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4300000019

第19章 从巴黎回国以后的一百四十五天(4)

列昂尼德·雅科夫列维奇·沙皮罗的讲述,1927年生,曾在邻居别墅居住(从比利时归来):“我当时十二岁。我在寻找朋友。偶然碰到两个比我大的伙伴。他们讲法语。我用法语同他们来往……他们仿佛不把我当成朋友。他们表现出比我强。过了不久,我听说,住在邻居的人被捕了。我去看了看——凉台上所有的门都敞着。毁灭的痕迹。地板上的一切乱七八糟。法文的书籍乱哄哄的。我拿了一本《十日谈》和一本伏尔泰的书。这不,这座别墅里一切全完了。我后来常常想到他们。科斯钦民警局的首长仿佛来过这里……我们的别墅还有一个守夜人,他也是管理员,叫阿列克谢·奥布霍夫,他的妻子柳博芙·特罗菲莫夫娜。我不知道住在别墅里的邻居、那两个男孩子的姓名。关于茨维塔耶娃我一无所知。”

大概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当时一下子便明白了,宁静的生活的希望是没有的。对于家庭的所有的成员以及博尔舍沃房子里的居民来讲,毫无出路的处境是显而易见的。毁灭即将来临。恋爱中的阿利娅努力做出无所谓的样子。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准备好了一切,正如她讲的那样,“在寻找钩子”,但是她在未成年的儿子面前还有一种责任。

在别墅里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有爆炸危险。夜里汽车越来越常把成年人带走。

1939年8月27日清晨,第一个被捕的是阿利娅,阿里阿德娜·埃夫伦茨维塔耶娃。

1939年10月10日,在博尔舍沃第二个被逮捕的是谢尔盖·雅科夫列维奇·埃夫伦。

过了一个月,11月6日到7日深夜,在博尔舍沃逮捕了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克列皮宁。

1939年11月6日到7日同一天夜里,在莫斯科皮亚特尼茨基大街12号楼4号住宅,在科学院院士纳索诺夫家里,逮捕了尼娜·尼古拉耶夫娜·克列皮宁娜——她带着女儿索发到母亲家来过十一月节。

同一天夜里,在莫斯科萨多沃特利乌姆法利大街7号楼30号住宅里,在著名的摄影记者罗德钦科亚·米·罗德钦科(1891—1956),苏联工业品艺术设计师,版画家,摄影艺术大师,戏剧和电影艺术家。和马雅可夫斯基的友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罗夫娜·伊戈纳托维奇、“小妈妈伊琳娜”的母亲家里,逮捕了尼娜·尼古拉耶夫娜的长子阿廖沙——阿列克谢·瓦西里耶维奇·谢泽曼。伊琳娜等到天明,坐第一班电力列车去博尔舍沃紧急通知所发生的事。她记得那阴森森的秋天:狂风呼啸,雨雪纷飞。仿佛送葬的响声,迎接她的是吊环互相摇晃撞击的声响。走到台阶上来的正好是精神错乱的,——“像普希金的磨房主”,伊琳娜想到,——变得臃肿的、头发一绺绺灰色的玛丽娜·伊万诺夫娜,现在在这间房子里完全孤独地只剩下她一个人同穆尔了。她迅速地给伊琳娜画了十字,并且低声含糊地说:“上帝保佑你,孩子,快离开这里吧——夜里把所有的人都抓走了。”过了三天,她抛弃了一切,带着穆尔去了莫斯科,住在丈夫的姐姐伊丽莎白·雅科夫列夫娜·埃夫伦的小屋里。三月里她大着胆子去博尔舍沃,取些东西。在被破坏了的、非法占有的住宅里碰到了一口棺材。乐队伴奏,在为在她的房间里上吊的(!)民警局长(或者是克格勃?)卡卢金送葬。

这是非常危险的地方。

从巴黎回到俄罗斯以后,玛丽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在博尔舍沃的最初的一百四十五天——在国家安全部的别墅里,在“松树林”中间,一下子,就这样结束了。通往各各他之路。离开博尔舍沃之后过了一年,她写信给苏联作家协会书记巴甫连科:“我想从头说起。

“1939年6月18日,一年多以前,我带着十四岁的儿子回到了苏联,入住博尔舍沃新生活村,两年前归来的我的家人所居住的一座别墅的半边。8月27日(今天是一周年)在这座别墅里我的女儿被逮捕,而10月10日我丈夫也被逮捕。剩下我和儿子孤苦伶仃的两个人,活了下来。我们用从花园里拾来的干树枝生火取暖。”

