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800000026

第26章 敢作敢为 承担责任 (1)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责任,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在责任的内在力量驱使下,我们能够将借口抛在九霄云外,让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从而油然而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负责是一种人格力量

有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叫《勇敢的心》,说的是苏格兰人追求独立自由的故事。其中男主角对苏格兰王位继承者说的一句话让人至今难忘。

“人们总是追随勇敢的人,如果你为他们争得自由,他们就会追随你,我也会。”

主人公将民族的责任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得清清楚楚,不难看出,一个人最有魅力的时刻莫过于他承担起责任的那一瞬间。

尽管我们同情弱者,可是我们绝不欣赏苟且。“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光明磊落的人永远都是人格上的胜利者。

负责的表现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耐心细致地负责就是一种。我们经常忽略了办公室里那个默默无闻的文员,直到有一天传真、文件、合同、电话一团糟的时候才意识到她那天请了病假。

还有一种是坦荡理智地负责。比如上级大发雷霆让一群下属战战兢兢,只有那个勇敢的人涨红了脸直视老板的目光,坦然面对,在承担起全部责任的同时仔细分析失败的原因。

负责的概念有时是比较模糊的,责任的边界也往往是不清楚的。面对同样的工作,有的人就会多做一些,有的人则能偷懒就偷懒。这正是一个人人格的分水岭。敢于承担责任、任劳任怨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但是敢于负责是需要很大勇气的。遇事推诿,不敢承担责任,是一种低俗人格的表现。所以说,在责任心的天平上,最能称量出一个人的人格品质。

是的,当你准备负责任的时候,那么你就独立于大多数人之外了。可能没有人会帮助你,甚至可能真的因为问题严重而让你一个人承担全部最坏的结果。可是,如果选择逃避责任,虽然你一时不会失去这份工作,但长此以往,谁肯和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一起做事情呢?日复一日,每次都是如此逃避直到众人都无视你的存在,那么你在这里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

寻找借口就是逃避责任

寻找借口就是推卸责任,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了问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这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可用,而且永远适用。这个原则非常简单,就是永远不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

1借口源于缺乏责任心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

“我不是搞这个的,这项工作我完成不了!”

“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你应该找别人!”

“这么难做,干脆不干了!”

“那么认真,何苦呢!”

……

诸如此类的借口都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一个没有责任感,把找借口当成习惯的人,不可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也不可能获得他人的支持。

1861年,林肯就职总统之后发现美国对战争的准备严重不足。联邦只有一支装备简陋、训练欠缺的16 000人的队伍。而它的指挥官——斯科特,已是一位75岁高龄的老将军。林肯非常清楚,为了拯救整个国家免于分裂,他需要一个不找借口且具执行力的人。林肯决定试一试众人眼里极富军事才能的乔治·麦克莱伦。

麦克莱伦有极高的声望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但是他同样有一个致命弱点掩盖了他军事生涯的所有优秀表现,那就是他总是瞻前顾后,习惯于过多地思考问题,然后寻找理所当然的借口而不肯采取行动。他根本就不愿意去战斗。

将近3个月过去了,麦克莱伦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林肯只能一次次督促他行动。

1862年4月9日,林肯再次给麦克莱伦写信督促他采取行动。“我再次告诉你,你不管怎样也得进攻一次吧!”在信的结尾林肯甚至恳切地写道:“我希望你明白,我从来没有这样友好地给你写过信,我实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支持你,但无论如何能不能不找任何借口,打上一仗?”

在林肯发出此信之后的一个月,麦克莱伦的军队继续延误战事,林肯只得在国务卿斯坦顿和蔡斯的陪同下亲临前线督战。而麦克莱伦竟然借口脱不开身不肯来与林肯会合。虽然这时林肯仍不愿撤换麦克莱伦将军,但他知道要想有所改变,要想国家早些得到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就必须当机立断撤换将军。1862年7月11日,林肯委任亨利·哈勒克将军为联邦司令,这时距麦克莱伦被任命为联邦总司令的时间还不到1年。

找借口给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让你失去实现成功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

2让责任驱赶借口

借口是拖延的温床,更是惰性的土壤。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响了,本来应该起床上班了,但我们却留恋着被窝的温暖。于是,一边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再睡5分钟”的借口。躺了5分钟,然后又对自己说“再过两分钟起床也不晚”,结果不得不匆匆忙忙地洗脸刷牙,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这样的借口,一旦成为习惯,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变得拖拖拉拉,做起事来缺乏责任感,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工作中,有些人喜欢从外部环境来为自己寻找失败的理由。他们不是抱怨职务、待遇和环境、就是抱怨领导或同事,大有怨天尤人、明珠暗投之感,却很少会扪心自问:我真对得起这份工作吗?我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我对工作尽责了吗?正因为这些人喜欢为自己寻找借口,因而养成了责任心不强,拖延时间的习惯,以及对自己的工作应付了事的习惯,这种习惯只能是害己害人,成为实现目标的绊脚石。

