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300000018

第18章 虚无与根据(1)

——从尼采到海德格尔

对存在究根执拗的探询,最终将面对虚无,东方的哲人很早就走到了这一步。他们与虚无打成一片,不追求什么外在的价值、本来没有的东西,甚至视造设的意义为桎梏。西方精神只有到了一百多年前,才从整体上亲临这个深渊。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个深渊一直被理念世界和无所不能的上帝填充着。叔本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是最先窥视到深渊的哲人,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神圣的填充物已显露出虚伪的本质,人们的精神世界相当狼藉。实际上,深渊从来都没有被填充过,只是表面上被遮掩着,仿佛陷阱一般。这意味着千百年来人们投奔的终极目标和寄托的全部愿望都落空了,仿佛一场梦、一场骗局。因此,对于深渊的发现,托氏和尼采一样亢奋而恐惧。如何才能从无底的深渊中走出,这种焦虑足以令他们疯狂。他们无法容忍一个无意义的世界和徒劳的人生。在一个没有确切根据和必要性的世界中生存是可怕的,也是可耻的。漫漫一百年过去,屈指数来最能理解尼采苦衷的,莫过于海德格尔了。

尼采和海德格尔,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强烈地抨击了自柏拉图以来传统的形而上学,并且对苏格拉底以前的希腊精神推崇备至。尼采指责形而上学是虚无主义的滥觞,在现象世界之外虚拟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其本身就是一种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则指责传统形而上学把存在当成存在者来看待,导致对存在的彻底遗忘,把存在虚无化。他们都以给上帝死亡、诸神逃亡之后的世界寻找存在的根据(即所谓移离太阳之后大地的统治权)作为自己的使命,其哲学起点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他们哲学的最后归宿又有很大的差别。尼采废黜虚拟的“真正世界”之后,要返回的却不是现象世界,而是现象背后冲撞不息又永恒轮回的强力意志。这种意志类似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过它的运行不遵循逻辑的法则(但是,永恒轮回不就是一种法则吗)。人要通过与这种强力意志的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能量(并非德性),成为超越伦理和人性的半神——超人。海德格尔要返回的是现象世界,他指责尼采的“强力意志”仍然是一个自在之物,尼采压根就没有追问存在者存在的根据,只是探询存在者存在的价值,其哲学脱不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窠臼。因此,尼采本人也被他称为传统形而上学的最后代表。海德格尔显然自认为是彻底摆脱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但在他的天、地、人、神游戏的神秘境界中,是否还晃动着形而上学的影子?

虚无与实在

一般说来,虚无是对实在性的否定,这种否定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物(存在者)存在之真实性的否定;一是对事物存在的价值即存在之必要性的否定。虚无主义或者否定其中的某个方面,或者两方面都加以否定。

在哲学中,真实性的问题往往归结为“是”,即“是如何或是什么”的问题;价值或必要性的问题则归结为“为”,即“为什么、为了什么而是、为什么要是”的问题。对“是如何、是什么”与“为什么”之间的关系的处理,通常有这样两种方式:(1)“是”什么即“为”什么,“是”怎样就“为”怎样,或者说,“为什么”服从于“是如何与是什么”,“为什么”是对“是如何与是什么”的肯定和接受。存在本来是什么,人就为什么;存在本来怎样,人就怎样,不去追求本来不是或没有的东西。在现象世界的背后有一个真正的世界,现象世界只是这个世界的投影,人应该摆脱虚幻的现象投奔其背后的真正世界,这是柏拉图的观念。世界实质上是上帝的意志,人就应该而且只能为了服从或实现这种意志而生活才能获得拯救,这是基督教的逻辑。两者都是从“是什么、是如何”引出“为什么”。(2)“为”必须是对“是”的超越,是对原本不是的东西的肯定,也是对原来所是、本来即是的东西的否弃。作为原本不是的东西,“为”只能是在“是”之外的造设,价值只能是从事实之外对事实的赋予或添加。如果仅仅是为了对原本具有的真实的认可和揭示,那么人的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意义,生活也就没有动力和激情。巴斯葛说,这无垠空间的永恒寂静让我恐惧。令其恐惧的正是只“是”着而不“为”什么的世界。

