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900000024

第24章 朝拜缪斯的长征——师友交游(3)

子豪一开始就喜欢幻想,堂堂如蓝星诗社应该有一套基本的理论,因此在聚会的时候他几度提出自己的理论,似乎希望大家接受,成为诗社的信条。幸好鼎文,禹平,夏菁屡加阻止,他才作罢。鼎文一向不好理论,禹平富于四川人的幽默感,夏菁则一闻主义长派别短就不快乐。事实上,子豪也是四川人,所以私下夏菁常对我说:“这是以蜀制蜀。”每次听了,我都忍不住要笑。当时众人在餐桌上议定,编辑的事务采轮流方式,每人负责一期。可是这种轮流制,如果欠缺成熟的民主训练和责任感,往往是行不通的。子豪自告奋勇,不久在“公论报”上洽得一块园地,便逐期编起“蓝星周刊”来了。当时和他接触的作者很多,其中也有好些是参加了纪弦的现代派的。这些人很自然经常在两人之间走动,对于子豪和纪弦之间的冷战心情,不免越扣越紧。子豪主编“蓝星周刊”,既然集稿有方,编辑甚力,又乐之不疲,其他的四个人久之也就采取默认的态度了。事实上,鼎文和禹平都相当懒,禹平当时已经少产,鼎文后来也渐渐减产;夏菁和我,发表的刊物很多,我自己更负责编“文学杂志”的诗作,两人对于印刷和销路皆不理想的“公论报”,可谓兴趣缺缺。子豪的几乎是独力经营“蓝星周刊”,实在是很自然的结果。

至于“蓝星”这个名字,倒是子豪想出来的。那年夏天,大家经常在中山堂的露天茶座聚会,一面饮茶,一面谈诗,并传阅彼此的新作。有一天,众人苦思社名不得,子豪忽然说:“就叫蓝星如何?”他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叫蓝星,大家也没有多加推敲,一时就通过了。当时各人的作品也许大半不够成熟,可是写得都很认真,也很多产,聚会的时候,常有人带新作去传观,因此很有相互激励的意味。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真是一个天真而且可爱的时期,也许幼稚些,可是并不空虚。

过了不久,蓉子就常常出现了。添了一位女诗人,我们的聚会就更多彩多姿。可是那时罗门还在纪弦的旗下,冲劲很猛,似乎他们夫妇两位,在文坛上的步伐不大一致。这情形,一直要到一九五八年间罗门脱离现代派并加入蓝星时,才告终止。同一时间,梁云坡,司徒卫两位也不时出现,且偶有刊稿。在子豪那一面,经常和他接触而和其他社友较少往还的,有白萩,向明,沉思,彭捷,辛郁,叶泥,彭邦桢,袁德星,朱家骏(即后来的朱桥)等好多位。

稍后一点,大约在一九五五、五六年之间,夏菁把季予介绍给大家,可是要说到对于诗社的影响,则这位新人远不如同时出现的吴望尧和黄用。望尧的出现,大约比黄用要早一年,不过望尧的热和黄用的冷,前者的好逞幻想和后者的善于分析,在对照之下,大大地丰富了蓝星的视域。黄用于诗,才学都高,尤富批判的能力。一开始,他就对蓝星不整齐的阵容颇为不满,而于子豪在翻译和诗学上的表现,尤不敬佩。平心而论,子豪的创作,每有可取之处,晚年渐入佳境,亦复大有可观,可是他的外文和诗学,以言翻译和理论,终觉勉强,却又不知藏拙,因此在《论现代诗》一类的书中,错误百出。

因为黄用的加入,蓝星对现代的论战,一时军容大壮。一九五七年的夏天,蓝星同人又在中和乡夏菁的家中,议定要办一个季刊,由鼎文,子豪,夏菁和我各编一期。不知怎么一来,子豪筹到一笔钱,又演成他一人独编之局。他在封面上大书“覃子豪主编”五个字,令众人都不高兴。夏菁与我引此相戒,所以后来我们主持编务的时候,都不肯自己出面,只将光荣归于全社。