你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它的存在。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这么一道中心轨迹,循着这道轨迹走你就会满足。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年轻时,追求的可能是光荣、显耀的日子,或者在一个彼此毫无芥蒂、能够集思广益的团队里工作。然而,目前的工作不能提供这些条件,你只好在周末和朋友尽情玩乐纵酒以弥补心灵的空虚。结果往往无效,到了周一,你就会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我们虽然与西点军校不同,但我们始终要有敢担负任何重任的决心和勇气。尤其是在求知和塑造自己的时期,自己要学会给自己加码,始终以行动为见证,而不是编一些花言巧语为自己开脱。我们无需任何借口,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应义无反顾。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一个好军官,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也不是一个好员工,抛开身份,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也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会让我们做得更加出色、更加卓越。

一个卓越人士会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超出他人的预期,让人满意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你总是要出色地完成各项事务,替上级解决问题;尽全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要求,绝不找任何借口推托或延迟。如果你说,“时间不够”,“这太难了”,“我一个人做不了”……实际上这些都是你为自己不能完成任务所找的理由,为自己推脱责任所找的借口。面对不如意、不利的情况时,就找借口来逃避,这是一种不负责,一种懦弱、胆怯和无能的表现。你的借口只说明了一件事——你是个愚蠢胆怯的人。一个勇于担当而且善于用脑的人不会被这样的客观理由所局限,他会竭尽所能去改变条件。时间太短的话,他可以加快速度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绝不浪费时间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任务太难,他会尽量想办法找突破口,任何事情都会有解决的办法,只是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人做不了的事,领导不会强人所难,你的理由只说明你害怕承担责任。

总的来说,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当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敢于承担压力和辛苦,给他人完全可以信赖的感觉。然而借口和责任心几乎是水火不相容,强烈的责任心意味着敢作敢为、坚韧、自信,而借口却像责任心这个气球内部的一根刺,轻轻一扎,责任心就溜走了……

勇于担当,不找借口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面对什么状况都应该勇于担当,不找借口,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同类推荐
  • 救命啊,工作快把我逼疯了

    救命啊,工作快把我逼疯了

    如果你在办公室里容易感到困惑和沮丧,不用担心,“办公室综合征”并非你所独有。有时候,似乎是整个职场都已经疯了——首席执行官把装订整齐的报告交给董事会,以表明公司在投资方面取得了丰厚收益,而你所在的部门工作堆积如山,每个人都因“冻结招聘”而饱受压力。网络瘫痪,网络技术人员不接电话。销售人员对顾客做出空头承诺,他们现在却嚷嚷着说送货是你的事儿。副总召开会议要促进交流,而你却明白,如果你说有任何事做错了,那么,结果将证明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的态度。
  • 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

    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

    我们知道,佛学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世人从佛学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佛学对世人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佛学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生哲理与智慧,这些哲理与智慧可以使我们受用一生。
  •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孤独的夜行者常常听到身后的落叶上有沙沙的脚步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因为威胁始终来自前方。他不过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去观察退路。其实,一只眼睛就够用了,第二只眼睛是让你确信所有事物都有深度。十年和一百年不同,一百年和千年万年是相同的。生命是一把尺子,可被丈量的是生活,其余是永恒。警惕你的幸福,唯有它能摧毁你。品格不是由你已经占有的东西决定的,恰恰是由你匮乏的那些东西塑造的。
  • 选择正确的工作

    选择正确的工作

    工作可以产生许多奇迹,它可以擦亮人的眼睛,强健人的肌体,增添面颊的红润;它还可以使头脑更敏锐,使思想更集中,使脚步更矫健。工作可以奇迹般地治愈多种身心疾病,工作的人才是最健康的人。
  • 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

    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

    本书向大家陈列出种种的思维方法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思维的钥匙,每个人都应当有这样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热门推荐
  • 放尔千山万水身

    放尔千山万水身

    本书是张晓风首部旅行美文集,由作者亲手精选各时期的旅行散文,部分篇章在大陆首次出版。数十载的人生阅历遇上壮丽河山,会激发出怎样的感慨和共鸣?作者以稳健的步履踏遍万水千山,以敏感的内心体察异域风物。在行走中,寻回被时间吞没的喜乐和伤痛,看见今人在古老年代投下的影子。作者用淡然温暖的笔触告诉你,这或许并非一场旅行,而是归返每一个人的心灵家园。“放尔千山万水身”,让本属于千山万水的我们回归到千山万水中去吧。
  • 冥修千日为成神

