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00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本书是讨论西方国家的议题:几个国家的经济在19世纪取得骄人成就,但在20世纪却未能继续保持辉煌,西方由此变得虚弱和迷茫,不确定能否重现昔日的荣光。这固然是西方世界的历史,但对中国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技术引进、投资和贸易,中国今天已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很早以前,英国和美国也曾处于类似的阶段。在18世纪,这两个国家试图寻找更多的投资与贸易机会,进展甚微,但此后它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商业经济被改造为现代经济——由创新者而非贸易商作为领头人的经济。英国经济(包含经济参与者和经济制度)促成了生产率的“起飞”,开启了为期一个多世纪的持续增长,并或多或少提高了各类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最重要的是,一向以孤独和重复为特征的传统工作被互动、新奇、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的现代工作取代。美国经济在稍后也发生了同样的转变。

本书就是致力于探讨这一现象发生的过程。在生产率和工作回报的爆发式增长背后,是大大小小的创新成果,这并非什么秘密。许多评论家认为,创新源于科技进步,尤其是科学认识的突破。但大多数创新其实并不需要新的科技成果,而是需要新的商业观念。与其他国家相比,英美两国的创新成果是如此丰富且广泛,影响到所有的产业和消费者,因此创新必然来自这两个国家特有的因素——跨越国境的科学界。本书认为,这种本土创新源自人民的冒险精神和发挥创造力的愿望,它们一直深入到社会的草根阶层,并且有相应的制度使这种愿望得以实现,使人们能以这些冒险活动为生。英美两国的经济活力在创新活动的喷涌和新事物的流行中展露无遗。

草根阶层的活力要求人们拥有创办新企业的自由,以及在冒险成功后得到社会承认和财务回报的信心,否则产业人士最看好的项目也无法吸引人们的创新努力。有时,鼓励政府建立促进创新活动的制度以及给特殊的创新项目融资固然可以有所帮助,但没有哪个国家找到过能替代自由企业的焕发经济活力的机制。

这些观察不可避免地会促使中国读者思考自己国家的未来。中国要继续保持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快速增长,就必须加速自主创新,因为不再能指望西方国家代替自己完成创新任务。此外,如果中国经济要完成从中等收入向领先水平的转轨,也必须找到激发必要的经济活力的手段。那么为建设高活力经济,中国应该做些什么当然,供选择的道路可能不止一条。

中国或许能找到一条非常特别的道路,而非简单地照搬英美两国的经验。高度的活力也许并不要求渗透到草根阶层,政府内外的精英人士也许足以催生实现理想的创新率所必需的活力。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还没有成功过,而且难度肯定会更大,因为它抛弃了焕发经济活力所需的最重要的资源:两个脑袋比一个脑袋好使,100万个有创造力的头脑肯定强于50万个或者25万个。中国还可以通过改造国有部门推动创新,但这样做同样存在困难,因为它不足以创造更多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创新只有在具备吸引力和盈利前景、能被社会采用时才会发生。中国必须牢记欧洲历史上的经验,当社会主义者和社团主义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大增甚至最终控制政权后,并没有如他们设想的那样带来活跃的创新。

因此,中国人也可以慎重考虑借鉴英美两国走过的道路,深入了解这两个国家如何在19世纪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又如何在后来丧失大部分活力。

我相信本书能在这些方面有所助益。本书指出,焕发高度活力的国家都有相应的生活态度作为支撑。这些生活态度一部分来自现代社会初期出现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例如个人主义和活力主义;另一部分来自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例如在知识不完备和具有不确定性的世界生活。这些现代价值观压倒了中世纪盛行的更传统的价值观,例如看重团结和保护的观念。后来,这些国家在20世纪中期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经济活力,原因既非现代经济或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如容易导致经济波动),也不是现代价值观被否定。经济活力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价值观的复苏。在欧洲,现代价值观受到打击,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被名为社团主义的中世纪式的制度和政策替代。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中国要实现高度的经济活力,就必须确立现代价值观的主流地位,摆脱社团主义的影响。某些中国企业已经表现出创新能力,但也存在各种阻碍。有人说,中国人还远不习惯从群体中脱颖而出,以及在必要时独抗潮流,例如很多大学毕业生希望获得公务员类的稳定工作,而不愿去产业界冒险。中国有漫长的企业家历史,富有创业进取的精神。但必须牢记,寻找机会的企业家和创造机会的创新者并不是一回事。