子豪既编“蓝星诗选”季刊,便将“公论报”的“蓝星周刊”交给了我。在我主编周刊将近一年的期间,我还负责“文学杂志”和“文星”的诗作一栏,一时相当繁忙。主编周刊的经验,是憎喜参半的:憎,是因为《公论报》的纸张和印刷都比别的报纸差,误排既多,每星期五出刊后又往往会忘了送五十份赠刊给我,还要我亲自去报社领取;喜,是因为投稿的作者很是踊跃,佳作亦多,编起来也就有声有色。当时经常出现,且有不少是初次出现在周刊上的名字,包括向明,阮囊,夏菁,望尧,黄用,张健,叶珊,复虹,周梦蝶,唐剑霞,袁德星,金狄等多人。其中的金狄,是我台大外文系同学蔡绍班的笔名,他现在加拿大,常用本名在“中副”上发表哲学性的小品。痖弦,洛夫,辛郁,管管诸人出现得较少,原因是他们的作品,和上述其他诗人的作品一样,我往往移用到“文学杂志”上去。这时我和子豪合作得很愉快。两人在诗坛上的渊源相异,交游的圈子不同,不过对于新人的欣赏,大体上趋于一致,所以上列这张名单上可以自豪的名字,十之七八亦出现在“蓝星诗选”上面。

同时,透过子豪的关系,“宜兰青年”上更开辟了“蓝星”分刊,由朱家骏主编。到底是朱桥的“前身”,编出来的这份分刊,已颇不俗。其实当时发表蓝星同人作品的刊物很多,初不限于诗社自己的“机关报”;这些“友刊”包括“中副”,“文学杂志”,“文星诗页”,“创世纪”,“南北笛”等等。有一次望尧还用了“巴雷”的笔名,在纪弦主编的“现代”上刊出了好几首怪诗,事后非常得意,好像是达成了一次间谍任务一样。

这时诗坛上有一个很美丽的现象:不少作者颇能发挥个性,创造自己独立的风格。也许今日回顾起来,那些作品显得粗些或者嫩些,或者天真得“不够现代”,可是大半生命饱满,元气淋漓,流露着可爱的本色,和稍后一段时期正宗现代主义产品的哽咽作态,大不相同。模仿甚至抄袭,不是没有,例如纪弦,子豪,愁予,痖弦等的作品,便是当时一般“盗写”的对象,不过比起今日的抄袭成风,面目依稀来,还是清新得多。

一九五八年夏天,先有罗门脱离现代派来归,继有“蓝星诗奖”的颁奖,和鼎文的宣布退出诗坛,一时蓝星诗社的动态,非常“新闻”。罗门的投奔蓝星,很是戏剧化。他不但就此退出现代派,还要在“蓝星诗选”上发表文章,申明他所以退出的理由,并且向纪弦掷出一只铁手套。当时元气充沛的纪弦,一定比周瑜还要生气。七月一日,为了庆祝“蓝星周刊”二百期纪念,我们在中山堂颁“蓝星诗奖”给吴望尧,黄用,痖弦和罗门。诗奖的雕塑由杨英风设计,梁实秋颁奖,子豪主席,我致颂辞。那天观礼的人很多,包括“文学杂志”主编夏济安和现代派的重要人物方思。事后夏济安把我的颂辞刊在他的杂志上。得奖作者的阵容,显示这是蓝星“联创抗现”的一项政策。当时子豪和我不免沾沾自喜,坐在后排的方思则笑得非常复杂。我已经记不清那天禹平有没有出席,只记得轮到鼎文致词的时候,他忽然宣布说从此他要退出诗坛。众人惊讶之余,都认为他选上社庆的这个场合来这么一个戏剧性的声明,未免不太适合。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鼎文当时为什么要说这一席话。一说那是由于子豪凡事喜欢独揽,这话可能有几分真实性。不过鼎文一般活动很多,写诗在他只能算是次要之务,算是一种间歇性的喷发,子豪则于诗为专,也难怪他要独揽。

同年十月,我来美国念书,好像“蓝星周刊”也就停刊了。我将“文学杂志”的诗交给夏菁,“文星诗页”则交给子豪。同年十二月,望尧和夏菁创办“蓝星诗页”,由夏菁主编。这份小刊物,编排灵巧新颖,不但省却装钉,而且方便邮寄,一时很得读者喜爱。一九五九年我回国后不久,夏菁便把这份“小蓝星”交给我编。我编了很久,又给罗门,蓉子伉俪合编。他们编得比我出色,过了一个时期,又还给我。直到一九六四年我来美讲学,才再度由罗门,蓉子接编,之后又给王宪阳主编,不久好像也就停刊了。这份诗页,除了偶或中辍,一直按月出版,一度还增加篇幅到两张甚至两张半,也就等于八版到十版。它每期的篇幅虽然显得相当迷你,可是加起来的总篇幅,恐怕比任何大型的诗刊都少不了太多。而由于一期篇幅有限,编起来也较能集中,精练,而且美观。这时,常在诗页上刊登作品的诗人,除了在周刊时代的旧人以外,更出现曹介直,陈东阳,王宪阳,吴宏一,菩提,郑林,王渝,蜀弓,楚风,白浪萍,方良,蓝采,方莘,高准,旷中玉,刘延湘,周英雄,曹逢甫,李国彬等的名字。笔名的流行,使作者阵容显得比实际上的要壮阔些:例如胡筠便是复虹,汶津便是张健,商略是唐剑霞,浮尘子是曹介直,女诗人专号上的聂敏是我自己。

