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900000023

第23章 《孟子》研究说略(1)

关于《孟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汉代,较著名的有赵岐、高诱、程曾、刘熙、郑玄诸家。唐宋时期,《孟子》的地位提高了,孟学被尊为儒学的正统,成为十三经之一。因此,孟学家辈出,较著名的有唐陆善经、张镒、丁公著,宋代孙奭、苏辙、游酢、张九成、朱熹、张栻、蔡模、金履祥等。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宋孙奭的《孟子正义》最为著名,合称为《孟子注疏》,明刻《十三经注疏》即选此本。到了清代,《孟子》研究进入了复兴阶段,其中焦循、宋翔凤、戴震等,都是著名的孟学研究专家。

第一节汉魏晋时代的《孟子》之学

一、赵岐《孟子章句》十四卷

赵岐(约108—201),东汉经学家。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原名嘉,字台卿。娶扶风马融兄女,因融系外戚豪家,不与马融相见。永兴二年(154),召为司空椽,转皮氏长。后曾任并州刺史,又因党事免官。灵帝初,复遭党锢十余年。黄巾起义时,被调任议郎。及献帝西迁,复任议郎,迁太仆、太常。撰有《孟子章句》、《三辅决录》等。

赵氏《孟子章句》一书,是他逃难在孙嵩家复壁中所作,当作于延熹年间(162)。是现存最早的《孟子》注。为了书写检阅之便,赵氏把《孟子》七篇离析为二,全书共分十四卷。

汉世经注,多以名物训诂为重,但《孟子》赵注虽也有名物训诂,但又特别注意章旨句意。《孟子》文字不像《周易》、《尚书》、《诗经》、《春秋》那样古奥,因此赵注除了注解必要的词语外,则着重揭明《孟子》的章旨和句意。

赵书首列《孟子题解》说明了其著述的本末、旨义。各篇先以数语说明命篇之意,然后按文意分章;每章字句不等,章末以“章指”概括全章指意。书末附以《孟子篇叙》,说明“《孟子》七篇所以相次叙之意”。全书前后连贯,精密条畅。书中注文,逐字逐句详加诠解,迭诂训于语句之中,解词和串讲结合,章指与注文互足。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的后面有:章指言:“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用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这种办法,为的是使文章的意义更为明显,帮助读者对全章的大意有一个总的了解。

赵氏《孟子章句》是《孟子》注解中的拓荒之作,使后代学者得以学习和研究。此书收入明刻《十三经注疏》之中。

二、高诱《孟子章句》

高诱(生卒年月不详),东汉学者。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受学于卢植。建安十年(205),任司空椽、东郡洛阳令,后迁监河东。著有《孝经解》、《战国策注》、《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孟子章句》等。

高氏《孟子章句》的成书年代不详,原书已亡佚,历代史志亦未见著录。宋熙时子注《孟子外书》引高诱注二则,清焦循《孟子正义》集高诱《淮南子注》、《吕氏春秋注》、《战国策注》中涉及《孟子》者,清马国翰据此辑为《孟子章句》高诱注一卷,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书中内容有故实考证、名物训诂、通释文句章意。有楚南书局本、嫏嬛馆本。

三、程曾《孟子章句》

程曾(生卒年月不详),字秀升,东汉豫章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建初年间举孝廉,迁海西令,卒于官。初受业于长安,专攻严氏《春秋》,用功十余年。后还家教授,数百学子常居门下。著书皆有关五经通难之类,均不传。著有《孟子章句》,成书年代不详,原书已亡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孟子程氏章句》一卷,可考其内容之大略。此书有楚南书局本、嫏嬛馆本。

四、刘熙《孟子注》

刘熙(生卒年月不详),字成国,东汉北海(今山东省昌乐县)人。曾官南安太守。他以语源学观点研究训诂,所著《释名》,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字义,并注意到当时的语音与古音的异同,是汉话语源学的重要著作。

刘氏著有《孟子注》,成书年代不详,原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据《史记》、《汉书》、《后汉书》、《文选》等书诸家传注所载,辑有《孟子注》一卷,计三十七条,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刘氏《孟子注》的残存材料,可以看出他所用《孟子》多与今本不同,其名物训诂材料较丰富而准确,可作为《孟子》研究的参考资料。此书有楚南书局本、嫏嬛馆本。

