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700000003

第3章 李兰英:洒向学生都是爱

我们学校有两位女数学教师,名字都叫“李兰英”,而且都性格温柔,容貌美丽,她俩的业务同样优秀。平时在学校为了便于区别,老师们按年龄大小,分别叫她俩为“大李兰英”和“小李兰英”。

今天,我先讲讲“小李兰英”和一个“优生”的故事。

对于班上的“优生”,有的老师往往比较放心,但李兰英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则同样细心关注,严格要求。在她看来,所谓“优生”存在的问题并不比所谓“差生”少,因此对他们同样应该倾注心血。

李老师班上曾经有一个叫依林的女生,心地善良,勤奋踏实,在同学中人缘好,表现不错,成绩虽谈不上拔尖,但也算比较好的,因此,被同学们选为副班长。

一天中午,天气比较热,李老师正准备去教室检查清洁,依林来了,红着脸,似乎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李老师小心地安慰她:“有什么话就说,不要怕,放轻松一点,有困难,我会帮助你的!”

她摇了摇头,还是没有说。

李老师给她倒了一杯水,让她坐下,然后轻轻地询问道:“我们是朋友,不管有什么事,我们都要共同面对,就算你有错,我也不责备你,好吗?”

她看了李老师一眼,终于下定了决心,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封信来,交到李老师手里。

李老师打开一看,吃了一惊,因为这是一封缠绵的情书。从信的内容上看,他们交往时间已经很久了,而且有一定的感情。

依林从小父母离异,李老师一直担心她因“情感缺失”而“情感转移”——因为这样的孩子最容易把在家庭中找不到的爱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但李老师决定尽可能冷静地引导孩子。她温和地问依林:“你们什么时候认识的?”

“小学。”

“他现在在哪里?”依然像朋友聊天一样。

“在双流一所学校读初中。”

“你喜欢他吗?”

她点了点头。

“你的父母分离,你渴望得到爱,我很理解你,但现在你年龄还小,就像一颗刚挂在树梢的青枣。”稍停一会儿,李老师接着开导她,“如果有一天,青枣还未到成熟的时候,你突然看到有一颗红了的话,你想一想,这颗枣为什么是红的呢?”

“我想,这颗枣里面应该是生虫了!”她似乎明白。

“是的,不该红的时候却红了,这个‘红’肯定不正常。人也一样,没有到成熟的时候,却表现出所谓的成熟,这也是一种‘生虫’,心灵的生虫。所以你们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绝不能让它生虫。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一旦超越了界线,悲剧就发生了!”

“李老师的话我明白。”她这样说,但李老师知道她其实并没有完全明白。

那天李老师和女孩谈了很久。李老师告诉依林,这是少男少女很正常的一种情感,关键是要正确地面对,现在需要把爱埋在心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等自己的年龄成熟了、事业有成了再说。最后,依林向李老师保证不再谈恋爱,认真学习;李老师也向她保证,一定为她保守这秘密。

那以后,似乎平静了一些。李老师更加关照依林了,甚至让她多干一些班级的事情,以便与自己多接触,分散她多余的心思。同时李老师经常到校门口的收发室,了解他们的书信往来情况。如此煞费苦心,李老师感觉好像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但令李老师不解的是,依林开始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有时还打瞌睡,成绩进步也没有原来明显。当时李老师想,也许是她“失恋”后的正常反应吧。但李老师还是把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跟家长做了交流,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原因。

不久后的一天,依林的爸爸早早就到学校来了,说:“李老师,你看看这个吧!”接着递给李老师一部手机。

李老师打开看通话记录,发现里面百分之九十的通话都指向一个人,通话的时间长而频繁;再看短信,内容过于暧昧,甚至有些肉麻……

原来,这部手机是依林的妈妈给她的,她妈妈由于思念女儿,就暗中送了一部手机给她,以便每天听一听女儿的声音,谁知她却派上了其他用途:每天深夜蒙在被子里打电话、发短信,粗心的父亲还以为女儿在睡觉呢!直到老师反映她上课打瞌睡时,他才在晚上发动了突然袭击,抓个正着。

