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4300000006

第6章 忆玛丽娜·茨维塔耶娃(2)

每当我问起父亲对她有何影响的时候,玛·伊立刻便改变话题,回忆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梅因。她出身于波罗的海沿岸俄罗斯化的德国人的殷实的家庭,一半波兰血统的女人,她具有高度文化素养,是一位有才华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施泰因安·格·鲁宾施泰因(1829—1894),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根据其他资料,玛·梅因是鲁宾施泰因的学生的学生。的学生。她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是遵从父亲和亲戚之命而出嫁的。玛·伊常常谈起自己,说她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三种血统,还从他们那里继承了对莫斯科的热爱,波兰人的尊严和对德意志的依恋。在谈到这个话题之时,她表白是母亲向她敞开了大自然、音乐和诗歌。然而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却对女儿持以冷漠的态度,对于她的爱慕报以节制的反应,总是想方设法压制玛丽娜的想象,使她的高昂的激情不要超越范围。玛·伊玩笑地讲到,母亲企图让小女儿指阿纳斯塔西娅·茨维塔耶娃,即玛丽娜的妹妹。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或者使她养成具有尊敬长者和待人接物的礼貌这样一些品格,却没有成功(少女时代的玛丽娜因为举止失礼而被冯—杰尔维兹中学除名,她只好师从阿尔费罗娃,十八岁才结束学业)。但是她六七岁时刚一学会识字和识谱,便开始阅读普希金的作品,听贝多芬的奏鸣曲。对于她来讲,有点儿孩子气的爱好的阶段很早便开始了——萨拉·伯恩哈特萨拉·伯恩哈特(1844—1923),法国女演员。曾领导萨拉·伯恩哈特剧院,在雨果、小仲马和罗斯丹的戏剧中扮演过角色。、拿破仑、罗斯丹埃特蒙·罗斯丹(1868—1918),法国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喜剧《西哈诺·德·贝热拉克》。;罗斯丹以他的描写拿破仑的不幸的儿子赖希施塔特公爵的剧作《雏鹰》而使她着迷,玛·伊在青年时代便将这个剧本译成了俄文。因为罗斯丹,我们俩争吵起来:我持怀疑的态度谈起罗斯丹,我认为对他的喜爱差不多可说是庸俗趣味的表现,而玛·伊以浪漫主义态度赞赏他,并且指责我在文学方面假斯文。

由于母亲的缘故,玛·伊精通法文和德文,是家庭女教师在她童年时代教授她的。后来她在洛桑洛桑在瑞士。和黑林黑林在德国西南部。的寄宿学校差不多度过了两年(1903—1905),而十六岁时,与妹妹一起,在巴黎大学听课。据其他资料,玛·伊在洛桑和黑林寄宿学校时与妹妹在一起,去巴黎大学听课是只身前往的。母亲的严格的、有点拘礼的教育在玛·伊身上终生留有烙印,在参加社交的举止中表现出是一位在贵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姐的身份,但是我觉得她缺乏母亲的温柔和爱,这由下面的情况便可以得到解释,她总是寻求女性的友谊,例如,她在她的年纪较大的捷克女作家安娜·捷斯科娃安娜·安东诺夫娜·捷斯科娃(1872—1954),捷克女作家、翻译家。茨维塔耶娃看来是在1922年末到1923年初于布拉格与她相识的。捷斯科娃是保守的捷俄团结文化慈善协会组织者之一。20年代该协会经常组织文学和音乐晚会,她们便是在这样一次晚会上相识的,很快结成了友谊,持续多年。捷克曾出版过一本茨维塔耶娃致捷斯科娃书信集,内有大量有关茨维塔耶娃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身上明显地注重的正是母性的温暖和关怀。这一友谊对她来讲成了替代和补偿。

