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8000000003

第3章 波动 一次莫名其妙的股市崩盘(1)

一次突如其来的股市震荡让所有参与游戏的人惊出了一身冷汗,事后众多股评家都给出了头头是道的解释,但为什么事前没人能预测呢?

股市是富人们的日间冒险剧,因此,如果没有起伏,股市也就不能算是股市了。曾经有个天真的家伙冒昧地请老J.P.摩根(J. P. Morgan)预测股市走势,据说这位大人物冷冷地回答:"它将不断波动。"那些坐在股票行情室里、对华尔街的传闻逸事颇感兴趣的人都听说过这件事。股市还有其他许多明显的特征。股票交易对经济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它会带来自由资本流,为诸如工业扩张之类的活动提供资金;坏处则在于那些轻率、轻信和不走运的人很容易因之折本亏钱。此外,股票交易的发展还创造出了一整套社会行为模式,包括习俗、语言以及对特定事件的可预测反应。尤其不同寻常的是,1611年世界上第一家具有影响力的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无顶庭院内成立,之后不久,这种社会行为模式就全面形成了,而且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当然,经历了一些变化)。当今美国的股票交易是一个纷繁混杂的庞大系统,其中包括了数百万英里长的私人电报线、可以在3分钟内读取和复制曼哈顿电话黄页的计算机以及2000多万名炒股者,这与17世纪一小撮荷兰人在雨中争论不休的情景有着天壤之别。但是,股市的本质特征并没有改变。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不知不觉中成了揭示新的人性反应的实验室。同样,纽约证券交易所也是一个社会学试管,使人类的自我认知不断加深。

荷兰股票交易先驱们的行为被详尽地记录在了一本名为《混乱中的混乱》(Confusion of Confusions)的书中,其作者约瑟夫·德·拉·韦加(Joseph de la Vega)是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一个投机分子。这本书于1688年首次出版,几年前哈佛商学院又出版了其英译本。与所有的股票交易者一样,当今美国投资者和经纪人的特征在危机时刻也会被放大。他们在1962年5月最后一周股市巨幅震荡时的表现可以清楚地揭示其行为特征。5月28日周一,从1897年起就每日计算的道琼斯30只主要工业股平均指数下跌了34.95点,是1929年10月28日下跌38.33点以来的最大跌幅。5月28日的成交量为935万股,创下证券交易所历史上单日成交量第7高的纪录。5月29日周二,上午的情况令人担忧,大多数股票比周一下午的收市价下跌了很多,但是下午股市突然逆转,令人惊讶地强劲上扬,收市时道琼斯指数上涨了27.03点,虽然没有刷新纪录,但也算是相当大的涨幅。当天的成交量创下了纪录,或者说接近纪录,共计有1475万股股票换手,仅次于1929年10月29日略高于1600万股的日成交量(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1000万、1200万甚至1400万股的成交量都是稀松平常的;1968年4月1日,1929年的成交量纪录被打破了,接下来的几个月内,纪录被一再刷新)。周三是阵亡将士纪念日 ,休市一天。随后,到了5月31日周四,这一轮震荡完成了一个循环。当天的成交量为1071万股,在历史上排名第15,道琼斯平均指数上涨9.40点,恢复到了略高于震荡开始前的水平。

这次危机持续了3天,但是,很显然,事后分析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德·拉·韦加对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者的一个评价是,他们"非常善于编造理由"来解释股价的突然上涨和下跌。毋庸置疑,华尔街的评论家们也需要绞尽脑汁,来解释在形势大好的经济年度的中期,市场为何会突然暴跌,而且遭遇了到那时为止的第二大跌幅。在这些解释中,时常被提到的一个原因是肯尼迪总统在4月份打压了钢铁行业的涨价计划。除了该解释之外,事后分析者们照例会常常将1962年5月与1929年10月进行对比。单单是股价的大幅波动和巨额的成交量就足以说明这两个时期的相似性,更别说这两个月中最恐慌的日子都发生在28日和29日,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巧合,也有人以此为不祥。但是,人们通常认为,这两个时期之间的差异要比相似性更能说明问题。1929年到1962年间,《交易行为监管条例》出台,客户购股配额受到限制,这些即便没有消除也大大降低了交易者在交易所血本无归的风险。简而言之,德·拉·韦加将17世纪80年代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称为"该死的赌场"(尽管他显然对那里充满了热爱),但是,用这个称谓来称呼上述两次崩盘之间这33年内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是非常不合适的。