在第一种情况下,“为”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只剩下“是”的问题。因为所为者就是所是者,所是者已经现成,不需要去“为”之,去追求或造设。既然已经骑在马背上,就不要再满山遍野去找马。倘若在这种情形下,还要问一个为什么,就会陷入悖论。如果世界是上帝意志的表象,人就不存在一个要不要服从或效忠上帝、为实现上帝意旨而献身的问题。既然人和蛇都是上帝的造物,为人和蛇的行为负疚的应该是上帝。既然世界万物都是强力意志的表象,人也是强力意志的化身,强力意志赋予人和万物以意义,实际上是赋予者赋予赋予者(把自己本来拥有的东西给予自己)的无意义行为。在第二种情形下,为什么的问题无法解决。因为离开了“是如何、是什么”,“为什么”的造设就失去依据,而失去依据的造设是不会有什么确定结果的,它只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东西。人无法确定哪一种造设比别的优先或更合理,是否比原来所是的现状更好,于是怎么做都不会错。此外,在“是什么、是如何”之外造设的“为什么”(超越性目标),一旦被人达到了,也就丧失意义,人生还是陷入无价值状态中,于是还要造设下去,直到目标不能达到为止,因此,目标必须具有遥不可及的性质。然而,如果目标最终没有达到,人死了还有个“为什么”高高地悬挂于空中,还有种价值意义存在,人生就无法完整,并且留下无尽的遗恨和苦痛。于是,要么有价值有苦痛,要么无价值也无苦痛,不能两全。也许是对这种尴尬有所觉察,尼采为强力意志设置了永恒回归的大圆满结局。但是,强力意志一旦钻进这个套套,也就失去强力和超越的性质了。

和虚无与实在的关系相对应,虚无主义也有不同的情形。一种是价值虚无主义,通常表现为“为什么”的缺失,即找不到所为之终极或最高目标,因此得出一切存在都是徒劳的结论。另一种存在虚无主义,否定“是什么和是如何”的真实可靠性,甚至认为不存在“是”或“是什么”的问题,存在者根本不存在。这种虚无主义也可以称为本体虚无主义。

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既否认存在是什么、是如何,也否定存在为什么;既否定存在的本源,也否定存在的归宿。没有存在的真实性,世界万物就变成虚幻的影像;失去存在的必要理由,一切存在与过程都变得荒谬而茫然,虚无主义向人展示的是这样一幅虚幻而又荒谬的世界图景。在这幅图景中,一切皆虚妄,一切都允许,一切都没有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都可以归入价值虚无主义的行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虚无是无望,当他追问:“既然这无穷的世界从此视我为多余之物,那么你们的大自然,你们的巴甫洛夫公园,你们的日出日落,你们的蓝天和你们的笑脸,对我还有什么意义?”(转引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东方出版社,1996年,195页)时,他并没有否定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存在,相反,这种存在沉重地折磨着他,令他痛不欲生。当尼采说,自己曾经是一个虚无主义者时,他并不否定感性世界的真实,而是感到最高目标的缺失,构成危机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悬而未决。

上帝死亡的双重含义

正像对泛道德主义的追究,责任落到苏格拉底头上一样,对彼岸世界起源的追究,责任落到了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的头上。柏拉图认为感官知觉的现象世界背后隐藏着一个真实的理念世界,感性世界不过是该世界的投影,理念世界通过严密的逻辑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宇宙整体,并服从宇宙的目的,即最高的善的理念。在最高的理念中,存在的真(是什么、是如何)与善(为什么)统一在一起。柏拉图的理念在基督教和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中得到了沿袭和发挥,形成了绵延两千年的形而上学传统。最高的理念也以“上帝”和“绝对精神”“自在之物”的名义一再复制,成为存在的根据和意义的源泉,填满了一切现象背后的虚空,几乎不留下任何罅隙。任何存在者、任何个人都通过与这个体系庞大而且组织严密的一元化整体的联结,而获得强有力的依靠和存在的合理性。生命过程也可以在最高理念中找到不会改变的意义和方向,而死亡也就成了人获得拯救的绝好机会,“那渴望荣宠的灵魂就沉湎于最高统治和管理形式的整个观念之中了”。

