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12

第12章 组织起来的带头人(5)

张运科说:“近来顾不上,身子难受。我保证,肯定要开,不误下种。”这是区上干部预料中的回答,区干部又说:“那是多少亩?你先报个数,秋后要按照统一累进税计征公粮支援前线。”张运科拍了一下额头,立即反悔说:“我这个身子也不太硬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耽误了影响支前……那就让给别人吧。”“你不是已垒了标志吗?”“我把它搬掉。明天就搬掉。”互助组的人听到这事,高兴得咧开嘴笑了,大伙又扛起镢头上了那道坡。

顺达从河南挑回粮食分给缺粮户,解了断顿之虞。他知道区上的领导就是水平高,人家不急不火,把事情办得那么妥帖,自己该好好向他们学习呀!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六户人家开了近四十亩荒坡,还在地里刨出了树根柴禾五万多斤,熏下草皮杂肥九千多担。柴堆肥堆,像座座小山一样。互助组根据组员的体力强弱和农活轻重分配劳动,男女都有适当的活计,孩子们也有了分工,放学回来打猪草,喂牛羊,有的照料弟妹。日子越过越兴旺。

共产党领导的各个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困难、政治最民主、思想最革命的地区,人心向上,积极进取,虽然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新鲜事物依然传布很快。李顺达互助组的名声,由人们口耳相传,不胫而走,招来不少三五成群的农民参观,他们为的是学习与取经,李顺达都满腔热情接待,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远道而来的还留他们在家吃饭、住宿,像个小小的客店。参观的农民回去后都成立了互助组。区上县上的干部常来西沟调查研究,帮助总结经验。李顺达互助组本身,也由原来的六户人家发展到十六户、二十八户,由西沟发展到沙底栈,已超越村界了。不过他们就住在西沟的这一条沟里,相距并不远。

1944年3月中共平顺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为期十天的劳模大会。在这个开天辟地的首届劳模会上李顺达介绍了成立互助组、发展生产的经验。县委发出通知,号召向李顺达学习,开展大生产运动。

各地向李顺达互助组学习

母子英雄

那时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农民劳动十分艰苦,加上学习文化、比武训练、支援前线的多种任务,互助组发挥了明显的优势。在全县推广后,各互助组展开了生产竞赛。区上分配给李顺达互助组三十亩开荒任务,他们一鼓作气开了荒坡一百二十亩。在新荒地上种的菜和粮食都获得了丰收。秋分收黍子,寒露割谷子,七月开始摘南瓜,八月份刨回了山药蛋。

光山药蛋每户将近一万斤。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互助组的组员家家户户添置生产工具,共买回了五头大牲口,还有犁、耧、耙等几十件农具,西沟村出现了热热闹闹的生产形势,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景象。收罢秋,按老习惯,冬闲的季节来临了,可李顺达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人们看到李顺达额头上的三道思考纹又皱在了一起,都猜想顺达又有了心事。

李顺达的确有了心事。几天前,县里来了个工作干部,他在山上山下、这山那山转了大半晌,还到几户组员家串门,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李顺达,都不住口地称赞:“好哇,互助组办得真个好!”临走时,李顺达送他到村口上,他指着一个身穿破衣衫、在村口上玩的小女孩说:“顺达,在你们西沟,什么时候不再穿这种破烂衣裳呢?”问题提得好,顺达想,闹饥荒问题解决了,穿衣问题就该摆到桌面上。他仔细掂量了互助组二十八户人家,穿的全是破破烂烂,几乎没有不打补丁的囫囵衣服。不解决穿衣服的问题,就体现不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顺达把自己的想法对县上来的干部讲了,干部同志李顺达组织全村妇女参加副业劳动说:“提高生产,改善群众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关系到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我提这个问题,也有鞭打快牛的意思。”李顺达憨厚地说:“做人民的牛光荣啊。为人民耕地拉车,本该奋起蹄子紧跑,不用上级用鞭子吆喝。”干部同志哈哈大笑,两人握手告别。

李顺达回到家,又把自己的想法对娘说了。做娘的最了解自家儿子,郭玉芝了解顺达的意思,又体谅顺达的难处,只说:“你让娘想想。”郭玉芝是个纺织能手,在周围这一带小有名气。她在心里筹划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村里的妇女们纺线织布。与此同时,又传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为了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区里开展了互助纺织运动。平顺这一带的妇女,多数不会纺花织布。没有技术,没有纺车织布机,还没有买棉花的钱,郭玉芝把自己翻来覆去想过的这几个问题告诉了顺达。

