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1500000041

第41章 白居易(五首)(4)

按照叙述的层次,全诗可分为四段。第一段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以送客起笔,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冷落寞的秋夜送别的气氛,为全诗设置了一个特定的秋的背景。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四句,续写送行情景:诗人送行到江边,客人已上船了,诗人赶忙上船与之饯别,但举杯欲饮却无音乐伴奏,岂不叫人扫兴?“无管弦”是从声情上写送别时的条件不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管弦声的渴念,为下面“忽闻”的情景作伏笔。“醉不成欢”是由“惨将别”引起的。分别之际,喝醉了酒更使人感伤,又逢这秋江月夜;凄清的景色与“惨将别”的心情交融为一体,构成了悲抑低沉的意境。有了上面渲染的环境气氛,接下去便可写琵琶女的出场了。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几句写得曲折而富有层次。诗由“忽闻”一转,正当主客“醉不成欢”、无音乐助兴之时,忽然听到从水面上传来了琵琶声,无意中被这突如其来的乐声所吸引,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这是“忽闻”时所产生的惊人效果。接着诗人便“寻声暗问弹者谁”,因为是在夜间,看不清弹者,于是就根据声音去寻找,但夜江茫茫,其声飘然易逝,时有时无,断断续续,故用“暗问”二字,既真实而又传神。这一“寻”一“问”,便把诗人马上想见到弹者的急切心情表现出来了。而这时弹者的情形该是怎样的呢?“琵琶声停欲语迟。”此句一连用了三个动作:她闻声后,先是一惊,于是“琵琶声停”,想说话,而又迟疑了,由此可见她内心世界的复杂。“欲语迟”三字,正是把她那久历风尘、饱尝辛酸的残破心理和欲出而又不即出的痛苦情态,十分形象而细致地刻画出来了。但行文至此,“弹者谁”之谜尚未解开,于是又“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对方是否应邀而出呢?诗人故意在此置一悬念,吸引读者不得不往下看。她——这位弹者终于出场了,是经过“千呼万唤”才肯“出来”的,可见出来之不易;出来后却又“犹抱琵琶半遮面”,可见似含难言之痛。寥寥几笔,把琵琶女被邀出场时的迟疑腼腆,不愿见生人的种种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

第二段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集中描写琵琶女的弹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写调音定弦,然而却“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一个“情”字。“情”字贯注于琵琶女的弹奏之中。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掩抑”,写弹奏时的手法。“低眉”,写弹奏时的情态,与上文“犹抱琵琶半遮面”相应,上下贯联,天衣无缝。“信手”而弹,见其从容轻松,为下文写其技艺的精湛作伏笔。“不得意”与“无限事”皆言情,而此情均得从“续续弹”的琵琶声中曲曲传出,如泣如诉,如怨如艾,感染于人者至深。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指法。用一“轻”一“慢”一“复”,足见其指法之灵活多变、弹技之娴熟,加上弹奏的又是当时京都流行的名曲《霓裳》和《六幺》,这就更加引人入胜了。

