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6200000036

第36章 官可以不做,法不可不改(4)

为了镇压起义,清政府以惊人的速度做了一次徒然的努力。由陆军大臣荫昌亲自率领的第一军迅速南下,军谘使冯国璋率第二军为策应,海军统制萨镇冰督率巡洋、长江两舰队急调武汉,企图“定乱”于俄顷之际。但是,革命如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到其他省份,清军大有顾此失彼、力不从心之感;尤为严峻的是,清廷苦心孤诣编练的新军一镇接着一镇地倒向革命。在已编练成军的14个镇、18个混成协和另有未成协的4个标中,竟有7个镇、10个混成协和3个标相继反正和解散、败散,而手中仅存的北洋六镇又不能真正控制住。正如荫昌所说:“我一个人马也没有,让我到湖北去督师,我倒是用拳去打呀,还是用脚踢呀?”堂堂的陆军大臣竟然抱怨一个人马也没有,岂非咄咄怪事哉?原来,北洋六镇的将领们多是袁世凯的心腹,袁世凯虽然去职,但其影响仍在,别人指挥不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摄政王载沣被迫重新起用待价而沽的军界铁腕袁世凯,希望能借他的声望扑灭这股熊熊燃烧的革命之火。

当时,清王朝大势已去,但形势发展方向仍很难预料。面对南北对峙的局面,由谁来出头收拾呢?是将革命向前推进,迅速结束清王朝已经腐烂到根的统治?还是尽快地将南方的革命烈火扑灭,恢复原来的政治气象?清政府、南方革命政权中的重要人物都多少做了一点尝试,但都很难成功。环顾海内,此时似乎只有袁世凯才是收拾时局的最佳人选。

辛亥革命为袁世凯重新翻盘提供了机会。没有辛亥革命,在皇权体制下,袁世凯很可能会终老于林泉。但如果没有袁世凯对清政府的背叛与夺取政权的野心,辛亥革命的前途似乎也很难料定。

此时的袁世凯重兵在握,他一手培植和始终暗中控制的北洋军队是无人可以匹敌的,因为它本身就是清政府的依靠力量,而南方政权军队又大多是临时组织而未加训练的新兵,战斗力相对不强。可以这样说,当时只有袁世凯具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力量,他也因此成为南北双方争相利用的抢手货。南方许其以临时大总统职位促其早日“反正”,结束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清廷则不得不屡次为其加官晋爵,以致使自己的命运完全捏在了袁的手中,为其彻底出卖自己创造了最为充分的条件。这个千载难逢,或者说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机遇”出现在袁世凯的面前,何去何从任由选择。

袁世凯的打算

拥兵自重,并不等于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能游刃有余。能使自己成为南北方争相拉拢的人物也不是从一开始就确定的。为此,袁世凯为了达到目的,还是很费了一番苦心的。

清王朝把命运托付给袁世凯,希望依靠这位北洋新军的头面人物,能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那样,把起义镇压下去,但这种打算未免过于天真。如果说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之前,袁世凯还能听命于清廷的话,现在,能将袁世凯与清廷联系起来的因素已经基本上不复存在了。只不过袁世凯作为清朝的一个老臣,面对清朝统治者的“孤儿寡母”,不好撕破脸皮自己起来推翻清王朝罢了。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历史条件已经为袁世凯取清廷而代之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当时的袁世凯虽在河南一个小小的乡村养病,但几年的宦海生涯和他的老练精干,使他对当时的政局洞若观火。

武昌起义的次日,适逢袁世凯的生日,他的党羽赵秉钧、张锡銮、倪嗣冲、段芝贵、袁乃宽、王锡彤、杨度等咸集洹上村,为袁祝寿。正当寿宴觥筹交错之际,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举座皆惊。袁世凯意识到“此乱非洪杨可比”,决心应时而出,待机行事。但问题极为复杂,不定系数很大。袁世凯心中有底,并不等于要立即表态。当时,倪嗣冲、段芝贵劝袁乘机而起,称王称帝,黄袍加身。其亲信幕僚张一麟也说乘此“天下大乱,民无所归”之际,登基称王。袁克定也赞同此举。袁世凯毕竟成熟老练,眼光要远大一些,从他以前主动与孙中山、黄兴联系,反清之意,早已流露,但问题太大,他反复思忖,认为此招风险太大,时机尚不成熟。他认为:(1)袁氏世受清室恩遇,从孤儿寡妇手中取得天下,肯定要为后世所诟病;(2)清廷旧臣尚多,如张人骏(两江总督)、赵尔巽(东三省总督)、李经羲(云贵总督)、升允(陕西抚巡)均具有相当势力;(3)北洋旧部握有军权者,如姜桂题、冯国璋等,尚未灌输此种思想;(4)北洋军力未达到长江以南,即使称帝,亦是半壁江山,南方尚须用兵;(5)南方民气发达程度,尚看不透。人心向背,尚未可知。据徐世昌后来回忆说,由于上述五方面的考虑,袁世凯没有急于称帝,而倾向“表面维持清室”,等待形势发展,再行计较。