尼采借疯子之口说出的“上帝死了!”并非只是这个人格神像的坍塌,而是以这个人格神为象征的整个超感的“柏拉图-基督教”世界图式的解体。具体而言,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隐藏在现象的背后,将现象联结起来,形成统一整体的那个组织瓦解了,各个现象都从和谐而严密的秩序中散落开来,像失去引力的自由落体,不知飘向何方;二是与此同时,作为一切过程最终归结的那个至善目标丧失了,留下的是纷乱繁杂的现象和没有结果的生成过程。仿佛大海已经枯竭,江河无端地漂流;仿佛太阳失去了引力,地球坠落无底的深渊。

一旦拆散形而上学的“柏拉图-基督教”世界图式,其必然后果是隐蔽了两千年的虚无主义危机的爆发,最高理念、上帝、绝对精神、自在之物幻化后,“‘与上帝同在’,‘消融于上帝之中’——这就是几千年来最幼稚的和坚信不移的合意性”显示出荒谬的性质,因为,“绝对的东西,只要它是那种最高的完美性,它就不可能为一切有条件之物提供基础。”(《权力意志》 313页,商务印书馆,1993年)原来由绝对物填充的空虚暴露出来,突然张开大口,把寄托于其上的理想信念吞噬一光,满腔热情的投奔者们都扑空了。人从强大而神圣的整体中游离出来,悬浮在空中,通过任何过程都达成不了一种终极的目标。世界成了一个“虚假的、残暴的、矛盾的、诱惑的、无意义的”无比荒凉寂静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显得多余而荒谬。在生命的前方,人们找不到投奔的目标和兑换的价值;在生命的背后,也找不到深刻的根源和可靠的依据,世界成了一堆莫名其妙地生灭着的现象,生命成了一个没有去向也没有来路的茫然的过程。

尼采给虚无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虚无主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目的的回答”,“没有真理。事物没有绝对的属性,没有‘自在之物’。”(《权力意志》,280页)由于原来被视为最高价值目标的神圣填充物,是意志薄弱的人们为了自慰而编造出来的自欺欺人的东西,因此,也可以说,“虚无主义是败类找不到任何慰藉的标志”(《权力意志》,624页)。把为了自慰而造设的乌有之物当成本来即有的“真正世界”来寻找,这本身就是一场骗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扑空的结局完全是因为形而上学解释体系的荒谬,“虚无主义是迄今为止对生命解释的结果”(《权力意志》,199页)。作为一场历史性的运动,虚无主义从形而上学超验设置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

在“上帝死亡”事件中,尼采并非意识不到虚无的双重意义,但他关怀的是存在者存在的价值的虚无化,而不是存在者存在本源的虚无化。也就是说,他关心的是“为”的无,而不是“是”的不。而且,他把存在者存在的根据问题纳入价值问题。对于他来说,存在作为生成过程仍然持续着,只是为何生成,向哪持续成了问题。