母亲于1906年死于肺结核,因而从这时候起,十四岁的玛丽娜便成了一个孤僻的孩子,一般来说,随心所欲。十八岁那年,她背着父亲和家人,偷偷地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黄昏纪念册》,此后过了一年又出版了《神灯》。1912年她嫁给了谢尔盖·埃夫伦——她二十,他十九。我清楚地记得,玛·伊对我说过:“191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阿利娅诞生茨维塔耶娃又在杜撰:阿利娅生于1912年,不是1913年。,父亲逝世,还有我的诗集《两本诗的选集》出版《两本诗的选集》是《黄昏纪念册》和《神灯》两本诗集的选本…封面是由阿霞·屠格涅娃,安德烈·别雷安德烈·别雷(1880—1934),俄罗斯作家,象征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妻子设计的。”在这些年代里,玛·伊结交了马克西米利安·沃洛申马·沃洛申(1877—1932),俄罗斯诗人、水彩画家。是他在茨维塔耶娃第一本诗集出版后立即给予好评的。、库兹明米·阿·库兹明(1875—1936),俄罗斯作家,起初与象征派接近,后与阿克梅派接近。以及别的诗人,进入了莫斯科的文学界和戏剧界。尽管她与杰出的象征派诗人们接近,崇拜勃洛克,但却不曾与他们建立关系。阿克梅派的诗人们同样也没有把她征服,虽然她非常喜欢阿赫马托娃,常常与曼德尔施塔姆奥·埃·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俄罗斯诗人,阿克梅派代表人物之一。30年代曾两次被逮捕,死于非命。近年来被恢复名誉。见面并且建立了友情。从她的讲述中可以判断出,曼德尔施塔姆对她不是无动于衷的(参见经我手在1964年第11期Oxford Slavonic Papers《牛津大学斯拉夫文献》。上发表的《一首献诗的经过》)。未来主义派诗人们,尤其是马雅可夫斯基和赫列勃尼科夫,曾引起她的兴趣,但是她与他们是疏远的。1918年在她丈夫去顿河以后,她独自生活在莫斯科,处境艰难,这种处境由于她公开赞颂白军运动而加重。本文作者当时并不在苏联,据国内资料,茨维塔耶娃不曾公开赞颂白军运动。

1922年末,尤其是1923年,我同玛·伊说,我们的友谊是在路上结下的。我们一边在街上或花园里漫步,一边聊天儿,而且一成不变地在咖啡馆里结束了我们的散步。玛·伊仿佛同安娜·捷斯科娃说过,因为我的缘故,她熟悉布拉格的数十家咖啡馆。但是她同样也熟悉了布拉格。我过去非常喜欢,现在依然喜欢这座辉煌的,多少有些悲惨的城市,我曾经陪着玛·伊走过成为大学的克力门特大厦克力门特大厦原为17世纪中叶耶稣会一所大学的所在地,现为捷克民族和科学图书馆。周围的小巷,走过有着城堡和传说的“小城”,走过有着矮小房屋的狭窄的皇冠街,传说16和17世纪这里居住过炼金术士和星占家,路过洛甫科维茨和华伦斯泰华伦斯泰(1583—1634),神圣罗马帝国统帅,出身捷克贵族。的壮丽辉煌的城堡,这些城堡的崇高的文艺复兴风格变成了巴罗克风格。玛·伊尤其感兴趣的是犹太人的公墓以及乱放在茂盛的草丛中的墓碑,还有查理大桥边的水鬼。桥头的一只石牛旁边,在一个狭窄的底座上立着一个手举利剑的骑士的塑像。骑士的脸部表情威严,身躯端庄,头盔下面露出光亮的卷发,春天的季节,无论是头盔还是利剑都覆盖着四处伸延的树叶,鸟儿在骑士的肘部弯曲处筑起了鸟巢。不知道这个河水的保护者是什么人——是罗兰罗兰(?—778),法兰克王国的封疆伯,曾随查理大帝778年出征西班牙。史诗《罗兰之歌》的主人公。

布龙茨维克系指国王普舍美斯二世,曾为巩固捷克王国做出很大贡献…

玛·伊因为骑士,因为寂静,因为荒芜的水鬼而十分激动,于是在我们散步后过了两天,她给我寄来了她的《布拉格骑士》,这首诗收进了她的所有的诗集:骑士啊,守护着大河的骑士——

