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900000007

第7章 歌仔戏音乐传统的恢复与渐变(1980~1990)(1)

1981年,福建省艺术学校厦门芗剧班学生毕业;1982年,龙溪芗剧班学生毕业。一大批新秀脱颖而出,成为大陆歌仔戏艺术发展的新生力量。老艺人的归团,新生代的接续,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歌仔戏大量恢复传统戏,《李三娘》《钗头凤》《三家福》《山伯英台》《火烧楼》《三打白骨精》《白蛇传》《三凤求凰》《穆桂英招亲》等一批在民间极受欢迎的传统剧目恢复上演;《双剑春》《郑成功》《琴剑恨》《情海歌魂》《紫燕双飞》《邻里之间》《沉船》《田螺姑娘》等新作品接连出现,还移植了莆仙戏《状元与乞丐》、闽剧《孟丽君》、川剧《死去活来》等一批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20世纪80年代,闽南的大街小巷常有广播在播放歌仔戏,《安安寻母》《山伯英台》等唱段飘入寻常百姓家。那时的广播还是木制的长方匣子,中间一镂空的圆洞,用碎花图案的布在里头隔着,歌仔戏唱段似乎就从那里头飞出,传扬在里弄间。沿海的码头上还有戏台,晚上很热闹,常常演戏,总有小孩子穿梭在后台,好奇地看歌仔戏演员们上妆卸妆,五彩的褶子、绣花鞋也是吸引他们的物件。一晚上,看戏的叫好声此起彼伏,看客有看得津津有味的,也有时常打盹的,却总是人多。周围卖水果、瓜子、蜜饯的,亦是边卖边看戏,还时常与客人分享看戏的心得,今天这个生唱得好,昨天那个旦演得妙。在80年代初期,电视还不是普通家用电器,广播、戏台,那就是演绎歌仔戏的舞台,是人们生活中娱乐方式的一种。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人们的生活渐渐地起了变化,娱乐方式越来越多,从最早的“三用机”开始,流行歌曲、轻音乐慢慢地传唱开来,“太平洋”等音像公司出品的唱片成为那个时代的时尚品,朱明瑛、薛小明、蒋大为等的歌曲受到人们的喜爱。80年代末,随着轻音乐的盛行、迪斯科歌厅舞厅的流行、电视机的逐渐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戏曲开始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中面临考验。80年代,在政府与民间推动恢复传统戏的氛围中,整理剧种本源逐渐成为歌仔戏艺人的集体意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剧目为《山伯英台》与《三凤求凰》。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种音乐传统的回归

《山伯英台》是歌仔戏的传统剧目,又名《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内容来源于“锦歌”唱本,保留了“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几乎每一场都有大的唱段。

