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9600000082

第82章 养生诗(3)

宾客光临时,以美酒待客,以示盛情。酒既是美物,当然就成了人们待客的主要物品之一,也是表示盛情的方式之一。陆游去施药,人们“瓦盆盛酒荐豚肩。”(《山村经行因施药》五首其二,《诗稿》卷六十五)诗人回家时,“一杯苦劝护寒归”(《东村》,《诗稿》卷四十一),另“邻曲莫辞同一醉”(《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诗稿》卷十三)、“村场酒薄何妨醉”(《若耶溪上》其二,《诗稿》卷二十)、“买醉村场半夜归”(《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诗稿》卷二十一),皆写出了人们之间以酒为乐、以酒为祝的友情。这在《游山西村》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诗稿》卷一)农家以酒待客,酒味虽薄,情意却十分深厚。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赞赏向往不已。

赛神时以酒为信物,向神敬酒,人也如神一样欢欣痛饮。《赛神曲》(《诗稿》卷二十九)写绍熙四年(1193)山阴农村的一次赛神场面。赛神开始,“老巫前致词,小姑抱酒壶。”老巫向神明祈祷,小姑为神敬酒。人们欢饮之后,则“神归人散醉相扶,夜深歌舞官道隅”。

山阴民间酿酒还有个习俗,自家平时用的老酒一般不调色,市上沽买的和用作嫁娶喜筵及祀神的,都调成黄色或红色,取其吉征,又称“红酒”或“黄酒”。陆游诗中多处提及这种酒,如“杯觞滟滟红烧酒”(《客思》二首其一,《诗稿》卷十一)、“酿作新鹅淡淡黄”(《比作陈下瓜曲酿成奇绝属病疡不敢取醉小啜而已》,《诗稿》卷十)、“鹅黄酒色映觵船”(《对酒戏作》二首其二,《诗稿》卷五十一)。

陆游诗中还多写饮茶风俗。生活在茶乡的陆游,嗜茶若命,他把陆羽的《茶经》作为随身之物,“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戏书燕几》二首其一,《诗稿》卷七十一),他以陆氏“桑苎家风”自诩,“曾著《杞菊赋》,自名桑苎翁”(《自咏》,《诗稿》卷六十六)。

在《新辟小园》诗中,陆游自述:“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诗稿》卷二十九)正是缘于这种喜爱,陆游在饮茶之时,也以诗记下了南宋的各种茶俗。

敬茶:客来敬茶的礼仪始于晋代,宋时极为时尚,也很讲究。宋人曾记载:“客至即设茶,欲去则设汤,……然自官府下至间里,莫之或废。”(《南窗纪谈》)陆游诗中也提及这一习俗,《仲秋书事》云:

客来深愧里间情,近为衰残罢送迎。旅置风炉煎顾渚,剧谈犹得慰平生。(《诗稿》卷七十八)朋友上门,煎茶剧谈,欢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以茶待客是好客的象征,朋友相聚、客人拜访、邻里串门等,主人都应热情地端茶待客才不为失礼:“一点昏灯两部蛙,客来相对半瓯茶。”(《示客》,《诗稿》卷五十一)“石鼎烹茶火煨栗,主人坦率客情真。”(《昼寝梦一客相过若有旧者夷粹可爱既觉作绝句记之》,《诗稿》卷十三)“僧分晨钵饭,客共午瓯茶。”(《春晚杂兴》,《诗稿》卷三十二)“凄迷篱落开寒菊,郑重比邻设夜茶。”(《行饭至新塘夜归》,《诗稿》卷二十)一杯清茶待客,看似淡泊,实含深情。陆游还写到以橄榄茶敬客,如“贮药葫芦二寸黄,煎茶橄榄一瓯香。午窗坐稳摩痴腹,始觉龟堂白日长。”(《午坐戏咏》,《诗稿》卷四十四)陆游在得到方外友人所赠茶叶后,“瓦炉独试雾中茶”(《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诗稿》卷五),甚为欣喜。在得到远方友人寄赠建茶后,他称赞不绝,作《喜得建茶》云:

玉食何由到草莱,重奁初喜坼封开。雪霏庾岭红丝硙,乳泛闽溪绿地材。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故应不负朋游意,手挈风炉竹下来。(《诗稿》卷四十五)古人认为“茶之为饮,最宜粗行俭德之人”。所以,赠茶之俗不仅能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而且是仰慕对方人品道德的表示。

祭茶:茶乃灵秀之物,其性洁净不污,民间常以之为供品,祭祀祖先、神灵,祈求平安。此俗在产茶地历史悠久,南朝《异苑》中曾记载一妇人因以茶祭坟,梦见一人对她“佳茗祭”表示感谢,还得到报答一事。陆游在《题斋壁》中提到了此俗:

浮世本知缘苦薄,颓龄已与志俱衰。平生所慕孤山老,剩欲怀茶奠旧祠。(《诗稿》卷五十三)历代文人论茶,都把饮茶与品德相联系,要求须人品与茶品相得,在世之人是这样,对待祖先也是这样。所以,清茶祭祀,只合德高望重之人。诗中所提“奠旧祠”,表达人们对先辈清白风范的缅怀和赞颂。

