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8700000016

第16章 生活教育法则(1)

求知欲是促进孩子学习的动力

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许多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起始于对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埃·伯克

什么是求知欲?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它是探索、了解自己所未知事物的欲望,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问题、面临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就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逐渐转化为人的内在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能够促使人坚持不懈地探究知识。

爱因斯坦的父亲给他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对孩子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学习热情和毅力。

求知欲强烈的人,思维踊跃,爱提问题。而涉世未深的孩子正处于见到什么都想问“为什么”的时期。孩子爱提问题,而好问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也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思维活动,促使了其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提高了脑的功能,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普里斯特由于对“甲虫在瓶里窒息而死”感到好奇,经过30年的艰苦探索而研制出氟气;瓦特对“开水壶盖跳动”的好奇,驱使他探索,发明了蒸汽机;富兰克林由于发现“毛皮摩擦过后玻璃棒能吸引纸屑、头发”,经过探索,而发明了电。

总之,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创造成功的开端和必要的条件,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求知欲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一种可贵的主动求知的表现。一个求知欲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

那么,怎样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父母应有明显的爱好和特点,从而,影响其子女。

2.从小培养孩子的旺盛求知欲,就可以使孩子具备努力驱动自己求知的动力,让他们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探求知识的宝库。

善于调教育骄子

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父母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高尔基

巴甫洛夫于1849年9月27日出生于俄罗斯中部的梁赞镇。父亲菲奥特尔·德米特里耶维奇·巴甫洛夫是一个贫穷教区的教士,母亲叫瓦尔瓦娜·伊凡诺娃,是个家庭妇女。家中收入微薄,子女又多,生活十分贫苦。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父亲除做好教士工作外,还时常去做些农活。母亲则时常去富人家当佣人,替人家做饭或看孩子。巴甫洛夫家境虽然穷困,但他父亲为人正直、意志坚定、性格开朗、勤于读书,特别是善于教育子女。

首先,巴甫洛夫的父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他的观点是:穷也不能耽误孩子读书。巴甫洛夫一到上学年龄,父亲就将他送进了当地的教会学校。读完小学,又读中学。中学未毕业,就又支持他上大学。为此一家人都过着“吃不求精,以饱为好;穿不求新,以暖为好”的俭朴生活,以便多积攒些钱,为巴甫洛夫支付学费。

巴甫洛夫的父亲特别喜欢读书,生活上的开支他近乎“小气”,却很舍得花钱买回一些新出版的书籍杂志阅读。在他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远非宗教神学内容的书刊,其中有各种自然科学著作,也有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编辑的革命刊物《现代入》、《俄罗斯评论》等。巴甫洛夫的父亲因此曾被当地宗教界人士指责为“自由思想家”。父亲的这种爱好和购置的大量书刊,使孩子们受到良好的熏陶。巴甫洛夫的父亲自己经常看书,也要求巴甫洛夫经常看书,并且要求每本书至少读上两遍,读后还要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思考出答案。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巴甫洛夫从小养成了爱读书、重观察、善思考的习惯。他经常蹲在蚂蚁洞穴旁边仔细观察蚂蚁的活动,一蹲就是半天。为了看清蚂蚁洞穴的究竟,他还多次掀开蚂蚁洞穴上面的大石头,扒开洞土,每次都累得大汗淋漓。他看到蚂蚁竟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出好多倍的土粒或昆虫尸体,甚为惊奇,便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蚂蚁身体那么小,腿脚那么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气呢?虽然当时他还解不出答案,但他幼小的心灵中已滋生出一种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少年时代的巴甫洛夫已在家里广泛阅读了俄国革命思想家赫尔岑、别林斯基、比萨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和许多其它方面的书刊,使他既增长了知识,又具备了进步的思想,知识大增,眼界大开,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怀疑宗教神学而崇尚民主和科学。巴甫洛夫后来回忆说:“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便竭力为提高智慧和道德而奔忙。我读了多少书啊!”最令巴甫洛夫难忘的,是他15岁时在父亲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名为《日常生活的生理学》的小册子,作者虽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英国生理学家,但这本通俗读物中的内容却深深吸引了巴甫洛夫,激起了少年巴甫洛夫对生理学的极大兴趣,使他后来选择了生理学研究的道路。

其次,巴甫洛夫的父亲很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巴甫洛夫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他种菜、植树、栽花。巴甫洛夫稍大一点,父亲又教他做木工和打铁手艺。巴甫洛夫常常白天到菜园和果园里帮父亲干活,晚上则帮助母亲洗刷碗碟,帮助弟弟妹妹们洗澡等。劳动的时候,巴甫洛夫的父亲总是表现得很有耐性和毅力,他细心地给苹果接枝而不管炎炎烈日烤着他那光秃的脑袋,再热再累,他也要坚持把活干完才住手。年小的巴甫洛夫跟着父亲干,很快就手麻腰酸了,但只要看到父亲的神色,就能坚持到于完。在父母的影响下,巴甫洛夫自小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晚年。86岁时,巴甫洛夫还经常在花园里扫路、种花、挖土、施肥、浇水、捉虫。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由于帝国主义的围攻,刚刚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处境十分困难,国内物资十分匮乏。为了减少国家的困难,七十多岁的巴甫洛夫常利用晚上功夫种菜。爱劳动的习惯也帮助了巴甫洛夫的科学研究事业。搞生理科学研究并非总是写写算算、摆弄摆弄仪器,还常常需要干一些粗活、脏活。在长达六十多年的科学实验生涯中,巴甫洛夫一直坚持亲自动手、亲自观察,从来不怕干脏活、累活。他认为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可直接观察实验过程。