脸色苍白的哨兵,保卫着时代的波涛汹湧。

关于骑士,她问过所有的人,并且想以18世纪的布拉格为背景写一部关于他的中篇小说。我觉得,她从他身上看到了与丈夫的相似之处这是本文作者的感觉,而茨维塔耶娃在给友人的信里说,她所以对这个骑士感兴趣,是因为他长得与她相像。——同样的窄长的古代人的脸,同样的为了正义的事业而拔出剑的军人的姿态。这一切与玛·伊当时在她的“创造的”白军运动的“神话”中的情绪相符合。

玛·伊总是非常喜欢散步——她的步履轻盈而矫健,她能够走起路来而不觉疲倦,无怪乎后来写了《步行颂》(1931年曾被《当代纪事》拒绝刊登)。如她所说的,把“游荡”和“漫步”两个字结合起来,在我们漫游的时候,唯一使她不满意的是穿过街道。她对汽车怕得要命,一旦离开人行道走到马路上,她便痉挛地抓住我的袖子,像开玩笑似的,枉费心机地感到恐惧,悄声说:“亲爱的,请停一下,那个可恶的东西马上就冲着咱们开过来了,说话就会把我们轧死的”,而且只要没有走到没有危险的对面,她就不会放下心来。

在从捷克移居法国以后,玛·伊发现,她深深地爱着布拉格,甚至对它还创造了某种神话。这个神话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因素。最使她感兴趣的是这座都市的精神,它的充满浪漫气息的往昔,以及与这座城市血肉相连的感情——在这里度过了她的侨民生活的最光辉的岁月,这些岁月充满了痛苦和欢乐,充满了诗歌的繁荣和创作的希望。在这里创作了她的优秀的作品——《山之诗》、《终结之诗》、《捕鼠者》、《树木》、《房间的尝试》、《楼梯》本文此处有误,《房间的尝试》、《楼梯》写于1926年,当时诗人已在法国。、《地板打蜡女工》和许多美妙的抒情诗。后来,当她住在巴黎郊区的时候,她深有感触地回忆起她在捷克乡村或斯米霍沃丘陵的更为简陋的住宅,并且急切地向往布拉格,犹如向往某一处乐土一般。她在法国侨居的十三年之中,写信或谈话之中经常提到要前往布拉格,哪怕是两个星期也成,因而这个动人的希望变成了她的萦怀的理想。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每当在巴黎同我见面时,她都要征求我的意见,怎样在布拉格举办她的朗诵会,想以此赚点儿路费。我每次到捷克时,都要同玛·伊的忠实的朋友安娜·捷斯科娃(玛·伊不止一次给她写信谈到此事)交换意见,但是我们俩都清楚地明白整个的困难,准确地说,这种事是办不成的。我有一种印象,就是聪明而又审慎的捷斯科娃知道玛·伊善于创造神话,虽然自己对此深信不疑,但却担心布拉格之行不会给玛·伊带来欢乐,而是失望。

