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3800000003

第3章 云的诗话

古人写过无数风花雪月,太阳月亮星星的诗篇,但很少有人去刻意写云。

王维的“但去莫相问,白云无尽时”,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白居易的“去似朝云无觅处”,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应该说都是名句了,但他们并不是着意来写云的,浮想联翩,信手拈来,诗人的比兴而已。

这也是一个很奇异的现象,其实,晴空万里,朗朗无云的时候,并不那么多的。我乘坐过多次飞机,短则几小时,长则十数个小时,很少会碰上一路无云的航程。平时在地面上,从不注意头顶上,永远会有的或多或少,或浓或淡的云。到了同温层,马上就体会到云对于飞机的影响,你会从机身的颠簸中,感到云的存在,可是等到飞机降落,那云的印象,马上就和云的命运一样,无影无踪地消散了。

也许人就是这样的“物稀为贵”,“易得则贱”的性格,少,便珍惜,多,便不经意。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便不金贵了。其实,云的性格,给我们许多启示,你愿意看我一眼,我也是千姿百态,煞是好看的,你要是不注意我,我也同样地存在着。所以,对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讲,包括友谊,包括感情,包括交往,包括一切一切人与人的联系,也应该像天上的浮云那样淡然飘逸,率性随意才好。只有这样,你给予了你的全部,或许一时可能多些,或许一时可能少些,但你也并不想(或者压根儿连想都不想),去要求人家回报,于是,你也就不会有烦恼,尤其绝不会自寻烦恼了。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一个多好的,像云一样来了走了,走了来了的没有负担的自然境界啊!人,应该像天空似的,希望少一些浓云密布,但求多一些云淡风轻,便是快乐了。

云来云往,起合散飞,纵横上下,沉浮自由,欲来则来,欲飞即逝,赶之不走,挥之不去,这就是云的性格了。它是常在的,它是丰盛的,它是总怕你寂寞地守着你的。犹如一位痴情女子给了我们过浓过重的爱那样,于是那些拥有了这太容易得到的云,也就不那么珍惜了。所以,诗人不专心致志地在笔下写这些永远陪伴着人们的云,也仿佛可以理解了。其实,花开花谢,月圆月缺,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太阳和星星,还会躲得无影无踪,只有云,总会向你报到;如果你记得住它,抬头看天的话,云,准在那儿向你微笑。

有这么多的诗人,却写云的诗篇,在文学史上倒是屈指可数。这里,就不得不先提到南北朝的陶宏景了。

如果他不是惟一的,大概也是为数不多专门写云的诗人。其实他的名声则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的隐士,和现在那些标榜隔绝隐居,一提起来文坛便摇头,便唾弃不绝的作家差不多,骨子里却是身在林野,心向朝中的不忘荣利之人。后来,人们以“终南捷径”四字来讽喻这些假清高,真世俗以隐求显的文人,但是,陶宏景以云为旨写的诗,超凡脱俗,有不食人间烟火味,是很难得的。

他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标题“诏问山中何有赋诗以答”就显得来头不小,尘世味很浓,官腔味十足。何谓“诏”?谁有资格用“诏”这个字眼?皇帝也!试想一想,皇帝都来向他请教,水涨船高,也可晓得他是何等人物,什么行情了。这种手法,现在也偶能在报章杂志上见识到的。譬如和某某长握手啦,交谈啦,譬如某某长又如何拍他的肩膀,又如何和他同声共气啦!话说回来,若是一位蹬三轮的,或者摇煤球的,问陶先生:“你老人家住在那茅山里,那里有什么呀?”他不会把这些不上台盘的人,写到题目里去,拿到晚报上去发表的,这就是令人齿冷的文学势利眼了。

不过,这位隐士的诗写得确是潇洒,“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短短二十字,把云的从容自在,不随俯仰的性格写尽了。

写云写出名的,还有一位宋代的秦观,他在一首《满庭芳》的词中,一开头,就写道:“山抹微云,天黏芳草,画角声断谯门。”以萧瑟秋景来写离情别绪,他不是第一个,但他用丝丝缕缕的云,来象征这份感情,再加上一个动名词“抹”字,便把那如絮的淡云写活了。苏东坡读到他这篇新作时,不禁击节赞赏,称他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当时的文坛,便以“山抹微云君”的雅号冠之于秦少游的头上,遂成一时佳话。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到苏东坡对于后来者,所表现出的一种大师的风范,比之那些鼠肚鸡肠的前辈作家,对于年轻人的挑剔、排斥,甚至嫉妒、排挤的小家子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苏东坡也并不是欣赏这首词的全部,因为他和秦少游在词的主张上,追求上,未必尽同。《高斋诗话》载:“少游自会稽入都,见东坡。东坡日:‘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少游日:‘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虽然观点不一,喜恶不同,但好,他是不抹煞的。“山抹微云”还是让大师激动不已,有成绩还是要肯定的,他带头给这位学士叫好。