茶事活动在宋代很兴盛,陆游笔下提到了斗茶、分茶、诗茶社等茶俗。

斗茶:亦称茗战,明张岱《夜航船》卷十一《日用部·饮食》记载:“越人以斗茶为茗战。”唐庚《斗茶记》云:“聚二三人于一室,取水烹茶,品论高低优劣。”陆游《晨雨》云:“青蒻云腴开斗茗,翠罂玉液取寒泉。”(《诗稿》卷五)分茶:又称“茶百戏”,宋陶觳《清异录》云:“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消失。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它是当时文人普遍喜爱的一种文化活动,陆游茶诗中涉及“分茶”的甚多:“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诗稿》卷十七)“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人梅》,《诗稿》卷四十三)诗茶社:也称品茶诗会。宋代文人多喜茶,宋徽宗《大观茶论》把饮茶品茗视为文人士大夫“冲淡闲洁、韵高致静”的高雅之举。自然茶也就和诗结合在一起了,文人结成诗茶社,品茗谈诗,以茶引诗。陆游写道:“茶碾细香供隐几,松风幽韵入哦诗。”(《山居》,《诗稿》卷二十二)“闲话更端茶灶熟,清诗分韵地炉红。”(《雪意》,《诗稿》卷七十四)二陆游诗中多写到年节习俗,艺术地再现当时民众的生活情态。如:

濛濛烟雨暗江干,新岁还胜故岁寒。酒压浊清鸣社瓮,菜分红绿簇春盘。良辰节物元如昨,病客情怀自鲜欢。却羡邻村机上女,隔篱相换祭蚕官。(《新春》,《诗稿》卷十七)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老逢新正幸强健,却视徂岁何峥嵘!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岂知一出践忧患,敛缩岂复希功名。雪霜满鬓觉死近,节物到眼空叹惊。蚕官社公正暖热,春盘傩鼓争施行。蓬门车马所不至,山僧野叟相逢迎。呜呼吾曹见事晚,古俗实在蚩蚩氓。茅檐一笑语儿子:明当满举屠苏觥。(《壬子除夕》,《诗稿》卷二十六)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己未新岁》,《诗稿》卷三十八)《新春》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壬子除夕》作于绍熙三年(1192),《己未新岁》作于庆元五年(1199),诗人与家人、乡邻共享新春快乐。

庆元五年,诗人又作《岁首书事》二首:

东风入律寒犹剧,多稼占祥雪欲成。郁垒自书夸腕力,屠苏不至叹人情。呼卢院落哗新岁,卖困儿童起五更。白发满头能且健,剩随邻曲乐升平。

扶持又度改年时,耄齿侵寻敢自期。中夕祭余分馎饦,黎明人起换钟馗。春盘未抹青丝菜,寿晕先酬白发儿。闻道城中灯绝好,出门无日叹吾衰。(《诗稿》卷三十八)诗中描写了山阴农村除夕岁首的丰富活动。“呼卢”句下自注云:“乡俗岁夕聚博谓之试年庚。”写掷骰子游戏,守岁时大家玩耍,试试新年运气。“卖困”句下自注云:“立春未明相呼卖春困,亦旧俗也。”写元旦天尚未亮,儿童即纷纷起床玩耍,相呼“卖春困”。《乙丑元日》有句:“惟思买春困,熟睡过花时。”自注云:“俗有卖春困者,予老惫思睡,故欲买之。”(《诗稿》卷六十一)“中夕”句下自注云:“乡俗以夜分毕祭享,长幼共饭其余。又岁日必用汤饼,谓之馄饨、年馎饦。”“黎明”句写元旦黎明家家户户皆换贴一幅新的钟馗像,以辟鬼祛邪,保佑平安。尾联下自注云:“客来多言府中今岁上元灯甚盛。”又《初春》云:“元日人日来联翩,转头又见试灯天。”(《诗稿》卷三十八)旧俗于上元节(正月十五)赏灯,其时大家尽情游赏玩乐,此前要做准备,遂将正月十三日定为“试灯日”,正月十八日定为“收灯日”。这两首诗写到过年的热闹欢乐,诗人与大家同乐,但年老身衰,又多了几分忧愁。

嘉泰元年(1201),陆游作《辛酉除夕》云:

衰境遇白鸡,自分堕幽墟。造物偶见宽,俯仰复岁除。骎骎迫耄期,凛凛无根株。孰知尚坚顽,壮者有不如。铜瓶垂碧井,手自浸屠苏。松煤染兔颖,秉烛题桃符。登梯挂钟馗,祭灶分其余。僮奴叹我健,却立不敢扶。新春无五日,节物倾里闾。罗旛插纱帽,一醉当百壶。(《诗稿》卷四十九)开禧二年(1206),诗人有《丙寅元日》云:

缥缈初闻寺阁钟,霏微零雨兆年丰。家家椒酒欢声里,户户桃符霁色中。春枕方浓从卖困,社醅虽美倦治聋。从今万事俱抛掷,且作人间百岁翁。(《诗稿》卷六十五)“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诗稿》卷三十七)是写端午节赛龙舟纪念屈原。诗人还写到“炊熟”,《春雨》云:“稚子孤行八千里,喜闻炊熟可还家。”自注云:“家童自行在来,报子布寒食可到家。唐人以寒食前一日为炊熟。”(《诗稿》卷四十五)《寒食省九里大墓》云:

陌上箫声正卖饧,篮舆兀兀雨冥冥。人来平野一点白,山压乱云千叠青。石马朱门松下路,冻齑冷饭柳阴亭。华颠尚记儿童日,抚事兴怀涕自零。(《诗稿》卷二十二)写的是寒食节扫墓情景。

绍熙四年(1193),诗人作《癸丑七夕》写七夕节:

风露中庭十丈宽,天河仰视白漫漫。难寻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儿乞巧盘。秋早时闻桐叶坠,夜凉已怯纻衣单。民无余力年多恶,退士私忧实万端。(《诗稿》卷二十七)诗人与儿子一起乞巧,父子同乐。

《辛酉冬至》写冬至节云: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诗稿》卷四十九)“身老”句下自注云:“乡俗谓吃冬至饭即添一岁。”

又写到婚姻习俗:《戍兵有新婚之明日遂行者予闻而悲之为作绝句》云:“送女忽忽不择日,彩绕羊身花照席。”(《诗稿》卷六十九)写山阴嫁女送羊习俗。

三陆游笔下多描写祭祀风俗。《诗稿》中写到祭祀的神很多,包括祭土地神(祭社)、蚕神、水神、灶神等。土地神是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土的总神。社祭分为春社和秋社。有人认为“春分后戊日为春社,秋分后戊日为秋社”。春社燕来,秋社燕去。亦有人认为“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张岱《夜航船》卷一《天文部·春》)春社是为了祈神保佑一年中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秋社则是对土地神一年来的保佑进行酬答。《周礼·地官·州长》载:“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熟。秋祭社百谷丰稔,所以报功。”

同类推荐
  • 谈读书

    谈读书

    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作为一部智者的思想记录,是作者人生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全书坦示了一种反省和思辨的力量,其思想之博大精深,足可使人们汲取人生路上的精神养分,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本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这些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大风歌:风之扬

    大风歌:风之扬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狄金森全集:卷四·书信

    狄金森全集:卷四·书信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热门推荐
  • 七夜协议

    七夜协议

    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签署一份协议,这份协议可以帮助你完成七个愿望,但是你的人生因此只剩下七天的生命。你是签?还是不签?
  • 你眼里有点点星辰

    你眼里有点点星辰

    第一次相遇,她是他的救赎,是他生活的新起点;第二次重逢,他为她遮风挡雨,心甘情愿宠她入怀。你眼里蓄满星辰,星星点点,照亮我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走好人生每一步:写给年轻人的一生规划

    走好人生每一步:写给年轻人的一生规划

    该奋斗的年纪就别选择安逸、就算要努力也别选错方向、选择好伴侣人生才能更加美好、为了人生不留遗憾任性一次去拼搏又何妨、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合理理财、保持健康……本书全方位地为大家展示怎样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辅以故事,巧以说理,事理结合,让人读来欲罢不能的同时又获益匪浅。
  • 若是爱已成伤

    若是爱已成伤

    他多希望能将她捕获,永远安放在身边。在故事之初,她已死去,却一再影响着这个豪门世家的命运……她是一个通灵少女。美丽,寂寞,出身低微却高贵如莲。他是一个富家子弟。英俊,孤独,心机深沉,满身往事。然而,世俗的目光只能紧紧拥抱,挣扎在万丈深渊……
  • 将门医妻

    将门医妻

    这是一个重生神医与深情将军带着自家橘色多毛锦鲤一路互相宠宠宠的故事。这是一个重生了其实也没多大用的故事。这是一个“Σ(⊙▽⊙"a你家猫成精了”的故事。
  • 永生暗影

    永生暗影

    凡人不能永生,永生即是神明。黑暗中不断滋生的阴谋,逐渐逼近的危机,意外穿越的主角如何在这场神明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化城

    化城

    有人为出人头地,不惜一再降低底线;有人给人灌“鸡汤”自己饮苦酒,却甘之如饴。新的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明星。读读吧,这就是你我的“化城”。偷来的锣儿敲不得——酱紫知道,却让自己做了回掩耳盗铃的笨贼。有胆做贼,有心吃肉,就得有身硬骨头去扛打。电话那端林晓筱的斥骂排山倒海汹涌而至,酱紫每次试图分辩都被兜头打了回来,后来她就沉默地挨着,林晓筱的攻击越来越高能,酱紫几次想吼回去,可到底忍住了,忍得整个身子微微战抖。嘟嘟嘟的断线音响起了,酱紫才松开微微痉挛的手,任由电话掉在床上。
  •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自先秦至近代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着重对每个人物的经历及其道德思想、实践予以叙述与分析,特别注重对伦理概念的解析。本书体例恰当,观点中道,行文流畅,界定清晰,适合大学生学习参考和伦理学爱好者乃至思想教育工作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