袁世凯确有勃勃野心,也很有谋略和手腕,但他的成功,并非像后来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轻而易举,更不像许多史家所说的是从孙中山那里窃来的革命果实。

他对自己的清朝主子忠心不足,异心有加。武昌起义爆发,冯国璋随同荫昌南下路过彰德拜见袁,袁吩咐他不必急于作战进军,而应“慢慢走,等等看”。

10月14日,清廷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兼办剿匪事宜,他并不马上答应,反而提出六项要求,分别取悦于立宪人物、革命党、南方旧官僚,更主要的是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力。

清廷于10月27日又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答应了他的部分条件,他仍不出山。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10月30日,清廷答应了袁世凯的全部条件,袁世凯总算答应出山南下了。出山后,他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既要利用革命政权,也要利用清政府,最后把权势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其心腹助手赵秉钧后来所透露的:“项城本具雄心,又善利用时机。但虽重兵在握,却力避曹孟德欺人之名,故一面挟北方势力与南方接洽,一方面挟南方势力,以胁制北方。”但要达到这个目的也不容易,分寸并不太好把握。如果很快就把革命党镇压下去,清廷还是有力量铲除他的,也许就像武昌起义没有发生过一样;过早地结束清政权,不要说从南方政权那里捞不到什么好处,或许革命党人还要把他当成新的革命对象。因此,在没有确实弄清两方面意图、没有掌握全局主动权之前,袁世凯做了一系列尝试。最突出的就是武汉战争。

11月1日,袁南下督师当日,冯国璋攻占了汉口。袁世凯立即命令停止前进,派自己的亲信分别试探黎元洪和黄兴的态度,想以此触动革命党人开出价码。在武汉军政府拒绝了袁的君主立宪主张后,袁看到还需要进一步威胁革命党,便命令冯国璋于11月27日攻占了汉阳,威胁武昌。此时,黄兴出走,黎元洪避而不出。在占领武昌指日可待的情况下,袁世凯又“手下留情”了,再次提出议和。这时,西方列强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一出由列强导演、袁世凯出面、立宪派推波助澜的“南北议和”的“文明戏”就此开场。

同样,在北方,对袁来说,宗社党和北洋军中的革命党同样可怕,同样使他有腹背受敌的感觉,同样牵制他使他不敢四面出击,北南并举。袁世凯应付这种内外交围局面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十分贴切:“诸君知拔木之有术乎?专用猛力,木不可拔。即拔,木必折断。唯用左右摇撼之一法,摇撼不已,待至根土松动,不必专用大力,一拔即起。况清室有类几百年大树,岂易拔者!”袁世凯一定认为,清政府是否立宪或者退位,只能视他个人政治上的需要而定,而不能由革命党、立宪派或是宗社党人来决定。他必须以北方唯一真正的实力派自居,这是他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左右政局发展的根本条件。如果听任异己力量(无论是革命或是保皇)在北方滋长壮大,他就有被逐出政治舞台的危险。时势迫使他采取的方略只能是“先北后南,远交近攻”,即先倾全力扑灭北方军队中的革命力量,以杜塞宗社党责备他畏葸不前的攻讦,向舆论界表明他对清室的“忠诚”,洗刷他那“活曹操”的恶名;同时,佯装一团和气坐下来与南方革命党和立宪派谈判,将敌对势力尽可能化为和亲势力,再以此为资本向清室邀功,进而以“逼宫”的手段达到他梦寐以求的政治目的。

终于得到天下

在战略方针已经决定的情况下,袁世凯开始出山收拾时局。其实,袁之志在得天下,不出,名不正难争权势,难以组织袁氏战线,遑论争天下呢?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决意东山再起,重登政治舞台。