父母的劳动教育也培养了巴甫洛夫的毅力和耐性,这是从事科学事业所必需的一种重要素质。巴甫洛夫临终前给苏联青年科学家的信中还特别提到这一点,告诫青年科学家们要循序渐进,要养成严谨和忍耐的习惯,要甘于做科学上的打杂工作,要对科学有高度的热情。

再则,巴甫洛夫的父亲还很重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为此,父亲在菜园里设立了双杠、秋千、跳高架等。这些体育设施不仅巴甫洛夫兄弟姐妹喜欢,而且对邻居的孩子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父亲的关心、倡导和鼓励,巴甫洛夫从童年起就爱好各种体育运动,如游泳、划船、跑步、吊环、鞍马、击木游戏等,直到老年兴趣犹浓。1919年,70岁的巴甫洛夫骑自行车进行了几十公里的旅行,还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击木游戏”的比赛,一些年轻人还比不过他呢。他特别爱好体操,而且对体操还颇有研究,他曾结合自己身体的特点创编了几套适合自己锻炼的体操。正因如此,他还曾被选为俄国医务界体操协会主席。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善于调教孩子的父母,能让坏孩子变成好孩子;不懂得调教孩子的父母,会让好孩子也变为坏孩子。

那么,怎样调教骄子呢?给家长的建议如下:

1.家长对孩子不能过于溺爱,应多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2.家长不能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施行棍棒教育。给他们留有其个性发展的空间。

教育孩子要采取诱导的方法

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引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今后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刚吃过晚饭,小克雷布斯就又缠着外婆讲故事。爸爸妈妈都责备小克雷布斯,说外婆很累了,应该让她好好休息休息。外婆却摸着小克雷布斯的头笑呵呵地说:

“好啊,小克雷布斯。今天外婆给你讲讲‘春天’是怎么来的。原来、‘春天’是个小姑娘的名字。她长得很美丽,却很不幸,她妈妈生下她后不久就死了,爸爸又给她找了一个新的妈妈。新妈妈对她可凶了,对她不是打就是骂,终于在冬天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晚上,将她赶出了家。又冷又饿的春天姑娘走到森林里被冻死了,幸好有几个小仙女将她救了过来。”

小克雷布斯一下子就被这个新鲜的故事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外婆,心思随着外婆的讲述飞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里。

同类推荐
  • 与神为友

    与神为友

    来吧,坐下来聊聊天,让我们成为朋友。终于不再孤单,需要帮助时永远不会孤立无援。婚姻终结、事业停顿、健康恶化,他曾一度游走在慢性抑郁症边缘。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在这本书里写下自己的故事。他小时候特别喜欢弹钢琴,遭到父亲无情扼杀;当厌班的情绪高涨时,意外被“绑架”;大火之后身无分文,求助前妻却被拒之门外,因一份特别的礼物,重启人生。如果说,《与神对话》像导师,帮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以及和这个世界、宇宙的关系,那么,这本书则更像是知己,娓娓道来,提供具体解决方法。他的故事,或许也是我们共同的故事,愿我们都能清醒地生活着。
  • 淡定人生,处变不惊(套装共6册)

    淡定人生,处变不惊(套装共6册)

    懂得放弃的人,得到更多;懂得舍取的人,珍惜更多;懂得遗忘的人,快乐更多。人生很短,为何不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放下执著,使心释然。以淡定的心态面对现实世界,不随别人而动,不为暂时的苦乐改变,坚守自己的信念、岗位、生活,这样才能收获幸福的人生。
  • 你是聪明还是笨

    你是聪明还是笨

    本书以活泼有趣的事例为背景,将笨人的做事方式和聪明人的做事方式进行鲜明对比,告诉你,以恰当的方式做事才能赢得成功。如何应对上司、善待同事、领导下属、赢得客户、做好自己、恋爱交友、经营婚姻、教育孩子等等,生活中处处都有智慧,而此书就是一本难得的智慧宝典!
  • 口才的魅力

    口才的魅力

    卡耐基认为,培养自信的最佳方式,就是去做你从来都不敢做的事情,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从而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喜悦。因此,他在每次授课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一个人都开口说话。
  •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18种人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18种人

