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8700000047

第47章

第四,中国的国情有利于中国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近代的中国是一个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国家。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殖民地国家,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不欺负中国的。中国本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的古国,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不畏强暴,具有爱祖国,敢于与外来侵略者斗争到底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深知,之所以中国人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是因为国力太弱。过去清政府腐朽、软弱无能,生产力极端落后,现在人民当家做主了急需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国家提出要加速国家的工业化顺应了民心,人民愿意生活暂时困难一点,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经济建设,使国家尽快强大起来。1954年“农民热烈响应国家计划收购的号召,粮食、油料都超额完成国家的收购计划”,就是人民国家建设的有力证明。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决定了国家的投资方向重点在于重工业。“一五”时期,工业投资额中,轻工业投资占85.7%,农业投资占14.3%;工业投资额中,轻工业投资占14.97%,重工业占85.03%。1958—1980年,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4750.9亿元,其中重工业投资总额3519.43亿元,占74.1%,轻工业投资总额445.85亿元,占9.4%,农业投资总额785.63亿元,占16.5%。为了保证农业剩余流向工业部门,国家实施了三项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政策: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合作化—集体化道路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由于上述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在基本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发展重工业,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由于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第一,在工业布局上忽视了农村工业的发展。1949年以前,中国的工业基础不仅薄弱,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于占国土面积不足12%的东部沿海地带,内部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广大的国土面积上只有30%的工业。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平衡全国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布局上采取“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的方针,加强了内地和西部工业的发展速度。但是在工业分布上没有考虑到农村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化过程中,政策上又限制了农村发展非农业,因此,到1978年,我国农村工业仍非常落后,许多地区尚属空白。当时也曾提出发展社队企业,但提出社队企业的发展只是“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的原则,国家对农村工业基本上没有投资,农村集体经济投资有限,那时的农村工业只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传统工业化战略抑制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结构(城市—工业、农村—农业)重新形成和固化。

第二,工业化过程未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根据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伴随着一国经济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劳动力会源源不断地由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使社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而我国工业化进程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象。我国产业结构急剧变动时期,就业结构表现出超稳定状态。1952—1978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份额从45.4%下降到20.4%,下降了25个百分点,而同期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份额由83.5%下降至70.7%,仅下降12.8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从17317万人增加到28373万人,净增11056万人。第二产业产值增加近30.2个百分点,就业份额仅增加1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呈现极其缓慢的增长现象,从9.1%增加到11.7%,仅增加了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从14.58%下降到9.39%,下降了5.19个百分点。

工业化进程中,出现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停滞现象,与我国的重工业化战略有直接的关系。重工业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样的资金,在重工业中容纳的就业量,要远低于在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量。据专家分析,1952—1978年,每增加1亿元投资,在重工业部门只能增加6389个职工,而轻工业部门可增加16453个职工。就是说,每1亿元资本,重工业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及轻工业的2/5。另据测算,我国每增加1个劳动力需要增加的固定资产,在重工业部门为1万元,在轻工业部门为6000元,而在商业部门和饮食服务业只需1000元。在社会资本为一定的情况下,重工业优先增长必然形成对资本的过渡占用,制约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而也就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加上国家工业化时期,从政策上又不允许农村从事非农产业,这样就从根本上恶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第三,对农业的不利影响。一是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增速过快,农业增速相对缓慢,从解放到1978年的传统工业化时期,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业为国家积累资金达6000多亿元之多,大约相当于1978年国有固定资产总值。农业流出资金过多,影响了农业自身的积累,使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减弱,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和技术进步缓慢,工农业比例关系失调。二是农业贡献与农业投资失调。1952—1978年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占40%,而国家对农业投资份额只占10.5%,轻工业的投资份额占5.5%,显然,农业和其关联密切的轻工业的投资是严重不足的,重工业中为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份额也比较少。三是城乡收入分配失调。城乡居民年末结余货币数量,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情况的数量因素之一,1952年城镇居民人均结余货币为17.7元,1978年上升为110.7元,年均递增3.78元,而农村居民1952年为3.2元,1978年为22.2元,年均递增0.73元,城镇居民年末结余货币量比农村居民结余货币量起点高,增长快,是农村居民人均增速的5.1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无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是在国民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都必须协调,否则会使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大跃进以后的“三年困难”时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就我国的情况看,人多地少,农民就业不足,劳动生产率低,如果不能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的收入就不会增加,因此发展工业,不仅要在城市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还必须在农村发展工业,实现农村的工业化。我国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工业布局上,实行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结合,在人口分布上,实行大中城市人口与小城镇人口以及农村人口的结合,在企业类型上实行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企业。

