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200000013

第13章 叁·读书与学习(4)

训练

儒家说:“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但是学而知之还不够,必须经过不断地训练、实践,才能心领神会,融而通之。中国古代的投师求学,之后还要拜师学艺,“学徒制”在中国实施了两三千年,直到近代,从个人的投师学艺,到集体训练,最普遍的就是军人的操练、行军,能够训练有素,才能克敌制胜。另外,社会上也有一些专业训练,甚至一般的公司行号,都有最起码的职前训练。受过训练,才能投入职场,才能得心应手地展开工作。

其实,人从出生之后,在婴儿时期,父母就会训练他走路、说话。及长,训练他的礼仪应对,然后入校求学,进而到社会上工作,还是要不断地接受训练。可以说,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训练之中成长、进步。人生应该训练的事项很多,包括:

一、体能训练。关于体能训练,人的潜在能力无限,通过体能训练,不但要把肉体的潜在能力,包括耐苦、耐寒、耐热、耐饥、耐久等耐力开发出来,甚至在精神方面,也要能接受“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风的考验。中国“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人生不能只是全凭机智,还要不断实践乌龟的精神。一个人纵有狡兔的快速,如果在意志上因循怠惰,也不容易成功。

二、技能训练。在古代,中国北方的民族要学习骑马,南方的人士要学习行舟,一般青少年更要学射、学礼,尤其男人学工、学农,女人学厨艺、学刺绣等。总之,每个人都要学得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当今之世,一个人学习一、两项技能已经不够,技能应该愈多愈好。例如,学习开车,如果更能学习驾驶飞机,不是更有出路吗?学习记账,更兼长于计划,具备的才能愈多,愈有机会发展。现代人学习电脑,如果没有学习程式设计,也是容易被淘汰。总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学得的才艺愈多、愈精,就愈有前途。

三、心智训练。现代人,有的人从小生长环境闭塞,及至成长,心智未开,或者童年时怕羞,不肯主动,不敢在人前说话,不能适应群体生活,一旦成为习惯,就会更加自闭,这时就需要施以特殊的心智训练。现代人,有的尽管家境富裕,父母仍然从小就将子女送至他方,接受种种的刻苦训练,无非是希望让他的心智更成熟,更有条件融入社会。

四、丢丑训练。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有的人长于音乐,却苦于没有环境学习,有的具有绘画天分,可惜没有明师指导,致使内在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诚为可惜。现在的社会,有很多社团可以参与,也有很多明师志愿开班授业,甚至还有人发明种种训练,例如挫折的训练、冒险的训练、表达的训练等。尤其有一项“丢丑”训练,让你在人前丢人现丑,借以训练你敢于承担、敢于表现。“敢”是人生成就的重要力量,不怕丢丑的人,才敢于表现自己,才有机会发挥才能,也才有成功的机会。

其实,训练的项目还有很多,除了上述体能、心智的训练以外,五官的训练也很重要。我们的眼睛不但要会看,还要看得准、看得清、看得远,看到外表也要看到内部,看到人的面孔还要看到内心。耳朵不但会听,还要善听、谛听,能听出“言外之音”,才算会听。嘴巴不但会说,还要能说善言美语,所说的话都有智慧,让人听得皆大欢喜,听得有所启发,才是真正的“能说善道”。此外,身体上的其他各部功能,都要加强训练,才能善用。

思想训练

中国的教育,一直被人诟病为“填鸭式”教育,只是死记名相,不去研究内涵、意义,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为没有思想飞扬的教育,搞得现在的年轻人想象力愈来愈贫乏。当前补救之道,应该施以思想训练,要让他们懂得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要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要提供给他们充分的学习机会,兹举事例如下:

一、一切事要有“一二三”的层次。要告诉年轻人,做任何事不是一厢情愿,不能只有一条道路,凡一切事,都应该有第一案、第二案、第三案……经过研究以后,再来选择哪一案。

二、一切事要有“为什么”的问号。做任何事,必须要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需要做?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什么?做了以后的结果又是如何?能思前顾后地把“为什么”想清楚,将来发生任何问题都能成竹在胸,都有应变、解决的办法。

三、一切事要有“怎么样”的结论。人不可能十项全能,当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全部了解,所以要旁征博引,尤其要征求别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意见,参考别人对这件事的想法、建议,所谓“集思广益”,结合多人的智慧,不但能使事情做得圆满,自己也能从中学习、获益。

