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10

第10章 组织起来的带头人(3)

此时,老小子见李顺达等六户贫农办起了互助组,心里不由得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这些贫农有几户是老小子的佃户,老小子回想那年搞减租减息,李顺达提着小斗,领着佃户们在桑三则家交待抗日民主政府的减租减息法令,好不威风!从那年起,就减掉了四十石租。这哪是减租,分明是割他身上的肉啊!心痛得他快躺倒不能动了。今年搞起互动组,恐怕更没有他的好光景。出于本性,他向新产生的互助组打冷枪了。他歪着葫芦脑袋,噘着嘴,嘟嘟喃喃地说:“互助,巴掌大的地没有一块,驴尾巴没一条,不老老实实租种地,倒想在一个锅里熬稀粥。真是做梦吃饺子,干巴嗒嘴皮!”人类自有语言起就有说风凉话的历史,各方意见都通过这些话语在社会上流传,成了民间发表意见的一种特殊方式,也颇像文娱活动的一种形式。对智者而言,这些言论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对弱者而言,是阻碍发展的路障。

“流言止于智者”是句古训,李顺达他们是真正的智者。人们透过这些风凉话,看到了老小子的内心。如果不是考虑到大敌当前,应该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大局,他们或许不会饶这个赖鬼。

有一次,宋金山和顺达走着,迎面碰上了老小子,金山主动向他“打招呼”:“昨天夜里梦见吃什么来?是不是吃俺地里种的大南瓜?”老小子心头一怔:自己偷南瓜的事被人发现了?他没有吭声,侧身从身边悄悄地溜走。宋金山和李顺达心里乐了。他们不管别人说什么,任由人家去说,不管别人用什么眼神看自己,由他们看去!没闲工夫与他们斗嘴。他们铁了心参加互助组也不全然是走投无路,他们走到一起要互帮互助,也不光为六户人家的吃喝,还要大力支援前线,打败日本鬼子,更要为全边区走出困境,踩出一条新路。

正月是农闲时节,人们还在按老习惯过春节,但是互助组已经行动起来了。在民国三十二年的大年初二,即1943年2月6日,李顺达互助组正式开始出工劳动了,他们打破了延续了几辈子春节过到正月十五的老习惯,开始往地里送粪。六个人、六副桶担,一个比一个跑的欢快。他们原来计划二月底把粪送完,结果没出正月就完成了任务。西北风嘶啦啦地刮着,他们虽然个个破衣烂衫,老棉袄尽窟窿,很难找出一片完整的布片,但对新生活的憧憬,互帮互助的协作与鼓励,使他们的心中萌生出希望。这六户人家不会想到,他们的行动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他们用自己的扁担,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也为中国农民开辟了一条新路。

九个月后,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组织起来》的讲话。号召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人民组织起来,丰衣足食,打败日本侵略者。李顺达互助组已超前实践了这一指示,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就这个互助组,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

新成立的互助组,干得热火朝天,效率之高竟然也出乎他们自己的意料。组员们你帮我,我帮你,原计划紧紧巴巴做两个月的农活儿,还不到一个月就全部干完了。李顺达站在自家的窑洞顶上,迎着刺骨的寒风,展望西沟高高低低的山峦,心里想得很多,他想:组织起来的力量要发挥更大作用才行,要多打粮食,就得多开荒!举目四望,远远近近的荒山荒坡全是地主霸占着,让它一年一年地荒着,真不合理!要能开荒就好了!

李顺达互助组起早贪黑,把粪全部送到地里,以保证每亩施肥126担和保证全组一年秋田的追肥正在这时,互助组的几条汉子都找上门来了。

宋金山挑头说:“顺达,上级号召咱们组织起来,不会是叫咱们做二十天活儿歇息一个月吧?干脆找上级要任务,请求上前线,去配合八路军反扫荡,消灭日本鬼子!”李顺达瞧着他那个急样子,心中有数地说:“做地里的活儿,不能违农时,支前打仗也得听上级的安排。上级说前线需要,咱立刻动身,现在上级没有说话,咱们农民就只能种地。”王周则开口了:“那咱们就练武,扔手榴弹,用土枪学瞄准。”李顺达说:“这倒是个好主意,但要全体民兵参加才行,那些没有加入互助组的人家,地里的活儿还没有做完,要等农闲季节才能练武。”五员大将全说话了:“那你说,我们就站在窑顶上看风景吧?那一片一片的荒山坡有甚好看!”“我们能不能把它变得好看呢?”李顺达心中早有这个打算想绿化荒山,可是老财们霸着荒山,得想法子要争取这个种树、种地的权。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大家说了,大家都有这个心愿,催促顺达赶快到区里向上级请示。