三、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进程及其作用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后30年的建设,我国在70年代末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较早地达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但是由于重工业战略的缺陷和我国人口众多的特点,工业化国家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

虽然中国、苏联和印度都选择了重工业发展战略,但是,苏联国土面积广大,人口较少,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有效地转移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整个国家工业化的推进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我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随着重工业发展战略的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并没有相应解决。我国社会劳动力人数从1952年的20729万人增加到1978年40125万人,翻了一番;农业劳动力从18243万人增加到30927万人,增加了1.1亿人。由于工业资本吸纳劳动力有限,1952—1987年,我国工业资本应当吸纳新增劳动力17113.7万人,但实际吸纳的劳动力只有8097万人,少吸纳的劳动力人数达9016.7万人,实际吸纳的人数不及应该吸纳的人数的一半。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束时我国农业劳动力的30%~50%属于剩余劳动力。

(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尤其是农民收入低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到197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性生产的比重高达51.6%,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但如果平均到每一个人身上,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低了,1977年为379美元,1985年为455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57。在分配中,农民处于最不利的地位。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1985年为355元。按现代化国家的标准3000美元来衡量,我国现代化特别是农村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任务相当繁重。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市—工业,农村—农业”这种二元结构得到强化。城乡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差别,而且在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城市都优于农村,城市人口不仅能享受到现代文明,而且在上学、就业、就医、养老等方面都享有特权,国家的就业政策主要是安排城市人口的就业,国家的医疗和卫生保健等政策也只是为城市人口生活安全和老有所养提供保障的政策。不仅如此,城市居民还享受着国家在粮油、副食品甚至交通等方面的诸多补贴。国家既不准农民自由出入城市就业,也不准在农村从事非农业。这种城乡隔离制度,进一步深化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在身份上的不平等。

重工业化战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靠什么途径去解决,靠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去解决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是城市本身有大量的失业人口。1978年城市的失业率为5.3%,1978—1984年我国城市需要就业的人员有3800余万人,当时城市本身能解决3400万人,有400万人属于富余人员,城市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城市的就业问题尚有困难,更谈不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了。二是国家财力有限。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只有1121亿元人民币,当时国有企业要安排一个劳动力需3万元,如果安排1.5亿人就业,就需要4.5万亿元,这是当时国家财力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况且1.5亿人进城工作,就意味着要建造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50个以上,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要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光靠国家单方面在城市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创造新的就业空间、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解决传统工业化战略遗留下来的问题,由此产生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在传统体制下,由于政策的限制,我国农村的非农产业发展缓慢。1978年我国农村工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产值的9.1%,这点工业产值中,沿海发达地区所占的比重大,广大内地、边疆地区农村工业没有什么发展,而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因此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空间只能在农村培育和发展。农村工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我国工业化的重要环节,没有农村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村城市化、现代化,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也就实现不了。农业在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迫切要求尽快富裕起来,加上政策的松动,允许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也就有了发展的条件。于是在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城市的退休工人到农村发展工业,农村有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乡镇企业也就应运而生了,成为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途径。

