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5400000026

第26章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9)

王先生是较早重视并参加汉字改革运动的语言学者之一。清末民初,有少数几位语言学者重视并参加了汉字改革运动。例如,劳乃宣提倡“简字”,黎锦熙参加制订“注音字母”,赵元任提出“国语罗马字”的原则。但是,汉字改革一向不被看作是语言学的课题。王先生在一九三八年写的《汉字改革》的“自序”中说:“汉字的优劣及改革后的结果,都属于语言学的范围。”这句话,奠定了汉字改革的学术地位。

他说:“汉字改革问题,在某一些观点上看来,乃是政治上的问题;我对于政治素来没有兴趣。似乎是不配来参加讨论的。不过,汉字改革的本身虽是一种政策,而汉字的优劣及改革后的结果,都属于语言学的范围。语言学者可以把它当作一个科学问题去讨论,阐明了改革与不改革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让政治家去讨论它应否实施。”

对于汉字改革,一向有赞成和反对的争论。王先生说,“无论赞成或反对,都把问题看得太简单”,“我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加以注意”。这是王先生给汉字改革运动敲的警钟。可是直到今天,人们还是继续犯简单化的毛病,不是简单地赞成,就是简单地反对。

王先生说:“赞成的就说中国人读了几年书还不会应用文字,以至文盲太多,如果改为拼音文字,文盲就可以消灭了,学习新文字只要一两个礼拜就会写会读了。反对的就说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结晶,我们不忍中国未亡而文字先亡,所以汉字有保存之必要。这种说法无论赞成或反对,都是把问题看得太简单,没有把它的复杂性提示出来。因此大家都觉得事情容易办。其实,只要肯多费心想一想,就会觉得改革与不改革各有利弊,而利弊所关不仅在文字本身。所以这一个被别人说得很容易很简单的问题,一到我的手里便千头万绪,难于应付。我实在也只能做到将问题及具体事实作系统的叙述,注重提出问题而不在具体建议。”

王先生站在“语言学”的立场上来谈汉字改革,使中国的语文问题,从群众运动发展为学术研究,开拓了语文运动的新境界。由此,渐渐有人知道,语文运动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宣传,而是要重视科学性和客观性,使运动和学术结合起来。

王先生说:“在本书里,我固然没有替‘存文派’辩护,但也没有替改革派作积极的宣传。因为宣传的口气越多,科学的态度就越不够。凡是宣传,就不免对于不利的事实有所掩饰,同时对于有利的事实有所夸张。掩饰与夸张,都会失了科学的真理。我因为把这问题的政治方面撇开,不当它一种政治看待,自然也用不着掩饰与夸张。素来没有政治兴趣的人来谈汉字改革,其缺点在此,其优点也在此。”

这些话是在五十年前说的。“自序”末尾注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三日,王了一序于桂林”。看了这本书,我感到王先生的改革思想非常崇高、深入、真诚、恳切!可惜五十年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语文波涛大起大落中,王先生的话没有得到人们的认真倾听。

《汉字改革》是一本袖珍小册子,可是内容丰富,既有改革理论,又有具体方案。

他说,汉字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主要是能超时代和超方言。可是,读懂古书必须研究训诂;方音读书妨害语言统一。缺点主要是难认难写。“当今的急务是把全国的文化水准提高,是在于用最有效的方法把现代文化灌输到每一个国民的脑子里。如果汉字是难学的,哪怕有一百个优点,也为功利派所排斥;如果有另一种文字比汉字更容易学习,哪怕有一百个缺点,也该为功利派所欢迎。”

谈到汉字与文盲,他说:“人们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水准太低,就归罪于文盲太多;因为文盲太多,就归罪于汉字的难认难写。其实问题决不会是这样简单的。”在列举文盲众多有许多并非汉字的原因以后,他总结地说:“我们说了以上这一大段的话,无非要给汉字洗刷造成文盲的‘主犯’的罪名,并不想说它连‘从犯’的罪名也没有。”