父亲感到有些难为情,又不好处理,就找李老师来了。

可以想象李老师当时的愤怒。一股无名的怒火从她心头升起:两年来,我在她身上花了多少心血啊!多次进行沟通交流,一次就是两三个小时;作为班干部,我精心地栽培、悉心地指导她,刚发下来的“优秀干部”奖状还摆放在我桌上呢!可是,就在我的面前,她却违背了诺言……

李老师把依林叫到办公室,劈头盖脸就是一阵急风暴雨似的批评。依林表情很惭愧,整个脸直红到耳根。说到激愤处,李老师抓起桌子上的奖状,撕了个粉碎。

依林突然抱住李老师,伤心地哭了起来:“李老师,我错了,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你原谅我吧,你原谅我吧!”这时,李老师也禁不住流泪了,和孩子互相拥着,哭成一团。

那天下午放学后,李老师和依林一直谈到七点多钟,直到夜幕渐渐降临。

当李老师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眼前的情景把她惊呆了:原来今天是丈夫的生日——三月十一日,女儿用她的五十元零花钱给爸爸买了一个生日蛋糕,正等着妈妈回家举行生日晚会呢!可李老师直到这么晚才回家,根本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刚在沙发上坐下,李老师突然想到:依林的生日不也是三月十一日吗?她立马找来报名册查看,果然如此。

李老师想,我今天更应该为依林过生日!她当即决定去依林家,为孩子过生日。当她把想法跟丈夫和女儿说出来时,丈夫说:“好吧,你把这个蛋糕一起提去,现在去外面定做肯定来不及了!”

丈夫理解妻子,可女儿不答应妈妈的想法,她嚷着要吃蛋糕,于是,李老师决定把女儿也带上。她立即打电话,邀请语文老师,还通知了小飞、小黄、朋朋等十个同学,八点三十分在依林的家里聚会。

当李老师一行人敲开依林的家门时,依林看到了李老师手中提着的生日蛋糕,她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当唱完《生日歌》、分完蛋糕以后,李老师和其他同学每人分别拿出一张写着祝福的纸条,放到了依林的生日盒子里。李老师写的祝福语是:往前走吧,别回头,生活在向你招手,你的老师就在桥头——你最真诚的朋友。

那天晚上,依林给李老师写了一封真挚感人的信,表达了她的感激、信心和决心。李老师也给她写了回信,鼓励她战胜自己。从那时起,天天见面的李老师和依林,却经常保持着通信。

后来,依林彻底摆脱了烦恼,从一个弱小的女生,变成了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并以比较优秀的成绩升入了高中。几年后,依林在给李老师的一封信中这样回忆道——

……

我永远也忘记不了那一次的叛逆,那是我不可磨灭的伤痛。那时,我看不清前进的路,每一次脚抬起来,都不知道要落向何方!跟所有青春期的女孩一样,我莫名地忧伤、迷茫无助,而又恐慌,曾有好几次我想告诉你,但我害怕,害怕你伤心,害怕你失眠,更害怕你失望……被撕毁的奖状虽格外刺眼,但生日的祝福使我不再彷徨。

现在,回忆起你的每一个眼神,都好温暖,好温暖,温暖如金色的太阳,谢谢你一次又一次的原谅。我以为,我犯了错,世界就会抛弃我,谁知道,是你将我从地狱拽入了天堂。是你那一次又一次耐心的长谈,给予了我微笑和灿烂的阳光。“我一直把你当做我最好的朋友”,当我听到你那句话时,就如漆黑的暗夜里,划破天空的晨光。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朋友还会迷惘;我也庆幸自己,有一位舵手为我指明了航向。感谢你,李老师,今生今世我会永记不忘!