顺达对娘说:“这些事要靠大家来解决,你只管手把手地教会妇女们纺花织布就行。”郭玉芝点点头,李顺达心里踏实了。

李顺达到了宋金山家。金山知道顺达串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就直打直地问他:“有什么事啊?”“金山哥,开展纺织运动,咱们首先得有棉花呀……”“可不是,得筹钱买棉花。昨天我和周则商量过,想上山刨药材去。山里有党参、黄芩、柴胡、大黄、桔梗,多哩!卖了就能买棉花!”顺达高兴了:“这个办法不赖!金山哥,你负责组织劳力上山刨药材。我呢,负责做纺车、织布机。”金山说:“刨药材的活儿,等一会再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做纺车、织布机没木料啊!”顺达说:“我会想办法。刨药材还有什么问题?”“咱们不认得药材苗。牛老叔过去刨过药材,但他怕别人抢他的财源,恐怕不会教人识别药材。他那个自以为是的榆木疙瘩脑袋瓜子,我和周则是对付不了的。他只信服你,你去做做工作才行。”李顺达来到牛老叔家。牛老叔如今也是互助组组员,他满面堆笑欢迎。

李顺达说:“咱们今年是丰收了,可是组员家有的买牲口、有的置农具,恐怕没有多少粮食、山药蛋可卖了,现在要开展纺织运动,买棉花需要不少钱。”牛老叔不愧是西沟的一个机灵人,一听就明白。他说:“你想叫组员们上山刨药材吧?这事交给我。我领他们上山,教他们认药苗刨药材,这里头也有学问哩。咱这一带山上药材品种不少,可是哪个品种数量都不多。党参最卖钱,数量更少。为打日本鬼子添把力,添不上斤就添两吧。”牛老叔那榆木脑袋豁然开朗,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成了一个合格的互助组组员。李顺达听后大喜。

李顺达回到家里,提了把锯子,叫上桂兰上了窑顶。那里有几颗杨树,是顺达逃荒到西沟那年,他和娘亲手栽下的,现在也有碗口粗了。他和桂兰用锯子把树锯倒,请来了木工师傅。开始制作纺车、织布机。

郭玉芝比谁都忙,挨门逐户去动员妇女们:“金山他娘,跟我纺花去。不能叫咱互助组的汉们、娃们再穿破衣裳!”“仁巧,不会不要紧,俺手把手地把你教会!”“谁说半路出来就学不会纺花?俺活了五十几才学革命哩!”经过郭玉芝的热情动员,二十八户人家的妇女,能参加的都报名了。由于居住分散,三五天又学不成,一家一家的上门教要教到哪年哪郭玉芝教妇女们纺花织布月?形势可不等人啊。

于是,郭玉芝和顺达商量,决定成立纺织训练班。地点在圈羊的窑洞里。郭玉芝和儿媳吕桂兰把羊窑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在地上铺上厚厚的一层谷草,再把上面盖上炕席,软软地坐在上面,羊圈就成了课堂。

郭玉芝从撕棉花、搓棉条,到右手摇纺车,左手捏棉条纺线,一项一项,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起初,只有他家的一架纺车,她边做边讲,大家围住她边听边看。她每讲一遍,让大家一个一个地学做一遍,她又从手指动作到坐姿,一遍一遍地指点讲解。窑洞里还不时发出一阵一阵的笑声了。妇女在一起笑声多,何况日子越过越开心呢!李顺达忙着做纺车、织布机,两个会木匠活的组员也主动参加制作纺车、织布机,提供给妇女们使用。

县里区里来了干部,郭玉芝不放过机会,请进窑洞里,让他(她)们给纺织训练班的学员们上一堂政治文化课。三个月的纺织训练班结束了,纺车、织布机做成了。李顺达又提上口袋,扛上扁担下了河南。用卖掉药材的钱,到河南给互助组的妇女买纺花织布用的棉花。

虽说纺织训练班结束了,纺花织布在李顺达互助组普及了,可是邻近村有不少妇女还没有学会纺花织布。顺达娘说:“谁不会,给西沟捎个信,俺上门去教。”于是,这位老大娘三天两头的,不是去南赛,就是沙底栈。有时到了池底、古罗。随请随到,甚至不请自到。你说手笨吗?郭玉芝把住手教;你说脚呆吗?郭玉芝按住脚教。在郭玉芝的耐心教导下,西沟一带的互助纺织运动开展起来了。寒冷的冬季热火朝天,纺的纺、织的织、染的染。不多些日子,大人小孩都换上了新衣裳。有的还做了新被褥。区里举办了纺线比赛。郭玉芝不仅纺的多、纺的好,还培养了一大批纺织人才,被评为纺织英雄。她是西沟的第一任妇救会主任,积极组织妇女为前线的八路军做军鞋;她是位了不起的母亲,与顺达并称为母子双英雄。

