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美德中,“仁”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朱子语类》卷六)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说,仁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意思是说,“仁”是一个统摄诸种美德的总体性范畴。以“仁”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国人的道德人格与气质,对中华民族的意识、心理与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仁字由“亻”和“二”组成,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二”是“上”的古文,“上”指上天的“上”。如此,“仁”字的意义则是“上等人”、管理者等层次比较高的人的意义。“仁者爱人”,就是说上等人或者管理者要爱护百姓,是“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孔子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仁”的思想外延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仁”所蕴涵的仁爱和谐的宽广情怀,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留给我们的宝贵道德资源,是我们培育社会道德精神和繁荣民族文化的源头与历史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