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9400000008

第8章 创设军机处(7)

康熙四十三年(1704)四月,三十三岁的张廷玉被康熙召至畅春园,康熙亲切地询问了张英的身体状况。当日张廷玉奉旨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著四品官服色。十二月,康熙又亲赐“福”字与对联一副,这是汉人大臣中少有的恩宠。此后,康熙不管是巡游江南,还是避暑热河,秋狩塞外,张廷玉“皆珥笔以从”。至四十五岁时,张廷玉被擢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开始进入内阁处理政务。

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提拔张廷玉办理翰林院事宜。在康熙葬礼期间,张廷玉显示了自己出色的文书功底。雍正守灵时席地而坐,晨夕涕泣,有臣子入内奏事,则临时口授大意,张廷玉就伏在地下以笔书写,稿成后立刻呈给雍正浏览,每日不下十数次。

雍正对张廷玉的表现极为满意,私下对他道:“以前做皇子时,不大好与朝内大臣交结,一直听说过你的名字,却未曾谋面。现在见了你,发现你气度端凝,应对明晰,朕心里很是欢喜,吾师有子矣。”

对喜欢的臣子,雍正的肉麻话是一套套的,现在喜欢上了张廷玉,自然也少不了肉麻一番。雍正对张廷玉道:“你一片忠心,办事敬诚,真是个伟器!你是父皇康熙培养出来的,你要到棺材前磕头感谢。”雍正这么一说,张廷玉又要涕泪纵横地在康熙棺前表演一番了。

雍正七年,军机处创设。允祥担任首席军机大臣不久便去世,遂由张廷玉接任。张廷玉在任时,奠定了军机处的基础,使得军机处成为维系清廷统治的重要支柱,如后人所言,“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

中国传统政治的运作,依赖于文官与文书。明代的文书制度层次混乱,效率低下。清初予以改革,形成了三种文书制度,即“题本、奏本、奏折”。

题本、奏本是正式的文本,使用面广,上至督抚,下至州县衙门,均依照格式施行。此套文书系统弊病也多,一来大小官员均可上题本、奏本给皇帝,皇帝根本无暇处理。再者题本、奏本须依照固定格式书写,然后由通政使司转送,转送时还需要经过内阁拟定处理意见之后再转交皇帝。一层层的转送过程中,既缺乏效率,也不容易保密。而最关键的一点,在文书送达皇帝之前,须经过内阁处理,再交给皇帝,这无形中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奏折是秘密行文制度,它不是正式的公文,由亲信官员直接呈送给皇帝,速度快,保密性强,在康熙时很受重视。但奏折也存在问题。奏折制度未规范化。受到皇帝信任的官员可以直接上奏,如江宁织造曹寅可以直接上奏,而地方大员则不能,如此职权划分混乱。

军机处创设后,经张廷玉改革,奏折成为一种正式制度。张廷玉订立规制,凡是臣子奏报一般事务,用疏,由通政司递交,皇帝的回复则由内阁拟旨。奏报重要事务,用折,由奏事处递交,这样奏折就成了正式文书。奏折是直接上奏,省去了中间的流通环节,保密性强。借助奏折制度,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国内一切事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奏折制度,各级官僚彼此监督,可以分散权力,防止结党,有利于强化皇权。

在张廷玉的主持下,廷寄也成为了正式制度。廷寄也称廷寄谕旨,它的特点一是保密,二是高效。军机处建立后,在张廷玉的主持下,军国大事,凡归军机处办的事情,不论大小,均在当日办完,绝不积压。军机大臣当面聆听皇帝指示,草拟文书,形成谕旨,不经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发下。

谕旨由军机处密封,函面上书“办理军机处封寄某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处某官开拆”。军机处用寄信的方式,将廷寄直接送达负责臣子,不经过中间环节,保密性强。密封好的廷寄交给兵部,依据内容的紧急程度决定投递日行里数,书写“马上飞递”的上谕,由各地驿站日行三百里递送,最为紧急的事务,以六百里加快递送。廷寄到达后,须由受命者本人拆阅,不许其他人代拆。阅完谕旨后,受命者要将谕旨到达的时间、谕旨的内容、如何办理,再向皇帝回奏。

“廷寄”制度建立后,内阁被彻底架空。此后,内阁不过是颁发一些象征性的重大政令,如宣战、议和、大赦、巡幸、谒陵、重大案件的处理结果等。通过军机处的“廷寄”“奏折”制度,皇帝直接而高效地处理着帝国内部的事务。

