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400000054

第54章 西沟特色的“文化革命”(6)

不久他去省城开会,才弄清了九个字的含义。从省城回来,李顺达向社员们传达:“广积粮是毛主席一贯的主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我们的部队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鬼子兵和八百万蒋介石军队。现在,我们仍然要依靠这两个法宝,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路文全问:“还有人侵略咱们国家吗?”“有哩、有哩,帝国主义存在一天,我们就不得安宁。”秦周则这个民兵教导员从李顺达的谈话里受到了启发,他认识到生产和打仗的紧密关系,他发言了:“电影上见过八路军当年身背装小米的长布袋,小米是备战粮,背玉茭粒就不方便!为了多打战备粮,我们一定要谷子上马。我建议,全大队一户一亩晋庄式的谷地!”秦周则在发表意见之前,和俊虎、明朝几个人悄悄地交换过意见,所以他说完话,就看着俊虎、明朝,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补充。

这当儿李顺达说话了:“我支持这个好意见,全大队近四百户人家,就是说要种四百亩高产谷地,谁还有什么好意见?”李顺达打量着每一个人。

“我说,”张俊虎站起来,“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是对我们的战斗动员令,我们种地,生产粮食,要有高度的敌情观念。一方面学晋庄种谷子,另一方面,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现在,老西沟、灰沟、东峪沟上游的小型水库正在施工。为了保证稳产高产,我们的任务是把坡地变平地,小地变大地,旱地变水粮食丰收了地!”“说得对,就该抓住这些。”李顺达高兴地给他鼓劲:“山上的坡地、小块地、旱地,已经不适应‘广积粮’的新形势,西沟大队要进一步展开改地换地的进程。我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咱们大队早就想买推土机,再加上我们的工具,从今年冬天开始进行打造平原,当然造不出大平原,造出小块块也算,反正比牛皮鼓要大得多。”大家轰地笑了。

李顺达的一席话,把大家的情绪鼓足了。

“好事啊!”“老天爷不给咱西沟平原,咱们自己造!”“对,咱们自己造平原!”大寨大队的社员、干部们听说西沟开始造平原,便派来了几个人到西沟指导,把大寨人造平原的经验,传授给西沟人。西沟这个老先进单位要学大寨,是大寨人的光荣,大寨人当然会以礼相待,李顺达把他们请到自己家来,桂兰忙着蒸山药蛋,煮调和饭款待大寨客人。

在灰沟口上,人造小平原的战斗开始了,首先需要削平一座土山,削下来的土全部填在山沟里,秦周则带领几个民兵负责放炮开山的工作,周则新学了这种放炮技术,他仰望着这座大山,黝黑的脸上,颧骨高耸着,一副倔强的神气,他自言自语却也是粗声大气地对石山嚷着:“你别瞧着你是一座山,说声干就把你干掉!”秦周则在动脑筋,他想用一个巧妙的办法,很快就把土山攻垮,他蹲在山坡上,用一个小石头子儿画着安炮眼的位置,应该让土山大片大片崩塌下来。怎样才能成片崩塌呢?周则用一只手搔着后脑勺。他想起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事。把五十响、一百响的鞭炮系在玉茭秆上,点着了引线,小鞭炮就劈里啪啦挨个响起来,制鞭炮火药不复杂,如今村里不少人都会做,不像刚解放那阵,还需要到县城里花钱去买。用放鞭炮的方法放炮开山的办法兴许能行。他没顾得和同志多研究研究,就指挥几个小伙子动手干起来。挖好了炮眼,安上了导火线。周则吹响了口哨,叫人们隐蔽,然后就点着了导火线。周则在远处等待着炮声,“轰”地一声过去了,又“轰”地一声,然后,沉默了。

“还有第三炮,继续隐蔽!”周则向地里准备行动的人挥动着胳臂。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土山仍然保持沉默。

“第三炮成了哑巴?”周则嚷着,朝炮眼跟前跑去。

“再等等,别出了危险!”明朝在远处向周则嚷着。

“俊虎、明朝,你们都过来!”秦周则喊着,“八成是出了问题,帮我找找原因。”李顺达听到炮响后也从河滩过来,上了土山,秦周则立即走上前去对他说:

“老李,放三炮只响了两炮。”“你不用性急,把情况详细介绍介绍。”李顺达温和地说。

“我打了三个炮眼,用一根导火线串起来,我想叫它连响三炮,这样效力大,崩下来的土也整齐,谁知道有一炮哑巴了。”秦周则噘着嘴说。

李顺达听了周则的话却感到很大的兴趣,他问:“周则,这办法是你学来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报告老李,我用放鞭炮的原理推想出来的。”秦周则立正站在那里老老实实回答,他准备接受老李的批评,没料到老李拍着他的肩膀赞扬地说:“周则,你有了很大进步!你肯用脑筋了!搞的这项发明创造很不错嘛!放三炮响了两炮,成绩是主要的,大方向正确!但是用一根导火线串连三个炮眼,不合适。前面的炮响了,劲大哩,不是拉出导火线就是崩开了裂口。不要紧,总结经验教训,你们年轻人应该敢想敢干,干革命就得有股子闯劲儿!不谷子堆得像座山过———”老李转过脸看了周则一眼,补充说明:“我们对一项新技术还拿不准的时候,应该多找群众商量商量,先做个小规模的试验,就是失败了,损失不太大,对不对,周则?”周则在想:老李说得对,我应该多找几个人研究研究,先做个小规模的试验,比方说装几个小炮试一试,不该先放大炮么!

老李的一番话,使年轻人听了感到心服口服,俊虎没有多说话,他只是认真地观察老李处理这个放炮问题:一个炮没有响,浪费了一些炸药。但是,老李充分肯定年轻人敢想敢干的精神,这么一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思想工作有的人会做,有的人不会做,差别可大了!做得好的,指出了问题团结了同志,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做得差的,既没有解决问题,又挫伤了同志的积极性,这是个工作方法问题。一事当前,总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从不以权势压人。老李也批评人,既热情,又严厉,让接受意见的人心服口服!自己作为总支副书记,应该把老李的这些优秀品质与作风学到手,俊虎正想到这里,李顺达叫他了:“俊虎!你怎么不说话,想什么哩?”俊虎不好意思地笑着,李顺达朝他走过来:“我听说,你在学开推土机?”俊虎直率地说:“是想学一学,不学习可不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咱大队现在在大搞机械化,我光会赶牛犁地,抡镢头,就不适应形势发展,怎么工作哩?”顺达高兴地说:“想得对!当干部的就该学习科学种地,如果咱们用赶牛车、推独轮车的办法来开拖拉机、汽车,那就要出大错!看来咱们大队干部都得学习新技术。明天,我和你一起学开推土机,你别忘了唤我!”李顺达和张俊虎学习着开推土机在推土填沟,人造小平原一天比一天扩大了。

从1972年初到1973年春天,开山大炮隆隆响,硝烟弥漫了西沟的上空,整修土地的运动开始了,镢头在劈山,钢锨在整地,扁担队运圊肥,独轮车送圈肥,不分白天和黑夜,推土机欢乐地移山,拖拉机精心地犁地,照明灯的光亮在山沟里闪耀,它向人们报告,西沟在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广播喇叭里不时地播出工地战况,为了建设水平梯田,西沟大队开始高质量的垒岸运动。河滩地一条条的石岸像城墙,沟地的一座座谷坊像云梯,西沟社员把辛勤的汗水,遍撒在西沟大队的一千五百多亩耕地上,一双双改天换地的铁手,不停地描绘着一幅又一幅西沟新图画。

1973年又是农林牧副全面丰收的一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零五十斤;林业方面,仅苹果一项就比1972年增长了一倍,由1972年的十六万斤提高到三十二万斤。

在1973年度大队总结评比大会上,李顺达向社员们介绍了本省、本县、本公社许多大队在1973年取得的成绩,他十分激动地说:

“社员同志们,自从毛主席他老人家发表了‘广积粮’的指示以来,许多原来产量上不去的农作物,一年闯过了三道关:达到了纲要,跨过了黄河,过了长江。他们都是我们西沟大队的好老师,要认真向他们学习,我们西沟大队要在连续四年超千斤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大搞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为广积粮做出新贡献!