就在我出国的时候,大约是一九五九年的春天,蓝星内部发生了一次不小的龃龉。其时黄用以批评家的锋芒和青年人的锐气,在他的四周颇吸引了一些少壮的作者,而与他往来最密的,则有叶珊和洛夫。三人对子豪的欠缺敬意,时或溢于言表,子豪偏又素以前辈自居,因此相互之间的不满之情,时弛时张,已有一段日子。“事发”之日,双方似乎都很激动,遂达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原不在场,事后众说纷纭,亦莫衷一是。文坛聚散本来无常,这样不迷人的场面,我自己也经历过多次,何况一方诗友坟木已拱,谈之何益。不过事后接到黄用来信,说少壮诗人,方筹组“五人派”,欲以一新诗坛耳目,可是他自己颇为踟蹰,最后提出“也要余光中加入”为他加入的条件,其他四人也答应了云云。五人者,痖弦,洛夫,叶珊,复虹和黄用自己。这个阵容确乎不弱,当日果真组成一派,诗坛要转祸为福,也不一定。我很感激黄用相邀之意,可是在回信上坦白地说,夏菁在国内正辛苦经营“蓝星诗页”,如果此时我竟舍他而去,于情于义,都说不过去的,同时,我也不愿和望尧分手。后来不晓得为什么原因,所谓的“五人派”也没了下文。

一九五九年夏天我既回国,第一件事,便是在子豪和黄用之间竭力斡旋,企图弥补蓝星同人的裂痕。总算给我面子,双方不再僵持,黄用也很有风度,在会上称子豪为“覃先生”。当时我私心庆幸,认为蓝星团结有望。没有想到,就在第二年(一九六○年),黄用和望尧先后出国,第四年(一九六二年),夏菁也来美,第五年(一九六三年),子豪竟便逝世。少壮派的黄用和望尧既告别了缪斯,蓝星的发展史遂进入后半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把子豪的逝世视为蓝星前后期的分水岭。总之,到了后半期,就要靠蓉子,罗门,向明,梦蝶,张健,复虹诸位来撑持局面。现代派在方思走后就失去平衡。蓝星社在走了望尧,黄用,哑了阮囊,死了子豪之后,阵容大见逊色,发展也就改向。“创世纪”的幸运就在聚而不散。

当时蓝星的同人也不能不团结,事实上,所有现代诗作者都有合作的必要,因为当时文坛上对于所谓现代诗渐起反感,形诸笔墨的亦复不少。先是子豪和苏雪林为了象征主义的解释涉及现代诗的评价,在“自由青年”上展开论战,颇令文坛侧目。继有我在回国后和言曦为了更广泛的问题,在“中副”,“文学杂志”和“文星”之间掀起的辩难。后来的发展,不再是一对一的论争,而是一场混战。在现代诗一边卫战最力的,有虞君质,黄用,夏菁,吴宏一。攻击现代诗最烈的,有门外汉和吴怡。对现代诗的非难多于同情的,有陈慧和孺洪(高阳)。“创世纪”季刊曾经响应我们。纪弦也在我力促下在“蓝星诗页”上发表了一篇(我的立场)。至于谁胜谁负,可说见仁见智,因为评定胜负的准则,深一层看,不在论战本身,而在现代诗的兴衰甚至存亡。十年后的今天,事实证明,现代诗非但没有亡,甚至也没有衰,相反地,现代诗的读者日益增加,现代诗人在文坛上甚至学术上的地位也日见提高。现代诗的作者和支持者之中,在国内国外已任文学教授且又表现出众者,屈指算来,至少有一打以上。一九六七年一月某夜,我和司马中原在成功大学演讲,苏雪林正襟危坐在拥挤的听众之中,听我朗诵的,正是现代诗。那些听众大半是她自己的学生,可是她已经无力阻止他们来接近现代诗了。这种“时间的讽喻”当时并没有使我骄矜起来。相反地,言辞之间我对她甚为尊敬,同时由于有“长者”在场,唯恐顶撞了她,我还将预定要诵的一首(七十岁以后)特别删去。不料事后她竟在“纯文学”上对我冷嘲热讽,而且企图用徐志摩来镇压我。十年来,现代诗人一直在求进步,不但在学问上做功夫,而且在文学史观的透视上,适度调整了自己对中国传统和西洋时尚的看法。相反的,当日抨击现代诗的人士,十年来多半一成不变,仍然在五四的襁褓里牙牙自语。那就不能怪时代和读者要遗弃他们了。

