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52

第52章 西沟特色的“文化革命”(4)

夜深了,李顺达和干部们带着满身泥水回到了大队办公室。顺达召集了大队总支委员会紧急会议,提出了抗灾口号:“冲了的找回来,塌了的垒起来,丢了的补起来,淤了的挖出来,倒了的扶起来!”民兵战斗水库,是西沟大队吞吐洪水的要塞。水库的安危,关系到西沟村的安危,关系到下游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危,千万不能让水库出了大问题。李顺达穿上雨衣顶着大雨在水库大坝上巡逻,水,是庄稼的命根子,在严重缺水的西沟,水宝贵啊!1958年修建这座水库,为的就是蓄洪,到了缺水季节,既能供人畜使用,又能浇地。如果继续下雨,洪水更大,就必须采取措施:准备沙袋,保护大坝。李顺达已经通知了西沟大队的民兵营教导员秦周则,让他带领一支民兵队伍扛上沙袋,天黑以前赶到这里守卫大坝。

天色越来越黑了,水库大坝上,民兵们提着马灯守卫着。那个高大的身影,像一棵大树矗立在坝上的,是李顺达。他高高举起马灯,察看着水位。

民兵们围在他身旁,听候他的吩咐:“同志们,咱们西沟的民兵,有光荣的战斗传统,战争时期,一边支前,一边生产,又打仗,又种地,劳武结合!咱们今天抗洪也是战斗!这座大坝如果出了问题,西沟受损失还是小事,百里滩下游的几个公社的人民财产,要受到威胁,保护这座大坝,是咱西沟民兵的革命职责!一旦有洪水漫坝的危险,就用沙袋加高大坝。听明白了吗?”“明白了!”民兵营教导员秦周则和民兵同声回答,与山谷里发出雷鸣的洪水浊浪混合在一起,组成了气吞山河的回声。

“很好。”李顺达把手里的马灯交给秦周则,他迈开大步朝大队办公室走去,那里大队干部在等着他开紧急会议。

又是一阵暴雨,洪水在上涨,灾情还在发展。正在大队开会研究抗灾的第十二生产队队长侯平生意识到东峪沟在新的洪灾威胁之中。李顺达与侯平生在商量对策,侯平生说:“老李,你担子重,让我一个人回去。”李顺达紧握老侯的手,把他送到门外。焦急万分的李顺达尽量保持镇静。他是指挥员,必须沉着领导抗洪。尽管狂风暴雨猛烈袭击着山沟,侯平生迎着暴风雨直奔东峪沟。在村口的小屋里,十二生产队的七个队务委员,提上马灯站在门口,等待老队长侯平生的到来。

侯平生走进村口的小屋,浑身上下在淌水。暴风雨使他连呼吸也感到费劲,队委们争着向他报告灾情:

“十八道石坝冲塌了。”“三十亩庄稼地冲成了沙石滩!”“两冬两春的成果都完了,今后吃什么呢?”有个妇女说着,用手捂住脸哭了起来。

侯平生想起了大队抗灾会上,李顺达同志代表党总支提出的要求:“不皱眉头,握紧拳头,战胜灾害,夺取丰收!”他想:不皱眉头就是不悲观,不泄气;握紧拳头,就是下决心和灾情做斗争哩。

清晨,六十多岁的老队长侯平生,挺起腰板,带领着社员朝着受灾地段走去。洪水把路冲断了,分不清哪是河,哪是路。他领头绕道去抗灾。

李顺达了解到十二生产队受灾的严重情况,他赶到了东峪沟,几天以来,李顺达没穿过一身干衣服,裤腿上沾满了泥浆。从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是太疲劳了。李顺达和社员一起从淤泥里刨出石头,然后把沾满泥浆的石头扛到肩上,送去垒石坝。这些横躺在沟里的石坝叫谷坊,垒在山沟里,可以减轻洪水的冲力,谷坊之间的山沟垫成了地。这是两冬两春的劳动成果,它被洪水冲坏,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山上的树种得太少,长起来的松树还太小,蓄不住水;另一个问题是石坝垒得不牢靠。这些石坝是年轻人垒的,他们干活快,但是缺乏治山治水的经验。

李顺达想到这里,一边垒坝,一边和侯平生说话:“这次东峪沟遭灾,咱们应该总结点经验教训哩!同样的洪水,为什么灰沟的谷坊经得起考验?”侯平生老老实实回答:“东峪沟的谷坊没闸好,咱没有给年轻人讲清楚闸谷坊的重要性……”李顺达抬起头看着侯平生:“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必须找到!想一想,为什么这几年洪水冲不垮灰沟的地?

