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600000063

第63章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节选)(6)

这个“古文死了两千年”的讣文出去之后,起初大家还不相信;不久,就有人纷纷议论了;不久,就有人号咷痛哭了。那号咷痛哭的人,有些哭过一两场,也就止哀了;有些一头哭,一头痛骂那些发讣文的人,怪他们不应该做这种“大伤孝子之心”的恶事;有些从外国奔丧回来,虽然素同死者没有多大交情,但他们听见哭声,也忍不住跟着哭一场,听见骂声,也忍不住跟着骂一场。所以这种哭声骂声至今还不曾完全停止。但是这个死信是不能再瞒的了,倒不如爽爽快快说穿了,叫大家痛痛快快哭几天,不久他们就会“节哀尽礼”的;即使有几个“终身孺慕”的孝子,那究竟是极少数人,也顾不得了。

文学革命的主张,起初只是几个私人的讨论,到民国六年(一九一七)一月方才正式在杂志上发表。第一篇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还是很和平的讨论。胡适对于文学的态度,始终只是一个历史进化的态度。故他这一篇的要点是: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因时进化,不能自止。唐人不当作商周之诗,宋人不当作相如,子云之赋,——即令作之,亦必不工。逆天背时,违进化之迹,故不能工也。……

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后来他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说的更详细:

居今日而言文学改良,当注重“历史的文学观念”。一言以蔽之曰: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此时代与彼时代之间,虽皆有承前后后之关系,而决不容完全抄袭;其完全抄袭者,决不成为真文学。愚惟深信此理,故以为古人已造古人之文学,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纵观古今文学变迁之趋势,……白话之文学,自宋以来,虽见屏于古文学,而终一线相承,至今不绝。……岂不以此为吾国文学趋势自然如此,故不可禁遏而日以昌大耶?……吾辈之攻古文家,正以其不明文学之趋势,而强欲作一千年二千年以上之文。此说不破,则白话之文学无有列为文学正宗之一日,而世之文人将犹鄙薄之,以为小道邪径当不肯以全力经营造作之。……夫不以全副精神造文学而望文学之发生,此犹不耕而求获,不食而求饱也,亦终不可得矣。施耐庵、曹雪芹诸人所以能有成者,正赖其有特别毅力,能以全力为之耳。……

胡适自己常说他的历史癖太深,故不配作革命的事业。文学革命的进行,最重要的急先锋是他的朋友陈独秀。陈独秀接着《文学改良刍议》之后,发表了一篇《文学革命论》(六年二月),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子。他说:

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的特别性质是他的一往直前的定力。那时胡适还在美洲,曾有信给独秀说:

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吾辈己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六年四月九日)

可见胡适当时承认文学革命还在讨论的时期。他那时正在用白话作诗词,想用实地试验来证明白话可以作韵文的利器,故自取集名为《尝试集》。他这种态度太和平了。若照他这个态度做去,文学革命至少还须经过十年的讨论与尝试。但陈独秀的勇气恰好补救这个太持重的缺点。独秀答书说:

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这种态度,在当日颇引起一般人的反对。但当日若没有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精神,文学革命的运动决不能引起那样大的注意。反对即是注意的表示。

民国六年的《新青年》里有许多讨论文学的通信,内中钱玄同的讨论很多可以补正胡适的主张。民国七年一月,《新青年》重新出版,归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钱玄同,沈尹默,***,刘复,胡适六人轮流编辑。这一年的《新青年》(四卷五卷)完全用白话做文章。七年四月有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大旨说:

我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以有文学的国语。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方才算得真正国语。

这篇文章名为“建设的”,其实还是破坏的方面最有力。他说:

这二千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简单说来,自从《三百篇》到于今,中国的文学凡是有一些儿价值有一些儿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

……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

这就是上文说的替古文发丧举哀了。在“建设的”方面,这篇文章也有一点贡献。他说:

若要造国语,先须造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自然有国语。……真正有功效有势力的国语教科书便是国语的文学,便是国语的小说诗文戏本。国语的小说诗文戏本通行之日,便是中国国语成立之时。……中国将来的新文学用的白话,就是将来中国的标准国语。造将来白话文学的人,就是制定标准国语文学的人。

这篇文章把从前胡适,陈独秀的种种主张都归纳到十个字,其实又只有“国语的文学”五个字。旗帜更明白了,进行也就更顺利了。

这一年的文学革命,在建设的方面,有两件事可记,第一,是白话诗的试验。胡适在美洲做的白话诗还不过是刷洗过的文言诗;这是因为他还不能抛弃那五言七言的格式,故不能尽量表现白话的长处。钱玄同指出这种缺点来,胡适方才放手去做那长短无定的白话诗。同时沈尹默,周作人,刘复等也加入白话诗的试验。这一年的作品虽不很好,但技术上的训练是很重要的。第二,是欧洲新文学的提倡。北欧的Ibsen,strindberg,Anderson;东欧的Dostojerski,Kuprin,Tolstoi;新希腊的Ephtaliotis;波兰的Sienkiewicz;这一年之中,介绍了这些人的文学进来。在这一方面,周作人的成绩最好。他用的是直译的方法,严格的尽量保全原文的文法与口气。这种译法,近年来很有人仿效,是国语的欧化的一个起点。