李顺达说到这里,他的眼睛望着远处山上的松柏,河滩的苹果,高高低低的庄禾,他接着说:“同志们,我们西沟听毛主席的话建设山区,有了整整三十年。如今,荒山上李顺达社今年的金黄后又有一千三百斤的丰产有了树,沟里有了坝,河滩有了地,但是我们要想到还有许多荒山没有树,沟里没有修坝,河滩没有垫地,还有很多很多穷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像当年一样,不得不挑起担子逃荒,我们要帮助他们都能改造穷山恶水的面貌,过起富裕生活……我们要学习大寨人,站在虎头山,胸怀全世界的革命精神,西沟社员要为人民做出新成绩,为世界做出新贡献!”那时关闭国门与不切实际的宣传教育,让中国人都有一种悲天悯人、以人类救世主自居的情怀,李顺达自然也不例外。

同类推荐
  •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历史上最有个性的女人

    本书语言清新,资料翔实,记叙生动。虽然是人物传记,但语言极富感染力,从而将人物描写得极具立体感。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她们,进而感悟人生,品味文化。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洛克菲勒传

    洛克菲勒传

    洛克菲勒和洛克勒菲家族,在中国读者群中似曾相识——它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和华尔街金融寡头的代名词,是一个多世纪来美国一大资本垄断的王朝标志。美孚石油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等,都是有白皆碑的金圆帝国响当当的超级富豪,而福特、基辛格、腊斯克等一度叱吒风云的人物,又何尝不跟洛克菲勒家族有着极深的渊源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中南海里的战友情深

    中南海里的战友情深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介绍了领袖们在戎马一生的革命生涯中,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建立了终生可信赖的兄弟般情义的感人故事。
热门推荐
  • Some Roundabout Papers

    Some Roundabout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至少我们不后悔

    至少我们不后悔

    或许你不知道,我曾经迷茫过,因为我认为我等不起你,你有更好的生活,虽然我感觉你就像在一个牢笼里出不去,也不自由,可是当你一句:“我是属于祖国的”,我却只能说那你就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吧,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啊,可你却一句话止住了我更多的话语“我忠于你”,如今哪怕我有千言万语,可我又能怎么表达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兽灵密码

    兽灵密码

    (新书《情绪失控》已经上传发布,请各位多多支持,么么哒~)谁能想到,回家路上捡到的一只流浪狗,竟然会是一只兽灵?还附带一只神兽魂魄?更被吸入到了兽灵世界?这是要脱非入欧的节奏嘛?脱你个粑粑啊脱,谁把山海经里面的上古神兽全部放出来了!人家是灵气复苏,你们这是灵兽复苏啊喂!
  •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听历史学家讲故事:人生路上舍与得

    历史故事,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们为人处世的精华,读者这一幕幕历史话剧,听着他们一席席精彩台词,我们逐渐学会更明智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轻松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更勇敢地选择拿起和放下,更豁达地看待得到和失去。本书通过通俗简短的历史故事,生动真实的历史人物,深刻明了的感悟,以及相关的名言俗语,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启示。让人们在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中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使人生更加精彩纷呈。
  • 寒秋中的草垛

    寒秋中的草垛

    张村的人都知道张家二爷生得死黑死瘦。张村的人也都知道张家二爷生得还不像黑鱼那样的黑法。黑鱼仅仅是背上黑,肚皮还白乎乎的,可是张家二爷肚皮背上都是一个色:黑。冬天还好,衣裤裹着,夏天一来,张家二爷的瘦劲黑样,就那层皮,像抹了桐油的纸架在骨骼上,只有一顿五碗大麦粥喝下去,被撑开的肚皮才稍稍显出些黄肤来。他一年到头总爱套一条打了补丁的大黑裤衩,村上人就说,张家二爷立站在哪儿,远远看去,简直像是一块黑砖竖在一截老槐树疙瘩桩上。在被认为是亚非拉人民擂战鼓的年代,张村人不知是谁赐给张家二爷一个绰号:刚果二爷。
  • 时光的流逝和轮回中会发生什么

    时光的流逝和轮回中会发生什么

    他因为游戏世界崩溃而导致灵魂穿越,来到了一个以高武世界,在这里就将展开魔幻与玄幻的对决,前世今生的秘密……算了,简介真的难写,这个小说是写着玩,练笔的,至于类型的话,类似于玄幻吧,不过不懂一点宅文化有点阅读起来可能会有点难受
  • 喜丧

    喜丧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重生之谍者为王

    重生之谍者为王

    特工少将陆望穿越到异时空,失去记忆后重生于有着重重秘密的望族,意外卷入了漩涡的中心。在波涛诡谲的朝堂和江湖上步步为营,周旋于美人与杀机中,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
  • 鹤飞

    鹤飞

    “我爱你啊。”她笑着看着他,眼中有星光闪烁。他摸了摸她的头,嘴角扬起一抹微笑:“我也爱你。”他曾答应过她一起去看野鹤纷飞,可最终鹤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