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年前,虞弘墓发掘完毕,整理报告期间,我就萌发写作本书之意,因当时全部精力投入到编写报告,本书只能暂搁一边。从2000年起,西安安伽墓、史君墓、康业墓等几个粟特人墓葬先后发现,为诠释虞弘墓图像提供了可遇不可求的良机;加上近年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出现许多新成果,学术界对北朝、唐代社会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凡此种种,累积为撰写此书的基础。
本书乃《太原隋虞弘墓》考古报告的续篇或者姊妹篇,试图通过虞弘和其他北朝入华中亚人,从几个侧面,展示汉唐之间黄河两岸的中西文化交流,旨在说明黄河两岸与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揭示平城、晋阳在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以引起丝路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注意。与上篇不同的是,续篇采取通俗的形式,以便适应社会各层面读者,但在学术探讨方面,一点未敢懈怠,将我近年收集的新资料和产生的新观点均囊括其中。
2003年以来,我年年承担北朝考古的发掘项目,或遗址,或墓葬,几乎每年要在平城遗址呆半年左右,致使本书屡捡屡放,总不成篇。直到去年受公众考古学之推动,才下了决心,一鼓作气完成此书。虽说这只是一本小书,不入方家之眼,然而对我来讲,却比写考古报告还费心力,知其不可而为之,其中苦乐,难与人言。
解读虞弘墓实非易事,时隔一千余年,地跨万里之遥,探索来自异域他国的图像,任重而道远。为搞清虞弘墓图像的内涵,10年来,我探讨过虞弘墓图像中的波斯文化因素,也探讨过考古资料中的胡腾舞形象、胡商俑与胡商图,这次还将胡腾舞与胡商的探讨收获,以问答对话形式附于书中,供读者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实况和虞弘墓图像的文化背景。
“公众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把重要的考古发现介绍给公众,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这是考古人的职责,也是回报社会、惠及民众的最佳途径。但要写好一本书,让读者通过遗物、遗迹,感受远逝的古代文明,却不是轻松的工作,会遇到许多困难。今年夏天,我应邀去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参加博士、硕士研究生答辩期间,与齐东方教授谈起本书放不下、写不好的烦恼。他对公众考古学抱有浓厚兴趣,曾写过一本《唤醒沉睡的王国:尼雅探秘》,读者反响很好,书店业已脱销。他非常理解我的心情,不仅鼓励我坚持下去,完成此书,还答允为本书写序,致使本书尽快杀青。
深感自慰的是,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家人和国内外许多友人的鼓励帮助,如巫鸿、蒋人和、许杰、司美茵、王每心、稻垣肇、山本忠尚、小田木、宋建忠、王铁英、周立、柳孺雁、张建林、邢福来、程林泉、杨军凯、宋馨、刘锁祥、赵瑞民、常一民、杨清越、秦艳兰、刘卫红、张丽等,他(她)们或为我提供照片,查找资料,或题字惠赐,或协办委托,审稿校对等。牛津大学副校长罗森教授,今夏暑假在山西考察,得知我需要大英博物馆几幅照片,还没有照片和委托书,回去很快帮我联系,给我寄来。此外,特别感谢北岳文艺出版社的王灵善社长,他热情约稿、认真审读、亲自盯版,令我深受感动。对以上朋友,难以一一面谢,谨记于此,表达敬谢之意。
今年多雪,正月里就有一场难以忘怀的雪。立冬刚过,又遇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大雪,漫天琼玉,狂舞疾飘,积雪逾尺。经过大雪装扮,现代城市失去了平日的艳色和喧嚣,似乎与古代拉近了距离。望着银装素裹的大千世界,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触动和感怀,思索良久,思路渐渐清晰,凝结为一个希望,望本书成为连接今古的文化桥梁,引导读者穿越时空,返归古代,与古人对话。
张庆捷
记于己丑立冬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