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900000004

第4章 前言(2)

孟子还有君权天授的思想。他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天子的私有财产,所以不能由天子授给人,而应由上天根据百姓的意愿来授给人。舜能够继承尧的天子之位,是由于舜深得民心。天从民意,因此上天把天下授给舜。同时,他还提出了“正命”之说。如他在《尽心上》第二章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的“正命”,是指宇宙的永恒法则,这些法则即是封建仁义礼智的抽象,又称“天道”。人能自觉认知天命,遵守道德规范,就算是知道“正命”。此外,他还指出,国君能否称王于天下,除了实行仁政以外,还得看天意如何。在孟子看来,人做事应尽自己的力量,至于是否成功,那还是由天来决定的,人是作不得主的。因此,他还在《公孙丑下》中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认为王者的兴起都是由“天命”决定的。

又次,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著名的一位大师,他严于律己,最重气节,有一套自己的处世理论。他处世理论也是以“性善论”作为根据的。主要表现在“出处去就”和“辞让取与”两个方面。

孟子曾谈论了贤者在盛世和乱世中应该持有的处世态度。他说:“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离娄下》第二十九章)孟子认为,禹、稷和颜回处世的态度虽有所不同,但道理却是一样。不管处于盛世还是乱世,圣贤所持的态度都是积极的。

孟子还指出,君子急于做官,但应该坚持走正道去做官。他在《滕文公下》中用父母为儿子找妻室,为女儿找婆家这样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比喻,说明君子急于做官而又不轻易去做官,做官必须走正道的道理。君子是不肯同流合污的。他在《尽心下》中引用了孔子师徒在陈、蔡之间受困的故事,认为孔子受困,并不是孔子本人有什么过失引起的,而是因为陈、蔡两国的君臣不贤,孔子不愿与他们结交的缘故。因此,孟子主张严格按礼法办事,决不屈从权贵。

孟子还谈及能成大事业的君主应当尊贤敬士,有德有才的贤臣应当守道自重。他曾引用曾子的话说:“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公孙丑下》)孟子认为国君应该礼贤下士,不能依靠财富和爵位去轻视行仁守义的贤臣。而行仁守义的贤臣也不要在拥有财富和爵位的君主面前轻贱自己,应该守道自重。他曾在《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第三十三章)中设一个寓言来讽刺那些以阿谀来取得富贵的小人,认为这种小人是最可耻的。总之,孟子在“出处去就”问题上都是以仁义为标准的。

在“辞让取与”问题上,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离娄下》第二十三章)这是他正确对待取与的态度。他还认为圣人必须先洁身正己而后才能正天下。他引用了伊尹的故事,说他在有莘国的郊野耕田,十分喜爱尧舜之道。如果不合符义和道,即使把整个天下的财富作为俸禄给他,他也不会理睬;如果不合符义和道,他不给别人一根小草,也不向别人要一根小草(《万章上》)。孟子认为,君子受人财物必须根据礼义,凡是合符礼义的财物,虽少但不辞;凡是不合礼义的财物,虽多但不受。他还说同贤人结交必须以礼相待,礼的内容不仅在于礼物,而且要注意礼义(《告子下》)。

孟子还主张“舍生取义”,认为义比生命珍贵。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第十章)生命和义都是孟子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便舍去生命,而要义。

最后,谈谈孟子对许行、杨朱、墨翟三家学说的批判。孟子以儒家的仁义为依据,对春秋战国以来各种学派展开批判。许行是战国农家学派的代表。他晚年到滕国游说,鼓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自理炊事,不烦他人代劳。其中心要旨是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以实现其改革的理想。许行的主张遭到孟子强烈反对(见《滕文公上》)。

在孟子时代,能够与儒家抗衡的就算杨朱、墨翟两个学派。因此,孟子对这两个学派展开了激烈的抨击。他曾在《滕文公下》(第九章)中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认为,杨氏主张为我,这是目无君主,否定对君上的尽忠;墨氏主张兼爱,这是目无父母,否定对父亲的尽孝。目无君主,目无父母,就是如同禽兽。孟子批判许行、杨朱、墨翟等异派学说,适应了战国中期封建大一统形势的要求。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地主阶级思想家都在为统一思想舆论而斗争。孟子与其他学派的“邪说”、“诐行”、“淫辞”的斗争,使后来封建社会中的法家、墨家等学派,几乎都被作为异端来对待了。

孟轲及其《孟子》一书,在经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不仅在于承继孔学、发展孔学,力拒异说,使儒家思想显扬于天下;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对后世的思想史,对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不只在经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孟子为了坚持和宣传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不能不经常展开激烈的辩论。他在辩论中,气势磅礴,感情充沛,富有说服力,而且用辞精辟、比喻精当,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章”一文,就是一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很好地结合的语录体说理文。其次,《孟子》散文的描写技巧,不仅以简约含蓄取胜,而且还有一些较精细的刻画。如《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章”,就塑造了一个具有怪僻性格的廉士形象。《孟子》还善于运用篇幅较长的议论文字,如《告子下》“舜发于畎亩之中章”,就论述了人要担当大任必须先经受艰苦的磨炼,国要长治久安必须有忧患观念。此外,《孟子》中寓言故事很多,含意丰富,说理巧妙,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提高了作品的文学性。