不光是那里谷坊牢靠,更重要的是,灰沟的山上长满了松树。这些松树长大了,又大又多,把雨水都蓄在松树林里,树林里松针有一尺多厚哩,雨水渗进松针里去了。一个松坡就是一座水库!老侯啊,治水得从头治,东峪沟要大规模造林!当然,谷坊也要闸好!咱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有责任带头闸谷坊,给年轻人做个榜样。这次遭了灾,总结点教训,把坏事变成好事。”“你说得对,治沟治滩都得先治山。西沟、灰沟都是东峪沟的好老师,我们得好好向他们学习,通过这场灾,我们要大规模种树,根治和尚头。”侯平生虽然头发半白了,但腰不弯,背不驼,说起话来声音像敲锣,走起路来像一阵风。

李顺达又刨出一块石头,扛上肩膀,垒到了石坝上。侯平生帮着把石头垒整齐,李顺达想了想,对他说:

“老侯,我要和你商量一件事:东峪沟灾情重,困难很大,有几个生产队向大队提出来,要求支援你们。”“不。”侯平生回答:“你早上开会说过,要用大寨精神抗灾,这话在我心里揣着。我们几个队委研究了,要自力更生,战胜灾害。”李顺达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一个生产队,力量有限,时间又不等人。目前,抢时间就是抢粮食,今年西沟大队能不能丰收,就看这一仗。”“老李你放心,东峪沟这一仗,我们保证打好。”侯平生说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望着李顺达,他理解老李的心情。各个生产队都有紧迫的夺粮任务,身为一个生产队的负责人,他应该千方百计、出色地完成这个夺粮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队夺取丰收。

李顺达听了老侯的话,心里热乎乎的,他在心里说:多好的同志啊!咱西沟靠的就是这些忠诚老实的庄稼汉。

侯平生又刨出一块大石头,垒到石坝上。他说:“这样吧,老李,东峪沟七天恢复灾前面貌,你看怎么样?”“七天?老侯,既要组织劳力抗灾,也要注意群众的休息,特别是妇女儿童,黑夜加班时间,不能太长。”“群众积极性高哩,他们自觉要求加班。”“你要说服群众,群众都发动起来的时候,当干部的越要关心群众,既要肯定群众的积极性,也要爱护他们的身体。”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垒坝。社员抬的抬,垒的垒,不到半天,一条新石坝又展现在眼前。

白天垒坝、垫地、补种,晚上,全生产队的社员投入扶苗的紧张劳动。公社、大队干部都来支援扶苗。马灯像萤火虫一样,在庄稼地里闪烁。先把倒了的庄稼从污泥里挖出来,抠掉泥沙,然后扶稳,有的用树枝支撑好。深更半夜了,侯平生安顿社员都回去睡觉,他一个人提上马灯上了地,他要坚持把没有扶完的苗都扶起来。他扶着苗,耳边又响起李顺达早上在抗灾会上的讲话:“西沟哪年也有灾,今年洪灾大点,庄稼受了损失是实情,但是,咱们不能眼看着减产,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必须把粮食抓紧’,这是对咱们农民的命令!要想尽一切办法,在大灾年夺丰收……”侯平生想到这里,动作也越快了!这个五十九岁那年参加党的老队长,他处处都拿李顺达当自己学习的榜样,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李顺达跟得多紧啊!他三番五次到大寨参观学习,还把陈永贵同志请到西沟来传经送宝。顺达实心实意当小学生,没有半点老模范的架子。这一切,侯平生看在眼里,学在行动上。他暗暗下决心:也要像老李这样,毛主席指到哪里,就往哪里奔!

东峪沟大坝修复了,原计划七天时间,结果只用了六天半。李顺达带领大队干部社员,在东峪沟召开了抗灾现场会,号召其他队的社员,学习东峪沟抗灾的革命精神。可是,在开现场会的时候,侯平生心事重重,闷闷不乐。会议结束后,李顺达留在东峪沟,他想了解侯平生有了什么思想问题。

“老侯啊,我今天在你家吃晌午饭。”老侯心里一喜,他正有话对老李说,这是个好机会。

侯平生是对这个学习东峪沟抗灾精神现场会想不通。东峪沟遭了灾,明明是自己没领导社员把东峪沟建设好——山上的树种得太迟了,也太少了,谷坊也没闸好,因而管不住洪水,明摆着是自己该做检讨,该挨批评,可是结果呢,受了表扬!难道说苦战了几天,恢复了灾前面貌,就有了功劳,真是笑话!侯平生迈着沉重的步子,他那钉了几次前后掌子的山鞋,踩在碎石上笃笃响着。

“老李,为什么要召开学习东峪沟的现场会?应该召开批评东峪沟的现场会,批评我没有带领社员把东峪沟治好么!”李顺达听了老侯的话,心里很感动。他想,老侯这种严于责己的精神,是一个共产党员最可贵的品质。有了这种精神,就能不断进步。至于没治好东峪沟的问题,不能怪老侯,因为东峪沟的造林工作比西沟、灰沟晚了好几年哩!这个责任在大队领导班子,首先在自己身上。

