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大胆创新,丰富干部交流的组织形式。
第一,双向挂职。
每年选择20名左右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分别放到县直部门、单位或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助理,挂职时间为一年,挂职期满经考察,对表现突出的进行任职,对工作表现一般的则免去助理职务,回原单位或另行安排工作。挂职可以采取双向、对应的方式,即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基层干部也可以到机关挂职,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也可以双向交流,适当扩大交流的范围。
第二,横向交流。
实行经济较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地区与部门、重要职能部门与一般职能部门的干部定期有序交流。积极开辟培养、锻炼和提高干部的新途径,如尝试实施互派干部制度。同时,要不断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制度的相关配套办法,如制定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纪律,交流中干部有关住房、家属就业上学等问题的解决办法等,保证横向交流的顺利实施。
第三,内部轮岗。
党政机关内设部门和内部科(股)室要建立定员、定期、定岗交流轮岗制度。原则上在同一岗位工作满6年的应实行内部轮岗,若时间较长,有条件的尽量要进行跨行业、跨系统的轮岗。同时,要把交流轮岗与竞争上岗、提拔与交流、竞岗与轮岗结合起来。
(本文在《江西组工通讯》2006年第11期上发表)
§§§第四节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组织工作全过程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优化从政道德、匡正社会风气、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面旗帜,作为组织部门,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组织工作中去。
一要落实到干部教育工作中去。
要坚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习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制定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规划和措施。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集中进行专题学习研讨,深入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县委党校等干部培训机构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教学、研究工作之中,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章紧密结合,引导领导干部学在前面,做在前面。修养与威信是领导干部的软实力,要注意教育领导干部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积极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带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二要落实到干部考核工作中去。
要积极研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对干部政治表现进行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干部勤政廉政、贯彻民主集中制、求真务实、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看待干部的政绩,坚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一步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干部考察考核工作中,要深入考察了解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把践行“八荣八耻”的情况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要落实到干部选任工作中去。
正确用人是成事之基,错误用人则是败事之源。荣辱观也是一种选人用人观,选拔一个有正确道德观和荣辱观的干部,就会涌现一批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选拔一个缺乏正确道德观和荣辱观的干部,就可能会有一批品行不端者接踵而至。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好用好。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教育那些能干事也惹事的人,处理那些不干事光惹事的人,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机会、有舞台,努力营造争一流、比贡献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要落实到干部监督工作中去。
领导干部的行为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风气的形成,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风向标。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中,对不能够认真践行“八荣八耻”,思想道德品质不高的领导干部及时进行警示谈话,限期整改。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中,严厉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争官行为,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以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为荣,以跑官要官、拉票争官为耻的观念,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党组织的安排。
(本文在《吉安组织工作》2006年第3期上发表)
§§§第五节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动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
曾获全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的吉安县永和镇,今年3月28日,再一次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这一天,《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七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同时聚焦永和镇,全面集中报道该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永和镇党委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堡垒,扶民志,启民智,聚民力,当好农民群众创家业建家园的引路人,致力于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事业写在农民群众的心坎上。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02元,比上年增加400多元,增幅达22。19%。
一、强堡垒,育能人,引导农民群众走自主创业路。
“争创一流乡镇”,这是永和镇党委自我加压追求的目标。该镇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加强镇党委自身建设着手,强力打造“亲民、为民、富民”的好班子,通过亲民服务卡、职责公示、岗位公示、民情恳谈、民情夜访等制度,增强了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了为民服务的本领。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成为引领群众致富的行家里手。
针对部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的现状,镇党委以实施“强基固垒”工程为突破口,以选好带头人为重点,推行“两推一选”的办法,把6名事业心强、有能力的年轻党员推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该镇还通过健全考核制度,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率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使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引领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火车头”。
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组干部。永和镇党委以农村党建“四合一”和“三培两带”工程为平台,使一大批创业能人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标兵。近年来,全镇有65名致富能人被培养发展为共产党员,其中32人被充实到村两委班子。全镇90%的党员干部至少掌握了一至两门致富技术,6000多名农村劳动力每人至少接受了一门以上种养技能或就业技能培训,8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依靠党员干部的带动、能人大户的示范,全镇已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化格局,红毛鸭、白鹅、锦源火腿、香赣腐竹、永和豆腐、锦源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
二、夯基础,兴产业,构建农民群众致富的长效机制。
如何把党员的先进性与实施最有效的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成为永和镇党委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们抓住“扶志”这个牛鼻子,紧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开展井冈山革命传统、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创业典型事迹、学习贯彻党章等四项专题学习教育,并组织7000农户开展扶贫开发“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大讨论,使开发式、参与式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形成“自己家业自己创、自己家园自己建”的共识。
为了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在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形成的共识变成共为,镇党委按照“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村貌、新组织”的目标,合理制定“十一五”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着力实施综合扶贫工程,从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事业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六大方面入手,使扶贫开发从“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该镇通过实施以通路、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建沼气池为主要内容的“五通一气”工程,大打基础设施建设翻身仗。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是永和镇党委实施产业扶贫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永和镇党委积极鼓励和引导村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扶持群众发展有一定传统优势的蔬菜、果业、家禽饲养、仔猪繁养、农产品加工营销等产业。今年全镇又着力培育葡萄、养鸡、养鸭三大产业。在村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下,西坑、林洲等8个村落实了葡萄种植面积140多亩。目前,已有100户农户养鸡实现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为做大养鸭产业,该镇引进了江西煌上煌集团来镇布点建设红毛鸭养殖基地,并签订了按保价收购的订单,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养鸭农户净增收400多万元。如今全镇大棚蔬菜面积达320多亩,菜农年均增收1000多元,初步形成“以贫困户增收为中心,通过龙头企业、特色基地和能人、大户带动,以产业化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长效扶贫机制。
三、解难事,办实事,让农民群众长期得到实惠。
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永和镇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在实干中永葆先进性,确保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常年在外务工的锦源村农民曾昭荣今年春节回家,差点连家门也找不到:家里搬进了统一规划的新房,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公交车开进了村子里,自来水、热水器等应有尽有。与曾昭荣感受相同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们感慨地说,自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结合工作开展后,村里的变化一天一个样,群众也一天比一天精神。
从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入手,镇党委采取党员“1+1”结对帮扶贫困户的方法,让贫困群众度过生活难关。行山村党支部每名党员在帮扶贫困户时做到“三个一”:制定一个家庭致富计划、发展一个致富项目、做一件实事好事。全镇393名党员与500多家农户开展结对帮扶,为贫困户捐赠钱物2万元,帮办实事487件。
以群众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难题为切入点,镇党委按照中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全镇全面开展“以规划为龙头、以五通一气为重点、以三清三改为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与此同时,该镇还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每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农户”评选活动,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禁赌协会、家庭纠纷调解协会、“五老”志愿者协会等群众性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明新风建设。全镇大部分村实现了无违法犯罪案件,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现象,无打架斗殴,无赌博,无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的“五无目标”。
(本文系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经验交流会的发言)
§§§第六节
坚持先进性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统一
吉安县地处井冈山脚下,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总人口46万,辖19个乡镇,315个村。全县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来开展工作,注重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引领新农村建设,引导广大农村党员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落实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