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7400000002

第2章 山丹牧羊人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平均海拔2500米,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是一个半农半牧地区。山丹县是西汉王朝击败匈奴后为实施行政管理而设立的。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的焉支山自古闻名。秦汉时期,焉支山是古老游牧民族大月氏、匈奴等的重要游牧地和避暑地,汉初成为匈奴的领地和从事政治、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汉武帝元狩年间,朝中名将霍去病为反击匈奴长期以来对中原地域的侵扰,率兵出征打败匈奴,平定河西,遂修筑长城,山丹成了汉朝地盘,并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西汉以后,河西走廊各民族战事不断,是名副其实的西部古战场。时至今日,山丹境内汉、明长城遗址依旧共存,由于干旱少雨,人烟稀少,保存大致完好,有“旷野中的长城博物馆”之称。这些汉、明长城虽然没有北京八达岭长城和慕田峪长城雄伟壮观,但它犹如一条苍龙蜿蜒起伏在山壑与戈壁之上,曾在历史上起着保护丝绸之路、通商通邮和护卫垦荒屯田的作用。

——自题

牧羊人,是我在山丹境内广袤的荒原上见得最多的一个游离群体。自从进入横亘千里的河西走廊,牧羊人的身影便屡屡出现在我的视野当中。在中国西北部这块独特的、半农半牧的社会中,牧羊人延续了几千年而从未消失过。我已经无法细究王森老汉夫妇是我所见到和熟悉的第几个牧羊人,一开始,他们并不欢迎我对他们的探访,生怕我搅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状态,也担心我把事情报道出去后,地方政府会找他们的麻烦。直到我反复解释我并非记者,更不存在搅扰的意图,只是对牧羊人这个群体很有兴趣,希望进入他们的生活和生产“领地”,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他们才对我放松了警觉。我在他们的“领地”待了好几天,如影随形地与他们“三同”,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我眼中逐渐清晰起来……

——自题

山丹草原在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与焉支山之间。说是草原,其实真正郁葱的只有靠近祁连山麓一带水分充足的地域,而其大部分土地,仍旧与河西贫瘠的土壤一样,满是砾石、黄沙与黄土。这里曾是匈奴和西部多个少数民族的地盘。汉武帝时期,山丹归属中原,匈奴败走漠北。“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匈奴的哀婉悲歌一直在河西一带流传。从西汉起,中原王朝政权的长城开始从黄河以东越过乌鞘岭,沿河西走廊一直修筑到新疆的罗布泊,用以保护这块来之不易的土地。

东汉以后,河西开始大规模拓荒垦殖,引入了中原的种植技术和粮食作物品种,改善了河西的农业结构。但由于历史和多民族共存的原因,也由于干旱缺水,河西走廊并不适合大面积的种植。长城内外,围垦、放牧是河西居民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这里至今仍然保留着半农半牧的状况。尤其是畜牧业,无论是草原、荒漠或戈壁,放眼望去,随处可见遍地的牛羊和孤独的牧羊人……

2004年夏天,当我第一次踏上河西走廊的土地,就被那一派天苍苍、野茫茫的情景与气势震慑住了。在沿海地带生活了半辈子,突然走进一个迥然不同的陌生地域,不禁被这里的荒寂与苍凉所感染。那一刻,我才深刻体验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概念中,蕴含了多大的地理外延,具有多么令人生畏的时空反差。

行走在河西走廊的土地上,环顾四野,有麦田,有高粱地,有涓涓细流,也有点点绿洲,但是,映入眼帘更多的是荒漠与沙砾。河西走廊北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咄咄逼人,黄沙的肆虐严重抵消了祁连山雪水的滋润。如果不是横贯东西的龙首山在做最后的抵抗,山丹莽原也许会被沙海吞噬。

天高地阔,人迹罕至,往往在几十里的距离之间,偶尔会遇到一群土灰色的羊群。没有少女悠扬的牧歌,甚至连一个女人也难得见到,那些在荒原深处披着毡袄随羊群挪动的人,是一个一个孤独的牧羊人,他们仿佛是苏武的后代,在河西走廊上替远古的先辈继续着那份执着的信念。无论是骄阳似火,还是雪花漫天,牧羊人都一如既往地与他们的羊群行走在山丹大地上,这也是河西走廊上一道亘古不变的人文景象。

其实,对于已逐渐沦为荒漠的山丹来说,无节制的放牧无疑只会加剧土地的荒漠化。但对于贫困拮据的放牧家庭来说,圈养的成本费用又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在生存与环境保护之间,显然存在一个悖论,一个谁也无法解开的结。于是,放任自流只能是当下最无奈的现状。