顺达目不转睛地瞧着老侯说:“现场会是应该开的,不光是要表扬东峪沟的社员,也为了带动其他生产队。咱们有十二个生产队,你有这些长处,他有那些长处,需要交流么,需要互相促进么!”侯平生的情绪平静了。老李是为了叫十二个生产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么!两人说着话,已经快到侯平生的家了。

“先吃饭吧?”老侯征求老李的意见。

“等等。我想上山看一看,这山洪是从哪里冲下来的。咱们两人好好琢磨琢磨。”侯平生一听就笑了,他知道老李的脾气,上了山就顾不上回来吃饭,于是回家取了几个窝窝头,看来晌午饭得在山路上解决。

李顺达顺着羊肠小道往山上走着。侯平生提着干粮口袋追上来了。

东峪沟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沟,沟里面有三十五条小沟,迂回的大山,像一把巨大的夹子,把东峪沟夹得又窄又长,七扭八拐。十三个山庄分散在沟沟岔岔里。侯平生指着那座光秃秃的石头山说:

“下大雨时,洪水就从这座山往下流,种树也不长,刚种下就冲走了,可我们一直还在种。”李顺达点头说:“治山就得有这股犟劲!不过,”李顺达把话题扭转了,“除了种树,还得给洪水留下出路。”“找出路?”侯平生问,“咱们山沟里缺水,我舍不得叫洪水出去。造林以后,把水蓄到咱们山上。”“我说的出路,也是不叫洪水跑掉。把它蓄起来,你看——”顺达指着两座大山之间的深沟,兴奋地说道:

“这两座山是东峪沟的上游,山洪下来在这里汇集,对吧?咱们在这里垒一道坝,修一座水库,那一边,”顺达指着另一道沟口,“也是山洪汇集的口子,在那里再修一座水库,这两座水库基本上把山洪控制住,起到拦洪的作用。”侯平生听着老李的话,原来眯着的眼睛亮铮铮地闪着光,他几乎是喊叫起来:“好主意!好主意!这就像咱们的民兵战斗水库哩,只不过是小一些。有了两座小水库,东峪沟的地再也冲不走啦,稳产高产没问题!”李顺达看到侯平生像个年轻人似的活蹦乱跳,知道他是被这个治水计划鼓起了劲,这个老汉,他的劲头上来以后,就会领着社员不住气地朝前跑,谁也别想拉住他的后腿,他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样朝气勃勃,顺达喜欢他那敢冲敢闯的性格。

顺达坐在石头上,老侯把口袋里的窝窝头和刚从自家院里苹果树上摘下的几个苹果掏了出来,送到老李跟前:“吃点吃点,窝窝头就苹果,咱西沟的地头饭。”两个人愉快地吃起来,老侯的心里被小水库的事填得满腾腾的。

“你说咱们的小水库,多会儿动手修啊?”“党总支有统一的规划,东峪沟今年遭洪灾教育了我们:治水要治在头上,既要在山上造林还要在山下修水库,不仅是东峪沟,还有西沟、灰沟的几座山脚下也要修水库。”“过去咱们只看到山沟沟穷,自然条件差,就没看到山沟有山沟的优越性!咱们修水库的条件有多好,两边的石头山比钢筋水泥还牢靠,两山之间垒一道石坝就现成!雨季拦洪蓄水,旱季放水浇地。你瞧吧,老侯,水库在上游,庄稼地在下游,打开闸门,水就往地里流,只有咱们山沟沟——才有这好条件,咱们要充分利用它!”侯平生全神贯注地听李顺达说话,他说得真好啊!由于兴奋,侯平生的脸发烧了,满脸的皱纹慢慢地舒展开来,他握住李顺达的手:

“咱们快动手,说干就干,俺记得,你说过这话,建设山区,要争分夺秒!俺是下定决心要争夺哩!”到了吃饭的时候,侯平生为表心意,吩咐给李顺达做了碗干面条,别人喝的是稀稀的玉米圪糁菜汤饭。李顺达一见就摆手:“不行,不行,群众吃甚我吃甚,不能搞特殊!”

修粮仓

1972年是西沟大队粮食亩产超千斤的第三年。春播时战胜了严重的干旱,秋收前又战胜了特大的洪水,粮食亩产量仍在千斤以上,这是付出了巨大劳动的成果。按理说,应该为新的成绩而高兴。可是,李顺达感到很不满足,因为他又有了新的目标。全国谷子现场会议在壶关县晋庄大队召开,李顺达参加了现场会议,回到西沟,要组织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到晋庄大队参观,李顺达对干部们说:“我没有什么话好说,西沟大队要拜晋庄大队为老师,好好向他们学习!”队干部从晋庄回来,没等申纪兰和张俊虎回家歇口气,李顺达就向他们俩发出了邀请:“你们到我家来坐坐,咱们开个小会。”纪兰和俊虎心里都在活动:准是抓谷子问题!老李又要出好点子啊!