军机处之创设,最初的目的是对准噶尔用兵。征战经年,虽在额尔德尼昭布战役中由策棱取得光显寺大胜,但高昂的军费开支也让清廷头痛。雍正于十二年命前线统兵将领返京,商议对准噶尔战略。当时主张继续用兵者居多,张廷玉则力陈不可。雍正采纳了张廷玉的建议,与准噶尔划分疆界,达成和议。

军机大臣的主要任务是帮助皇帝拟定谕旨。掌握了满汉两种语言,对儒家典籍烂熟于胸的张廷玉,操作起公文来得心应手。雍正曾称赞他:“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对准噶尔用兵期间,张廷玉在朝内昼夜值班,随时拟定谕旨,不经过内阁,直接发给前线将领。

张廷玉对文书制度的改革,在提高文官系统办事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皇帝的集中权力,为满清统治的巩固与延续立下大功,是故雍正夸赞他道:“汝之功勋在疆场汗马之上。”

张廷玉患病在家时,雍正对近侍道:“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近侍惊问为何。雍正叹道:“大学士张廷玉正在患病,朕这不是臂痛吗?”在雍正看来,张廷玉已成为自己的臂膀。

对张廷玉的厚爱,表现在方方面面。雍正十一年,张廷玉回安徽桐城老家祭祖,雍正特意赐了个如意给他,祝他“往来事事如意”。在张廷玉的谢恩奏上,雍正又批了番肉麻的感慨:“朕即位十一年来,在廷近内大臣,一日不曾相离者,惟卿一人。义固君臣,情同契友。”

张廷玉堪为雍正最亲信的臣子,雍正甚至将秘密所立储君人选也告诉了他。

雍正汲取康熙诸皇子恶斗的经验,登基之后,不设皇储,改行秘密立储制度。至于雍正所立皇储为何人,外界虽有流言,但终无确证。雍正八年,可能是因为允祥去世,伤心过度的缘故,雍正患了重病,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紧急召张廷玉入宫,将写有储君名字的密旨给他看。此时张廷玉是唯一知道储君人选者。到了雍正十年,鄂尔泰入军机处,雍正再次将密旨出示给鄂尔泰,皇储人选为谁,“汝二人外无一人知之”。

皇储是谁,生性谨慎的张廷玉自然不敢对外公开,但有意无意之间,他也露出了蛛丝马迹。张廷玉曾进宫给皇子们教书,与皇四子弘历关系尤其密切。雍正八年,弘历请张廷玉为自己的《乐善堂文钞》作序,张廷玉欣然命笔,大肆奉承。又吹捧弘历:“以天授之才,博古通今之学。”

平日里弘历也与张廷玉诗词来往,彼此唱和。张廷玉对弘历的态度,间接表明了雍正的选择。雍正十一年(1733)正月,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和硕”是清代宗室封爵最高的爵位,这也表明了弘历将是皇位接班人。

雍正赏给张廷玉的最大的礼物,则是配享太庙的无上殊荣。太庙是供奉皇室神位的地方,立下大功的功臣,经过皇帝批准,也可以供奉在太庙,这是无上的尊荣,这是中国历代帝王给予立下巨功的臣子的最大奖励。

雍正八年六月,因辅佐有功,雍正下诏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身后配享太庙。有清一代,臣子得配享太庙者不过二十六人。二十六人中,有二十三人是满人,另有两名蒙古贵族策棱和僧格林沁,张廷玉是配享太庙的唯一汉人。

不但如此,配享太庙的功臣中,绝大多数以武功而得此荣耀,如雅尔哈齐、代善、多尔衮、费英东、额亦都,为清廷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如策棱取得了额尔德尼昭布战役的大胜,如僧格林沁战死于疆场。其他配享太庙者,如允祥乃是雍正最为信赖的弟弟,如晚清力挽狂澜的恭亲王奕訢,均位高权重,系出皇室,故而配享太庙。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身体不适,但照常办公。第二天病情加重,紧急召王公大臣至寝宫授遗诏,子时即龙驭上宾,终年五十八岁。

雍正死后,清廷下了道奇特的谕旨,不准大臣、太监、宫女向外间“妄行传说国事”。这封口令一下,外间反而议论纷纷,以致雍正死因扑朔迷离,猜测纷纷。

雍正的死因复杂,雍正自身体质较弱,性格暴躁激进,做了皇帝之后,终日操劳,又疏于运动,身体越发虚弱。雍正八年,一度重病不起,自以为不久于人世,所幸无碍。此后为了进补,雍正开始服食丹药。法号为“破尘居士”的雍正,招募了十几名炼丹道士,在西苑“紫碧山房”中存放了大量木炭和炼丹器具,炼服丹药。