另外,有一位人称鬼才的李贺,也是以一首《雁门太守行》,走上唐代诗坛,而震惊了当世和后代。这首诗一开头,便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真是出手不俗,声势不凡。据《幽闲鼓吹》载,公元807年(元和二年),当时还未出名的李贺,把他的诗呈抄给大文豪韩愈看时,头一首就是这篇诗,韩愈一下子就被这年轻人的“黑云压城”四字吸引住了。

韩愈也在诗里写过云的,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那不仅是意境高超的锦句,也是对仗工稳的佳联。但这位老人家为眼前的奇才惊奇不已。“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七个字在“文革”期间被造反派用得太滥太臭了,读来也不以为奇了。可在当时,出自年轻人口中的这番气势,这等想像,把韩愈兴奋得不得了,兴冲冲拉着皇甫一起去看望这个新发现的年轻诗人。当时,韩愈官做得很大,是吏部侍郎,等于是组织部或人事部的负责干部,而且在文坛上也是扛鼎之辈,举足轻重的大作家,但他不端架子,不甩牌子,不做教主,不和年轻人作对,为诗坛出现这样一位新人,雀跃不已。一位老作家,能这样隆重礼遇一个后起之秀,真是具有“不耻下问”的圣贤精神。

两位大人物坐着车子,来到李贺住处,一看他实在稚嫩,心存疑虑,就让他当场写一首诗来。“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李贺,对这场面试,也不畏怯。就以他们的车子为题,写了一篇《高轩过》,通过他们的光临,抒发自己的抱负。最后两句为:“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果然云龙变化,一鸣惊人。后来,有些和他争名的人,就想方设法排挤他,说他的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认为他应该避讳,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还写一篇《讳辨》的文章,鼓励他去应试。从这里看到,韩愈也好,苏东坡也好,在文学世界里,很像夏日里遮蔽骄阳的云,也像是大旱之盼云霓的云。尽管天不假以永寿,李贺才二十七岁就沮谢于世,但是,他像天空瞬间即逝的流星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时候,能不想起宋代晏几道在他的《临江仙》里所写的两句,“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嘛?能不想起那些在文学世界里,曾为后来者尽提携之力的前辈嘛?

韦庄在《江上别李秀才》这样感叹过的,“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不过,只要还有明天,便有希望,便有努力,便有无尽的彩云,这不仅仅是文学,是诗,也是生活。虽然白云苍狗,人生须臾,但决不是来不及的。

你是不是也如此想呢?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诗话百一抄

    诗话百一抄

    《诗话百一抄》是对中国古代诗词理论专著的点评之作。读者从书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古典诗歌创作、鉴赏的方法。
  •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

    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300

    俳句是一种极具日本特色、极为重要的文学类型,而松尾芭蕉则被誉为“俳圣”。他是古典俳句的第一位大师,也是将俳句艺术推至最高峰的俳人。芭蕉之于俳句,正如杜甫之于唐诗。芭蕉的俳句,既承袭了汉诗、日本和歌的古典传统,又毫不避讳掺杂日常俗语,深得滑稽精髓,极富自由创作的精神。芭蕉擅长捕捉日常中的绝对孤独、寂静时刻中的声香之色,如晨昏树叶被照得灼热时的香气,又如蛙跃进古池时的幽冷水声。诗人借此展示在永恒流动的时间中对自然的热烈一瞥。后世日式文学的物哀精神,对自然万物的灵敏感性,多受其影响。在其笔下,俳句的雅与俗的调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从芭蕉一生创作的俳句中遴选三百余句,按年代先后编排并附上原文、读音及简注,以助鉴赏。
  •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是一位海岛养兰人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数十篇散文,内容多是对于身边人、情、事、物富有哲理的思考记录,耐人寻味。无论是花鸟虫鱼、海边风物、自己的童年,抑或是身边亲人,在作者笔下无一不透露出淡定、智慧和心安,这是一种与现实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安宁与快乐。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热门推荐
  •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剑风鸣