同类推荐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
  • 为蘑菇云升起而奋斗的钱三强

    为蘑菇云升起而奋斗的钱三强

    本书介绍了钱三强的生平,内容包括:更名立志、投师居里夫人、目击地球村的核裂变、25个字的求爱信、启明星故乡的星、世上只有母亲好等。
  • 惊天地泣鬼神的八女投江

    惊天地泣鬼神的八女投江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从南唐后主到违命侯,再到一代词宗,生命赋予了李煜独特的轨迹,他的词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早期的李煜,雕栏玉砌,锦衣玉食,所以“寻春须事先春早”,有及时行乐的情怀;“踏马蹄清夜月”,有大周后缱绻相随;“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有小周后画堂幽会;有美人“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香艳风情,又有“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奢华享受。他用华美温婉的文字,咏出一首宫廷欢乐颂,诉说着未经事的贵族青年那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细腻心思。
  • 守卫河山寸土不让的赵登禹与佟麟阁

    守卫河山寸土不让的赵登禹与佟麟阁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王爷太妖孽这个王妃有点甜

    王爷太妖孽这个王妃有点甜

    某天,某女收拾起铺盖卷四下打量准备溜走的时候,刚刚迈出大门,就听见背后响起一道戏谑的声音道:"爱妃这是要去哪啊?"某女翻了个白眼腹诽道:"奶奶的,还好意思问我!想打个牌也太难了!"于是某女笑眯眯的回头答道:"相公啊,我就是出去走走,出去走走"说完就想往外溜。
  • 怦然婚动:冷总裁的甜心娇妻

    怦然婚动:冷总裁的甜心娇妻

    都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就被订了婚?见面三次就举行婚礼???还有比这更狗血的吗!!!冷时年,天蝎座腹黑男一枚,阴差阳错撞到了白羊座热情女~~~看小甜妻如何整蛊傲娇男~~~
  • 城堡之心

    城堡之心

    被浓雾隔离的莱恩子爵领,无数次的魔物攻城战,一名年轻的骑士侍从在初次遭遇恶魔的战斗中身受重伤,昏迷三天后才醒来,这昏迷的三天成为小侍从走向辉煌英雄之路的起点,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心脏已经在胸腔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巍峨庄严的城堡!手握人类主城,建立辉煌功绩,黑暗笼罩世界,城堡之心不灭!向新旧书友推荐一下自己的同站作品——炼金之刃
  • 兽妃当道

    兽妃当道

    一朝穿越,偷天换日,昔日弱懦的灵魂早已被取代。欺负她的,百倍奉还,属于她的,谁都不许碰!天下第一丑女?最无用的公主?瞎了你的狗眼!御百兽,控万物,一席红衣,风华绝代,倾国倾城。***“欧阳夏希生死未卜,七王爷居然敢再娶娇妻?”她怀抱银狐,率领百兽,威风凛凛的挑了他的婚礼,“我的男人,谁敢嫁!”
  • 星命总括

    星命总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盖上南楼遮太阳

    盖上南楼遮太阳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初次相见,他看着她说着这句话,她心中也有些动容,可这一切终究是幻梦。当梦醒,只有那一湾红水在流淌,流向了远方。
  • 爱情识人术

    爱情识人术

    暖心作家阿莱,首次利用十年情感咨询经历,教给恋爱中的男女如何辨识对方,如何认识恋爱与婚姻中的自己,并对常见的一些爱情困境、婚姻矛盾,给出最实用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正在暗恋,或正在恋爱,或已步入婚姻,甚或正在愁嫁或愁娶,这本书都会为你的诸种爱情问题解开疑团。人心这件事,不吃大亏很难洞悉,但识人这破事,懂了这些道理,自然能够看得更透。
  • 天中故事

    天中故事

    小说是想借助身边小事展现一下中原大地近十年来的真实变化,乡村灭亡是一个世界性的必然均趋势,会在近百年内实现,乡村的浪漫只存在于文人的笔下,乡土作家全部是离开农村后在回忆中写农村,真正的农村愚昧,落后,困苦,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灾难如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农民农村的受害程度都首当其冲,历史必然向前,作者有一种理性的盼望灭亡又在回忆中无法割舍的感情。
  • 回归神坛

    回归神坛

    处于游戏神坛顶点的赵子超意外被害,身体全废,无意得知真相,再次向神坛顶点出发,且让主角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网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