他认为,汉字改革“有三个很大的难题”:“第一是历代书籍的处置问题”,“第二是语言的选择问题”,“第三是新旧交替的问题”。五十年代以来,只简化了部分汉字,改用了拼音字母,没有准备以“拼音文字”代替汉字,因此这三个问题可以说是还没有发生的机会。

关于“汉字改革的可能性”,他认为,“语言文字都是社会的产品,只有社会的大力量才能改造它们”。

他说:“没有五四运动,白话文的宣传将成为徒劳无功;若不是西洋思想不断地输入,白话文的势力也不会膨胀到现在这种程度。由汉字到拼音文字,比之由文言文到白话文更难成功,自然需要比五四时代更大的潮流,然后能促其实现。总之,汉字改革必须有整个的政治思想为后盾,否则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四五十年来的汉字改革运动都是不痛不痒的,这两年来的拉丁化运动竟能掀起颇大的波澜,这决不是偶然的事。我敢断说,将来新字如果有成功的一天,一定是因为某一个政党把它作为政策之一,而这一个政党已经取得政权的时候。”这个“断说”虽然还没有历史机会来加以证明,可是“政治决定改革”的规律,已经为“注音字母”产生于一九一一革命之后和“拼音字母”产生于一九四九革命之后所证实。

王先生着重地说:“不拘任何党派,都能与汉字改革的政策相容”,“语言文字的本身是中性的”。这几个句子都由王先生自己加上“密圈”,表示着重,叫人注意。特别是“语言文字本身是中性的”这句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性”就是“没有阶级性”“没有党派性”。这句话跟斯大林所说的“语言没有阶级性”意义相同,而比斯大林早了许多年。可惜的是,在没有平等思想的社会里,学者的诤言没有政客的狂言响亮,而“过早的真理不是真理”。当时没有人了解王先生这句话有万钧之力。

王先生说,“拼音字所引起的问题”有三个:一、方言问题;二、声调问题;三、音标的选择问题。这三个问题,在王先生参加制订并在一九五八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里,基本上都解决了。关于“改革的方案”,书中具体地谈论了:一、简体字,二、新形声字,三、唯声字与复音字,四、注音字母与注音汉字,五、自创的拼音字母,六、国语罗马字,七、区际罗马字与文言罗马字,八、中国语写法拉丁化,等等。然后他提出他自己的拟议方案:“类符新字”。他自己说,他“注重提出问题而不在具体建议”,不拘泥于某一方案,后来他也不再谈“类符新字”了。在全书的末尾,他说:“拼音文字如果真的要推行,欲速则不达,与其催产以致婴儿寿命不长,倒不如听其‘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今天,多数人对“拼音文字”的看法是,与其有名而无实,不如无名而有实,这就是王先生“水到渠成”思想的延续。

五十年前王力先生写的《汉字改革》一书,虽然具体情况今天已经变化,可是其中许多论点仍有启发作用和指导价值。

王先生把他的书斋题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斋名包含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我国学者大都重雕龙而轻雕虫,重研究而轻普及,重过去而轻未来。王先生纠正这种重古轻今的传统偏向,正是现代化的思想解放。

(《语文建设》,一九八六年第五期,事后略作增补)

吕叔湘:语法学大师

吕叔湘先生近年来体力和精神慢慢地逐步衰退,最近在医院去世。这像是宇宙中的星星,在光和热经过长期散射之后,终于逐渐衰减而消逝了。我听到叔湘先生的噩耗之后,想起青年时候学到的一句格言:“人生的价值不在寿和富,而在光和热。”