在山丹,乃至河西,我曾九次踏上这片土地,渐渐地熟悉了这里的人和事。原本一门心思地寻找长城,寻求拍摄长城的最佳画面,冥冥之中,牧羊人的群体走进了我的视野,我逐渐察觉到牧羊人与长城其实是一幅和谐的现实画面,是除了历史元素以外具有鲜活生命体征的最佳画面。于是,我摆脱了自己迂腐的“唯长城”观,开始走进牧羊人群体。从那时起,我在长城边见过、接触过的牧羊人,已经不计其数。

无论牧羊人的命运如何坎坷,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无疑是山丹土地上的一道风景线。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原始的风貌,是篆刻了千百年河西历史的那种厚重,是散发了多民族融合成果的那种坚实气韵。一顶草帽,一件羊皮披毡,一条扬鞭或是拐棍,一个帆布包裹,就是他们惯常的行头;黝黑的、泛红的、布满皱纹的脸孔,是他们的群体面容。他们随羊群而游走,逐水草而徙居,他们没有鸿鹄大志,没有不合实际的奢想,他们将自己的一生与羊群维系在一起,羊群有时更胜于他们的身躯和性命。

山丹牧羊人的羊群数量多少不一,多的有一二百只,少的也有五六十只。羊群的结构也各不相同,有的整群羊都属于一户人家,有的是若干户的羊由一人负责放牧。而牧羊人基本属于中老年以上的牧民,因为,年轻一辈早已不屑于在荒原上流连了,他们无法排遣心中的寂寞,无法压抑心底的野性,相继离开山丹,远走高飞,寻求自己的梦想去了。

牧羊人王森与他的老伴张惠珍一个71岁,一个65岁,老两口在山丹的草地上整整放牧了四十年。王森很坦诚地告诉我,除了放羊,别的他什么也不会。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干脆,很利落,没有半点含糊。在我看来,他很自信,也很苦涩。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在山丹,谁也没有他把羊与牧羊人之间的命运诠释得那么透彻……

我已经无法细究王森老汉夫妇是我所见到和熟悉的第几个牧羊人,一开始,他们并不欢迎我对他们的探访,生怕我搅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状态,也担心我把事情“报道”出去后,地方政府会找他们的麻烦。直到我反复解释我并非记者,更不存在任何要搅扰的意图,我只是对牧羊人这个群体很有兴趣,希望进入他们的生活和生产“领地”,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他们这才对我放松了警觉,让我随意尾随他们行进。我在他们的“领地”待了好几天,如影随形地与他们“三同”,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我眼中逐渐清晰起来……

夫妇俩的大本营(包括他们的家和羊圈)就安在长城边的一块洼地里。这块洼地似乎是一条大水冲刷出来的壕沟,最宽处有十多米,窄处也有七八米,弯弯曲曲望不到头,齐刷刷的沟壁有两三米高。在壕沟上面,人在远处看见的是一道望不见边际的地平线,走近了仔细一看竟可藏有千军万马。每天,王森老两口都要赶着羊群在长城两边行走将近三十里的路程。早上太阳出来羊群出圈,傍晚太阳下山羊群归圈。与农耕族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两口的羊群有二百六十多只,从数目上来说,可以算是“大户人家”。我想,这也许就是放牧四十年的深厚积蓄吧,羊群寄托了他们全部的生活期望。

由于前一年河西的雨水明显地要比往年多,这是牧羊人最兴奋的事情。传统的农耕族人要靠天吃饭,游牧族人也是如此。河西自古就有“水草丰美”的谚语,天若少雨,何来丰美?所以,每当雨水增多的年景来了,王森夫妇每天走的路就会很远。因为他们不会放过老天爷的眷顾,只想让羊群吃到更多、更好饱含水分的嫩草。羊吃饱了,自然就能长膘,身价也会随之增长。当同一个放牧的时间单位乘以不同的水草条件时,羊群的体格增长与喂养成本就形成了巨大的剪刀差,这是牧羊人最喜形于色的时候,因此,即便再苦再累,心也是甜蜜的。