1962年的股市崩盘并非没有预兆,只是很少有观察员正确地解读这些预兆。进入1962年后不久,股票开始持续稳定地下跌,随后下跌速度加快,到崩盘前的一个交易周,即5月21日到5月25日,股市出现了1950年6月以来最严重的下跌。然后,5月28日周一上午,经纪人和交易者不得不陷入了沉思:股市是已经跌到底了,还是会继续下跌?回顾当初,那时的观点似乎一分为二。通过电报机向订阅者发送最新财经消息的机构道琼斯新闻服务社表现出了一定的担忧。从9点开始发送新闻,到10点纽交所开市,这一个小时内,"宽纸带"(道琼斯新闻服务社将消息竖直打印在不停喷吐出的纸带上,纸带宽6.25英寸,因此通常被称为"宽纸带",以区别于纽交所用来横向打印股价、宽0.75英寸的收报纸条)指出,周末时许多证券交易商都忙着要求提高赊购客户的保证金,因为他们的股票资产正在缩水。"宽纸带"还称,前一周的突然抛售是华尔街多年来前所未见的。然后,它又给出了几条令人振奋的商业消息,例如西屋电气(Westing house)刚刚与美国海军签订了一份新合同。但是,正如德·拉·韦加指出的,"(这样的)消息往往无甚价值"。在短期内,投资者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纽交所开市后几分钟内,这种情绪便明朗化了。10点11分,"宽纸带"报道称:"开市时股票行情混杂,交易活跃度中等。"这是一条令人安心的消息,因为"混杂"意味着既有股票上涨也有股票下跌,而且通常认为,成交量中等时市场下跌远没有成交量大时那么危险。但是,令人安心的局面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到10点30分,纽交所的收报纸条连续不断地记录着越来越低的股价,而且尽管速度达到了最高的每分钟500个字符,还是慢了6分钟。收报纸条记录的是纽交所内每笔交易的价格和成交量,其滞后表示交易的速度太快,自动收报机无法跟上。通常,当华尔街11号的纽交所内有交易发生时,纽交所的雇员会将详细的交易信息写在一张纸条上,通过气动管传送到5楼的一个房间中,再由房内的女雇员将信息输入自动收报机中发送。场内交易和收报纸条之间间隔两三分钟是正常的,因此纽交所并不认为这是"滞后"。在纽交所的语言中,"滞后"这个词仅指交易纸条到达5楼与高负荷运转的自动收报机处理纸条上的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证交所的用词很不确切。"德·拉·韦加如此抱怨说)。在繁忙的交易日中,收报纸条常常会有几分钟的延迟,但是,纽交所从1930年开始使用一种新的收报机,也就是1962年时使用的这种,自那以后,大规模延迟就极少出现了。1929年10月24日,收报机纸条延迟了246分钟,当时的打印速度为每分钟285个字符;而在1962年5月之前,新型收报机出现的最大延迟为34分钟。

很显然,股价在下跌,成交量在增加,但情况还不是很糟。11点前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算是前一交易周的延续,只是下跌的速度略有加快。但是,随着交易速度的提高,收报纸条的延迟也在加大。10点55分,延迟13分钟;11点14分,20分钟;11点35分,28分钟;11点58分,38分钟;12点14分,43分钟(当收报纸条延迟5分钟以上时,为了使纸条上至少有一些最新消息,纽交所会时不时打断自动收报机的正常工作,插入一些"简讯"或少数几只龙头股的最新报价。但是,插入这些消息是需要时间的,因此会使延迟的情况更加严重)。根据中午的计算,当日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已经下跌了9.83点。

午餐时开始出现公众恐慌的迹象。其中一个迹象是,12点到2点通常是股市最沉闷的一段时间,但是当天不仅股价继续下跌,成交量也持续增加,这进一步加重了收报纸条的负担。到2点前,收报纸条延迟了52分钟。人们在本该吃午饭的时间忙着抛售股票,这一直被视为严重事件。也许,发生在时代广场一家经纪事务所里的事也同样有力地预示着骚动即将到来。这家位于百老汇大道1451号的事务所属于无可争议的经纪巨头美林-皮尔斯-芬纳和史密斯(Merrill Lynch, Pierce, Fenner & Smith),它一直饱受一个特殊问题的困扰:由于其地理位置居于中心,每天午餐时间都会有不少被经纪界称为"不速之客"的人来访。这些人即便持有证券,数量也少得可怜,他们只是觉得经纪事务所里的气氛和行情板上不断变化的价格十分有趣,尤其是在股市陷入危机时("仅仅为了娱乐而炒股的人,与那些因贪婪而炒股的人是很容易区分的。"德·拉·韦加)。根据长期经验,事务所经理、冷静的佐治亚州人塞缪尔·莫斯那(Samuel Mothner)发现,公众对市场的担忧程度与事务所里不速之客的数量存在密切关系。5月28日中午时分,事务所里挤满了不速之客,凭着专业的敏感性,他察觉到了灾难临头的沉重气息。