在玛·伊对捷克的眷恋之中,除了纯属个人的心灵以及——如她本人会补充的——精神的感受以外,《俄罗斯意志》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她不仅把这家杂志看作是物质方面的支持,而且也是文学方面的支持。《当代纪事》和《最新消息报》两家报刊不理解她,也不喜欢她的诗,她的作品被他们无情地删节,“编辑加工”,并且遭到荒谬的审查;而我与他们完全不同,无论是玛·伊的诗歌,还是散文,我在发表时,只字不动,只关心排字工人别把“Cиpocть”(孤苦伶仃)排成“Cыpocть”(潮湿)短诗《工厂的工人们》(之一)中的一行诗有“Cиpocть”这个词,常被误排为“Cыpocть”…玛·伊不喜欢感激而且也不会表示感激。1925年当《俄罗斯意志》编辑部给她新生的婴儿送去一辆小推车时,她请捷斯科娃把我引开,之后才表示对礼物赞美,“我不会当面感谢,”玛·伊写道。但是就连她也曾公开地表白过,有很多事要感激《俄罗斯意志》的。直到现在,她在侨民时期最长的和最重要的长诗《捕鼠者》的全文只在《俄罗斯意志》上刊登过(莫斯科1965年的一卷本《作品选》中,《捕鼠者》收入时作了删节)。《捕鼠者》全文有德俄文对照本,另有美国纽约1983年五卷本《茨维塔耶娃诗集》第四卷中所收的根据作者最后审定的、巴塞尔大学档案馆珍藏的校样排印的全文本。这本杂志还发表过不少组诗和长诗《树木》、《西彼拉》、《小红牛》、《空气之诗》、《楼梯之诗》、《房间的尝试》、《致马雅可夫斯基》(这首诗引起过激烈的争论)、《西伯利亚》,许多抒情诗,还有散文《人间的特征》、《劳动英雄》(关于勃留索夫)、《车厢中的十月》、《你的死》(关于里尔克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茨维塔耶娃于1926年经帕斯捷尔纳克介绍,以通信方式与里尔克相识,里尔克于同年末溘然逝世,使他们失掉了见面的机会。茨维塔耶娃的长诗《房间的尝试》(1926)是献给里尔克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为里尔克之死,茨维塔耶娃还写过一篇随笔《你的死》(1927)。她还有一首安魂曲《新年书简》,也是纪念里尔克之死的。里尔克也曾写过一首《哀歌》(1926.7)献给茨维塔耶娃。)、《关于贡恰罗娃》、《致里尔克书简》、《诗人与时代》以及上面已经提到的两部诗剧《传奇》和《火凤凰》(《卡桑诺瓦的末日》)。

同类推荐
  • 广陵散:中国狂士传

    广陵散:中国狂士传

    作者选取中国历史上数位“狂士”,为他们立传。绝非赞赏他们那种孤芳自赏,清高自许,狂妄自大的性格,惊世骇俗的言论,纵情任性的行为,而是取其能够出污泥而不染,临患难而不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人生的真谛,即使被罢黜,遭贬谪,下牢狱,上刑场,都能视若无睹,处之泰然,在穷苦和颠沛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灵魂。
  • 拳台杀手

    拳台杀手

    二十一岁那年,当了三年朝奉的春日先生次离开纽城,奉老板之命到费壹城去会一位四川来的客商。在此之前,春日先生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一直是在纽城万盛烟行的账房里进进出出。万盛烟行,是纽城中一家小小的烟行。当年也就不过是一爿铺面,几间作坊。门,是杉木做的;墙,是杉木做的;就连上头的瓦片,有许多地方也是用杉树皮做的。整个烟行看上去斑斑驳驳,老态龙钟,一副其貌不扬的样子。但是,这却是一家历史悠久而且名声蜚然的百年老店。纽城,地处赣北平原。城外肥畴沃壤,地旷人稠,自古以来,一直是一方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此地除了出产上等的稻米之外,还出烟叶。饶州的烟叶,历来就名声在外,所以饶州黄烟就远近闻名。特别是其中的那种“皮丝烟”,更是饶州黄烟中的珍品。皮丝烟,不仅色泽黄润,味道醇厚,更主要的是它的丝缕既细又长,而且柔韧不绝,所以被称之为“皮丝”。历来被行家和那些“瘾君子”们视为黄烟中的上等货色。据说晚清年间,这种皮丝烟还是专门孝敬“老佛爷”的奴才李莲英的“贡品”。万盛烟行虽然是一家小小和烟行,但这家出产的皮丝烟却是珍品中的珍品。其原因就是这家烟行有一位刨烟高手。因为这种烟质地的好歹贵贱,除了清尘、打捆、上油、添水、压刨等基本工序要到位之外,其关键的功夫全在刨烟师傅的手上。不同的师傅就能刨出不同的品质来。万盛烟行的这位刨烟高手,历来都是春日先生的先人。先是他的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然后就是他的父亲。所以,他们家祖传的这种绝招是独行独艺,在纽城代代相传几十年。因此他们祖上几代人,一直深受老板的器重。
  • 高莽(学术名家自述)