《孟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等,不独在思想方面受它的影响,在文章方面也是努力学它的。

关于《孟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汉代,较著名的有赵岐、高诱、程曾、刘熙、郑玄诸家。唐宋时期,《孟子》的地位提高了,孟学被尊为儒学的正统,成为十三经之一。因此,孟学家辈出,较著名的有唐陆善经、张镒、丁公著,宋代孙奭、苏辙、游酢、张九成、朱熹、张栻、蔡模、金履祥等。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宋孙奭的《孟子正义》最为著名,合称为《孟子注疏》,明刻《十三经注疏》即选此本。到了清代,《孟子》研究进入了复兴阶段,其中焦循的《孟子正义》三十卷,宋翔凤的《孟子赵注补正》六卷,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三卷等,都是重要的孟学研究成果。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孟子传略”,第二章“《孟子》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第三章“《孟子》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孟子》的经学地位”,第五章“《孟子》的哲学思想”,第六章“《孟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七章“《孟子》研究说略”,第八章“《孟子》的研究方法”。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并反映了学术界的许多研究成果。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未尽如人意之处肯定不少,敬请专家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马重奇

1995年12月29日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江格尔: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江格尔: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江格尔》是蒙古族卫拉特部英雄史诗,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该史诗以蒙古族英雄江格尔为中心,围绕着抢婚、夺财、强占牧地等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远古蒙古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习俗、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另外,史诗在艺术成就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瑰宝。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氪命手游

    氪命手游

    寿命氪成了负数,怎么办,挺急的,在线等。
  • 只爱你的偏执狂

    只爱你的偏执狂

    很多年以后,某杂志采访人人称羡的施氏夫妇时,询问他们对于多年来的夫妻生活有什么感想。施先生只说了四个字:得偿所愿。施夫人沉默了许久,什么也没说。她心底的答案是:压抑。自从她跟了他,成了他的女人,就注定成了他一辈子的渴求。
  •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女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女

    前世她是玩遍大江南北,吃遍大江南北的骨灰级美食家。一朝不慎她穿越重生,灵魂坠入在一个山村女孩的身上。日子清简,一日三餐难得温饱。死了秀才老爹,亲娘被族人冠上克夫的名声,赶出本家。上无双亲庇护,下有面黄肌瘦的小弟,被人退了亲,亲戚蹬鼻子上脸一阵怒骂。泰山阿公,阿婆又是重男轻女的货色,懒得管她死活。自观,身披几块破衣碎布,面黄肌瘦,胸前无料,shit!穿越,没有高贵的身份,米虫般的生活,她认栽了。可是,卫长蕖只想仰天长啸:“老天爷,你他妈的玩我呢,穿越也不管饭饱。”想想,这日子咋过......处在这穷乡僻壤,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唯有操起自己的三板斧,奋发图强。一手好厨艺,拯救得了快要倒闭的酒楼,养得了瘦猴似的弟弟。进山寻宝,她收获启动的资金。盖新房,买田地,雇长工,建庄园,样样朝着计划走。发家了,赚钱了......*尖酸刻薄的亲戚闹上门,二话不说,赶出去。*什么,曾经退她亲事的人,居然敢再次上门提亲,还等什么,关门放狼。(某小白狼馋得口水直流,嗷呜......)*极品亲戚要给她娘亲立贞节牌坊,这不是断送她亲娘的幸福生活吗,拆了。*俗话说,世界万物,真是一物降一物。当那个表面温婉如玉,实则腹黑如墨,狡诈无敌的人出现时,她的生活怎么全变样了......
  • 港漂女日记

    港漂女日记

    从内地西北边省辗转到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高智商低情商的校花初入职场一路崎岖坎坷遭遇只有电视剧中才有的剧情。远离家人朋友,与初恋男友分手,历经餐厅侍应生、画廊助理、拍卖行实习生、律所助理...从小语种转战金融...在繁华都市中拥有的只有自己一颗坚定的决心和排除万难的勇气,试看港漂女如何在香港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经营自己的工作、爱情和生活。
  • 你身后有星光璀璨

    你身后有星光璀璨

    “怎么会?战帝怎么会解散?FLC怎么会隐退?”“就是啊!FLC那么厉害,怎么会放弃所有……
  • 细雨闲花多寂寞

    细雨闲花多寂寞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这后宫中,寂寞如斯,人总要找些理由活下去。我是沈微雨,小字云闲我从来都知道,自己的命运由不得自己——这世间多少红颜枯骨,葬送在这暗无天日的宫墙之后,从来不多不少沈微雨一人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傻女逆天之捡个相公来种田

    傻女逆天之捡个相公来种田

    田地抓贼,捡了个相公,傻子斐小青当成了宝。斐小青傻日子过得逍遥又自在,可是偏偏有些不知好歹的隔三差五的来找茬。斐小青怒了,傻子不发威还真当病猫了,夫妻联手虐极品,哭爹喊娘告求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

    《完全相亲修炼秘籍》就是要告诉那些亟待结束单身生活的读者,相亲看似简单,实则学问高深,要想在相亲中斩获爱情,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也就是说,你是需要学习的。对于那些在相亲中屡战屡败的人而言,《完全相亲修炼秘籍》便是一本指导你在下一次相亲中有所收获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