    冥修千日为成神

    他是龙皇与九转烈凤的孩子,是双神兽之子,本应受世人所崇奉,可却打破了龙凤两族千年的禁忌。这一路上受尽困难、挫折,可却从不放弃,因为他知道:只有变强,才能力挽狂澜!
  • 快穿之男神咋是萌妹子

    快穿之男神咋是萌妹子

    苏晗莫名其妙的踏上了拯救男神的路上。请问这小短腿是怎么回事?靠!你不要过来了!某男:怎么办?我就是喜欢你腿短的样子。......某男:宝贝,你理理我,我错了。(男女身心健康1V1。速度慢,见谅昂)
  • 天使穿了我的衣服(微小增刊亲情篇)

    天使穿了我的衣服(微小增刊亲情篇)

    本书力求选出近两年来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书中具体收录了《寻人启事》、《来吃饭的是父母》、《我和妻子手牵手》等小说。
  • 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我爸是吕布,我妈是貂蝉,我妹是吕玲绮。我师父包括但不限于:华佗管辂水镜先生,左慈于吉南华老仙;三国曹老板我喊他叔,刘皇叔我和他谈笑风生,孙权和我称兄道弟。你别欺负我,我后面是三国。
  • 我掌中的世界树

    我掌中的世界树

    这是一个灵气复苏的时代,叶飞带着世界树穿越而来。你是修炼天才?武学鬼才?我掌握了这个世界的根基,拿什么和我比?
  • 我的冠位指定果然有问题

    我的冠位指定果然有问题

    在不拯救人理的时候迦勒底都是什么样子的?有时会沙雕,有时会正经,是的!这是不同寻常的迦勒底!!!
  • 重生之拳台杀手

    重生之拳台杀手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那么,天生就拥有强悍体质的高远该如何选择呢?还用问?来吧!来征战拳台吧!去聆听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呐喊吧!去迎接那一道道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吧!去征服那一个个桀骜不驯的凶悍对手吧!去收获那一张张簇新的支票和亮瞎眼的金腰带吧!拳台上唯有热血!好男儿唯有向前!谨以此书,献给曾经百花齐放、最辉煌的世界重量级拳坛,献给远去的泰森、刘易斯、霍利菲尔德、福尔曼时代……PS:本书无国术,纯以身体天赋和艰苦训练打天下,静待诸位拳迷朋友们支持、点击、收藏、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予美何处

    重生之予美何处

    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乃天花也,为世间所无。她是拘那含佛悟道时生后那颗树上开出的金色波罗花,芳香极美,翌晨即萎。在大梵天王将她摘下献给佛以后的冗长千年,始终沉睡在花中,不解人间事。建武十五年,九月初七,她从憩居在波罗花中的幽魂变成南国权势无双的孟光长公主。片段一: 前世女子靠在床畔,垂着眼看着给她把脉的男子。“你看看我,那些佛像有什么好的,你看看我,我是你娶回来的妻啊!”男子温和的笑了笑,不为所动。“你若好好爱我,我就让他们广修佛寺,我让南国的子民都去爱你的佛。可是你爱我好不好?”男子收回搭在女子腕间的手,淡淡摇头,道:“殿下,我早已说过,我心中只有佛祖。”“那好,你就把我当做佛祖来爱,否则,我就···我就让你生生世世都不能潜心向佛。我会烧光南国的佛寺,杀光南国的和尚,族灭求佛的百姓,我会让你悔不当初。”女子笑了笑,似是玩笑,又似是誓言。片段二:今世萧元皱眉看着景行止,过了一会儿说:“老师何出此问,不过本宫倒是觉得可以比着老师来挑驸马。”“真的?”“当然,学识只能比老师差一点,容貌得比老师差上一大截才行,免得招蜂引蝶,武功倒是可以与老师比肩,不过行军打仗,一定得比老师强。对了,他家中最好没有人信佛的,我这辈子,一听见有人念经,就头疼。”“这,有点难,我尽量。” 片段三:  “你杀了他?景行止,你杀人了?” 萧元看着景行止手上拎着的,还睁着大眼的头颅,简直像是在做梦似的。“你可以不杀他的,你是和尚啊!你忘了出家人慈悲为怀?”“元儿,我不是和尚。”“那是什么?”“身心都背弃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