顺达动身往区里走,心里有事,走起来风快。区里的小通讯员在路上向他打招呼:“李顺达同志,你去哪?”李顺达迎了上去,向他打听区里的负责同志在不在家,说互助组里有件要紧事跟区里的负责同志研究。小通讯员回答了顺达后,接着说:“我正有件要紧事要找你,挺要紧的。”小通讯员顽皮地眨着眼睛,从挎包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顺达说:“给你,重要文件!”李顺达觉得小通讯员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在故意逗他玩,双手接住文件,翻来覆去看了看,然后拉住通讯员的胳膊说:“你知道文件里说的是什么?”“我当然知道。”通讯员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

“对你说实话,你叔半辈子租种地,没学过文化,不认得字,求你给把文件念一念,行么?”“区里的负责同志吩咐过我,给你念文件是我的任务哩。”通讯员讲出大实话,打开文件,大声念了起来:“遵照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指示精神,为了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粉碎日寇的封锁扫荡,特规定:凡属荒地荒山,谁开谁种,谁种谁收……”顺达听着,嘴和眼睛都在笑,他想,咱们边区政府真摸透了穷庄稼人的心,他们知道互助组遇到的问题,连开荒指示也下达了。顺达要求小通讯员慢点念,多念两遍。他要把主要内容和一些要紧话记下来,回去向村里人传达。

小通讯员说:“李同志,你也看着文件,我念一句,你跟着念一句,还能认几个字,行吧?根据认识的字,连猜带想,就把主要内容全记住了。”“好办法,你就当我的小先生。这也是区里的负责同志给你讲的?”小通讯员点点头,李顺达顾不上说句感谢话,身子紧靠着通讯员,两个人捧着文件,用粗壮的指头指点一行一行的字认真地念起来。先是稚嫩的声音,然后是顺达粗糙的嗓音,俨然是男声二重唱。

直到顺达记牢了,两个人才分手。

小通讯员问顺达:“你不是要到区上去找负责同志么?”李顺达嘿嘿笑出声来,说:“不去了,俺就是专为开荒的事来的,文件上都给解答了。回去替俺好好谢谢区上的同志,俺也谢谢你。”小通讯员反倒有些不自在,挥一下手说:“这有什么好谢的?不都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吗?”通讯员说得多顺溜多好!李顺达留下一串愉悦的笑声,一溜小跑回到村里,把互助组员都叫到自己的家里。他把文件举在手里,摇晃着说:“大家听着,上级发来了重要文件,关于开荒的指示……”说罢,李顺达就把文件摊开,摆在炕桌上。他不会照着文件念,而是凭记忆讲述文件的主要内容,并把一些很要紧的话,原原本本地向大家传达:“为了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粉碎日寇的封锁扫荡,李顺达互助组正在选种子,准备下种特规定:凡属荒地荒山,谁开谁种,谁种谁收……”李顺达那洪亮的、深沉的嗓音,在土窑里回响,组员正在仔细品味着“凡属荒地荒山,谁开谁种,谁种谁收。”这十二个字的含意,顺达说:“大家听清了么,这意思就是说,地主老财霸占的荒地荒山不算数了,抗日民主政府给咱撑腰,咱们开了荒地,就归咱们种,归咱们收啊!”“当真?抗日政府有这个规定?”路文全还将信将疑。

“这不是吗?都写在文件上了:‘荒山荒地,谁开谁种,谁种谁收’……”宋金山代顺达回答,他已经记牢了这十二个蚂蚁似的小字,这辈子绝不能忘掉!路文全、王周则也都喃喃背诵这十二只蚂蚁似的小黑字,他们像要用根绳子牢牢拴在其夹袄襟上,回家向媳妇孩们宣传。

在过去,穷人们在荒坡上刨一镢头,地主老财就拉到村公所吃拉面评理,实际上是罚款。王周则家因为出不起拉面钱,才借了老小子的五块钱。八路军来了以后,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清理旧债务,才把那借据要出来。如今大伙听到抗日民主政府发出的开荒指示,异口同声说:“抗日民主政府,总是向着咱们穷人。咱们才想着开荒种地,上级倒把文件送来了,看他地主老财敢不敢哼一声!”宋金山、王周则站起来说:“顺达,霸占西沟这些山的地主,都不是西沟人,我看再把那些地主老财叫来,把这个文件给他们念一念,叫他们知道抗日民主政府的法令!”李顺达坚定地说:“不用!石匣和路家口也是抗日民主政府管,迟早也会知道这文件,老小子和郭召孩敢违抗政府指示吗?有抗日民主政府给咱撑腰,咱就大胆地上山开荒去!”六户人家,男女老少几十口人异口同声响应:“好啊!”人们热热闹闹讨论了一番,男人们个个报名开荒。年轻妇女们也想要参加,李顺达的媳妇吕桂兰第一个举起手。她是个好劳动力,能担子,会抡镢头,比得过男子汉。