价值的虚无并不意味着存在的虚无,而是意味着一切现象的存在者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合法性,没有等级从属制约关系。人们往往把同等地位视为没有地位,同等价值视为没有价值,平等关系视为没有关系。尼采的“一切都允许”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切都可以做”,都具有这样的意思。于是,价值虚无还意味着自由,没有上帝意志的垄断,没有最高价值的约束,就没有了是非善恶的分别,所有的事物都是等价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合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上帝的缺席、获救的无望中,看到了这种空旷的自由,令他更为绝望和痛心的是在这种自由中释放出来的人性中魔邪、下流、龌龊、罪孽与高尚的情操具有同等的合理性,善良的品质非但不是获救的条件,而且还成了懦弱和迂腐的象征受到嘲弄和欺凌。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尼采显得超脱。他要越过陀氏耿耿于怀的是非善恶,去达到一种新的彼岸,而离开了是非善恶,所能达到的彼岸只能在强弱与苦乐之中了。因此,尼采的哲学理所当然是强力和快乐的“科学”。

现象与价值

尼采要颠覆的是绵延了两个千年的形而上学传统。这种传统的要命之处甚至不在于在现象世界之上的设置,而在于把这种理念的虚构当成本来就有的现成的真实,当成现象存在的根据,把赋以当成给予,把伪币当真钞来流通,造成假做真时真亦假的颠倒局面。因此,它实质上一开始就是一种虚无主义,最终也是一种虚无主义。尼采企图将被形而上学颠倒的世界颠倒过来,从理念的设置回到感官的给予,恢复感性现象世界的地位。在形而上的世界消失后,形而下的现象世界几乎成为唯一可能的真实。

同类推荐
  • 责任胜于能力(全集)

    责任胜于能力(全集)

    责任心是金,它胜于任何能力。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的生命就会闪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灵魂;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在人心中就如同一座高山,不可逾越,不可移动;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世界才会变得更精彩、更迷人!人人都有责任心,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保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都与责任相联结,都必须通过履行责任来体现,来升华。每个人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进步;每个人只有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社会才能和谐。
  • 工作无小事

    工作无小事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势,必作于细。”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都是重复地做着一些小事。可是,在工作中,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也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近年来,灾难事故时常见诸报端。虽然这其中不排除有一些是“天灾”,但更多的却是“人祸”所致。频繁发生的矿难、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一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人们在工作中忽略了细节,不重视小事,以至于最终使这些小事情变成了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大事件。
  • 茁壮成长的智慧(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茁壮成长的智慧(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举止文明、有自立能力、不畏惧困难、有谦卑的品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动脑筋、热爱劳动等。
  •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

    百万销量作家、中国青年励志代表李尚龙,历经两年细致打磨,推出重磅励志新作!他想通过这部作品,告诉千万年轻人,“你缺乏的从来不是野心,而是配得上你野心的能力”,你当“远离那些强盗逻辑,学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并知道“任何成功都没有捷径可走”,与其不切实际地幻想未来,不如立刻付诸行动改变自己。学会“给生活埋彩蛋”,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成为一个有灵魂的人,才能去选择更自由的方式过一生。当你的才华还配不上你的野心时,请静下来好好努力!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种阳光思维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种阳光思维

    如果你是一位老板,那么请将这本书送给你的员工,让他们按照书中所说的去做,你会发现,你的每一个员工都是最有潜力的!如果你渴望获得更高的薪水、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成功,那么请阅读本书!本书不仅告诉你卓越员工所应具备的阳光思维,也将告诉你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去实践,成为企业最出色的员工。
热门推荐
  • 这里有只德鲁伊

    这里有只德鲁伊

    嘘!你看,我们发现了什么?这里有一只落单的德鲁伊,我们可以尝试捕捉他。一只德鲁伊可以卖出个好价钱,毕竟精灵族一向都是俊男美女。不过德鲁伊可不好对付,因为他们会化形,拥有魔兽的体质和技能。我们慢慢的从后面接近,千万不要发出任何声音。我抓住他了,快按住他不要让他逃脱了。我去,这只德鲁伊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看我发现什么了,一群落单的人类,虽然长得不好看,但作为肥料还是不错的,正好给我的宝贝施肥。”林末摸着怀里的向日葵,四十五度角望天说道。
  • 这是一本修仙文