最早的编剧是邵江海。(邵江海(1913~1980),祖籍厦门市同安县,著名歌仔戏老艺人,被誉为歌仔戏(芗剧)一代宗师。首创《杂碎调》,曾对歌仔戏幕表制和音乐进行改革,改编了《六月雪》《陈三五娘》《白扇记》等30多出剧目,这些新剧目以《杂碎调》为主要声腔演唱,在闽南盛传。新中国成立后,任漳州实验芗剧团编剧、漳州市芗剧团艺术顾问。)1978年,陈德根(陈德根,歌仔戏老艺人。20世纪40年代初,改良戏班社中,专业的有“龙凤春”“宝德春”“金宝升”“金瑞春”“艳芳春”“宝莲升”等,并涌现了苏登发、甘英伟、甘文质、陈德根、陈金木、姚九婴、颜扁等一批著名艺人。)依照邵江海的编写本、台湾歌仔戏团和上海越剧院演出本综合整理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漳州市芗剧团演出,钱天真饰演祝英台、洪彩莲饰演梁山伯,在同一剧场曾连续上演300多场。原本的《山伯英台》全剧关目及情节有些不同于其他的剧种,如:英台无父而有母张氏,马俊也同在杭城求学,无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见景暗喻,《英台祭墓》一折着重表现英台奔丧哭灵。幕表戏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狱见证前身”“还魂生子征番”等情节。最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五更》,尽情地表现山伯爱、恋、恨、怨的复杂情感。(参见《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上卷),第111~112页。)受越剧的影响,这一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了《十八相送》一折。全局的编排为:第一场《别亲》,祝英台告别双亲,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第二场《草桥结拜》,祝英台和梁山伯在草桥相遇,情投意合结为兄弟;第三场《托媒》,祝英台拜别师母,将玉坠托于师母,请师母做媒人,暗许梁山伯;第四场《十八相送》,祝英台与梁山伯依依惜别,多次暗示梁山伯自己为女儿身,梁山伯却毫不知情;第五场《思祝下山》,梁山伯思念祝英台,去祝家庄寻弟;第六场《劝婚·访祝》,师母将祝英台的心意告诉梁山伯,梁山伯顿悟,急忙前去提亲,祝英台的父亲却已将祝英台许配马家;第七场《楼台会》,祝英台在楼台见到了梁山伯,又喜又悲,无奈二人再次惜别;第八场《病终》,梁山伯求婚被拒,返家后倍加思念祝英台,终因悲伤过度,郁郁而死;第九场《逼嫁》,祝英台之父严令英台嫁予马家;第十场《哭墓》,英台在出嫁当日,以死要求拜别梁山伯之墓,在梁山伯墓前失声痛哭,追忆往昔;尾声《化蝶》。《梁山伯与祝英台》细腻地呈现了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该剧的音乐最先由老艺人苏登发、林文祥在剧本上标明传统曲牌,后由陈彬记谱整理,并增加低音声部等配器。这一曲谱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歌仔戏音乐总谱。1983年元月,漳州市芗剧团排演此剧时,音乐设计为:林文祥、苏登发、陈彬、杨松林、蔡金赞。排演该剧时,乐队还是以传统的“四大件”为主。歌仔戏乐队,20世纪80年代非常明显的变化是西洋乐器的没落,传统乐器的回归。由毛泽东文艺宣传队转为漳州芗剧团后,原先拉小提琴、吹小号的演奏员,改拉二胡,乐队的配置基本上是以传统乐器“四大件”为主,加上琵琶、扬琴、二胡等民族乐器。这与大量排演传统戏有关。但是大提琴和贝司依旧,因为传统乐器中,缺少低音声部的乐器,民族乐器又没有合适的可以替代的乐器来演奏低音声部,因此从80年代开始,歌仔戏的乐队编制就形成了以传统“四大件”为主,加上民族乐器和低音西洋乐器的配置格局。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腔都较为传统,依旧保留了最为著名的《英台哭墓》经典唱段。原先演出时因台下观众与演员互动热烈,更早期的《山伯英台》甚至有“英台哭灵二十四拜”,100多句的唱词缠绵悱恻,所用曲牌囊括了歌仔戏所有的哭调,一拜一调,紧密连接,组成了类似曲牌连缀体的成套唱腔。剧中第十场的“英台哭墓十二拜”,是歌仔戏戏迷无人不晓的唱段,此唱腔将英台的悲痛抒发得淋漓尽致。

英台“第一拜”的这段唱腔是《大哭调》。歌仔戏音乐中,表现特别强烈的悲伤情感时使用《大哭调》,在此表达了英台“不见梁哥见墓台,楼台一别成永诀”的极度悲痛。第一句“一(呃)拜梁哥(啊)泪(呀)哀哀”,有些散板意味的自由节奏拉伸,却有着先声夺人的效果,颇具震撼力,且蕴含着戏剧性的张力。“一”字的E音有保持音记号,“呃”“啊”“呀”等衬词增添了哀痛的色彩,悲叹意味强烈。“楼台一别(啊)成永诀”一句,“一别”两字经历了6到6的八度大跳,加上唱《大哭调》时演员特有的哭腔,那种生离死别的哀痛特别令人揪心。“万唤千唤哥(吔)不知(啊),万唤千唤哥(啊)不知心肝(哎哟)梁哥(啊)”两句,后一句较前一句多了“心肝”和衬词“哎哟”,“心肝”是闽南语中对心爱、挚爱的人的称呼,常常是“心肝性命”连用,最后一个衬词“啊”是小七度音程的下行大跳,充分地表现了英台的无奈、叹息。“泪(呀)哀哀”的旋律是非常典型的歌仔戏《哭调》的旋律,两个“哀”字的哭腔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山伯的病逝对英台的打击是巨大的,痛失至爱之人的伤心、自责、哀伤在英台看到山伯的墓时,瞬间迸发了出来,以《大哭调》来抒发极度悲伤的情感,伤感、揪心的哀婉曲调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英台“第二拜”的唱腔是《小哭调》,即台湾的《艋舺哭》。极度悲伤的情感从《大哭调》的迸发,转为《小哭调》的叙述性哭诉,仿佛是英台跪在山伯墓前的悲泣。“今日看哥看不着,喜鹊不叫乌鸦叫,未到银河断鹊桥”,不似“第一拜”中的“万唤千唤”那般肝肠寸断的强烈情感,却也是“断鹊桥”的万种悲愁。“看不着”的“着”以及“乌鸦叫”的“叫”和“断鹊桥”的“桥”,闽南语都押“e”(拼音)的韵,旋律落音在“徵音——宫音——徵音”上。结尾句再次出现“心(吔)肝(哎哟)我苦(啊)”,这是歌仔戏中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唱词。英台如啼血杜鹃,望断鹊桥路,内心的落寞、孤独尽在《小哭调》的曲调里。若说牛郎织女的鹊桥会,天上人间一年尚有一日可相见,而山伯英台如今的阴阳相隔,是再也见不着心爱之人的半世孤独,鹊桥已断,其苍凉悲苦,似银河无边。