蓝天白云,古墙相伴,此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像远古的童话般悠然……

他们的羊群除了有“大本营”圈养外,原本还有一个“行营”,所谓“行营”,就是羊群休憩的地方。王森夫妇竟然把“行营”安放在废弃的长城烽燧底下,这种状况并不是他们的发明,在河西的长城边上非常多见。也许是几百年来牧羊人群体形成的一种习惯,很多放牧人都会这样做,没有人会大惊小怪。他们的羊群在城墙内外穿行,留下一串串蹄印和一摊摊羊粪,成为长城边的一道自然景观。只是现在长城日渐破落了,日渐成为宝物,于是就有了长城保护法,以阻止破落的土墙继续破落。因此,日子长了,终究会被前来巡查的文物管理部门的人发现,下了逐客令,夫妇俩才不得不另觅地方,寻找新的行营。其实他们也知道把长城当做羊圈不对,但他们确实不舍得花手上那些十分有限的宝贵银子去另外垒砌羊圈。

在烽燧的“行营”边,王森惆怅地对我说:“现在政府对长城的保护要紧得很,常常来巡查,但是你能管得住人,还能管得住天吗?”老头神秘地感叹。我想,老头是在寻找心理平衡。历经上千年雪雨风霜,那土墙已经衰败得七零八落,纵使没有人为的损毁,最终也逃脱不了坍塌的命运,那是自然环境使然。而山丹文物管理部门连人员工资都发不出来,保护长城其实就近似于一句空话。他们所有的职责只能是管管牧羊人,延缓古墙的寿命而已。

除了羊群,夫妇俩也有自己的“行营”。靠着长城的土墙下挖的“猫耳洞”暂时栖身,这是牧羊人过去惯常使用的手法。在土墙上掏一个洞,平时既可遮风避雨,阻挡烈日,又可作为小憩之地,猫在洞中环视着羊群。王森的猫耳洞没遮没拦,他们身无长物,也不用担心盗贼,这里方圆数里渺无人烟。每天晚上,他们就蜷缩在狭窄黑暗的洞穴里,屏气敛息,静待黎明,琢磨着第二天的生计。猫耳洞的另一头是厨房,主食是干硬的馍,牧民的馍蒸一次能吃上七八天甚至更久。白天放牧,用一个布袋包着干粮背在披肩上,饿了,掰开塞进嘴里,硬邦邦的馍常常掰成一堆粉末;渴了,用地里摘下来的西瓜解渴,日子就常年这样过着,无所谓苦与乐,只要羊能长膘就行。

这两年,政府的惠农措施逐步到位,粮食和牲畜的价格大幅上涨,随着猪牛肉价格上涨,羊的价钱也不断往上蹿,这种状况最高兴的当然莫过于牧羊人了。辛劳的放牧终于有了一个合理的回报,对他们解困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没有对牧羊人亲临其境的感触,你无法理解牧羊人内心的那份欣慰与喜悦。

老爷子放养的两百多只羊中,每年都可以卖一百只左右,而羊群中的母羊每年生下来的羊羔又能补回这个数,周而复始,他的羊群始终保持着一个固定的量。换言之,他们的工作量也是周而复始,没有任何变化。去年夏末,我在他的“大本营”找到他的时候,他兴奋地对我说,这一年他的九个内外孙儿之中有三个考上了大学!还没来得及听我的贺喜,他又说,每人每年将近一万五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这事情就好像晴朗的天空上渐渐飘来的几朵黑云,高兴之余,够他愁好些日子的。我打趣地问老爷子,孙子们的学费他会负责吗?他说当然由他们的父母去操办,但一转念又说,我卖羊挣的钱最终也是要留给他们的,我们俩老了,还能用多少?我知道他内心的矛盾,肚子里在盘算着,给钱吧,担心儿女们的依赖心理,不给吧,又怕委屈了孙儿们。我说你的身子骨还硬朗,将来还有福气享受儿孙们的孝心,他摆摆手,转过身去,把脸投向了他的羊群,若有所思……

老爷子顽强地在这片荒野上放牧了四十年,他熟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丈城墙。土地与羊都是他生命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所有的河西走廊上的牧羊人一样,他的身心完全融入了羊群之中,融入了这片辽阔的长城莽原中。

同类推荐
  • 宋时初

    宋时初

    重生成为户部尚书府不受待见的私生子,还被老爹拿来顶替兄长赘入商贾之家。据闻未来的妻子是个性情蛮横的女强人,宋玉表示压力山大。
  • 他来自秦朝

    他来自秦朝

    如果秦始皇嬴政知道自己唯一一颗真正的长生丹送给了李子木的话,说不定会垂死病中惊坐起吧?
  • 逆袭三界

    逆袭三界

    人生短短几十年,回首一望向西行。尝遍酸甜苦辣咸,再会孟婆了前程。话说量城小吊丝甄无双,胸怀天下,时运不济,意外身死,成为阴司官二代。为回阳间尽孝道,不惜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接下上天任务,穿越金丹星,历经磨难,最终和队友们返回地球,纵横三界的故事。
  • 云霸九疆