五、郑玄《孟子注》

郑玄(127—200),东汉经学家、训诂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先后师从张恭祖、马融等,后归乡里讲学,潜心著述。建安初征拜为大司农,故称“郑大司农”。郑玄治学打破今古文的对立,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世称“郑学”。他首创“笺疏”的训诂方式,为后世义疏的开端。其所注群经以《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影响最大,都列入《十三经注疏》。另著有《孟子注》、《论语注》、《易注》、《尚书注》、《毛诗音》等七十多种。

郑氏《孟子注》成书年代不详,原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据郑注《周礼》、《仪礼》、《礼记》引用《孟子》语并加训释之处,又据前人传注引用郑玄《孟子》注文,辑有郑氏《孟子注》一卷,以训诂和校勘为主要特点。此书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楚南书局本、嫏嬛馆本。

六、綦毋邃《孟子注》

綦毋邃(生卒年月不详),晋代学者。其字及籍贯均无考。他曾著有《孟子注》、《史记注》等,均已亡佚。还有《三京赋音》一卷,也已亡佚,《唐书·艺文志》有著录。

綦氏《孟子注》,成书年代不详,原书佚。清马国翰据《通典》、《文选》注引《孟子》,又据宋熙时子注《孟子外书》所引,辑有《孟子注》一卷,共十余条,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此书有楚南书局本、嫏嬛馆本。

第二节唐代的《孟子》之学

唐代研究《孟子》主要有三家:陆善经《孟子陆氏注》、张镒《孟子张氏音义》和丁公著《孟子丁氏字音》。

一、陆善经《孟子注》七卷

陆善经(生平不详),唐初学者。据《新唐书·艺文志》载,陆善经撰有《孟子注》七卷、《新字林》五卷。二书均不传。

陆氏《孟子注》七卷,成书年代不详,原书佚。清人马国翰据孙奭《孟子音义》等书所载,辑为陆善经《孟子注》一卷。陆注多归宗于赵岐《孟子章句》,有些说法颇见奇异。朱熹《孟子集注》也偶有引用。此书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楚南书局本和嫏嬛馆本。

二、张镒《孟子音义》三卷

张镒(生卒年月不详),字季权,一字公度,唐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大历年间,出为濠州刺史,延请经术之士讲训生徒。建中初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修国史。卒赠太子太傅。他著有《三礼图》九卷、《五经微旨》十四卷、《孟子音义》三卷。《旧唐书》和《新唐书》均有传。

张氏《孟子音义》,成书年代不详,原书已佚。清马国翰辑有《孟子张氏音义》一卷,该书注音训诂与诸家多有不同,朱熹《孟子集注》常采其说。此书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楚南书局本和嫏嬛馆本。

三、丁公著《孟子手音》一卷

丁公著(生卒年月不详),字平子,唐苏州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举明经高第,授集贤校书郎。李吉甫为相,擢右补阙。迁直学士,充皇太子、诸王侍读,因著《皇太子诸王训》十篇。穆宗立,召居禁中,累迁太常卿。太和年间以病还乡,卒赠尚书右仆射。他著有《孟子手音》一卷、《礼志》十卷、《皇太子诸王训》十篇。书均亡佚。《旧唐书》和《新唐书》均有传。

丁氏《孟子手音》一卷,成书年月不详,原书已佚。清人马国翰辑有《孟子丁氏手音》一卷,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宋孙奭《孟子音义》曾以此书为根据,朱熹《孟子集注》也多采用丁氏之说。此书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楚南书局本和嫏嬛馆本。

第三节宋代的《孟子》之学

在唐代以前,《孟子》的地位虽然仅次于《论语》,为诸子之冠冕,但并没有被尊为“经”。到了宋代,孟学被尊为儒学的正统,《孟子》进入了“经”的行列,成为十三经之一。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孟学家及研究成果,如孙奭《孟子音义》、《孟子正音》、苏辙《孟子解》、游酢《孟子杂解》、张九成《孟子传》、朱熹《孟子集注》、《论孟精义》,张栻《癸巳孟子说》、蔡模《孟子集疏》、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等。