叔湘先生的哥哥,有名的画家吕凤子先生,是我父亲的朋友,又是我两位姐姐的老师,所以我认识叔湘先生之前,在幼年就先认识凤子先生。叔湘先生比我大两岁,我跟他是常州中学(当时称江苏第五中学)的同学,他比我高一班。中学时候,我发现叔湘先生能背《诗经》,大为惊奇。这个印象一直深印在我的记忆中。中学时候我就非常钦佩他的学问和为人。

一九五五年我从上海调来北京文改会,有机会跟叔湘先生因文改工作而时时接触。在语文观点上,我跟他完全一致,在语文学术上,他是我的益友和良师。我常常在做一件工作之前,把我的想法向他陈述,他几乎每次都表示同意,并把他的意见补充我的设想之不足。我们二人可说是鱼水无间,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

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合写的《语法修辞讲话》在五十年代的《人民日报》上连载,我每期都仔细阅读,作为我的精神食粮。当时,有好多位有名人物都说,中文没有语法,跟英文不同。这种看法,在旧一代文学家中,是很普遍的。《语法修辞讲话》的发表,使文化界的语文认识焕然一新。这不仅是语文知识的补充,也是一次文化的启蒙运动。

我一直注意学习叔湘先生写文章的文风。他的文章,清晰、简练而口语化,完全摆脱了文言的束缚,最值得我学习。在他的影响之下,我反对半文半白的新闻体,提倡口语文章化,文章口语化,主张书面语应当跟口头语合而为一,出口成章并不神秘。我认为,中小学的语文课应当就是普通话课。学好普通话就能写好白话文;好文章必须读出来能叫人听得懂,读出来听不懂的不是好文章。这些观点,我曾向叔湘先生在闲谈中陈述,都得到他微笑点头而同意。

叔湘先生有一次发表一篇短文,大意说,好多位社会著名人士,写文章谈到语文问题,其中有常识性的错误。例如,不知道“语”和“文”的分别,不知道“词”和“字”的分别,更不知道拼音应当分词连写。语言学和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没有成为群众的常识,需要在文化人中间进行科普宣传。这是切中时弊的见解。今天我们每天看电视,就看到汉字使用的不规范,拼音分词连写的混乱。这不能说不是今天我国文化生活的缺点。我们纪念叔湘先生,应当像叔湘先生一样,提倡改正社会用字的不规范,改正拼音分词连写的混乱,使大众的语文知识水平提高一步。

古人评论人物常用“道德、文章”两事作为尺度。叔湘先生的文章和学识被语文学界奉为泰斗。他的道德和人格更是语文学界和一切知识分子的楷模。叔湘先生的高尚典范将永远留下美好的记忆于人间。

林汉达:大众化的教育家

林汉达先生(一九00—一九七二)是一位教育家、出版家和文字改革研究者。他一生做了许多工作,这里略谈如下几点:一、向传统教育挑战;二、参加扫盲工作;三、研究拼音文字;四、编写历史故事和提倡成语通俗化。

向传统教育挑战

一九四一年,林先生出版他的教育理论代表作《向传统教育挑战》,一方面有批判地引进西方的教育学说,一方面向中国的传统教育提出强烈的挑战。他认为,要振兴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教育陈规。一种陈规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是把自己做学生时候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本《三字经》可以用一千年,这是“轮回教育”,这样的教育阻碍知识的更新。另一种陈规是“模式僵化”:教育方针、学程组织、课本内容、教法实施等,在在都有刻板的规定,不许越雷池一步,教师和学生同样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智慧创造力。

他淋漓尽致地批判了“镶金嵌玉的锄头”“小和尚念经”“熟读唐诗三百首”“填鸭子教育”“铁杵磨成绣花针”等传统教学法。他认为,“兴趣和努力”是不应当分割的,“兴趣生努力,努力生兴趣”。

他认为,要普及教育必须扫除文盲,而这又必须在根本改革社会制度之后才有可能。他把“扫盲”“普及教育”“语文改革”“出版事业”“社会发展”,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在半个世纪以前发表的教育理论,好像是针对着今天的教育实际问题,仍旧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参加扫盲工作