    云霸九疆

    铸剑大师欧治子,以百人之血铸鱼肠剑,传说得此剑者,弑君杀父,皆不违天道。阖闾以此剑诛姬僚,夺吴国王业。云蛰,宋国人,幼年染疾,骨骼受阻。18岁,却生着一副稚子模样,得名医赊余救治,20岁时,病愈。此刻,开启暴走模式,叱咤风云,一时风光无敌。夫差赐云蛰鱼肠剑,欲刺杀越王,但云蛰却发现越王乃自己至亲……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热门推荐
  • 冢

    博学多才、倜傥阳刚的当代青年考古学家龙天翔以独步古今之智,破解了武则天墓地开启之谜,成功进入了武则天墓,却没有料到在墓地内遭遇时空转换,进入大唐,并移魂成为了武则天最宠爱的面首薛怀义。他将和武则天将发生何等凄美无俦、至情至性的生死绝恋?千金公主、太平公主、上官婉儿,这些原本已在史书中凋落的至尊红颜款款而来,嘤咛承欢……
  • 绝世狂妃:王爷,你out了

    绝世狂妃:王爷,你out了

    一场车祸,她以为她就这样香消玉损?一次穿越,她不止成了有夫之妇,竟然还有了一个儿子?更让人气愤的是!丈夫竟然天天带着小三在她身边转悠?小三还骑到她头上?士可杀不可辱!她决定要变得强大起来保护自己还有孩子!然而,她发现真正的穆柒的死因没那么简单!她发誓一定要手撕小三和渣男为她报仇!就在她渐渐强大起来时,她好像早已爱上了渣男……而渣男也并非看上去那么渣?在这个迷雾重重的皇室里生存,她终于明白,看到的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 长生归魂引

    长生归魂引

    长生之路的尽头,是谁在唱起接引之歌?地府之门前,是谁在念动归魂之引?“我一步步来到长生之门前,所为的,却不是自己的长生。我一步步退回地府之中,所为的,只是别人的沉沦……”
  • 季先生今天也很傲娇

    季先生今天也很傲娇

    第一章自从韩妈妈怀孕了之后,季子安和季子川再也不能在韩家瞎蹦跶了。就连韩家的大哥……
  • 星月满空江

    星月满空江

    西苓一生想要两样东西,一个是妖王之位,另一个是她的徒弟。没错,她喜欢上了比自己小三百岁徒弟。但是她没想到,徒弟夺走了王位,还趁机封印了她的灵识,将她丢到荒无人烟的素雪山关押。五百年后,意外恢复部分灵识的西苓逃出素雪山。背叛、夺位、封印、关押之仇,她通通要报。只是她不知道,徒弟不是徒弟,师父也不是师父。
  • 记忆天才的第一堂大脑训练课

    记忆天才的第一堂大脑训练课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伯赞曾表示,人的大脑就像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总结了全球关于大脑研究的惊人成果:“人的大脑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没有被利用。”所以,有学者曾表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会对脑构造和功能的了解变得更加深入,到那时人类将会为隐藏在自己脑内的巨大潜能所震惊。在这个全民都重视大脑潜能开发的时代,你做好迎接“脑科学时代”到来的准备了吗?其实,只要我们能了解脑、保护脑并且创造脑,掌握大脑的规律,就能充分激活剩余的90%的还在“冬眠”的脑细胞,你沉睡的大脑也将被唤醒!
  • God the Known and God the Unknown

    God the Known and God the Unkn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

    《夏都周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客观地反映了周宁渊源久远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淳厚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神奇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所造就和哺育的一代代聪明能干的周宁优秀儿女。
  • 幸存者生存指南

    幸存者生存指南

    当灾难来临之际,是生命的归途,还是生命的开始……
  •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废名追记自己小时阅读中国古书的心路历程。《少时读书》收录的都是废名先生关于如何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文章、诗词、经卷的随笔。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文章”:阅读《论语》《水浒》等中国名著经典的感受以及少时读书的经验之谈;“灼灼其华”:关于《诗经》的讲稿以及杜甫诗歌的研究心得;“格义致知”:传达佛经中多个基本概念,比如“理智”“阿赖耶识”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