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作文都是句子式标题作文,句子标题作文它的题目往往表达的意思比较明确,有时这句话就是论点,在审题时应注意侧重点,侧重什么,在前文的审提指导里已有提示,这些作文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准确理解了句子标题作文的特点,文章应该侧重什么把握的很好,审题准确,重点把握得好,或通过生动的故事来表现中心,或用充足的论据来论证,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丰富的素材来诠释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思路展得开,立意准确,内容充实,材料丰富,紧扣中心,主题中心突出。这是高考作文取胜的法宝。
典型失误分析
带着感动出发
岁月浸染红尘,时间风化记忆。
你们的身影依旧立于高高的精神山冈上。
那么今朝,请允许我。
带着出发,为你们,怆然涕下。
——题记
翻开史书,我常常会被那些垂青史册的历史人物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感动,为自己的行为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于是今夕,不如挂一盏明心灯,流一脉思古情,驾一叶之扁舟,带着感动出发,寻找那些感动于心的人们。)
心随苏武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贝加尔湖畔出发。)
胡茄幽怨,如泣如诉,似九霄鹤唳,若高野鸿哀。随苏武同去的节杖已经光秃。寒风再寒,也吹不冷苏武这个汉家男儿的热血。我们怎能不感动?当同伴卫律、李陵已成叛徒之时,只有苏武断然拒绝匈奴的威逼利诱,站在坚贞与铭记之间,他选择与孤冢相伴,与牧羊为群。十九年啊!一个只能靠吃毡毛和雪的汉子,倘若没有心中对大汉的坚守,怎能笑看风雪,赏高山雪莲?(苏武,你用汉家男儿的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动。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顺历史渊源而下。)
风追司马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西汉大牢里出发。)
冷月相照,透过牢房里窗户的栅栏,静静地泻在冰冷的地面上。司马迁蜷缩在角落里,心中呐喊,汉武帝啊,你怎能因我直谏就动用宫刑?月华如水,抚慰着司马迁受伤的心灵。是的,或许每个人在经受到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压迫后,都会从此一蹶不振,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司马迁没有放弃。宁愿伏案泼墨,也不愿消沉颓靡;宁愿继承父志,也不愿平庸偷生;于是,人们看到了史家之绝唱后坚稳的背影。(司马迁,你用挫折编成了一支羊毫,抒写了感动的心。而我,将携带这份感动出发,穿越历史的长河。)
天佑中华
(让我们带着感动从5月12日后的中国每一处出发。)2008年5月12日,一个灾难性的时间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且不说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且不说献血者的积极,且不说武装奔赴四川,就说全国哀悼日的三天,令死者安息,令生者敬畏。当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中国加油!四川雄起!”时,我早已泪眼婆娑。没有什么比灾难更痛,而它却也让中华民族凝聚成一座长城,坚不可摧!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描绘一幅名叫“感动”的中国画!(让我们怀着对古人的追忆,对死者的哀悼,将感动种植于心,时时刻刻带着感动出发!)
【失分警示】这篇文章语言表达不错,作者作文功底应该还可以,但没有点明主题,以致文章脱离“带着感动出发”之眼、之魂。考场作文必须点题,不点题就有离题之嫌,不点题就有事前预备了相似的文章考时照抄之嫌,而水到渠成地点了题就说明文章没有脱离制约的路线盲目乱跑,就说明文章与标题密切相关,彼呼此应。如果能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反复点题,则更能使文章线索清楚,结构严谨,而各部分的内容也更能有机地加强联络。上面文章每一部分的括号文字便是升格后添加的,这样,三个部分就“统一化”,更好地表现主题了。这里,强调一点,考场作文的点题主张醒目。点题要明白题眼,“带着感动出发”的题眼应是“出发”,“带着感动”属于动宾结构,修饰“出发”,所以文章的落脚在“感动”,点睛在“出发”,其实“出发”一词可以拓展:“出发”干什么?“出发”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去“出发”?“出发”的信念是什么?等等这些全凭考生的理解和延伸。
不要轻易说“不”广东考生“天下的好人啊,如果有谁见着我的孩子,请告诉我一声,让我见他一面,要是不能见,让他给我打个电话,让我听听他的声音,知道他还活着,我也就满足了……”这是一个堂堂七尺汉子含着双眼的晶莹面对荧屏的哭诉,这是一个苦苦寻觅孩子十二载的志愿者“父亲”对善良的呼唤,这是一个耐熬了四千多个不眠之夜的“受害者”对道德真情的渴盼。
泪,恣意横流,为赵大伟,为至今未归和至今已归的孩子,为道德尽丧,犯下永不饶恕罪行的那些人。
倪萍对工作人员说,请把小圆领上台来,小圆是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男孩,六年前的一个早晨高高兴兴地在父母的目送下去上学,可到了斜阳殆尽的黄昏却没有回来,也就没有再回来了。他的父母是云南一个偏僻山村的劳苦农民,老实巴交的他们从未祈求天降财源,住进高楼群,吃香喝辣,在他们心中唯一不变的希望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把孩子抚养成人成才,就是永远的幸福团圆,小圆的名字也许就是这么取来的吧!
工作人员把摄像机投向了后台的小圆,这本应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本应该是沐浴在父母关爱中成长起来的健康向上的孩子,可现在……他蜷在后台的一个角落里,头深深地扎着,面对着墙壁,工作人员凑到他耳边说了些什么,他没有回答,只是使劲地摇摇头。他没有面对摄像机,一直没有,但我从他羸弱的身子,从他苦闷的那一抱头中,我读到了一个十一岁孩子的辛酸与痛楚,我读到了社会道德沦丧者给他留下的终生伤害。
后来倪萍含着欲滴落的泪水低声地对观众说,孩子不愿在荧屏露面。那一刻,台下所有拥有或失去孩子的父亲、母亲们再也忍不住,哭声震撼着现场!哭声震撼着心灵!是啊,小圆算是幸运的一个了,起码他有像赵大伟这样的义务寻亲者的帮助,起码他有机会回到云南老家看看伤心欲绝而卧病在床的母亲。可是,即使见到了父母,又能怎样呢?六年来流落他乡刻下的深深伤痕能说抹灭就抹灭吗?