与从班戈(Bangor)到圣地亚哥(San Diego)的所有经纪人一样,莫斯那的麻烦远远不止于这些令人不安的迹象和征兆。股票斩仓行为逐渐失控;莫斯那的办事处不断接到客户指令,数量达到平时的五六倍之多,而且几乎全部是卖出指令。经纪人基本上都在极力劝说客户保持冷静,不要急于抛售股票,但是大多数客户都听不进劝。在西48街61号,美林公司的另一家市中心事务所收到了里约热内卢一位大客户的电报,其中只写道:"请抛掉我账户里的所有股票。"由于没有时间打长途电话劝说这位客户暂且忍耐,美林公司不得不执行这一指令。到当天下午早些时候,广播站和电视台嗅到了不祥的气息,于是,常规节目被打断,插入了股市情况的现场报道。纽交所的一份出版物后来尖锐地评论道:"这些新闻报道对股市的关注程度使得部分投资者更为不安。"为了执行潮水般涌入的卖出指令,经纪人们忙得焦头烂额,而此时,技术问题又大大增加了操作的困难性。到下午2点26分,收报纸条已经延迟了55分钟。这意味着自动收报机报告的大部分是一小时前的价格,往往要比现行价格高出10美元/股。因此,经纪人在接到卖出指令后,几乎无法告诉客户卖出的价格可能是多少。为了免受收报纸条延迟的影响,一些经纪公司尝试使用自己的临时替代报价系统。美林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公司的场内经纪人在完成一笔交易后,会对着场边的一部电话喊话,将交易结果通过电话另一端的扬声器,传到松树街70号的公司总部,但前提是他们要记得并且有时间。很显然,类似这样的方法太过随意,很容易出错。

纽交所的交易场内没有任何反弹,所有股票清一色地持续快速下跌,且成交量巨大。德·拉·韦加可能会这样描写当时的情景:"悲观者(即抛售股票的人)完全被担心、恐惧和焦虑所控制。兔子变成了大象,酒馆里的吵闹变成了动乱,淡淡的阴影对他们来说预示着混乱。"事实上,他正是以这样颇为夸张的笔触来描写类似情景的。一个非常令人担心的事实是,代表着美国最大企业的主要蓝筹股也在下跌,而领跌整个市场的正是其中规模最大的、持股人数最多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简称AT&T)。整整一天,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受到一波又一波紧急抛售的冲击,其成交量比在纽交所交易的其他1500多支股票都要高(大多数股票的价格仅为AT&T公司的零头),到2点时,其价格为104.75美元,当天已经下跌了6.875美元,并且仍然在快速下挫。由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向是股市的风向标,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关注,其价格每跌几分之一美元,就预示着行情板上的所有股票都将进一步下跌。到3点之前,IBM下跌了17.50美元;通常十分坚挺的新泽西标准石油(Standard Oil of New Jersey)下跌了3.25美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再次下挫,跌至101.125美元。谷底似乎深不可见。

同类推荐
  • 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稻盛和夫谈成功方程智慧

    本书包含稻盛和夫的主要思想、以及其成功的智慧和经验,涵盖成功之道、人生哲学、经营智慧等多方面的内容,对成功所需要的梦想、追求、心态、行动、实践、做人等各个要素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独特的视角,全方面展现了稻盛和夫的智慧精髓和成功精华。无论是对渴望汲取经验助己之力以取得更大成就的企业经营者,还是胸怀抱负、立志有所作为的有志青年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精做久的299条真经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精做久的299条真经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精做久的299条真经》通过299个世界长青企业做精做久的经典商战实例,深刻地剖析了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精做久所需要具备的个人素养和管理金律,给总经理们提供了最具代表性、最具说服力、最有实战性的299条真经。融深刻的哲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于一体,细致具体却不教条死板。总经理们可以在畅快淋漓地饱览企业发展经典实例的同时,学会让公司精于竞争的提升之道,掌握令公司久于生存的顽强能力。
  • 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

    一本书读懂金融常识

    金融理论并非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用到金融理论。想成为有钱人?那么这里就是你必须知道的秘密。以中国人的视角去看金融,去理解金融,去应用金融,也许下一个巴菲特,下一个索罗斯就是你。
  • 当代英美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与实践