……

我是在李兰英老师写的一篇教育随笔中,读到这个故事的。当时我就被感动了。人们经常说,教育的真谛在于爱。这话说得不错,但还不够——只是说爱还笼统了些。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之爱,应该体现于耐心、尊重与智慧。我们有的老师不是对学生没有爱,但一旦看到学生反复犯错误,这种爱便变得急躁起来,甚至粗暴起来,所谓“恨铁不成钢”,最后甚至可能干脆放弃。李兰英老师却不是这样。当答应过李老师不谈恋爱了的依林,暗中却通过手机继续和男友保持情感交往时,李老师虽然也一度“愤怒”,但最终,李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教育引导着依林。成功的教育,离不开一个“磨”字,这个“磨”,就是持之以恒的耐心,这是爱的一种体现。读到李老师和依林“互相拥着,哭成一团”,我非常感动。按常规思维,李老师似乎“失态”了。是的,一般来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一种冷静而从容的态度,但是,在这里,依林已经情不自禁忘记了李老师是老师,而是将李老师视为自己最知心的朋友,而李老师也自然而然地把依林当成了朋友。这种关系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源于李老师真正从心里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自然而然便在感情上依恋老师。这种尊重,是一种充满民主平等的爱。有了这种基于尊重的爱,李老师的教育才会处处体现出智慧。比如,“就像一颗刚挂在树梢的青枣”的谈心,等等,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李老师爱的智慧。李老师把自己丈夫的生日蛋糕给依林送去的细节,体现出李老师对学生真正的大爱。

我向拥有这样大爱的李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并以能够和李老师同事而自豪。

2012年5月30日

同类推荐
  •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5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5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本册专门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精选冯骥才、梁晓声、龙应台、肖复兴、叶开、李娟、蒋方舟、杨澜、几米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小川未明、莫泊桑、V.M.希利尔、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等世界大师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杰出作品,让小读者们享有语文课本不曾带来的阅读乐趣,培养孩子们在阅读中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大大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空间。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再别康桥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本书汇集了徐志摩经典的诗歌作品,精心选择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四本集子,以及多篇流传于世的集外诗歌收录其中。《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沙扬娜拉》等著名诗作,将再次触动读者柔软的心。徐志摩的诗作,文字舒展而轻盈,且不失浪漫诗人的热忱与激情,有一种音乐之美蕴含其中,令人感受到曼妙的艺术趣味。他在诗中抒发理想、赞颂爱情、思考生存的意义,也毫不留情地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批判丑陋的人性。他对自由、爱与美的无限向往,是他的诗歌乃至人生的主旋律,对一代一代的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静态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上)

    静态描写,是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静态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方法,也是一位写作者的基本功的体现。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本书主要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秦汉统一、封建文明开始的这段时期,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孕育、产生、逐渐发展与进步的进程。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含量、开阔视野。
  •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30(隋唐风云卷6):龙腾四海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30(隋唐风云卷6):龙腾四海

    李唐王朝根基未稳,四海之内到处军阀割据,初生的大唐摇摇欲坠,唐军在各地都遇到了挫折与失败,李世民的帝王之路仍旧坎坷。汤小团三人下一个要面对的危机即将出现。更多的山河社稷图碎片等待着他们去寻找。
  • 梵天火罗九曜

    梵天火罗九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西均

    东西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争与和平(全集)

    战争与和平(全集)

    《战争与和平》描写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抨击了那些谈吐优雅,但漠视祖国命运的贵族,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
  • 狼族横行

    狼族横行

    末世来临,万物进化罗奥被丧尸病毒感染激活了帝皇血脉可控制丧尸,各种变异生物这是末世还是盛世?欢迎来到末世…冷血文,不圣母,请慎入
  •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域农场

    异域农场

    想自杀竟然意外得到了一个星球,以一个星球的资源创建一个一个公司,能不发达吗?
  • 天域武神

    天域武神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武尊世界,位面交汇,万道争锋,群雄荟萃;一个从天域重生的人,墨风,命运转折于武神诀,闯向了下位界;千人瞻仰,万人臣服!高呼“风神墨少”美名!武动天域谁争锋,笑破苍穹我为神!
  • 掌门

    掌门

    本书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围绕清河镇(天津市静海县独流镇)马家烧锅掌门人权力归属,描述了在酌定余根儿(马连堂)认祖归宗并成为掌门人过程中马氏家族的内部纷争,从而揭开了老掌门人马永年与姨表妹桂兰私生子这一隐藏了二十多年的秘密……故事中清河镇各色商人、官员等不同身份的人物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在各种势力中寻找可投靠或攀附的依托,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态,矛盾纠葛层出不穷,展开了一幅曲折生动的悲壮传奇画卷。小说以普通人为主要人物,以民间立场和价值观来观照战争,体现人们对战争的理解与认知,探索在日军奴役下的人性本质的表现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