四、一切事要有“过去因”的了解。做一件事情之前,能先了解来龙去脉,懂得前因后果,明白各种因缘关系,才能全盘掌握,而不致状况百出。

五、一切事要有“未来果”的预知。做任何事,要先预测结果,就如农夫春天播种,也会盘算秋天能有多少收成。预测未来果,不仅是评估成效合不合乎成本,更要想到合不合法,也就是要有因果观念,不能只知道做,不知道结果。没有因果观念,正如一些贪赃枉法之辈,就是因为没有想到结果,于是作奸犯科的结果就是锒铛下狱。

六、一切事要有“分析说”的理解。任何一件事,未必全好,也不必然全坏,所以要把利弊得失分析清楚,才能去芜存菁、汰沙留金。

七、一切事要有“综合讲”的统筹。做一件事,难免千头万绪,所以要有综合、统筹的能力,如此才能把各分支机构、各相关单位紧密联系、配合,也才不致乱无章法。

综上所述,所谓思想训练,就是凡做一件事,从制订方案、计划开始,就要想到接下来一连串进行的步骤、程序,以及该具备的条件,例如经费的筹措、各种因缘的培养、各相关单位的接洽联系,以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包括利弊得失的评估等,一切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之后才能进行。因此,思想的启发,并非只从书本上的知识、学问就能获得,更要从实务经验中磨炼、累积,尤其要懂得处处用心,如此日久自然成。

过去印刷术不发达,所有书籍完全靠手抄,抄书就不能不使用“笔”!即使到了近代印刷出版业发达,日常生活中,仍少不得有用笔写字的机会。

笔,有毛笔、钢笔、圆珠笔、铅笔等,尤其中国的毛笔,自古通行于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几乎所有读书人、办公人员,都少不了运用毛笔的机会。零卖毛笔的商店,不只是一般的文具店,甚至有“笔庄”,专卖与笔有关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一般文人爱笔,就如军人爱枪,厨师爱刀一样。小小一支“笔”,千万不可小看它,有的读书人靠着一支笔,上动公卿,下通庶人。甚至文人的一支笔,可以横扫千军,也能判人生死。

现代人,有的人靠笔会友,专门组成“笔会”,有的人靠摇笔杆写文章为生,就叫“笔耕”。如果欠人文稿、书法、绘画,就是欠人“笔债”。从古至今,也有不少人因为一支笔惹下“笔祸”,不但个人杀头,甚至满门抄斩,都是为了一支笔。

王羲之一篇《兰亭集序》,价值连城;怀素大师的草书,龙飞凤舞,被尊为“天下第一”。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等人的书法,都如行云流水,进入圣人之境。

现在有人要办报纸,先要问:“你有几支笔吗?”想要办杂志,同样的也是:“你有几支笔吗?”文化事业需要“名笔如林”,文人更希望自己能拥有如下所说的一支好笔:

一、如椽大笔。根据《晋书·王珣传》记载:东晋文士王珣,从小才思敏捷,精于诗、赋、散文,二十岁就被大司马桓温聘为主簿。一日梦见有人给他一支如椽一样的大笔。隔天醒来,他把梦境告诉家人,并且预言会有大手笔的事情要他去做。果然就在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驾崩,由于王珣文笔出众,朝廷所发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谥议等,都交由他起草。因此后人就以“如椽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

二、春秋之笔。笔除了可以写公文、散文、小说、诗词歌赋以外,尤其写政论时评,真是春秋之笔。一笔之褒、一笔之贬,在古代都视为一字万金。如孔子作《春秋》,春秋之笔大大发挥了对人物臧否的评论之功。

三、生花妙笔。平常用刀斧锄头的农夫,你叫他写字,他说拿笔比拿斧头还要重,可见用笔之难。但也有的人一笔在手,天上地下,大块假我以文章,表情达意,快哉心情,真是“一枝生花笔,满怀镂雪思”。

四、倚马快笔。文人舞文弄墨,也非常讲究速度。有的人一天只能出产两三千字,有的人一天能写万言书。如李白《与韩荆州书》所说:“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可见其为文之快速,真可称得上是一支快笔。