    高莽(学术名家自述)

    高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翻译家,为将俄苏文学介绍到中国可以说居功至伟,他翻译的作品曾经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他还是美术家,举办过画作展览;他也是编辑家,主编《世界文学》多年,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沟通做出重要贡献。本书中的一个个故事,如同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构成了高莽先生作为翻译家、美术家、编辑家的生命组图,其彰显的是学者毕生的执着追求与人生哲学。
  • 猛兽总是独行:鲁迅与他的朋友圈

    猛兽总是独行:鲁迅与他的朋友圈

    这是大众作家、鲁迅研究专家孙玉祥,在立体、全方位地梳理了鲁迅的交往世界后,精心撰写的扛鼎之作。于鲁迅研究而言,这是一本用全新视角观察鲁迅及其时代的创新之作。本书共分五个章节,孙玉祥把鲁迅人际交往世界中的各色人等归类为亲人、友人、故人、敌人、猛人等5个类别。这些人,或者是鲁迅的同道,或者是论敌;鲁迅的生平事迹,就是在和他们的交往中发生、展开的。甚至也可以说,这对于他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作者既深度分析了鲁迅与朱安、与许广平、与周作人的关系;也还原了鲁迅与胡适、钱玄同、林语堂、郁达夫等人的交往故事;更阐释与探讨了鲁迅与梁实秋、施蛰存、顾颉刚等人的交恶缘由。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热门推荐
  • 三嫁皇妃乱天下

    三嫁皇妃乱天下

    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子,也是亡国的公主,被冠上了弑君弑父的罪名之后成为了新君的禁脔。一碗堕胎药,她失去的不仅仅是她的孩子,还有她的男人。一纸诏书,让她从高高在上的贵妃变成了他所谓的“皇妹”,奉旨和亲北国。两国边境,大军交接之地,她却不幸的“死”在了花嫁的路上。她的命运,从来都没有掌控在了她自己手里。改头换面进入了北国皇宫,面对诡谲的后宫,几经挣扎,终于挣脱牢笼。却不曾想是才出了狼窝,又入了虎穴…她只求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她却辗转于三个国家之中,先后侍奉过三个君王。兜兜转转,究竟何处才是她最终的归属?失了身又失了心的她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片段一:云逸初欺近齐宣的身边,一把扯落齐宣的袍带,健硕的身躯便是覆了上去。沙哑的嗓音道:“宣儿说的一点都不错,宣儿的确是天姿国色,姿容绝世。任何一个男人都没有办法不为你倾倒,朕也不是例外。宣儿的功夫还不是很好,还是让朕再调教调教吧…”片段二:舞停,齐宣站在云逸初的面前,笑的倾国倾城,一只柔弱的小手伸到云逸初的面前,手上一只通体翠绿的镯子。轻轻的抚摸着那带着自己体温的镯子,道:“逸初哥哥,宣儿要嫁人了。这个镯子,是你当初给宣儿的聘礼。如今,宣儿原封不动的还给你。”片段三:蓝天凌一身蓝衣飘飞,眉宇间英气勃发,笑道:“宣美人,跟朕回去。朕愿意为你倾尽后宫,和你共执北国江山,许你一世荣宠。”云逸尘打马而出,大笑道:“齐宣,本王知道你从来不喜欢那波诡云谲的争斗,更加的不喜欢红墙高瓦。若是你愿意,本王愿意陪你共赏风月,笑看红尘。”云逸初手中长剑轻震:“宣儿,你早便是朕的女人,你的人和心都是朕的。哪怕是死,也只能死在朕的怀里。”
  • 我有一扇洪荒门

    我有一扇洪荒门

    穿越仙侠世界,觉醒人族圣体,然而没有金手指,没有背景,体质虽然强大,但所需要的灵气是他人万倍。苦苦修仙五年,愣是没有踏入修行。也就在江尘第十次突破境界失败时,终于期待已久的金手指来了。一扇通往洪荒世界的门!------热血爽文。
  • 果香