第一步,袁世凯利用当时清王朝处在四面楚歌的形势,首先夺取湖北前线的军政大权。他迫使清廷接连下了四道上谕:(1)调荫昌“回京供职”;(2)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所有赴援之海陆军并长江水师,即此次所派各项军队,均归该大臣节制调遣”,并保证“此次湖北军务,军谘处、陆军部不为遥制,以一事权”;(3)拨出内帑银一百万两为湖北军费;(4)第一军交冯国璋统率,第二军由段祺瑞接任总统。同时,他以钦差大臣、湖广总督的名义调兵遣将,发号施令。先奏派王士珍督办湖北军务,令他添募新兵12500名,编为湖北巡防营驻守京汉铁路沿线,以巩固北洋军的后路。继而奏派倪嗣冲为河南布政使,令其在豫东一带招募数营,进占皖北颍州,保证北洋军侧翼的安全。接着,在湖北孝感以北之花园设立司令部,以陆锦为参谋长,段祺瑞等主管司令部的各项工作。这样,湖北前线的军权便完全转移到了袁党的手中。

第二步,稳住直隶,控制北京。袁世凯的意图不是单纯地对付湖北的起义军,而是要趁机攫权,为此,他采取了下列措施:

(1)密令北京的心腹梁士诒等“着手为政治运动”。他指出“南方军事,尚易结束,北京政治,头绪棼如,正赖燕孙居中策划一切,请与少川预为布置”。随之,梁士诒、唐绍仪、徐世昌、赵秉钧、杨士琦、袁克定、杨度等人在北京开始为袁世凯攫取更大的权力,紧张地进行着幕后活动。

(2)派赵秉钧入京勾通奕劻,调姜桂题所部毅军进驻北京城内,把守九门要冲。由梁士诒与赵秉钧合谋,借助毅军的势力,由赵秉钧代满人桂春署民政大臣,强制遣散旗籍巡警而以汉人代之,从而控制了北京的局势。

(3)面对京畿附近北洋第六镇统制吴禄贞与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的“反叛”现象,派部下周符麟潜赴石家庄刺杀吴禄贞,以李纯继为第六镇统制;通过徐世昌授意心腹潘矩楹逼迫张绍曾离开第二十镇,由潘代理第二十镇统制,从而又把京畿军权重新控制到自己的手中。与此同时,袁世凯又命令曹锟、王怀庆率部镇压了通州革命党人的起义。至此,直隶清军中的革命力量均为袁所镇压与化解,袁的后方得以巩固稳定。

第三步,就任内阁总理大臣,把清政府的权力完全控制到自己手中。袁世凯出山当天,汉口即被攻下,载沣在自己控制局势发展无望的情况下,解散皇族内阁,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在梁士诒、唐绍仪、段祺瑞、张锡銮、赵秉钧合力斡旋、分途布置下,袁世凯入京就职。袁世凯组阁,立即把自己的党羽和朋友充入内阁,如外务大臣梁敦彦、副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陆军大臣王士珍、副大臣田文烈,度支大臣严修,海军大臣萨镇冰,司法大臣沈家本,学部副大臣杨度,邮传部大臣唐绍仪(先后由杨士琦、梁士诒署理)等都是明证。为了掌握中央军权,他组阁后,首先罢免军谘处大臣载涛和毓朗,而由自己的朋友荫昌与徐世昌接替。其次,迫使载沣交出“监国摄政王”的大印,退回藩邸。同时,调冯国璋入京,接任禁卫军总统。不久,又用准备出征的名义把禁卫军调出城外,而派段芝贵另编拱卫军,驻扎城里。这样,袁就接收了清廷统治下的全部权力,玩弄皇太后与幼皇上“孤儿寡母”于股掌之上。

第四步,主宰南北谈判,取得国家最高权力。袁世凯在取得责任内阁总理大臣之位,完成了攫取清政府大权之后,便开始了他的第四步骤,即夺取最高权力。他的策略是在依靠人心所归和雄厚的军事地位的基础上,拉拢立宪派和列强做其帮手,以倡言君主立宪向革命党施加压力进行讨价还价的谈判,反过来,又以革命党要求共和逼迫清室逊位。“以北方兵力威胁南方,又以南方民气恫吓北庭”。