丹药的副作用极大,中国历史上,因为热衷炼丹,服食丹药而死的帝王极多。仅唐代因服食丹药而亡命的皇帝,先后有太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多位,这是因为丹药中含有汞、铅、砷等重金属。虽然服用丹药等于吃慢性毒药,可帝王们还是前赴后继地去找死。

雍正一死,乾隆即位,立刻驱逐了宫中的十几名炼丹道士。乾隆还为他老爹炼丹寻找借口:“皇考听说有炼丹之术,想看看这是什么样子,以为游戏消闲,所以找了一群炼丹术士,但‘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年轻的乾隆,忘记了有个成语叫作“欲盖弥彰”。

雍正虽死,他赏给张廷玉的荣耀仍然保留着。但这无上的荣耀,却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张廷玉未曾料到,新君乾隆登基之后,配享太庙的资格给他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同类推荐
  • 回到战国当国君

    回到战国当国君

    郑骏意外穿越到了战国初期,成为了郑国国君郑繻公郑骀。此时郑骀君权旁落,郑国弱小。且看郑骀如何夺回君权,如何使郑国强大。。。。。。读者交流群:652321972
  • 唐煜本纪

    唐煜本纪

    这是一个后世兵王意外魂穿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欢迎加入唐煜本纪书友群,群聊号码:724849953.
  •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人文平凉”丛书一套5本(暂定名《平凉诗词》《崆峒诗词》《平凉游踪》《平凉掌故》《平凉金石》),编者姓名:茹坚、李世恩、魏柏树、李业辉等。前两册精选古代至民国历代诗人所写崆峒山及平凉其他地方的各类诗词曲赋,略作简注。第三册精选历代作者所写平凉山川名胜、风土人情的游记。第四册精选有关掌故。第五册精选当地重要金石碑刻。
  • 盛世大隋

    盛世大隋

    北周末年,人心思定;大隋王朝,横空出世;一统南北,再造华夏;四夷归附,万邦来朝!
  • 顺平侯传

    顺平侯传

    通过回忆,重塑全新的真正赵子龙。从追随刘备,到后期跟随孔明的一生,更兼与吕布的斗智斗勇。虽然二人有年龄差,但二龙相斗,精彩至极。
热门推荐
  • 宅男的修仙日记

    宅男的修仙日记

    林千跃:“严肃申明一下,我手里拿的真的是一本日记而已!”
  •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的时光浸染了谁

    谁的时光浸染了谁

    谁的青春不是天真浪漫谁的时光不会拥有挫折谁的童年又会没有困苦只愿我们不负青春、不负卿不负时光、不负心
  • 聋子年

    聋子年

    聋子年是指农历中没有立春前这几天的年份。意思是没有春不吉利,如果结婚的话对男方犯冲,因此死了男人,女人只好当寡妇,又叫寡妇年。且看单身男女如何相亲过渡聋子年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执念千年

    执念千年

    我以为我一直爱着的,原来是我最痛恨的。我以为我一直恨着的,原来是我最深爱的。当一切埋藏的真相,用鲜血淋淋的代价解开时,我该怎样去面对这残忍的一切。当一切都走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我该选择试着去原谅,还是依旧那样憎恨下去。为什么当他死在我手上的时候,他却依旧没有告诉我真相,为什么还要选择一个人默默去承受。为什么宁愿选择让我依旧恨着你,为什么你连死都要死的那么残忍,让我悔恨终生。我这沾满你鲜血的手,该如何洗净。
  • 疑云鬼影

    疑云鬼影

    太平镇镇子不大,也就四五十户人家,左临平安县,右接清谷县,前望福平县,属于一马三疆之地,其实也就是一个三不管的地界。由于一地接三县,也算是商贾往来必经的枢纽,所以这里也还生意兴隆。刚到晌午,镇上的酒楼便已经是宾客盈门。可唯独镇子正中的醉仙居,空空荡荡,不见一个人影。两匹马,一前一后,来到了醉仙居,两个人甩镫下马。前面是个中年汉子,身材魁梧,满脸虬须,一脸英气;后面是个年轻人,面如朗月,斯斯文文,满身富贵之相。店主杨福善急忙满脸带笑迎了上来:“两位客官,实在抱歉,醉仙居今天已经被人包下了,还请两位移步到下一家用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重铸星海

    重铸星海

    《星魂》作为一款跨时代的虚拟网游,一经问世就带着神秘的面纱。全虚拟技术犹如横空出世让玩家对于游戏有了全新的体验。然而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人们渐渐发现不但可以在这款游戏中学到强化身体的能力,甚至连科技都是有迹可循。携带记忆,涅槃重生。作为一名曾经的游戏玩家,晁浪表示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没有什么是比玩《星魂》更牛逼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