    当代英美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与实践

    与引进的关于“领导力发展”的西方学术著作和教科书不同,本书是中国学者立足本土文化情境、采用跨文化视野系统研究西方组织领导力发展的第一部专著。本书“如其所是”回答英美语境下“组织领导力发展是什么”和“怎样发展组织领导力”两个关键问题,同时提出汉语世界第一个组织领导力发展理论框架——它为宝钢集团、中兴通讯等跨国企业所认同,具有十分显著的实践价值。
  • e时代的危机公关

    e时代的危机公关

    本书从相关企业应对危机的得与失中,和广大读者一起来探讨网络时代的危机公关应该如何应对。特别是在WEB2.0时代来临的时代,企业的危机公关系统也应该与时俱进,快速升级!在经过危机的锤炼后,练就更加矫健的翅膀,飞向更加高远的蓝天。
热门推荐
  • 亚玛战纪之黑暗

    亚玛战纪之黑暗

    本书是亚玛战纪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梦的战纪》后续篇,讲述了林凡在北境大婚十年之后所发生的全新故事,亚玛大陆在经历了相对和平的十年时光之后风云再起,随着老一代的英雄前辈们逐渐隐退,许多已经成年的青年俊彦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而一些不甘心蛰伏的野心家和冒险家也相继露头,掀起了亚玛大陆上的又一场腥风血雨——主人公是一位出生卑微的穷苦少年,悲惨的童年经历和艰苦的生活环境铸造了他的黑暗之心,而若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出人头地就唯有施尽各种手段,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和善良怜悯都不过是他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而已——
  • 折宦

    折宦

    世人都道,大明宦官独断专行,尤以司礼监萧大人为甚。屈奚混不在意,她女扮男装写话本子,就是个混饭吃的草民,大抵这辈子都和朝堂牵扯不上。直到——屈奚被迫科考,本着叛逆的心思在科举论卷上画下一只王八。谁知为此,那位萧大人注意到了她,并开始致力于掰弯她!屈奚欲哭无泪,她就不该手贱画下那只龟!她可是最怕大宦官,哪怕她屈奚跑断腿儿,也绝对要跑路!后来……呵,真香。
  • 工厂打工仔创造系统玩

    工厂打工仔创造系统玩

    这是一个工厂打工仔获得系统之后的故事,哇咔咔咔
  • 1974年那桩案子

    1974年那桩案子

    谢兰知道自己迷路了。脚下的路蚯蚓般弯弯曲曲,爬进远处的庄稼地。几棵高大的树木不规则地分布在坡上。热风浪一股股扑面而来,带着成熟的麦香,杂草的青气,还有各种奇异的味道。这些都不错,只是周围静悄悄的,别说是同学们,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只有树上的知了在拼命嘶叫,单调乏味仿佛来自远古,聒噪得几近无声。谢兰站在一棵梧桐树下,茂密的树冠遮住了正午的阳光,只漏下一些细碎的光斑。她眯眼躲开晃动的光斑,焦急地四处张望。一个影子一晃,从前面一棵老槐树后闪出来,是一个敦实的男孩。他肩挎草箕,手抓镰刀,短发乱蓬蓬地像只鸟窝。
  • 末世诸天觉醒

    末世诸天觉醒

    地狱崩塌,恶灵入侵人间,被吞食了灵魂的人类变成丧尸,人类走向灭亡。经历了十年末世的洗礼,古鹏回到了末世爆发前,他要活下去,他要强势觉醒!这一世,他势必要踏上觉醒者的巅峰!一场波澜壮阔的热血大剧就此开启!书友群:不朽阁(697784576)玄水阁(533988893)(已满)
  • 大唐盛世崛起

    大唐盛世崛起

    李晔穿越唐朝末年,诛宦官,灭藩镇,再创大唐恢弘盛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惊魂一刀

    惊魂一刀

    青年侠客云归雁路过南阳府比阳县,受人所托,追寻中原山庄庄主,金刀难敌沈中原的失踪的真相。在此期间,鬼萧杀人接二连三的发生,小城笼罩在阴霾恐惧之中。经过一路追查,云归雁发现事情远比他想象复杂的多。与此同时,武林世家上官家灭门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寂静的小城,危机四伏。究竟真相是什么?谁是狐狸,谁又是鹰呢?
  • 再见,青蛙2:最后的雪花

    再见,青蛙2:最后的雪花

    本书作为儿童成长文学系列之一,主要描写了一只厌倦了沙漠恶劣环境的蝎子大黄,经过长途奔波,找到了一片充满生机的绿洲湿地,并结交了青蛙公主青儿,为了青儿的安全,大黄用计除去了准备消灭蛙族的毒蛇、老鼠等天敌,但是,青蛙居住的绿洲依然因为环境的恶化,最终湮灭。
  • 忘忧笔录之情海月明

    忘忧笔录之情海月明

    这是一部虚拟背景下,以女主角火狐九儿的视角,叙述了发生在她身上的经历,以及其情感为主线索的故事,故事本身完全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