人喜欢了。”这是陈安上高中以来,朋友圈里的第一个仅自己可见的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在骗我,可能是你看走眼了吧。”……“你喜欢我?我…我…怎么会值得你喜欢呢。我们不合适吧?”“我怎么知道我们合不合适,难道要我试过之后再告诉你吗?”后来,他们成为对方的仅你可喜欢——“万分荣幸认识你,万分荣幸和你在一起,万分荣幸你也喜欢我。”对于我们之间的巧合,万分荣幸。——《万分荣幸》
  • 帝尊太强势夫人哪里逃

    帝尊太强势夫人哪里逃

    一朝魂穿,能力苏醒。灵丹稀少,呵呵,不好意思,本人当糖豆吃。魔兽难获,额,上古神兽当坐骑。虐渣男虐白莲,叫你们仗势欺人,看老娘不弄死你们!什么?有强者来杀我?!啊!啊!啊!啊!帝尊有人要杀你夫人,你夫人打不过啊!!某人眼睛一眯,手一挥,去你的强者。诶?这个又帅又牛的人是谁?!OMG,老娘供血不足了啊!!
  • 冲锋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冲锋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 官人请自重

    官人请自重

    男人有钱就变坏,何况还有权。糟糠之妻都能撇下,亲生儿子都不要,还有人你不敢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匣书:寻找失落之国(全集)

    金匣书:寻找失落之国(全集)

    河南大建村白国墓葬发现神秘金匣书。金匣上刻有“天佑崇文,百战不殆”的篆体汉字,并有弯刀标记,但信中文字不属于我国任何一种字体……金匣书的神秘文字,吸引了中亚考古所的两名青年男女赵登峰和白翦翦开始破译,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开始展开。一部穿越千年的《金匣书》,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传说,引出—个靠着黄金弯月刀打下西丹王国的英雄缔造了神话般的“黄金之城”。神启碑、火落之国、九转龙纹印,现实和梦境的纠缠,前世与今生的牵引,冥冥之中注定的命运把人们引向何方?
  • 狼的前半生

    狼的前半生

    出生在21世纪的新青年,机缘巧合踏上创业路,步入绝境的他能否绝处逢生,又如何在人才济济的创业大潮和雄厚的资本市场角逐?
  • 帝女殇:冷情王爷难擒妃

    帝女殇:冷情王爷难擒妃

    等待死亡的间谍,睁开眼睛迎接自己的是一场穿越不知道多少年的古代王朝,一跃成为王府的郡主,纠缠在王权的阴谋之间,再也无法抽离。骄傲冷漠的公主,运筹帷幄的智谋,翻云覆雨的手段,尊贵的立于皇权之巅,却因爱上自己的皇叔,与其锋芒一般,被推向风口浪尖之中。她说:“纵然万世不容又能怎样,爱了便是爱了,就算阿鼻地狱,只要你敢,我便不离不弃。”他说:“我可以承诺你一辈子,可以给你你要的一切,唯一不能给你的,只有爱。”骄傲的凤凰,不能因为乱伦的字眼,滴下自己珍贵的眼泪,哪怕万劫不复,也不许人伤你分毫。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