接着便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段文字十分精彩,堪称摹写音乐之绝唱:写弦声的沉重、舒长,如急风骤雨;写弦声的缠绵轻柔,如对耳私语;写弦声的嘹亮,如珠落玉盘;写弦声的圆润婉转,如花间莺语;写弦声的阻抑幽咽,如冰下泉流。吟诵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见到了琵琶女那优美的弹奏姿态,欣赏到音乐本身的妙处。尤其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描写,既有听觉上的叮当之声,又有感觉上的明朗圆熟、自然流丽之美,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由前面的高潮突然转入低潮。那“嘈嘈切切错杂弹”的音乐交响至此犹如结冰的泉水般渐渐停歇。这只是音乐上的“间歇”,弹者的情绪并没有完全平息下来,而另一种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愁”和“恨”缓缓升起,这时虽然没有声音,然而却比有声的演奏更为丰富,更为动人。这就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两句所表现的内容。诗以无声衬托有声,又以无声烘托有情,为下面演奏重新进入高潮作铺垫。清人沈德潜说:“小住复弹,此余声也。”又说,“诸本‘此时无声胜有声’,既无声矣,下二语如何接出?宋本‘无声复有声’谓住而又弹也。古本可贵如此。”(《唐诗别裁集》)高步瀛则认为“‘无声复有声’语稚而意浅,并失下二句斗转之妙”。(《唐宋诗举要》)笔者以为高说比沈说高明。且看“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二句,笔锋急转,在经过刹那的万籁无声之后,终于迸发出一阵清脆激越的强音,这乐声如银瓶爆破,水浆迸溅,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大有平地耸拔、异峰突起之势!弹者那被压抑的“幽愁暗恨”也随着这激越的弦声进入了高潮。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第一曲结束。曲终收拨,四弦齐发一声,如撕裂绸帛,乐曲在激越而强烈的高潮中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情绪却并没有消失,诗的段末两句写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一声“裂帛”之后,乐曲停止了,东西船里的听众似梦方醒,静悄悄无人说话,环顾四周,万籁俱静,只见夜月已升在空中,它倒映在江心,把江水映得一片白亮。这是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衬托其演奏效果的迷人。“悄无言”与“唯见”,正是写出了听众入迷恍惚、如痴如醉的情景。

第三段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自述身世。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这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为下文“自言”过渡。可谓语未出口,情已动人。接着是她的诉说:“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这几句自述其籍贯、出身以及技艺和容貌。她原是京城人,居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原名下马陵,后讹为“虾蟆陵”);十三岁学会了弹奏琵琶,便名列教坊魁首;她的演奏连琵琶名师也不得不佩服,打扮起来使当时长安的名伎也为之嫉妒。可见她在年轻时才貌俱佳,名噪一时,因而招来了下面豪华奢纵的场景:“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缠头”,唐时风俗,歌舞者演奏完毕,宾客以绫帛或财物为赠,叫作“缠头”。着一“争”字,写出了贵族子弟无不为之倾倒、争着与她接近的情景。“不知数”,极言馈赠之多;“击节碎”、“翻酒污”,更见其受宠而得意。她歌唱高兴之时,不用木板而是拔下头上的金银首饰在桌上打拍,以至将此珍贵之物击碎;她在宴会上和贵族们嬉笑取闹,狂饮作乐,以至身上血红色的罗裙被泼翻了的酒污染。如此豪华奢侈的盛况,简直叫人无法想象。不过,从“碎”、“血”、“翻”、“污”等字眼中,读者似乎可以预感到这位琵琶女将来的命运。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年复一年地在欢笑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美好的青春,这是从时间的跨度上对旧日生活的追悔。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随着社会的变故,岁月的流逝,这位歌伎的生活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后因朱颜衰老,不能再以卖笑为生,只得以“老大”之身“嫁作商人妇”。目前之境遇与昔日之盛况,一盛一衰,经过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是写商人对她的厌弃。“重利”二字,含蓄地揭示了当时“人不如钱”的社会现象。那些贵族商人,他们有钱,哪里买不到欢笑?因而把“离别”看得很平常,何况她又是一位年长色衰的长安故倡。据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此茶商之娶长安故倡,特不过一寻常之外妇,其关系在可离可合之间,以今日通行语言之,直同居而已。”所以将她抛在空船上,弃之而不顾,让她过着孤独悲凉的生活。

同类推荐
  • 木心诗选

    木心诗选

    姗姗来迟,《从前慢》作者诗选第一定本。《木心诗选》的诗歌,从最早期的《阿里山之夜》,到最为读者所知的《从前慢》,以及最最“天书”的《同袍》四言诗等,各个时期的,均精选于木心生前自订的全部六种诗集——《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伪所罗门书》《巴珑》《诗经演》《云雀叫了一整天》。木心的诗,例外与常态,跳出惯性思维的思维,是空话套话的死敌。诗的品质,嫉俗如仇,不炫耀不喧闹,以“故实”抒情,形成“遐想中低声吟咏的力量”,和现实生活、历史时空、古典文学、西方文化文学都形成互文。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荷马史诗·奥德赛