同类推荐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

    毛丰美,男,汉族,1949年5月生,中共党员,辽宁凤城人,生前系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9月26日凌晨3时55分,毛丰美因病医治无效,在大梨树村与世长辞,享年66岁。2015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 管德传

    管德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记述了管德的成长经历和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可以使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管德、学习管德。
  • 毛泽东的书单

    毛泽东的书单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同志的读书生涯,客观解读了在不同人生阶段阅读的各类书籍,和对他以及中国革命实践的影响。作者试图还原作为普通读者与书籍结下的不解之缘,追述1893-1976年间的文化发展及社会思潮,以及由一位普通受众,最终成为能够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代领袖的历史细节。同时,书稿也真实而细致地展现了一代伟人的读书生活画卷和他崇高的精神追求。
  • 我这浅显易懂的心和那深沉如夜的爱:沈从文传

    我这浅显易懂的心和那深沉如夜的爱:沈从文传

    沈从文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沈从文的为人和他的作品一样,独具魅力。本书追随沈从文的成长足迹,以及他在文坛的发展与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述说了沈从文、张兆和的爱情传奇,并揭秘了一些文坛往事,全面展示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与文学成就,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印刻了他平凡而不朽的人生。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热门推荐
  • 废柴吃货穿越记

    废柴吃货穿越记

    一个女人魂穿到一个男人的身体里,跟这个男人共用一个身体,是一种什么体验?照个镜子看看帅不帅先。啊啊啊啊啊!妈妈呀!这个帅哥好帅呀!妈妈呀!怎么会有这么帅的帅哥呀?妈妈呀!这么帅的帅哥我要把他拐回家藏起来呀!妈妈呀!我要疯了呀!………………呃,那啥,头一次写东西,要鼓励,要安慰,也要批评,如果有一丁点儿喜欢,那就请伸出你那发财的小手手,鼓个励啥的。如果不喜欢,能不能也伸出你那发财的小手手,批个评啥的?最多写好了请你喝个茶啥的,行不?
  • 西陲兵事

    西陲兵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年轻的关中青年,来到遥远的西陲边塞戍边守防,在极为艰苦的喀喇昆仑高原,用青春甚至生命为共和国的安宁,谱写了一曲壮美的军歌。
  • 婴儿用品:知道这些就够了

    婴儿用品:知道这些就够了

    提供系统的婴儿用品知识,帮助您为宝宝选取专业、安全和高实用性的婴儿用品。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元皇无双

    元皇无双

    天地渐变,灵气复苏的十年后,古老的传承焕发生机,超凡的存在苏醒壮大。有鬼怪四处散播恐惧欲借此成魔。有人以香火之道引千万宅男之念让幻想英灵降临现实……在这一场剧变中,洪元要做那一道最耀眼的光芒,照耀九天。
  • 异世界的工匠师

    异世界的工匠师

    在武者可撕敌人,抬手可炸飞机的异世界中,存在着这样一家铁匠铺,这里没有天生的神兵利器,只有那些装逼神器,想装逼?对不起,请打脸,在这里你会拥有神级的阵法,可以买到无敌的神器,可以获得无限的逼格,想抢!没门,这里藏着一只顶天的赖皮猫,还有开了挂了小工匠,一个可以爆菊的打假凹凸曼........
  • 见习月老的日常

    见习月老的日常

    你们这些单身狗!珍惜一下人家的劳动成果啊!别给你牵的钢筋水泥都让你给掰断了!月老的工作很难做啊!
  • 亡魂花

    亡魂花

    失意的青年作家迟子鸣,来到一个叫罗洋的偏僻小渔村,一心想自杀,这个村子看似平静其实不然,除了关于可怕的死神传说,还有个因含重金属辐射会致人昏近或死亡的幻崖之外,贫瘠碱性的土地开不出任何的花,但如果有人将死,海上会涌现大片大片鲜红妖艳的“亡魂花”。
  • 神奇之我为大师

    神奇之我为大师

    弑神,屠魔,神奇宝贝威临异世,十万大军?暴鲤龙,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洪水滔天,雷霆主神,神罚灭世?呸,皮卡丘让他看看谁是电中真神!且看神奇宝贝技能如何横扫异界,扬威天下!
  • 萧爷追妻忙:小祖宗,你乖!

    萧爷追妻忙:小祖宗,你乖!

    【1v1男神独宠】当迷糊系小歌手遇上灰狼系大金主。某天,助理火急火燎地报告:“有知情人士在网上曝光了您与苏小姐的恋情关系,请问要立即公关删帖吗?”男人淡定地摆了摆手,“那个知情人士是我。”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