顺达想了想说:“妇女求解放,就是要从参加田间劳动开始,不再只围着锅台转,凡能参加的都参加。妇女们扛镢头上山,男人们不能拉后腿。”互助组实行民主管理,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大伙你一言、他一语地商量了几个具体问题。规定年龄大的妇女们照管小孩和做饭,大点的孩子喂牛羊割草,青壮年男女组员一律上山开荒。

做出决定后,李顺达吩咐大家说:“回去以后,赶紧收拾镢头,开荒可得使大镢头。”送走了大伙,李顺达把不能用的破锹、缺了口的锄头收拾到一起,又和娘商量把纺花积攒下的几块钱拿出来,请铁匠打了一把六斤重、一尺二寸长的大镢头。

地主老小子听说互助组要开荒,就像吓掉了魂似的,起了个大早,吃了两口饭,就跑好几里路来到西沟。上了山,山上山下转了一圈,一屁股坐在祖辈们占据了多年的荒坡上。

互助组成员一人扛一把镢头上山来了,其中一个女人就是顺达媳妇吕桂兰,由于路太窄,单行排成一长溜。扛在肩上的镢头好比长枪,个个意气风发,像一支行进中的队伍。他们的确是在向大山进军了。

老小子瞪着眼,歪着脑袋,瞧着李顺达等人从他身边走过,谁也没理睬他,他忐忑不安地站起来,跟在互助组组员们后面唠叨:“老哥们,这些坡都是我祖上留下的,不敢开!”谁也没有看他一眼。老小子估计这个女人是李顺达的媳妇,追上吕桂兰说:“小嫂子,看样儿你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求你给顺达说说情,把这山道坡给我留下。”吕桂兰说:“老小子,你占了这么多山坡,为甚要叫它荒着?不叫人种,安的什么心?你也睁开眼仔细瞧瞧,过去、现在是两重天了,老皇历使不得了!”老小子点头哈腰:“我也要开荒,这年头,讲的是劳动光荣哩。

诸位,高抬贵手,把好坡给我留下,我也要为抗战支前出些力。”宋金山看不惯老小子那副丑相,镢头在地上蹾了一下,摆出个横刀立马的架势拦住他说:“我说老小子,你有本事,把山坡扛到你家锁起来,你别在这里碍手碍脚,咱们镢头不长眼,砍伤了你也不好哇。”一见老小子,宋金山肚子里就像着了一团火,八路军没来到平顺的时候,他受尽了老小子的剥削和压迫。宋金山有一手种南瓜的绝活儿,他家的南瓜又大又甜。可是,每年下第一场霜摘老南瓜的时候,几个最大个儿的就不翼而飞了。那是他准备留籽做种的,被人偷去心里特别窝火。宋金山侦察了几个黑夜,才知道是老小子背上布袋偷走了。在那年月,地主当了小偷,失主是佃户也不敢追究。但是金山的南瓜也不能白白地给地主偷走。有一年南瓜还嫩的时候,他用镰刀在两个南瓜的一侧切开一个三角形的小口儿,往里面灌上几勺大粪,再把切下来的那块南瓜盖上,过几天就长好了,南瓜长得特别大。果然老小子中计了,他一次也只背得动这两个南瓜。他把这两个南瓜摆在粮库外面的两个窗户台上,让人们一进院门就惊羡地大叫:“你家好福气呀!地里长这么大的南瓜!”除夕吃团圆饭,讲究全家老少同吃一个大南瓜。他搬回屋里一个,肉厚皮硬,大菜刀也砍不开,就双手搬起来在案板上摔,这下有好戏了:粪水横流四溅,溅了他满身、满脸、满锅、满炕、满地、满墙。

直至正月十五,来他家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捂鼻子,忌讳语也脱口而出:“好臭,这是什么味?”这事传到西沟,谁听了谁笑。李顺达没正面取笑他,只问老小子是不是梦见吃宋金山地里的大南瓜,正是指这件事。

老小子打心眼里恨着金山。如今,宋金山腰板硬朗了,根本不把老小子放在眼里,说起话来,就像扔石头一样,重甸甸、硬邦邦。老小子不敢往他跟前靠,只是老远地跟着。

李顺达心里想,让这么个人跟着,心里也不舒服,撵回去算了。

同类推荐
  • 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

    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

    周云编著的这本《灿烂星空(自贡当代作家评传)》以评传的形式,纪实的手法,优美的笔调,真实地记录自贡市老、中、青三代近30多名作家的创作历程,精心描述了他们献身艺术事业的风雨人生,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自贡的文化底蕴,凸显了自贡文化建设的成果。
  • 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全集)