民国七年冬天,陈独秀等又办了一个《每周评论》,也是白话的。同时北京大学的学生傅斯年,罗家伦,汪敬熙等出了一个白话的月刊,叫做《新潮》,英文名字叫做TheRenxissance,本义即是欧洲史上的“文艺复兴时代”。这时候,文学革命的运动已经鼓动了一部分少年人的想像力,故大学学生有这样的响应。《新潮》初出时,精彩充足,确是一支有力的生力军。民国八年开幕时,除了《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之外,北京的《国民公报》也有好几篇响应的白话文章。从此以后,响应的渐渐的更多了。

但响应的多了,反对的也更猛烈了。大学内部的反对分子也出了一个《国故》,一个《国民》,都是拥护古文学的。校外的反对党竟想利用安福部的武人政客来压制这种新运动。八年二三月间,外间谣言四起,有的说教育部出来干涉了,有的说陈,胡,钱等已被驱逐出京了。这种谣言虽大半不确,但很可以代表反对党心理上的愿望。当时古文家林纾在《新申报》上做了好几篇小说痛骂北京大学的人。内中有一篇《妖梦》,用元绪影北大校长蔡元培,陈恒影陈独秀,胡亥影胡适;那篇小说太龌龊了,我们不愿意引他。还有一篇《荆生》,写田必美(陈),金心异(钱),狄莫(胡)三人聚谈于陶然亭,田生大骂孔子,狄生主张白话;忽然隔壁一个“伟丈夫”

趫足超过破壁,指三人曰,“汝适何言?……尔乃敢以禽兽之言,乱吾清听!”田生尚欲抗辩,伟丈夫骈二指按其首,脑痛如被锥刺;更以足践狄莫,狄腰痛欲断。金生短视,丈夫取其眼镜掷之,则怕死如猬,泥首不已。丈夫笑曰,“尔之发狂似李贽,直人间之怪物。今日吾当以香水沐吾手足,不应触尔背天反常禽兽之躯干。尔可鼠窜下山,勿污吾简。……留尔以俟鬼诛。”……

这种话很可以把当时的卫道先生们的心理和盘托出。这篇小说的末尾有林纾的附论,说:

如此混浊世界,亦但有田生,狄生足以自豪耳!安有荆生?

这话说的很可怜。当日古文家很盼望有人出来作荆生,但荆生究竟不可多得。他们又想运动安福部的国会出来弹劾教育总长和北京大学校长,后来也失败了。

八年三月间,林纾作书给蔡元培,攻击新文学的运动:蔡元培也作长书答他。这两书很可以代表当日“新旧之争”的两方面,故我们摘抄几节。林书说:

……大学为全国师表,五常之所系属。近者谣诼纷集,我公必有所闻。……弟年垂七十;富贵功名,前三十年视若死灰;令笃老,尚抱守残缺,至死不易其操。前年梁任公倡马,班革命之说,弟闻之失笑。任公非劣,何为作此媚世之言?马,班之书,读者几人?将不革而自革,何劳任公费此神力?

若云死文字有碍生学术,则科学不用古文,古文亦无碍科学。英之迭更累斥希腊,拉丁,罗马之文为死物,而至今仍存者,迭更虽躬负盛名,固不能用私心以蔑古。矧吾国人尚有何人如迭更者耶?……

且天下惟有真学术,真道德,始足独树一帜,使人景从,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误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则凡京津之稗贩皆可用为教授矣。若《水浒》,《红楼》皆白话之圣,并足为教科之书,不知《水浒》中辞吻多采岳珂之《金陀萃编》,《红楼》亦不止为一人手笔,作者均博极群书之人。总之,非读破万卷,不能为古文,亦并不能为白话。若化古子之言为白话演说,亦未尝不是。按《说文》“演,长流也”,亦有延之广之之义,法当以短演长,不能以古子之长演为白话之短。……(以下论“新道德”一节,从略。)

今全国父老以子弟托公,愿公留意,以守常为是。……此书上后,可不必示覆;唯静盼好音,为国民端其趋向。……

林纾顿首

蔡元培答书对于“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一点,提出三个答案。但蔡书的最重要之点并不在驳论,——因为原书本不值得一驳,——乃在末段的宣言。他说:

至于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

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悉听其自由发展。

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

蔡元培自己也主张白话,他曾说:

我们中国文言同拉丁文一样,所以我们不能不改用白话。……虽现在白话的组织不完全,可是我们决不可错了这个趋势。(在北京高等师范国文部演说)

他又说:

我敢断定白话派一定占优胜。……将来应用文一定全用白话;但美术文或者有一部分仍用文言。(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演说)