    一剑风鸣

    乱世之中,江湖之远。持剑和握笔,到底谁是强者?精彩绝艳,家中幼子,一朝顶门立户,他的软肋在何处?山门少女,纯朴重义,她又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江湖浪子,酒肉逍遥,谁是他的牵绊?出身草莽,戎马半生,最后是否能掌管三军?豪门贵女,位登凤仪,又是否能夫妻恩爱?…………
  • 你是岁月的玩笑

    你是岁月的玩笑

    曲溪螺打小就是个胖成布欧似的妮子,当所有小朋友都嫌弃她是个胖妮时,只有他尊重她和她玩。重逢后他不认得她了,没关系,她拼命减肥只为配得上他,当胖妮子终于瘦成了校花,去表白时他却满眼厌恶。“你真的不记得了吗……”曲溪螺问。“我这一生最看不起的,就是借凭外貌践踏别人的人!”襄沐檀冷冷地说,眼中尽是不屑。他说的是自己吗?被路人误解,被心机女二踩低,被男神轻视,这样的曲溪螺竟然还进了襄沐檀的公司当艺人,自然是一顿被黑,全网群嘲,但是……她却黑里翻红了?
  • 穿越后我成了国民女神

    穿越后我成了国民女神

    【1v1苏爽甜宠】修真界招财猫属性的洛师师,一朝渡劫被雷劈到了现代爹不疼后娘不爱,妹妹欺负未婚夫劈腿的小可怜身上。拿着这种狗血剧本,众人都等着看笑话。上层圈子画风突然变了。某知名落魄富豪:洛小姐,求发财。某特殊破烂剧组:洛小姐,求暴富。某顶级大佬:洛小姐,求婚请收一下。大家懵逼时,国民之声凶猛来袭。#表白这只美人喵,一夜暴富,不是梦!#
  • 斩断降龙

    斩断降龙

    无意中捡起一颗天雷珠,竟然引发天雷。步入魂界转轮回,降龙异世我来也。星空大阵突然现,月关之刃有因缘。初临异世笑苍天。二度穿越过五年,窈窕少女初长成。
  • 清淡美论辨析

    清淡美论辨析

    《清淡美论辨析》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着重清理并剖析了“清”美文化精神的典型现象和发生机制,进而对中古以来的“清俊风骨”等观念作出辨析,并对“平淡”美论和“逸品”现象进行了透视。本书选取关键性的美学思想问题为透视点,特别注意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与相关理论领域的会通现象。
  • 陈先生与陈太太

    陈先生与陈太太

    我和他在一起,唯美很少,偶尔浪漫,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爱我,我爱他。或许,这才是爱情落实到生活中的样子。粗糙、平淡而无比真实。
  • 花藕天成

    花藕天成

    大秋二十七年,西域进贡金莲子一枚,大秋皇帝为表两国和平,将莲子养于御花园的翎池中,从此满池白莲再无生机,从此翎池只开红莲!初见,她是刚化形的莲妖,不过十岁芳龄,皇家宴上,他是太傅新回归的嫡子,她是芳名远播的公主。再见,她是无数贵族追捧的有名舞妓,而他亦混迹人群,只为和身边的狐朋狗友打赌谁先获得她的青睐。相传,晏太傅嫡子风流成性,不学无术。相传,晏太傅嫡子流连花丛却片叶不沾身。相传,晏太傅嫡子竟为一舞妓发誓洗心革面,许她家中独宠。相传,那舞妓自称看不上晏太傅嫡子……
  • 佛说缘起圣道经

    佛说缘起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也别来这个地方了:萨迪斯县的传说

    再也别来这个地方了:萨迪斯县的传说

    在T·M·比德尔贝克最新的系列小说中,萨迪斯县来到了读者的视线中。萨迪斯县是一个独特的地方,这里有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和淳朴热情的民风。萨迪斯县的中心是叫做佩里的小城,佩里有小城镇的标准配置:高中学校、城镇广场、警察局、商店等等。而萨迪斯县商会则打出标语:“萨迪斯县——这里由你创造魔法!”但是,萨迪斯县还真是有点与众不同。有些东西真的和魔法有关…它就在一个老人的地下室里。三名高中生就要面对他们从不曾想过的事情了:一条前往地狱的通道。而地狱来客也将要造访萨迪斯县。所以,一定要注意这句警告:“再也别来这个地方了”。本书书名灵感来自于Tom Petty的同名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