    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全集)

    五大传奇权谋人物传记。《知行合一王阳明》,道破天机!深入解读知行合一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一本书写透曾国藩成功秘诀:坚持笨拙,不走捷径!《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讲述成吉思汗一生杀伐谋断的智慧与意志。《帝王师刘伯温》,领略千古谋臣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帝王师张居正》,一生坚持实用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看帝王师张居正如何用为人不齿的手段实现神圣崇高的理想!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百岁老人杨绛的生命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生命历经了中国社会最动荡、最混乱的几十年。本书以清新细致的笔触描绘了钱锺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记述了这位世纪才女充满柔情、磨难的一生,展现其如何一步步获得“先生”的赞誉,让人深刻体味到穿越荆棘的朴实平静,理解何谓“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热门推荐
  • 大学生考证指南

    大学生考证指南

    针对大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需要,汇编国家有关考试法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记者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考试,管理类证书,艺术类证书及其他类证书的相关规定。
  • 平民高校II:贵族学生驾到

    平民高校II:贵族学生驾到

    有钱,又长得帅气男生,对于女生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亚洲巨红的彩虹乐团三子,集女生们的万千宠爱于一身。突然有一天降临到一所普通高校,可想而之,全校的女生们都疯了。她平凡的16岁女高中生,为了嫁给安希辰,想尽办法来到彩虹乐团三子家里面,当上了小女佣,只为了离偶像更进一步。1
  • 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热爱祖国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

    《驿路尘花》之所以动人,之所以吸引人读下去,就是因为作者聪明地抓住了人性中最柔软的“情”。亲情、友情、爱情、对底层人的同情、怜悯之情,让人生朵朵尘花都溢满温馨、爱意!
  • 一吻成婚:总裁前夫,求放过

    一吻成婚:总裁前夫,求放过

    沈佳人在结婚前夕遭遇渣男劈腿,决定奋起,立志要成boss的女人!后来,她果然成了boss的女人!封boss:怎么样?你现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有何感想?沈佳人:emmmm,我想成为的是boss!不是想成为boss的女人!某人开始解领带,动作优雅:嗯?你再说一遍?小怂包沈佳人:我当然只想成为封boss的女人!你信我!某人:嗯,有眼光,不过我需要检验一下你说的是否真心实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不好惹:战神王爷请接招

    妃不好惹:战神王爷请接招

    要问宁昭穿越到墨朝,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自然是收服了出名的直男六王爷。人前:墨绝尘:“宁昭,你身为六王妃,就要有王妃的自觉。你的眼睛只能看本王,你的心里也只能有本王的存在,你要是敢多看三哥一眼,本王就……”宁昭:“就怎样?”墨绝尘:“就给你休书一封。”人后:宁昭收拾好包袱,便准备自请下堂回将军府。却不想堂堂六王爷,心甘情愿奉上兵符和王爷大印,跪在搓衣板上,一脸委屈:“媳妇,我错了,求原谅!”
  • 环法,我的时代

    环法,我的时代

    何求:和我一个时代的车手都生活在我的阴影下。ps:公路车小说
  • 鸾凤错

    鸾凤错

    乐无忧女扮男装,在花丛中游走十年不沾身。最后却因为一纸诏书,代替兄长嫁给断袖王爷!如果玄墨忘了她,乐无忧可以接受,毕竟,分隔十年。但是,玄墨没忘她,不但没忘,还记挂了她十年。偏偏这个记挂了她十年的人认不出她!他疑她,恼她,欲杀她;她激他,戏他,不离他,结果……“以后,不许再翻墙出府。”他霸道宣布。她点了点头,她只要空间瞬移就好了。“不许再与其他男子勾肩搭背。”她再次点头,拉手就行了。“以后,我说一,你不能做二。”她再次点头,她做三,做四,做五总行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看书了,看看我吧!

    别看书了,看看我吧!

    如果世界上有个完完全全和你相反的人,你会和他相处的怎么样?他是这个世界的白昼,而你所属的却是黑夜。十六岁的赵凛竹觉得,世界上没有比陆巡一更烦人更傻的人。十七岁的赵凛竹觉得,陆巡一至少还是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的。十八岁的赵凛竹觉得,她大概这辈子也不会像陆巡一那样活着。白昼与黑夜在地球上分割拉锯。而在广袤的宇宙里,它们可以遥望且并存。长大了的赵凛竹想,如果世界上有个完完全全和我相反的人的话。我会好爱他。
  • 云希不负心上人

    云希不负心上人

    林倩希本是一国公主,却因遭人陷害身亡。本是重生要报恩,却在报恩途中不知不觉爱上了云慕萧。林倩希与阎王做交易,换取了与云慕萧在一起的两次机会,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