第一手,向南方军伸出橄榄枝,先后派自己的部下蔡廷干、刘承恩、唐绍仪、杨士琦到汉口和上海分别与南军和谈,以摸清南军意图,威胁利诱,迫其就范。

第二手,派遣心腹阮忠枢通告各地自己的党羽:“目前要义,当在保持地方秩序,固结军人团体,联合各界感情,增长北方实力,最为当务之急。”巩固北洋团体,推向新的权力高峰,这是袁世凯及其党羽朝夕盼望的大事。12月,袁命令曹锟、卢永祥率第三镇进占山西,从革命党手中夺回娘子关、太原,委张锡銮为山西巡抚。命令齐耀琳为河南巡抚,镇压当地革命党。授意亲家山东巡抚孙宝琦取消独立,并令第五镇镇压当地革命力量。倪嗣冲、赵倜、周符麟则分别向皖北、陕西进军,做出遏制革命军的架势。派张镇芳署理直隶总督,严密控制直隶。密派段芝贵、张锡銮前赴东北三省,说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拥袁共和。袁的这一手意在万一革命党人不履行诺言,不屈服自己,他就可以自行组织政府,与南方抗衡。

同类推荐
  • 甲午英魂邓世昌

    甲午英魂邓世昌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

    名人传记丛书——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丧花

    丧花

    我叫于洋灿,从小到大都被学霸和丑女这两个差别略大的词给包围着。隔壁邻居家的杨二婶拿着皮带站在家门口一边骂一边抽着他那傻里傻气的儿子,“你能不能争点气儿!就考这点分数!也不学学隔壁的于姐姐,看看人家分数多高~我要是有她这样一个年年都拿三好学生的女儿就好了!”是啊,我就是那种家长眼里的好学生,男生面前的好哥们,还有,就是女生面前的嫌弃对象。我一直认为我这种长相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可是我错了,初中那会,女生们只和会打扮的女生玩儿,不会在意我这个接地气的人儿。直到我步入了高中,一次偶然让我认识了周弥,我感觉我那绝缘体般的人生终于可以在这里告一段落了,并且重新开始!
  • 叶辛传

    叶辛传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描摹了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的传奇人生,如何在孤独与困境中挣扎奋起,如何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人生旅途上不断挑战命运的极限,如何坚韧不拔地朝着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走到中国文学高峰的人生足迹;并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在厄运中挣扎、在陡峭中攀越的坚韧毅力和拼搏精神;看到一个卓尔不群、有血有肉的叶辛形象;了解到他曾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及电视剧《蹉跎岁月》、《孽债》等作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周礼

    周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娘

    农娘

    “我的人生,我自己做主!”扔下这么一句话,她踏上了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一路走来坎坎坷坷,有苦有甜,甚至还后悔过.....
  • 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兵器世界:军刀传奇

    兵器世界:军刀传奇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向读者展现了古代军刀、军用刺刀、军用刀具的独特魅力,中国青铜剑、加勒比海盗之剑、西洋剑,中国56式刺刀、81式刺刀,Aaron Harris战术刀、SOG刀具、蜘蛛刀……各种著名军刀以及军用刀具无不包含其中。除此之外,书中还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些刀具战术,使本书的可读性、趣味性大大提高。
  • 自全球高武开始

    自全球高武开始

    穿越到全球高武的苏宁无语望天。为什么自己会直接出现这种噩梦级世界?想想那些躲在幕后的老阴比,苏宁就感觉慌得一批。还好可以继续穿越,不慌!先苟一波!
  • 年年岁岁尽相思

    年年岁岁尽相思

    一场莫名的穿越异世从声名狼藉到名冠天下从满怀期待到遍体鳞伤她要的不过是那个人一颗冰封住的心几世纠缠,爱恨极致,却不过是镜花水月都成空幻。他一身白衣冷漠如雪,无妄之尊,却还是敌不过天道,眼睁睁看着她坠落轮回,消逝成灰。纵然相思入骨,纵然万劫不复,只要她在,他就在。花开彼岸,冉冉黄泉,流尽相思泪,无妄则无望,无望则无痛。年年负却花期,相见欢,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 我的超燃夏天

    我的超燃夏天

    当逗比女神经恋上性格痞痞又奶狗的大魔王,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某女神经:年景辰你在靠近,我跳下去了啊!诶诶诶,你别过来某辰:你跳一个试试!某女神经白他一眼,说:试试就试试,怕你?开玩笑!某辰笑笑不说话敬请期待哦!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