一、孙奭《孟子音义》二卷、《孟子正义》十四卷孙奭(962—1033),字宗古,博州博平(今山东省聊城)人。宋太宗端拱年间中九经及第,为莒县主簿,迁大理评事,为国子监直讲。真宗时为诸王府侍读,判太常礼院、国子监、司农寺,累迁工部郎中,擢龙图阁待制。知密州,迁左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徙知兗州。仁宗时官至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他一生著述很多,又曾奉诏与邢昺等核定诸经正义、《庄子》、《尔雅》释文,考证《尚书》、《论语》、《尔雅》谬误及律音义。此外,他还著有《孟子音义》二卷、《孟子正义》十四卷。

孙奭《孟子音义》二卷,是就唐陆德明所撰《经典释文》而作的。由于陆氏《释文》于群经皆有音义,独缺《孟子》,因此孙氏奉诏校定诸经音义乃撰《孟子音义》。孙书据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兼采唐陆善经《孟子注》、张镒《孟子音义》和丁公著《孟子手音》,推究经书本文,参订旧注,刊谬补缺,集成音释。此书有《四库全书》本和《通志堂经解》本等版本。

孙氏《孟子正义》十四卷,是以赵岐《孟子》注为本。但是,《宋史》本传、《邢昺传》载孙氏所著书无《孟子正义》,司马光《涑水记闻》载孙氏与邢氏所撰有《论语》、《孝经》、《尔雅》正义,也没有《孟子正义》。所以,《四库提要》断定《孟子正义》“其不出奭手,确然可信”。《朱子语类》卷十九说这部疏是“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县)士人假托”,并说“蔡季通识其人”,但未言作疏者姓名和所据。因此,这个问题当仍是一个悬案。现《孟子正义》的主要缺点,《朱子语类》卷十九说它全不似疏体,不曾解出名物制度,只绕缠赵岐之说。《四库提要》说:“其疏皆敷衍语气,如乡塾讲章。”这些批评意见是有道理的。

二、苏辙《孟子解》一卷

苏辙(1039—1112),北宋文学家,注释家。字子由,苏洵三子,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嘉祐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举进士。神宗时,王安石行新法,他与轼力言不便。哲宗时,累官翰林学士、门下侍郎。文章与轼齐名,与父兄合称“三苏”,旧时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其文学上成就不如其兄。他著有《诗集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孟子解》、《古史》、《老子解》等。《宋史》有传。

苏氏《孟子解》,成书年代不详,全书一卷。据陈振孙《书录解题》考证,此书乃苏辙早期之作。该书以《孟子》经文文句为条目,以文意阐解为主,名物训诂为次。释义与章指相互关系,立义醇正不支,自有所见。但有些篇章过于驳杂。该书收入《指海》,有道先本和影道先本两种版本。

三、游酢《孟子杂解》一卷

游酢(1053—1123),北宋学者。字定夫,学者称荐山先生,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人。神宗元丰年间进士,调萧山尉,历官监察御史、知汉阳军及和、舒、濠等州。他曾从北宋理学家程颢学,有较明显的禅学倾向,与吕大监、谢良佐、杨时并称“程门四大弟子”。他著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易说》、《中庸义》等。《宋史》有传。

游氏《孟子杂解》一卷,成书于哲宗元符元年(1098),此书今仅存八则。游氏深感唐以前诸儒之孟学研究只汨没于训诂名物义疏之中,而不深求义理,因此游氏《孟子解》承程颐、程颢的理学思想,以探讨《孟子》义理为主要内容,多曲尽其意之处。

此书收入《游定夫先生集》。

四、朱熹《孟子集注》七卷、《孟子精义》十四卷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婺源(今江西省婺源)人,侨居福建建阳。高宗时进士,任泉州同安主簿、祕阁修撰、宝文阁待制。死后赠宝谟阁学士,谥为文。理宗时追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又改徽国公。他深通训诂,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仪礼经传通解》、《周易本义》、《周易参同契注》、《古易音训》、《孟子指要》、《论孟精义》等。他好学博览,对哲学、经学、史学、六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尤其在哲学上,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理学体系。

朱氏《孟子集注》是其《四书章句集注》的一种。他把《孟子》作为“经”,并与《大学》、《中庸》、《论语》相配,合称为“四书”。朱氏撰写《四书章句集注》,与五经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备受统治者的推崇。他以儒家经典为依托,以理欲心性为论究对象,从哲理的高度来论证君权至上和强化伦理纲常的新儒学。他在《孟子集注》中广泛采录古注,融会诸儒之说;阐发义理,重视名物词义训解,颇有精到之处。