    生活中总存在这样一些人,是我们一生中要加以回避和防范的。小人做事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哈巴狗拍马逢迎是他们攀附的法宝;墙头草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笑面虎口蜜腹剑,笑里藏刀;伪君子表面上道德文章,暗地里包藏不良居心;大嘴巴热衷搬弄是非;瘾君子倒在烟酒、赌场、白粉中飘飘欲仙;红眼病心胸狭窄,妒贤嫉能;好猜疑的人对任何事无端生疑;忘恩负义的人视恩义如鸿毛;贪婪的人灵魂深处有个无底洞;赖皮鬼无理取闹,胡搅蛮缠;窝里霸一手遮天;滥施暴力的人无端发怒;轻浮的人既不自重,也不重人;二管家颐指气使,管事过宽;自负狂固执己见,唯我独尊;假面人戴着假面具,对人不流露真性。
热门推荐
  • 花中人浅醉

    花中人浅醉

    (全书免费)她是杀手阁四大杀手之一唐安。从小被杀手阁阁主抚养长大的她,与腥风血雨相伴。楚二小姐离奇死亡,她被告知顶替其人。却发现还有更深的阴谋等着她。人世纷乱,遇他,心之所向。只愿浅醉花中,此生相依。
  • 报告老婆,忠犬老公100分

    报告老婆,忠犬老公100分

    无论前世今生,于凤飞都笃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只可惜上辈子忘了远离渣男,落得个出租屋无人收尸一朝梦回知青岁月,她发誓要远离所有大猪蹄子从生活老师起步,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单亲、孤僻还是顽劣不堪只要交到她手里医生律师万元户,社会贡献不含糊事实上,她做到了金凤凰,名不虚传只不过命运总会附加刁难和条件为了顶起半边天,她被迫选择了一个大猪蹄子嗯....大猪蹄子,真香!
  • 同居霍少总惹我

    同居霍少总惹我

    “女扮男装的我,好像把总裁大人掰弯了,我该怎么办,在线求答。”*她12岁时,他“欺负”她哥,被她挠了他的脖子;她22岁时,他夺了她的初吻,还想这样那样,她一个台灯把她敲晕了;她23岁时,他要求与她结婚,理由是她毁了他的清白、要负责;她24岁时,他抱着她冲进妇产科,怒吼,“我保大人。”*她叫叶桑桑,他叫霍嘉荫,这是他们的爱情故事。*机灵鬼叶桑桑,替亲哥上“战场”,白天在绿茵场上东扑腾、西扑腾,最怕胜利时拥抱被人压平胸。晚上,裹得严严实实,害怕被“同居”的霍少发现她有胸。“霍少,我知道错了……”某日,叶桑捏着一张验孕单低着脑袋颤巍巍的道。“错哪儿了?”“不该不付千万违约金……”不等她说完,霍少把她扛在肩上,“你错在让老子想了十几年,还想不让我儿子喊我爸爸。”十五岁时,正值青春躁动期的霍嘉荫,被12岁的叶桑桑挠了一指甲,从此他记了一辈子。想跟他化干戈为玉帛的叶桑桑,却意外成了他的心上人,然后又成了他孩子的妈。人生路上啊,往往是“冤家路窄”——走着走着,路歪了,就歪到一起,成了一家人。
  • 执掌邪宗

    执掌邪宗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一本零售价十元的神秘武林秘籍,改变了叛逆少年方霁月的人生。 我,方霁月,魔宗宗主,为爱封魔,为爱疯魔!
  • 冷情少东迟迟爱

    冷情少东迟迟爱

    此文有虐,请自备止疼药,让亲看着心疼不是我本意.此文不白不黑大雷没有小雷若干,雷不出人命.此文基本不搞笑,如果你看了却捧腹大笑,那么我去撞墙.此文是现实中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现实.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可以加群: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群(敲门砖必须为会员名)★此文分为两部,初步设定写两个女孩的故事.★★第二部★(见内页)群号: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专群!敲门砖是你的会员名字,否则恕不开门.
  • 穿越来到平行世界

    穿越来到平行世界

    我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大学退学生,退学后的一年里整体流浪街头,以做义工虚度青春。然而在新世纪的某年某月,忽而遁入量子叠加的多重世界线中,遇见了在另一个世界的妻子,她仿佛知晓那一个大统一的终极方程式。在她的指引下,我逐渐发现自己以往的种种谜团,也发现了每一个世界线的自我都在走向最终的深渊,直至地狱。而这些世界最终的落幕竟是一个未来横霸人类历史三百年的邪教组织黑立方的阴谋,所有人能否最终阻止这场阴谋,也似薛定谔的猫般,不可预测!
  • 半曲离歌

    半曲离歌

    一部关于神魔的小说,淅濯一个弃神,在人间独自流浪,直到有一天,他捡回去了一个少年,却没料到,那少年不简单……
  • 自卑与超越(经典全译本)

    自卑与超越(经典全译本)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之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基础,《自卑与超越》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人格缺陷,进而正确地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人性,《自卑与超越》具有极深的现实性和巨大的思想价值。
  • 傲骨丹青:吴冠中传

    傲骨丹青:吴冠中传

    本书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品牌丛书——《大家丛书》之一。向读者介绍的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本书以“世纪之争”、“丹青歧路”、“苦瓜家园”和“生命风景”四个篇章生动描绘了大师的艰辛人生经历,执著的艺术追求,无私无畏的铮铮傲骨和出神入化的艺术成就。配以吴冠中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作插图,带给读者的不仅是阅读的享受,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使人寻味良久,所得甚多。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