    荷马史诗·奥德赛

    《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奥德赛》是以特洛亚战争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史诗”中惟一一部传世的“返乡史诗”。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亚城之后,率领自己的军队渡海回国。途中遭遇各种艰难险阻,历经十年飘泊,随行同伴全部遇难,只有他在女神雅典娜的佑助下,坚韧不拔地孤身一人回到久别的故乡。
  •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喜剧之一,书中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此剧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戏剧史上影响巨大。
  •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近20年前余秋雨开始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它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这期间,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疆》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至此,余秋雨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进行了完整的关注和记录。余秋雨在《行者无疆》中感叹道:“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更羡慕街边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闪,便觉得目光悠长,山河无恙。但这些年,却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闭,对世界对自己有不少时空错觉。”《行者无疆》分南欧、中欧、西欧、北欧4卷,收录散文80篇。全书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全新版的《行者无疆》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热门推荐
  • 最强Q币助手

    最强Q币助手

    “哎,打折?不要,就要全款买。”“游戏土豪?不存在的!”张天看着Q币余额的几十个0,有些无奈。“任务积分可以兑换任何东西。”“一个渣渣的小厉鬼,怕你?”“三年之约,南极穹顶,等你!”
  • 种田天下第一村

    种田天下第一村

    穿越成家贫四壁的农家女,本以为会勾心斗角,岂料,家人都是护短的,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不过……那只猴子想要读书?黄鼠狼还成精了?还有只鹦鹉简直不要太嘴贱。松鼠什么的,为什么要在她家树上坐窝???至于系统……人物面板怎么这么多框?“白白白白白白,白起将军,你你你老人家好好好啊。”
  • 范德机诗集

    范德机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肩膀,我的阳光

    你的肩膀,我的阳光

    原来,世上不是没有光明可惜,终究是迟了刘凯看着被解救下来的被拐姑娘脸上的欣喜想起很久以前那天下午阳光撒在她的脸上那一抹自信又张扬的笑容向阳原来你才是那抹射在他心里的阳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电影世界快递员

    电影世界快递员

    快递如风,常伴吾生。这是一个穿梭在电影世界,送送快递,顺便体验更精彩人(作)生(死)的故事。
  • 安全生产与事故赔偿

    安全生产与事故赔偿

    随着中国的复兴,华夏儿女们更加强了富强国家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活动中的民主性也更为明显。但是,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实践中也暴露出大量的生产事故,使我们意识到只抓生产,是不足以实现国家的更可迈进,如果没有安全生产的规则,没有安全生产的理念,摩天大楼也会毁于一个烟花上,热情的矿山也会沉默在一片气体中,英俊的小伙也会痛苦在粉尘里……。
  • 一纸十年伤

    一纸十年伤

    [提笔落白格,不下心情话。过页旧时语,一纸十年伤。]余以为爱岳一齐十年,却从未和她在一起;余以为和蓝梦在一起十年,却从未爱过她。爱情,究竟是最初的心动,还是最长情的告白?
  • 背负灵系统

    背负灵系统

    死之前,沈墨的奋斗目标是把自家两个不省心的弟弟妹妹照顾好,可惜妹妹死了,弟弟成了纨绔……死之后,沈墨遇到了一个白团子,为了活下去,她又成了“送温暖”的快递员,她以为日子就能这么过下去,可惜,妹妹又活了……妹,你安分点好吗?PS:本文无CP。
  • 易百分凌九秒

    易百分凌九秒

    时间,如果能够定格在这一刻,就好了。我喜欢你,永远的那种。(勿上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