然后流落在偶然找到的房间里。

1941年10月,已经是在茨维塔耶娃在叶拉布加自杀以后,根据在档案馆工作的大学生德米特里·尤拉索夫在奥尔洛夫羁押解送犯人的监狱的调查,“集体枪杀了谢尔盖·雅科夫列维奇·埃夫伦、克列皮宁夫妇和埃米利娅·利陶埃尔”现在根据马埃利·费因别格和尤里·克留金的《谢尔盖·埃夫伦案件》(《首都》1992年第39期,页62)一文中所引用的资料已经明了:安·尼·克列皮宁娜、尼·亚·克列皮宁和埃·利陶埃尔审判完了以后,很快,于1941年7月在莫斯科被处决。而谢尔盖·埃夫伦则于1941年10月16日于莫斯科被处决…尤拉索夫报道以后,阿·瓦·谢泽曼向最高法院做了新的查询。唉,任什么也没弄清楚。1989年5月阿列克谢·瓦西里耶维奇决定去巴黎,在那里什么时候大家都在一起,他在那里猝然去世。

在就连外国媒体都报道的、没有互相交流便出现了的“谈话”的水平上,有一种意见说,在叶拉布加曾经向茨维塔耶娃提议与“机关”合作(根据侦查员基·亨金的回忆,根据儿子穆尔的令人费解的记载,根据音乐学家伊丽莎白·洛伊特转达的诗人尼·阿谢耶夫的话的转述,等等)。关于这一点,必须说明——也许还有什么人知道什么。

现在有根有据地检查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定这样想:茨维塔耶娃——情报员——荒谬。有谁需要她充当这个角色呢?但是可能是巧妙地企图使“犯罪的”家庭的最后一名成员“致死”。这种“拷问”和“枪杀”百发百中,而且有例在先的。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俄罗斯联邦安全部的高官证实,在档案中保存一份文件,证实恰恰在玛丽娜·茨维塔耶娃自杀的前一天,一位肃反工作人员拜访了她。那位官员深信,无论是谈话事实本身,还是它的内容,都是有意识地想到的,以期伟大的女诗人采取唯一的决定——自杀。(《论据与事实》,1992年9月,第36期〈621〉)清楚了:少年儿子和母亲之间当时在叶拉布加不间断的激烈的讨论是有很多根据的。***匪帮进攻了,情况变得更加严峻。对于人民的敌人的儿子来讲,每一步都是明显地变化无常的。任何一句话,犹如星火一样,都会引起火焰和爆炸。许多家庭都记得这双重的痛苦和考验。

从博尔舍沃“逃亡”以后,茨维塔耶娃总共才活了一年又十个月。儿子已经长大了,而且已经与其说属于母亲,毋宁说属于进入极其残酷的战争的国家。她逃避了的***主义追上了她。总共才两个月希特勒的军队到达了莫斯科。丈夫不在,女儿不在,妹妹不在,忠实的朋友不在身边。儿子已经贴上了“人民的敌人的儿子”和“白卫军母亲”的(作家的某些领导就曾经这样谈论她)儿子的标签。母亲成了不是支柱——而是障碍。孤儿——更可靠一些。在叶拉布加生活的十一天之中有九天,母亲和儿子之间进行着不间断的和紧张的关于他们所遭遇的一切的对话。穆尔后来有根据地说:“她做得对。”系指母亲自缢。

阿纳斯塔西娅·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诗人的妹妹——在劳动营和流放中度过了22年,她的儿子安德烈·鲍里索维奇——16年,诗人的女儿阿里阿德娜·谢尔盖耶夫娜——17年,诗人的儿子格奥尔吉——1944年夏阵亡。

这一切都是为了光明的未来。

花园

为了这座地狱,

为了这个梦魇,

我得到了一座花园,

陪伴我度过晚年。

陪伴我度过晚年,

度过不幸的晚年:

劳动岁月的晚年,

驼背岁月的晚年……

度过猪狗一般

岁月的晚年——

它是我的宝贝:

火热岁月的凉爽的花园……

为了逃亡者

我得到了一座花园:

它既没有心灵,

也没有一张脸!

既没有碎步的花园!

也没有眼睛的花园!

既没有笑声的花园!

也没有笛声的花园!

同样也没有耳朵,

我得到了一座花园:

既没有心灵!

也没有心肝!

告诉我:痛苦忍受够了吗——

那像我一样孤单的花园。

(但是在它周围生活,我也挺不起腰板儿!)

花园像我一样孤单。

给我这样的花园度过晚年……

——那座花园?而也许是那个世界?——

为了宽恕心灵!——

为了度过我的晚年!