    这是一本修仙文

    五彩光华环绕着林青引导者他缓缓向前,且看林青和世界的姻缘
  • 原梦神探

    原梦神探

    梦是欲望的满足——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在那些荒诞离奇离经叛道晦涩艰僻却又支离破碎的梦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欲望?这些被压抑、扭曲、移置、替代的欲望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难以言说真相?或者掩盖着多么深重的罪与恶?原梦神探带领你进入一个又一个奇诡的梦境,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拨开重重迷雾,再现被湮没在梦者潜意识深处的最纯净的记忆,揭开噩梦背后的惊天的罪恶。
  • 快穿女神帅炸天

    快穿女神帅炸天

    在总裁文里,女配要和女主抢男人,在女强文里,女配要和女主抢男人,在修仙文里,女配还是要和女主抢男人。女配纯情也好,美艳也好,温婉也好,但内里都是个妖艳贱货,而白酒总是会成为这个“妖艳贱货”。白酒穿进去后,世界的画风是这样的……女一号:“小姐姐,求抱大腿!” 女二号:“小姐姐,求抱大腿!” …… 女N号:“小姐姐,求抱大腿!”男主抓狂,“说好的女主和女配要为我疯,为我狂呢!?”呵呵。白酒给了男主一个王之蔑视,转眼就被一双如野兽性危险的视线给盯住了。男(已崩坏)配:“你是爱我,还是他们?”白酒看了眼他手里拿着的锁链,微笑:“亲爱的,当然是爱你。”(女主苏苏苏!)
  • 超级大炒家

    超级大炒家

    梦幻般的穿越,超凡脱俗的许愿能力......炒房!炒地!炒概念!疯狂改变世界的狂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娇妻难宠之总裁的大牌妻

    娇妻难宠之总裁的大牌妻

    如果每次的漫天大雨不是个意外,如人的心情一样。盛今今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那么,遇见是什么东西,总是使人在失败中进步。樱黑藤,男,海外樱花集团的总裁,富可敌国的背景,有一个美丽妖娆的未婚妻——凌魅惑。她是人人眼中灰暗色的灰姑娘,而他养尊处优。遇见,是个美妙的话题,本来,她是一名小小的银行职员,在阔博天地银行上班,有自己的压力——为了还房贷与完成自己的梦想。可是,生活总是多崎岖的,父亲欠了高利贷十万块。在富人眼中,这是杯水车薪而已,但是,她却透不过气来。于是,命运反转,差点暴露她的武功,她的个性,她的一切,包括她记忆中的那个男人——但是,为什么是暴露呢?她的一切,是那么在清晰,在男人的眼中——盛今今,我想成为你的所有。——樱黑藤。多么想对记忆中的律染说一句:那一年,樱花不再盛开了!四叶草戒指带给我的记忆!爱情,是个恒远的话题。浪漫,也从这一年开始持续——灰姑娘与都市富人的故事也正在拉开序幕——
  • 棠棣之华

    棠棣之华

    初出茅庐的龙宇,无意间卷入一次武林争斗、真相扑朔的漩涡中,连串的阴谋让他身不由己;沈潮、沈汐两兄弟为了给父亲复仇,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后两人携手揭开杀父仇人被杀背后更大的秘密;英雄难过美人关。大盗叶烟树做完最后唐门一案,在江湖销声匿迹,原来竟是落入林家小姐闺阁,好一出江湖喜剧……
  • 穿成众大佬的心尖宠

    穿成众大佬的心尖宠

    推荐新书《快穿:男装大佬,狠病娇!》【本文1V1】说好的软萌小奶狗、温柔帅学长呢?结果出现的都是腹黑总裁、冷血神医、阴诡仙尊……就没有一个软萌温柔系列的!这是一部轻爽文,时不时还有可爱的小奶包出现,助攻女主角拿下男主!
  • 流星闪现

    流星闪现

    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人机缘巧合下遇见如果缘分是一道桥那他们便是被缘分眷顾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