一九五二年,教育部成立“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林先生担任副主任。他满腔热忱、全力以赴,投身于大规模的扫盲工作。这一年,教育部公布《常用字表二千字》。一九五三年,扫盲委员会规定“扫盲标准”:一、干部和工人识两千常用字,能阅读通俗书报,能写二百—三百字的应用短文;二、农民识一千常用字(后来增加为一千五百),大体上能阅读通俗的书报,能写农村中常用的便条、收据等。不识字或识字数在五百字以下者为文盲,识五百字以上而未达到扫盲标准者为半文盲。扫盲年龄为十四至四十岁,后来改为十二至四十五岁。这些标准到今天基本上还没有多大改变。

林先生进行扫盲,重视师资,亲自培训扫盲教师,亲自编写教材,从小学里抽调优秀教师担任扫盲教师。可是,正在他埋头工作的时候,形势大变。军队里冒出一种“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用冲刺式的突击方法,在极短时间内,识字几千,一时传为“奇迹”。于是,停止了扫盲教师的培训工作,把正在培训的教师下放农村,不许回归原校。这件事,林先生不以为然,但是力争无效。林先生曾对我说,这是他后来在一九五八年被划为“右派”的原因之一。军队里试验成功的速成识字法,向农村推广的时候,完全失败了。不久,“祁建华速成识字法”被人遗忘了。林先生也离开了扫盲工作,但是他始终认为扫盲是个重要问题,继续加以研究。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暗杀风云王亚樵

    暗杀风云王亚樵

    王亚樵的故事虽很多,也很精彩,但由于此人背景复杂,行动神出鬼没,飘忽不定,所以多年来,他的生平事迹始终鲜为人知。当时,世人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因多夹杂着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的言论,故而毁多于誉。于是,“支那魔鬼”、“名人克星”、“暗杀大王”、“领袖公敌”等便成了他特有的绰号。然而,远在千里之外西北高坡的某孔窑洞里,一个伟人用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给了他一个相反的说法,说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这无疑是对王亚樵一生言行操守、是非功过最为公正的评断了。
  • 娱乐大王迪斯尼

    娱乐大王迪斯尼

    全书鲜明地展示了一个全世界老幼皆知的娱乐大王的形象——迪士尼。以“少年时代”开始,描述了家世、农场的快乐少年、送报、本顿学校、显露绘画天才、从军、踏出事业的第一步、初次接触卡通电影等生活经历,以及卡通影片制作人、迈向新艺术、扩展新境界、迈向永恒等奋斗成功的历史事实,最后以壮志未酬、无尽哀思告结束。其中他创造米老鼠唐老鸭卡通形象,建立迪士尼乐园和开创迪士尼世界的过程更令人感慨、催人泪下。
  • 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传

    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传

    李白是中国诗坛上最为耀眼的明星。他的才华不但征服了芸芸众生,也征服了帝王将相,蜚声海外。但他的身世却是一个千古之谜:他生于何处、双亲是谁、为何去了西域、与大唐皇族有无血缘?作品在试图解开谜团的同时,描写了李白任侠学剑,拜师学道、漫游江南的经历,与杜甫、郭子仪等人的深厚情谊、感人的儿女情长和对一位公主的朦胧情愫等,也真实揭露了宫廷的荒淫无耻和“安史之乱”的血腥屠杀,以及诗人受牵连沦为阶下囚的遭遇,最后捉月而死,为他的人生划下了凄美的句号。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Memoirs of Mr. Charles J. Yellowplush

    Memoirs of Mr. Charles J. Yellowplus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北美当律师