    果香

    长篇小说《果香》讲述了一对恋人大学毕业后经历了事业、家庭、感情的种种磨练,最终选择扎根农村,建设美好家乡的励志故事,是一部关于新时代背景下农民奋斗致富和农村青年追求理想和爱情的故事。作品通过种种复杂的矛盾纠葛,真实地反映了新时代下农民生活的变迁过程。
  • 梦微子

    梦微子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从老福特看到一张图,想写个同人~他清楚的记得那日的景象,以及那人如斯如故的相貌。天人之姿啊。茶馆初见,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就像有人安排的一样。“当时看你长得颇为讨喜,便把你带走了。”你只顾着你,你真正的看过我吗?“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待花谢,度斯年,佳人难归。”“好诗好诗!”
  • 谈婚色变

    谈婚色变

    人来人往,形形色色,离婚、为了房子假离婚、为了自由而拒绝婚姻,这些敏感的词汇赤裸裸地躺在现实生活中,使人迷惑。婚姻究竟是爱情的升华还是坟墓?11和大成同居四年,从这些年的平稳经历来看,结婚不结婚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两样,只是这到了谈婚论嫁的节骨眼上,他俩反而压力巨大,好像手持着拔了引线的榴弹,扔中了目标就是胜利,扔不中就是暴露敌情,不扔就是自杀等死。可是,见过鬼还不怕黑吗,如果婚姻真的是爱情的是坟墓,那么谁也不愿意就这样埋葬自己。于是他们约定不结婚,然而不结婚能否捍卫爱情呢?
  • 梁木儿正传

    梁木儿正传

    傻子”要娶美女!这个爆炸的消息在羊角村疯传。匪夷所思!人们翘首以盼。结婚的当天,新娘却离奇失踪!言之凿凿的誓言,转眼成背叛失信?事情的发展正如您预料的那样,一点儿也不简单。各路诸侯轮番上阵。谁痴谁傻,谁疯谁颠?众明星已在路上,剧尾处期待您上帝般如炬的目光!
  • 血色大领主

    血色大领主

    血色十字军,一个背负着振兴洛丹伦王国重任的民间军事组织,但它的命运却是残酷的。他们有理想,他们有热情,但最终惨淡收场。然而命运出现了些许偏差,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灵魂来到了这个世界,血色十字军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救赎。记录一个穿越系统文最终变为重生领主文的小说。------------------------------------------本书书友群(602840078)欢迎大家加入
  • 婚不由己:总裁撩妻成瘾

    婚不由己:总裁撩妻成瘾

    爱着段尚燃的这五年里,喻颜卑微的如同蝼蚁。他的妹妹抄袭被曝光,她被要求桃代李僵。他的妹妹生病需要换肾,她被要求献出一颗肾。他的绝情终究耗费了她所有的爱。她遍体鳞伤的离开,一颗心支离破碎。多年后的涅槃重生,她高傲冷情的归来,将负了她的人折磨的生不如死,那个男人却赖上了她。她说,段尚燃,我恨不得你去死。他却笑着说,只要你愿意,都可以。
  • 菜鸟萌妻:豺狼夫君太无良

    菜鸟萌妻:豺狼夫君太无良

    六月觉得,自己肯定是出门少给佛祖烧了一炷香,不然,她这辈子的神偷之路也不会如此的坎坷。偷个珠宝吧,一个不小心穿越了。在异世干起老本行,却又一个不小心偷了一个男银。而这男银看起来无辜纯良、呆萌可爱、易拐走的样子,却不料,纯良是骗人滴,卖萌是忽悠人滴,他真正面貌,却是一只爱使唤人的资本家。“娘子,我要喝茶。”“娘子,我肩膀痛,帮我捏捏。”“娘子、娘子我饿了。”面对某人催命一样的使唤,六月怒道,“滚粗!”
  •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一个少年得遇高人传授,进入社会后却并不想呼风唤雨,只是慢慢的使自己成长,成熟.虽取得亿万财富,但并没有美女如云,没有YY,没有修真,只想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