乡镇企业是由乡村集体及个人举办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总称,它是在原来农村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类推荐
  •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成许多条目,学习这些条目有利于记忆,而且每个条目的编写都参照了有关的读本和参考书,内容上简明扼要而又完整,解决了学生在复习时找不到重点或掌握不了要领的困难。说得确切一点,这本手册是专供考生使用的名副其实的复习资料。当然,如果要想了解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读国际关系史的教科书,只知道词条的内容是不能系统化的。两者结合起来会使复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会更加牢固。
  • “一带一路”智库的国际化实践:蓝迪国际智库报告·2017(下册)

    “一带一路”智库的国际化实践:蓝迪国际智库报告·2017(下册)

    在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新型智库的大力支持下,蓝迪国际智库致力于打造整合资源的平台和网络,服务中央决策,支持中国企业,推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落实。本书总结了蓝迪国际智库在2015年所取得的工作成就。全书分为三章,分别介绍了蓝迪国际智库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建言献策发挥智库作用,以及推进国际合作,务实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进展。目的是让世界对中国有更深入的认识,以推动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本书为2013年6月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订后的最新版团章。团十七大一致同意在团章中对共青团的奋斗目标进行调整和充实,对现阶段共青团基本任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团的建设基本要求的内容进行充实。大会认为,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团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非典型总统特朗普

    非典型总统特朗普

    唐纳德·特朗普在世界的一片惊呼声中成为第45位美国总统。毫无从政经验、在竞选过程中爆出一系列耸人听闻的言论、对女性缺乏基本尊重等等都让人们对特朗普感到担忧。如此情况下,特朗普为何还能胜选?对美国与世界会有多大影响?美国政治将加速衰朽,还是探底反弹、重获活力?特朗普真的会让美国重返“孤立主义”吗?世界会离全球化越来越远吗?财新传媒与众专家将在本书中给我们上述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将见证改变世界进程的四年……
热门推荐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0~6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0~6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一个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而0~6岁正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0~6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从培养孩子乐观、自信、自立、勇敢、谦虚、果断、坚强、宽容、负责、诚信、善良、感恩等十二个好性格入手,通过各种经典的教育案例,为年轻的父母们介绍一些科学的观念和具体的培养方法,希望父母们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这是送给孩子的礼物,也是留给孩子的人生财富!
  • 宠妃难为,暴君滚下榻

    宠妃难为,暴君滚下榻

    夏莹莹不明白,自己只是在沙漠中遇上一场沙龙卷风,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这个地方?而且,这里还是不是中国?这里的人,个个都是金发碧眼,异域风情,自带光环!还有,这个跟虫子一样的是什么文字!埃及?阿拉伯?伊朗?话说,他们在叽叽咕咕的讲些什么?为什么一句她也没有听懂!逃!必须要逃!可是这地方如重重迷宫,到底要怎么走出去!直到,这个国家唯一的君王,艾伯特·亚瑟宛如神祇般降临在她面前。他说:“夏莹莹,这辈子,你都不能离开本王,我要你和我一生一世都受万人敬仰。”不是吧?这么霸道?调戏她不说还要拴着她一生一世?可惜,等她发现情况不对,却早已不能脱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蜀鉴

    蜀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从总体上把一个学校后勤可能面临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类梳理,为一个后勤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体系中搭建管理框架提供参考。从实务上以阐释管理原理、分析法律关系、解读实际案例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后勤管理者掌握常见的法律纠纷的性质、学校与学生如何分担责任以及如何做好防范。本书以警示的方式对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法律纠纷进行特别提示,对于管理者规避法律风险,将纠纷消灭于未然状态具有一定的提醒作用。本书在写作时坚决摒弃了理论研究用语晦涩难懂的弊病,无论是对管理理论的解读,还是对法律问题的分析,都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方便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 南亭

    南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追这不是梦

    狂追这不是梦

    “我很霸道你以后要听我的”“可以啊,我到要看看你是怎么对我霸道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心有戚戚然

    心有戚戚然

    一位坚强女生的人生路,包括爱情事业家庭。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