同类推荐
  • 难忘的记忆: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口述史

    难忘的记忆:国家京剧院艺术家口述史

    本书收录了国家京剧院75岁以上的10位代表性艺术家的口述回忆:包括张春华(92岁)、吕瑞明(91岁)、江新蓉(89岁)、李世济(83岁)、杜近芳(83岁)、张建民(82岁)、刘秀荣(81岁)、张春孝(81岁)、邹忆青(78岁),涵盖表演、编剧、导演、音乐创作各个方面。从多角度、多侧面地娓娓诉说着前辈们传奇的从艺经历,梳理着国家京剧院六十余年的荣光历史,总结着行内最实用的戏曲理论。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雕塑:雕塑艺术源流

    雕塑:雕塑艺术源流

    人类最早的陶器塑造,是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产物。它是伴随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的需要,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出现的。我国原始雕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先民们在制作石器过程中,融会进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其中,“石之美者”的玉石更成为人们雕刻的主要材料。更引人注目的是陶塑艺术。陶器的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人们在陶器制作中,创造出无数精美的艺术品。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乱谈琴

    乱谈琴

    《乱谈琴》是辛丰年先生写的一部“钢琴小传”,本书从钢琴自身的发展历史入手,同时兼收与钢琴有关的各种趣史轶闻,短短一本小书将三百年钢琴文化史“尽收笔底”。这既是作者自己对执迷大半生的“钢琴梦”的一次圆梦,也是写给诸多尚未知琴趣的读者们的绍介之书,希冀更多的人能“爱上它、迷上它、享受它!”
热门推荐
  • 外挂傍身闯大明

    外挂傍身闯大明

    猝死的文子贤穿越之后发现自己外挂傍身但还是劳苦的命。文子贤:“我只是卖保险的”朱由检:“你就是朕最大的保险”多尔衮:“有文子贤,伐明不保险”科奎拉总督:“通商大明,是需要买保险”文子贤:“给你买了一份保险,三个字,期限是一万年”……“公子,我也要”文子贤:“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最不保险的竟然是……”
  •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人间

    在人间

    本书是高尔基三部曲之一,讲述了少年阿廖沙为生活所迫摘卖野果、当学徒、做杂工、和社会底层民众打交道的坎坷历程。生活的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高尔基在书中用圆润的笔法书写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用亲身体验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征和风俗人情。
  • 魔幻图书馆

    魔幻图书馆

    旭日中学的旧图书馆是一个神秘的禁地,学校的校规里写着:“本校学生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第二图书馆。”该校规也适用于学校的老师。其实整个学校只有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三人进过旧图书馆。可是,有天晚上,历晓天却亲眼目睹有人敲响了旧图书馆的大门,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名叫贝乐的男孩,是为了寻找6年前失踪的父母才冒险闯入图书馆的。那么,贝乐的父母到底在不在图书馆里呢?他们是生是死?他们的失踪跟旭日中学又有什么关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吃货美人鱼

    吃货美人鱼

    碰到一个比男人力气还大的女友是什么感受?就是当你要阻止她吃美食的时候,你死也拽不走她。席远之从来没有见过比海小鱼更能吃的女人。身为一条美人鱼,人生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就是吃吃吃!席老爷子:“小鱼啊,别只顾着吃东西,远之要被其他女人拐走了。”席羽书:“六嫂,相信我,失去你是六叔的损失。”小鱼刚想点头,看到脸色阴沉的席远之,转身扑进他的怀里:“老公,小鱼喜欢你。”甜文宠文,逗比一家欢乐多。
  • 名门夫人以婚试爱

    名门夫人以婚试爱

    她,前世亲眼见证男友背叛,遭遇车祸而死,一朝重生,由平民女子变身富家千金。未婚夫陆少辛,豪门子弟,帅气多金,却对她始终冰冷、厌恶至极。父辈定下的婚约,爸爸的过早离逝原本就注定了这场婚姻的不公平。当历经千帆的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在这场婚约里相爱。岂料,她死亡的真相却在毫无预兆下被揭晓,证据面前,丈夫是幕后主使,她又该如何爱下去?
  • 客窗闲话

    客窗闲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路标(心灵鸡汤系列书)

    路标(心灵鸡汤系列书)

    《心灵鸡汤系列书——路标》供分为六章,生命的极致、生活的境界等。
  • 神秘妻子甜甜爱

    神秘妻子甜甜爱

    曼陀罗(pgsk.com)又称死亡之花。罂栗花是她的代名词。在这黑暗深渊里,与他们相遇。谁能俘获这颗冰冷的心……楚英东:shmily(知道我多么爱你)叶风辞:钟心一见,胜过倾城万卷。司空霆:ILOVEYOU某人:…………此文有点夸张。纯属虚设,请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