同类推荐
  • 极品美学

    极品美学

    美学不会只在高深的学术殿堂,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藏诸于中华文化的文本美学与生态美学之中。美之为美,美学也是一种文化判断,顺著余秋雨先生给我们的指向,美学有了方向感。余秋雨先生藉著德国两大美学路线──黑格尔与莱辛的差别──透过「抽象概念的理论框架」与「化的精细解析」的对照,余秋雨为中国美学指出一条应走的路。
  •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少时读书:废名讲中国诗文

    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废名追记自己小时阅读中国古书的心路历程。《少时读书》收录的都是废名先生关于如何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文章、诗词、经卷的随笔。分为三个部分:“中国文章”:阅读《论语》《水浒》等中国名著经典的感受以及少时读书的经验之谈;“灼灼其华”:关于《诗经》的讲稿以及杜甫诗歌的研究心得;“格义致知”:传达佛经中多个基本概念,比如“理智”“阿赖耶识”的见解。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丧葬文化》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丧葬文化相关知识。《丧葬文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电视下南洋:广西电视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电视下南洋:广西电视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电视外交是电视媒体开展的公共外交,是媒体外交的一部分。电视媒体超越时空的传播方式、声像俱佳的传播效果、相对低廉的传播成本,使之成为直接影响他国受众观点态度,间接影响他国政策立场的“外交利器”。本书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十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了广西电视台进入新世纪以来,抓住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以先进的公共外交理论为知道,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以“电视外交”的形式进行周边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对地方,特别是边疆省区的电视媒体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孤单男子

    孤单男子

    我是个孤单的男人,决定以不婚为骄傲,述说自己的单身生活,我是虚拟的,不存在的,你们看看就好。
  • 愿与卿共余生

    愿与卿共余生

    “因为很多情侣都是表达不到位才遗憾分手的。”“原来是不想有遗憾啊!”林镜有些失望的语气。“不是,是我们不能分手!”
  • 漫威天眼

    漫威天眼

    穿越就好好穿越,老是穿越在孤儿院,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孤儿被夺舍;漫威就漫威,能不能住的离托尼·屎大颗远一点;女主就女主,你,算了我不想说了;最后一个,异能就异能,你能再多一点吗?
  • 快穿之做反派的一百种方式

    快穿之做反派的一百种方式

    (1V1!!!双宠!!)一场意外大火,墨染丧命其中,却意外被一自称元宝的空间灵找到……什么?你说让我去给各个世界的任务目标制造障碍使绊子好促其成长?唔,这意思不就是让我去做反派嘛?听上去很有趣的样子,为了世界的和平,我就勉强答应你吧。可是为什么每个世界的任务目标都有些不对劲呢?我可是那个不停陷害你的人哦?你抱着我不放手是为什么!!优雅影帝:“宝贝儿,终于找到你了。” 病态精灵:“染染,不许丢下我。” 小狼狗弟弟:“姐姐只能看着我。” 男主都是同一个人,双洁,1V1!!!
  • 社会热点面对面(三)

    社会热点面对面(三)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社会热点面对面》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两本。广大读者一直给与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今年出版社延续其“直指百姓最关注的社会热点很接地气”的风格,推出《社会热点面对面(三)》,继续对最近以来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关涉民生的社会问题、大家热议的现象作出反应,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供解释,探讨解决之道。
  • 18岁开始的天空

    18岁开始的天空

    自闭女孩蓝晓曦,总是渴望哥哥的陪伴,一次意外的机会结识了落魄漫画家苏墨,并被他的梦想所感染,决定用自己最后的时光去帮助他完成梦想,却发现自己的周围原来存在很多谜团,欺骗与伤害,爱护与邪恶,那个自己最信任的男人是否也带着假面,天使和恶魔同时向她张开怀抱,那她又是什么……
  • 一纸契约:全球通缉小娇妻

    一纸契约:全球通缉小娇妻

    一夜之间,家族破产。东城牧出现:“嫁给我,保你东山再起!”她与他定下一纸契约。
  • 系统别怕我来了

    系统别怕我来了

    系统被绑架,主人踏上拯救系统的征途。看王天安如何拯救系统。
  • 人生l百味

    人生l百味

    我的人生百味日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