玛·茨维塔耶娃

1934年10月1日

题解:

H.卡塔耶娃-雷特金娜(生卒年不详),莫斯科茨维塔耶娃纪念馆的创始人,后任该馆顾问。本文原载俄罗斯《文学评论》1990年第11期。略有删节。曾据此文摄制成电视片,导演О。科兹洛瓦,编剧H.卡塔耶娃-雷特金娜。

(苏杭)

同类推荐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富,他的成长故事仿佛与比尔·盖茨相似,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本书讲述了马克的童年、求学、创业、恋爱经历,同时介绍了他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和经营理念。
  • 惊天动地的“两弹”元勋

    惊天动地的“两弹”元勋

    这是一部描写我国“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的报告文学。作者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生动的文笔,详细记叙了最有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与实验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王淦昌默默负重、妙趣横生而又惊天动地的一生。书中通过大量感人故事,歌颂了这位高尚品格、一生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为了祖国科技的强大愿以身许国、隐姓埋名、在默默无闻中与辐射做着生死较量、无私奉献、胸怀坦荡、科学求实的大科学家。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经济学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时空秘闻录

    时空秘闻录

    时空之城致力于维护时空间的和平,她含辛茹苦的保护无数时空了两千年,而她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逐渐成长,变强。人们敢说,如果没有时空之城,那么这世间定将陷入一片混乱。话是这么说的。时空历两千年,外部世界一片和平,危机逐渐浮出水面,国家的分裂,敌人的卷土重来......“创始者”的子女们还能保护世界吗?(本书绝不弃坑,但苦于学生党,更新龟速。请谅解,谢谢。)
  • 极界逍遥游

    极界逍遥游

    没有背景和天赋?一个入门五年依旧不能引气入体的少年依旧没有轻易放弃,另辟蹊径,看少年不屈之魂的极致巅峰。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纳尼亚传奇大全集

    纳尼亚传奇大全集

    《纳尼亚传奇大全集》完整收录了刘易斯最负盛名的作品——纳尼亚传奇。纳尼亚传奇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英国的八个孩子在无意中先后闯入一个神奇的世界——纳尼亚,在那里,有会说话的各种神奇的动物,还有树神、河神、小矮人等等,他们彼此成为了好朋友,在伟大的狮王阿斯兰的帮助下,战胜了邪恶,为纳尼亚带来幸福安宁。《纳尼亚传奇》集神话、童话和传奇为一体,想象奇特、寓意深刻、情节曲折生动,现在已经是英语世界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它已被翻译成41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一亿册,多次被改编成广播、电视、舞台剧及电影。
  • 鬼节

    鬼节

    铁蛋与红旗老板交手那天正好是鬼节。鬼节是迁坟祭鬼的日子。按理说,铁蛋这天不该到市场摆摊,该去给老爹老妈圆坟。本来清明就没去,这一大夏天的,二老坟头还不知什么样了?没准都成老鼠窝了也说不定。铁蛋想到此处,就埋怨起大民来,说大民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点儿人情道理都不懂;说大民是财迷打底儿,见着钱眼儿脑袋就使劲。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日光微暖、夏微凉

    日光微暖、夏微凉

    四个女生,不同的身世,不同的家底,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爱情。却意外地生活在一起。感情深厚的他们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打击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女主的身世、伤疤一次次被揭开。五年前。黎新叫夏微凉去死。五年后。夏微凉叫黎新去死。而真正死去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 秦时次元聊天群

    秦时次元聊天群

    秦时明月同人。穿越之后,觉醒次元聊天群,苦等五年之后,群里终于来人了。叮咚,斗罗大陆唐三加入群聊。叮咚,幺妹儿冯宝宝加入群聊。叮咚,叶韵加入群聊。叮咚,涂山雅雅加入群聊。涉及世界:斗破苍穹,天行九歌,超神学院,武庚纪,不良人,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刺客伍六七,西游记等等。
  • 巨星经纪人

    巨星经纪人

    他不是大明星,却是捧出各大明星的点金神手!他引领全球的时尚风潮,被各大巨星尊称为教父,他轻轻跺一跺脚,整个国际娱乐圈,都要震上三分。“我不想当演员,更不想当歌星,甚至不想当舞王。那样我会抢了许多人的饭碗,我良心上过不去。”面对时代周刊的访问,某人很低调的说道。
  • 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

    我寂寞的时候,菩萨也寂寞

    主要内容:忆君是被抛弃在圣寿寺山门外的弃婴,养父是石刻艺人,生活在重庆郊区的佛教艺术石刻之乡。她自幼憨气十足,謇貌酷似日月观音,端正而又性感,随手涂画、凿刻的东西稚拙而充满灵性。养父去世后只身来重庆深造,邂逅成都诗人、浪子胡小弟,她被他的才华与潇洒所打动,而他被她的纯情和天资禀赋所倾倒,两人间演绎出一段浪漫、真挚、沉痛的爱情却没能结合在一起。忆君后来在家乡与养子、养母相依为命,靠出售画作、雕刻品为生,日子含辛茹苦,而又简单、温馨。自耘地被剥夺后,她没有嫉恨和怨愤,以耐心和泪血画出了一幅恢弘的壁画:千千万万片青瓦,宛如密密实实的菩提叶,那是观音菩萨从天上俯瞰的人间,充满了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