赵大伟呆坐在一旁,不停地擦眼,八年来他为多少失儿的父母揩干了泪眼,他让多少笼罩在犯罪阴影下的孩子走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他目睹了多少撕心裂肺的场面。于是,他呼吁道德,他呼吁如此罪行不要再犯下去,他呼吁所有的家庭团团圆圆,于是,有了篇首的那句催人泪下的言语。
面对不幸的孩子,不要轻易说“不”,因为这是社会起码的道义!
【失分警示】
这是一篇记叙文,故事叙述完整,在文章最后表现了中心。点了题。既然是记叙文,就应突出主要人物形象,但这篇记叙主要人物形象出场不多,对主要人物描写不够,形象不够鲜明。
五、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一)填词式
审题提示:如果有材料,要审清材料给我们的提示和限制。我们要审清题目给我们的提示和限制,理解题目中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想一想,到底填什么词,什么词性的词,填上的词是作什么成分的,可以使标题在完整的基础上还要表达准确、通顺,不要出现语法错误。例如,〈〈的风〉〉这个题目,从语法角度考虑,是一个偏正短语,要填一个能修饰“风”的词语,什么词能修饰风。填上的词除了符合语法要求外,我们还要考虑立意,不能只考虑“风”的字面意思,还应考虑风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还可从“风”给人的感受角度考虑。
(二)填句式
审题提示:如果有材料,要审清材料给我们的提示和限制。再审题目,是命前半题还是命后半题,审清所填的句子与所给的半命题是什么关系,例如: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雨,是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朦胧如丝、知时而下的春雨,可以无声地滋润大地万物;伴风肆虐的暴雨,却可能给世界万物带来灭顶之灾。雨啊,是如此的变化无常,令人赞叹,有时又让人痛恶;雨中,又演绎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请以“雨中,”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必须先在横线上适当的内容,使题目完整,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1、审材料:从半命题的形式看,所写内容必须跟“雨”有联系。根据材料提示可知,雨有好坏之分,也有自然之雨和社会之雨之分。
2、审题立意:这是一个填句式的半命题作文,属于“命前半题,让考生补后半题”的类型。从题目“雨中,”可以知道,横线上应填一个主谓短语,“雨中”作状语,限制场景,所以可以借景叙事抒情,以自然之雨为背景,记述雨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来体现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或友情,做到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可抒写对自然之雨的热爱之情。也可联想到社会之雨,盛赞社会新风尚,抨击现实不良风。
例文:
请以“我懂得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
②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这也是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可补充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体的事物,如人、事、景、物等;一类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情、理等。其次,要对所写的内容非常熟悉。如果是写人、事、景、物,必须清楚其特点或过程,起码要达到了如指掌的地步;如果是写情、理,必须真或清,应是发自内心的,认识非常清楚的。第三,要有亮点。这就要求达到《考试大纲》中所列举的“发展等级”的四条: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才和有创新。在写作中,只要达到每个点中的一个小点就能使文章提高等次。因此,要注意有意而为之。
范文赏析
我懂得了爱
假的,一切都是假的!我疲惫地环视着周围,万物都是那么丑陋。
当我从书本上,在精神上享受了人之温暖后,再回到现实中去寻找时,才发现书本上所说的那种世外桃源根本不存在。虚伪的作者把世间美化得那么好,可他们却把世间的丑陋留给读者去亲身体会,这也称之为艺术我气愤地想。
打水时,同学们你拥我抢,不时响起“砰砰”的声音和谩骂声,难道这就是友爱社会上,出门办事,总会遇上一张张冷脸,难道这就是人间的温情想到要与人——完全陌生的人打交道,我就不寒而栗。
我太累了,就像远离大陆的海鸟,飞了很久很久,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情感的归宿。
一天,两天……我消磨着时间,时间也消磨着我。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心中久已的平衡被一封信打破了。那是一个朋友写的,他坦诚了自己的心,愿意在学习上帮助我,这时我才感到这世界也有真诚。
有一天,当我看到60岁的老太太和七八岁的小孩争着把自己积攒的钱投进赈济灾区的捐款箱中时,我鼻子也酸了,原来这世界也有爱。我疑惑了,觉得世界非常矛盾。思绪乱做一团。
我走了出来,在春雨霏霏的一天走了出来。没有带伞,一个人徘徊在田野上,和小草一同听春的心声。一股无名的诗意如清泉般细细地流进我的心田,我发现昔日看惯的景色今天却变得异常美丽。我顿有所悟,美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在我们身边,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发现它。爱是需要大家共同奉献的,不管远行的你是否已经遇到或者将会遇到早春的寒风,你都要坚持奉献,把一丝一缕的爱心送给需要的人,如果人人都这样,我们不就处在一种温馨之中了吗不要再苦苦追求、苦苦追问幻景,投入生活吧!
雨悄悄地下,我悄悄地走。
评析:
本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文章表达了生活不是缺少“爱”,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爱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首先,文章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很好地运用了抑扬法,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生活中、社会上的事例的叙写,使“我”感到世间缺少“爱”、缺少“温暖”,而当“我”得到一个朋友真诚的帮助,当“我”看到老太太和小孩为赈灾捐款时,由“疑惑”而“顿悟”,点明并深化文章的主旨。其次,语言富有诗意,长短句兼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交错使用,读起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