我确信,中国将开启从贸易商向创新者、从商业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最早的行动可能会很快展开。这一转轨可能要经历一两代人的时间,但我没看出有什么必然理由能阻止中国完成这个旅程。

作为一个多年来为中国着迷并对中国人民充满崇敬的人,我特别感谢新华都商学院的同事和支持者,以及优秀的出版商中信出版社,是他们让我能把自己的思想用中文传递给中国的广大读者。

第一眼看到拉斯韦加斯时,我就意识到从没有人把它的样子画出来过。

——戴维·霍克尼

19世纪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某些国家的民众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工资的大幅提高、市场就业岗位的大量增加,以及工作满意度的普遍提升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其中的许多国家在20世纪远离了上述美好的场景从目前来看,似乎所有国家都在与之告别。本书的目的就是探究这一罕见的繁荣是如何获得,又是如何失去的。

我试图在本书中展现一个看待国家繁荣的新视角。繁荣的核心是生活的兴盛:对事业的投入、迎接挑战、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获得收入可以带来兴盛,但收入本身不属于生活的兴盛。人生的兴盛来自新体验:新环境、新问题、新观察以及从中激发出来并分享给他人的新创意。与之类似,国家层面的繁荣(大众的兴盛)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它涉及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构思、开发与普及,是深入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由于错误的理解或其他目标的干扰,这种创新活力可能被制度约束或削弱,而单靠制度是不能创造活力的。大范围的创新活力只能由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并且不能被其他价值观冲淡。

一个民族的繁荣取决于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那些不理解繁荣来自何方的国家,所采取的行动可能会严重打击它们的创新活力。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今天的美国取得的创新率和工作满意度已远不能与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水平相比。社会成员有权利使其繁荣前景(约翰·罗尔斯称其为“自我实现”)免遭践踏。在20世纪,各国政府试图让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以重现繁荣。如今的任务更为艰巨:让那些有工作的人重新找回繁荣。为此需要采取的立法和监管行动与刺激供给或需求无关,要采取正确的行动,需要正确理解经济活力所依赖的机制和精神。这当然是各国政府有能力做到的,有的国家从两个世纪之前就开始为促进创新铺平道路。以上就是我在酝酿本书时涌现的想法,我相信唯一的问题在于人们还远未认识到而已。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本书谈到的12个经济指标是大多数分析工具都会参照的重要经济指标,浅显易懂地阐释了每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的涵义、应用、计算依据及解读方法。无论你是投资者、投资中介、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还是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都能够独立地对经济指标和经济走势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也是普通读者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入?性读物。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大职能,也是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那么,央行又是依据哪些经济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
  •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迎面而来:从人类文明发展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学习和了解历史是探求和掌握未来的手段,而广义的历史是所有人类的生活历程,科学技术的探索创造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的生活和其他动物的生活产生本质的区别。科学技术的历史反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变化轨迹,它还同人类精神、思想和世界观的进步密切相关。本书以科学史观,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巨大推动力,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探索、思考现代文明赋予我们的使命与价值。
  • 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

    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

    1979年,她还只是“省尾国角”的一座边陲小镇;2007年,已崛起为国内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的第四座现代化城市。自1980年被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后,改革创新已成为她的灵魂。这就是深圳的故事。是什么力量激发出深圳经济快速增长的高速度?是什么魔力托起令全球瞩目的深圳“一夜城”?三十年来,一代人的命运与深圳的发展紧密相连,期间发生了哪些故事?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深圳三十年间崛起的过程,忠实记录了深圳在经济、社会、制度、产业等方面的深刻变迁和上升。可歌可泣的创业故事加上鲜为人知的史料披露,让我们重回那个激荡的创业年代……
  •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本书从矿业权出让、转让的现场交易和网上交易两方面叙述了整个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交易过程。详细列出了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文本式样。可使初始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尽快了解矿业权交易操作,也可供经常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参考。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热门推荐
  •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恒河平原,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踏着法显、玄奘等先贤的足迹,作者寻访佛祖从诞生到入灭的印迹;盘恒于印度教的死亡福地瓦拉纳西,漫游于人神两界之间。恒河源头,在湿婆和毗湿奴的栖息地,作者行走两千多公里,倾听圣河灵魂的低语。朝圣路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怀抱里,在触摸印度的现世人生中,作者亲历古老文明的血脉传承,并思索着喜马拉雅山两面人群不同的生存价值,寻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类天然的美好情怀。
  • 18号公馆