    我在北美当律师

    大仇得报的顾正意外重生平行世界获得新生原二本法学院毕业的法律援助律师成为了屈尊于洛杉矶二线事务所的哈佛金童唯一的问题是,这张金光闪闪的毕业证没有附带相应的记忆“顾,我知道你不甘心当别人的助理,没关系,入职第一天你就可以上法庭!”“我……”“这里有五个案子,刑事、离婚、知识产权应有尽有,你想要那个?”“……不……”“叮,每月任务已经发放,每月你仅有三次拒绝接受任务的机会,目前剩余:3/3,请宿主努力为正义而战!”“顾,你刚刚说什么?”“我要这个!”
  • 南柯醉卷一

    南柯醉卷一

    一朝飞机失事,醒来已然置身古代。本只想替原主报个仇,脚踩绿茶婊,手撕白莲花,骗得渣男爱上自己再将他一片真心扔到地上狠狠践踏。然后美滋滋地追求神仙哥哥,和他双宿双飞去。殊不知步步为营下,反而走近了埋藏多年的,更深的黑暗中。“我夜夜梦魇缠身,总梦见一场大火,将一切吞噬。”十年前的种种谜团,前方未知的层层险境,谁能递一只手不离不弃到终局,谁又能解一身风月债与我共天涯?——我睚眦必报,管你是人是神,毁了我的生活,我定要,加倍奉还!注:1.古风言情,正剧风。复仇向甜虐文。前几章慢热,渐入佳境型。2.主第一人称,穿插第三人称。3.女主不傻不白有点甜,双商在线,不滥情。4.苏苏苏,保证苏爽且合情合理。结局1v1。
  • 前方核能

    前方核能

    穿越到灵气复苏的平行世界,陈英俊获得了游戏系统。十方异界连接地球,异兽入侵,外星潜入,地球的安宁被打破,但人类对新时代的热情更加高涨。武道崛起,战甲出世,武者能断山填海,普通人竟然也能做到?陈英俊默默抬头望天,满天飞剑和人形战甲来回飞舞。明明是一个可以修炼成仙的世界,为什么其中混入了奇怪的东西?
  • 创造者

    创造者

    茉莉,你对自己的爸爸,到底还有无一丝印象?茉莉想了又想,脑中是一扇门。秦缦从没对任何人谈起过茉莉的爸爸,就像是对“死者”表示的最好尊重。上大学之前,茉莉跟秦缦一直生活在金牛城。那是个仅有二十多万人口的县城,地处西北,气候倒出人意料的湿润、温和,好像是南方气候任性又温柔地甩出的水袖的一角儿。但是,茉莉却能记得起小米,和在一起的爸爸。
  • 双城记(英文版)

    双城记(英文版)

    《最经典英语文库:双城记(英文版)》是描述法国大革命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后来被改编拍摄了多个版本的电影,也有音乐专辑以此为名。它也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狄更斯47岁时发表,算是其中年的巅峰之作。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法国革命史》和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DI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
  • SHE STANDS ACCUSED

    SHE STANDS ACCUS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真是大德鲁伊

    我真是大德鲁伊

    新书《奶爸的灭世系统》上线,这是一个逗逼欢乐向的故事。身为大德鲁伊的洛云·风语者,变成了都市中的单亲爸爸。还带着一个有德鲁伊天赋的女儿。女儿是个不省心的熊孩子。除了天赋超群,没事就变熊坑爹以外,最热衷的就是给自己加冕为皇。“瑶瑶是七海女皇,没有人能抢女皇的宝座。妹妹也不例外。”女儿洛瑶如是说。
  • 医仙无奈

    医仙无奈

    堂堂28世纪医仙,仙术与医术双重叠加的她,救人无数,未伤及无辜一人,在她手上的人无不活死人肉白骨,如此功德圆满的她,为什么会穿越啊!!穿也穿了,既来之则安之,当个学院的校医还好,吃穿住皆不愁,偶尔悄咪咪装个逼,逗个学生的咸鱼(划掉)悠闲生活岂不美哉!但这个世界快要毁灭是什么意思?妖界小哥你等等!仔细跟我说一下也不是不能拯救世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