同类推荐
  •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为著名女作家赵玫、裘山山、庞天舒三人和最新散文集,分别为《我轻声唱起忧伤》、《一个人的远行》、《带一颗心去田园》。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和艺术价值。
  • 人心的省悟

    人心的省悟

    由于消费文化的介入,大大地改变了文学固有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读者的方式,这必然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世界越来越浮躁,利益神话越来越刺激人,这些,都肯定会影响一些作家的写作。不影响是不可能的。稍微比较一下成名作家前后的写作,就会发现,哪怕是一些相当有成就的作家,也在这种喧闹的环境下,开始变得沉不住气了,看他们的新作,就知道他们这些年沉潜下来的东西不多,心灵探索的力度也在减弱,明显是写作的心开始慌乱了,不知不觉就和现在的消费文化合流了,读者喜欢什么方面的刺激,他就写什么方面的题材,而不问这样的题材,是不是他所擅长或者他所关注的。
  •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

    张海君主编的《善良·为更加不幸的人捐款)》收纳整理的诸多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就是通过不同的情境再现让我们感受善良的力量,进而唤醒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的意愿。不谈因果循环,单单就从一个人的本性出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带给大家小小感动的同时,也能够唤醒大家心中那一股最原始的、小小的善念!
  •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

    《我与昆曲》尽可能全地收入了允和老师关于昆曲的散文、论文、讲话稿和书信,及一小部分《昆曲日记》。全书分三部分,各部分基本按写作年月编排,以求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允和老师与昆曲的渊源、情感,曲事活动及理论贡献。
  • 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

    该书作者沿着自己成长的历程,以回忆、纪实、叙事和抒情等笔法,为读者再现了50后这一代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沧桑变迁和艰苦卓绝的奋斗风采。作者出生在海岛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小时候父亲就瘫痪在床18年,九口之家全靠国家救济,自己也是靠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才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后,从基层公社到上级政府机关,转业到企业,再到政府机关,又到基层乡镇,先后进出了6个单位,每到一处都展现了作者奋斗不息的精神面貌。作者严格遵守着“低调做人,高调干事”的行为准则,像一名过了河界历经风雨不言累的小卒,一直向前,他是这一代人的个体再现。
热门推荐
  • 无敌疯狂兑换系统

    无敌疯狂兑换系统

    “叮!恭喜宿主开启无敌疯狂兑换系统!”什么?升级太慢太难了?兑换神级丹药,吃到你吐,一天狂升十级!啥?仇敌人多势众,实力太强?神器、神兽、神技应有尽有,助你干趴对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今夜闲潭梦落花

    今夜闲潭梦落花

    我即为王,便要维护天下臣民,不受伤害,不受凌虐,不受欺辱。三魂缺少七魄,作为一个不开挂还掉装备的女主,如何升级打怪,如何在妖魔世界活?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求生欲很强的温良少女只能丧心病狂,丧尽天良。 本文有糖,糖里裹着毒,毒里裹着刀,刀上洒着盐,呃,就是很虐的意思
  • 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博物汇编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车道少年亮剑军团钢铁之刃

    战车道少年亮剑军团钢铁之刃

    穿越到少战世界的李龙海,在男生备受歧视的世界带领战友们让男生重新屹立在战车道上。没有外挂没有任何帮助,他们要怎么做呢?剑走偏锋装甲野战军成立,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战车坟场里被抛弃的战车们,重新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初战知波单,实际行动证明男人不比女人差,勇敢前进冲破这个满是枷锁的世界,展现男人的魅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到往异世界的神

    到往异世界的神

    一个都市的平凡少年,偶然获得了自由穿梭于两个世界的能力。现实的亲情友情爱情,异世界的奇妙冒险,一个都不能少!知恩图报与身负使命,总之保护所爱的人,报答有恩情的人!名扬天下,在现实世界平庸了多久,那异世界就等着大放异彩吧!
  • 娇妻撩人:霍少,宠上天

    娇妻撩人:霍少,宠上天

    【甜文】一场灾难,她遇见了这辈子最宠她的男人。“先生,我脚软。”她撒娇。他默默用坚强臂弯抱起她。“先生,我想哭。”她伤心。他迎上结实的胸膛。某日,他出差回家,小丫头直接生扑他:“先生,你怎么能害我呢?”他:“……”“害我想你都想出病来了。”面对她的撩拨,他意味深长:“小丫头,你什么时候才长大呢!”
  • 蜀山剑侠传(第七卷)

    蜀山剑侠传(第七卷)

    还珠楼主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人物,曾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他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其作品多达1700万字。他的小说,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合侠义和武术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发挥,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宏大气魄。本社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规模推出《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还珠楼主卷》,《蜀山剑侠传》是还珠楼主的重要代表之一。
  • 人生有味是清欢

    人生有味是清欢

    本书用一个个渗透着仁和爱的故事,向我们展开了激荡人生的壮丽画卷。本书文笔优美,笔触细腻。通过100余篇哲思随笔,能让读者在美好的阅读体会中,挖掘到幸福人生的和悦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