今日靠鬻文为生的人,不快也不行。如果平均一天能写五千字,一字一元,五千字五千元,每周总得有个休息假期,所以一个月下来,有名的文人大概有十万元的收入,比起经商的人,也是渺乎小哉。所以,过去社会以“士”为贵,但今日时代变迁,士农工商的地位,也不是往日可比了。

同类推荐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论语》人物评传

    《论语》人物评传

    本书第一次把《论语》里的所有历史人物从书中剥离出来,结合《左传》、《国语》、《尚书》、《史记》等史书以及《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等诸子书中的有关记载,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而不是《论语》中的“一句话”人物)进行系统研究,每个人物有“传”有“评”。
  •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

    《民国老课本:人生哲学》主要内容包括:浪漫派——道家、理想派——柏拉图、虚无派——叔本华、快乐派——杨朱、功利派——墨家、亚力士多德、新儒家、黑格尔等十三章,每一章都详细的介绍了有关哲学和与人生的区别与联系。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热门推荐
  •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唯美阅读)

    把自己当成一粒种子(唯美阅读)

    我家那个最拘谨的客人;小六儿;荔枝;一双白球鞋;拯救老妈;父亲的大衣;母亲的福气;转山转水不转爱;呵护母亲心;不让宝贝痛;一碗红烧肉;多年之后时光会给我们宽容;沿爱的通道细密抵达等。书中选取了关于人生、理想、奋斗等多方面的励志故事。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有的灵气十足。
  • 复苏的地球

    复苏的地球

    地球灵气复苏,埋藏在地底的神秘纷纷觉醒,让我们跟随主角,一起领略这个精彩的世界吧!
  • 九转灵珠诀

    九转灵珠诀

    为结义兄弟独闯毒龙潭的天才江浪,元灵被毁成为废人,却遭小人陷害被赶出宗门;心灰意冷的他意外得九转灵珠,逆向修为,百战险境;金麟出池,碾压敌人,携风云之势逆袭而来!
  • 女神的贴身圣医

    女神的贴身圣医

    被命运碾压多年的张明再次遭遇失业与失恋的双重打击,却因祸得福得到医圣传承……且看小人物如何逆天改命,悬壶济世,抱得美人归!
  • 爱如繁星

    爱如繁星

    刚刚结束了多年感情的繁星和刚刚求婚失败的舒熠,两个失恋的人彼此舔舐伤口,却在彼此都毫无所觉之间,新的爱恋萌芽。他们是五年的工作伙伴,朝夕相处,情愫暗生之际,才知道原来两个人如此合拍。浓情蜜意,鱼水情深,就在感情渐渐升温之时,波澜乍起——繁星将要面临至亲重病的噩耗,舒熠将要面临牢狱之灾。两个自顾不暇的人却为对方竭尽所能,只因为爱,只因为信任。命运如同顽皮的孩童,总在你觉得最幸福的时刻投掷灾难。他们最终能否战胜命运,共渡难关?
  • 与你余生漫漫

    与你余生漫漫

    所有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地重逢,为了能更好的遇见你。白色窗纱因风的吹拂而飘动,暗沉沉的房间因阳光的照耀,像是盖上一层金色的外壳,格外有生气。总说人的记忆是美好的,不参有任何的杂质,可床上的女孩似乎她像是在饱受着梦里的折磨……“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女孩甜美的声音响起,就像春天吹拂过脸的感觉,沁人心脾。画面瞬间一转不再是美好,而是……“我们分手吧。”“我累了,……
  • 甜到心里

    甜到心里

    “沈妙言你喜欢我吗?”“喜欢!”“那你喜欢我什么鸭?”“不知道”“.........”大概就是你笑的时候我的心情也会好,你哭的时候我也觉得难过。更不喜欢别的男人靠近你....
  • 魔天下

    魔天下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可信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只有拥有令人畏惧的力量方才能拥有一切……强者拥有一切……弱者失去一切,这是唯一不变的生存法则!
  • 快穿之天生反骨

    快穿之天生反骨

    宋荷死后获得穿梭各个世界的能力,对于能体会不同的人生她很满意,只是为什么每次穿越的身体名声都那么差?虽然她自己死前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她一点也不喜欢收拾原主留下的烂摊子!
  • 奥秘世界2

    奥秘世界2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