同类推荐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黄金荣全传(下)

    黄金荣全传(下)

    众所周知,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是“上海滩的三大亨”,他们各有各的招数,叱咤风云,闯的猛,玩的火,斗的凶。真是极尽19世纪末到20世纪30.40年代上海滩的黑白世界。大凡黑道枭雄总爱“狐假虎威攀高枝,借腹怀胎自发家”,总热衷“借高枝扶摇直上,会做人扬名江湖”。他们在自己羽翼未丰之时,总要为自己寻找理想的靠山,躲避官兵的清剿,防备百姓的报复,还有仇家的追杀,但是,他们决不甘为人下之人,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靠山的地盘上建立起自己的霸业。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热门推荐
  • 打怪升级在都市

    打怪升级在都市

    新书《随身带着地狱》已经上传,书页中间有直通车,恳请兄弟姐妹们多去投几张推荐票。
  • 快穿:我就是要怼主角

    快穿:我就是要怼主角

    写书猝死开始拯(狂)救(虐)世(主)界(角)的白墨表示有那么一丝丝兴奋,根正苗红但长歪了的白墨搓手期待着人生巅峰的到来。世界男主三观不正?没关系,治一治。世界女主品行不良?没关系,整一整。白墨就喜欢干这种怼人的事,你说让她帮主角改邪归正?白墨挥挥手:“不存在的,我又不是他爸妈!”原以为以后就这样过下去的,没想到穿着穿着穿出了身世之谜,最后一个世界的主角,到底是虐还是不虐呢?有男主1v1,前两个故事是小时候写的,对!就是这样!后面没签约(之前)于是作者开始放飞自我了,从没写过长文的作者无存稿无大纲无设定下摸索性试错产物,化学状态极其不稳定,所以,慎读!慎读!
  • 凤主天下之绝色太子妃

    凤主天下之绝色太子妃

    苏颖还没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金色的子弹就已经穿透她的心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黄永玉:把自己活成一部历史

    黄永玉:把自己活成一部历史

    黄永玉说自己是个受尽斯巴达式精神折磨和锻炼的人。并非纯真,只是经得起打熬而已。剖开胸膛,创伤无数。黄永玉属于那种把自己活成一部历史的人。这种个人生命的历史感,来自他所谓的“打熬”,即用湘西人的刁和豁达,应对命运多舛。无论对创作灵感的渴求,还是对社会进步的希望,他说,都要熬得住,等得起。且听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娓娓道来。"
  • 太上洞真徊玄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式泡翻小笼包

    花式泡翻小笼包

    关于一个普通女孩的逆袭之路,热爱播音主持但却是个长相普通还有点微胖的小女孩,而她内在的播音潜力慢慢被发掘出来,一路逆袭,并遇到了那个命中注定的他——她生命中的贵人。可惜缘浅,即便姻缘已定,也逃不过痛彻心扉的那一幕幕。全盘否定自己?还是继续回归当女强人?这一切的选择都属于她自己。
  • 最终传承的魔法

    最终传承的魔法

    “可有想过统治这片世界?”“就这样安稳的生活下去不就挺好的吗。”“你没有多余的选择。”……在这历史悠久的魔法世界里,不仅有着多个种族的文化与战争,还诞生过超越世界法则的特殊物种。这群特殊物种曾消失在世上,如今却仅存一人于世间……将会掀起一个怎样的风波?
  • 纸片生物

    纸片生物

    二维文明的科学家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一窥三维世界的真相,可这个二维宇宙对三维世界来说,居然只是一个用来二向化的实验场地。我们的世界会不会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