    18号公馆

    清末年间,坊间有一传闻,有一家神秘店铺坐落京师大街,听闻能寻得入口之人,不是被妖鬼缠身,就是被鬼怪附体,18号店铺……
  • 没有名字的酒吧故事

    没有名字的酒吧故事

    傍晚时分,圣·狄安娜的钟敲响的第二声落下。她依旧窝在落地窗前尘朴的沙发上望着窗外繁华而宣嚣的都市,若无的思索着往事。泛黄的唱片在留声机上轻哼着一首首老歌,这些老歌陪伴着她走过来一年又一年的时光。地毯上慵懒的松狮仰望着茶几上那杯快见底的红酒,酒杯口遗落着淡淡的唇印和熟悉的清香,酒是她最喜欢的自酿,平时都不舍得喝,唯有开心和难过时候,看样子她今天心情不错。还有一个多钟,这间冷清的街角酒吧又将人满为患。都快忘了这间酒吧已经开了几个年头,只记得它叫《没有名字的故事》…
  • 凉一禾你给我等着

    凉一禾你给我等着

    “凉一禾,你抢我的糖”“凉一禾,你抢我卷子”“凉一禾,你抢我男人”“凉一禾,你随便抢啊,反正你都是我的了”凉一禾,品学兼优,颜值与美貌并存,却是温二苗最不想看到的人,且看两人如何相爱相杀吧
  • 娇妻在下:老公请轻宠

    娇妻在下:老公请轻宠

    纪希晨从来没有想过人生会如此艰难,她被人陷害,被迫成为娱乐公司总裁的猎物!厉衍从来没有想到人生会有美丽的意外,一直以来,他内敛沉稳,薄情冷淡,让自己变得强大只为了替家人报仇!纪希晨以为自己和厉衍签订的是十年长约,谁知道,某天男人突然告诉她:合约无限期延长,因为他们已经结婚了!
  • 社交与应酬36计

    社交与应酬36计

    人际关系可以说一座让人终身受用的富矿,编织关系网,就像开发矿藏,开发的越多,你就越富有;又如播种,你撒下的种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因此会办事的人,不仅重视和某个人建立关系,更重视和多数人搞好关系。只有搞好了人际关系,并善于利用人际关系,事情才能办成、办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愿余生有你,足不可惜

    愿余生有你,足不可惜

    “”只要余生有你,就足以不可惜。”阵凯轩看着杜琪薰远走的身影默默地说
  • 当我哥哥吧

    当我哥哥吧

    穿越到人类世界的少女,一个命运不凡的少年,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
  • 月牙泉

    月牙泉

    小说讲述了一对成年姐妹之间的情感交往。妹妹生活在省城,工作在一个社会团体,经济环境优越,来来往往的都是文化人;姐姐生活在农村,种地、赌博、生孩子、离婚便是姐姐的全部人生。除了不断补贴姐姐经济上的无底洞,除了从姐姐的衰老看到自己的未来,妹妹极度不想跟姐姐面对面相处。作品把姐妹的相见设计在一个无法回避、无可奈何的场合,并通过姐姐在自助餐厅的贪婪、土气,在宾馆浴室不断地冲洗,让妹妹充分看到姐姐的衰老、身体变形,以及经济上的穷困窘迫,让妹妹不断地感到尴尬又不得不忍受。可貌似粗俗的姐姐在迷糊中与妹妹的简单问答,从童年回忆到房子,从钱到婚外情,让妹妹对姐姐有了重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