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400000003

第3章 综观概述(3)

有五个与清末经济相关的小子题,不易纳入前述各章的主题内,因而并在第7章分述。(1)从宏观性的角度来看,当时在各地发生过哪些经济恐慌现象?他认为中国经济的根本性问题有哪些?(2)中国的资金枯竭,对外资应采怎样的态度?(3)全国人口结构中有哪些阶层是属于无生产能力的?(4)他写过几篇谈论银行的文章,也讲演过几次这方面的题材,在此略述梁对银行制度的见解。(5)他对中国关税权相关的问题有过哪些议论?梁有四篇论关税权的时事评论短文,但他对这项题材的关注点,却是国际政治的角度远多于财政税收的关怀。这五项主题在结构上并无明确的关联性,梁写这些文章时也无预设的架构,而是依时事或依各别主题发挥,因此不易据以提出系统性的评判,但这又是理解梁氏经济观点的必要工作之一。

在文集中,梁谈论经济事务时,以清末民初的议题为主,这是以上六章的范围。但在《合集》里,梁偶尔也会提到古代的经济事务,例如《中国古代币材考》(1910,文集20:58-72)。他对古代经济问题的论述,基本上集中在《王荆公》(1908)、《管子传》(1909)、《先秦政治思想史》(1922)这三本书内,收录在他的专集内(专集27、28、50)。我从上述文献整理出下列四章的题材,析述梁对中国古代经济的诸项论点。

梁在1909年以“旬有六日成”《管子传》,“述之得六万余言”,旨在评述《管子》的政治、法治、经济、外交、军事,希望“爱国之士,或有取焉”。第8章分析此书的第11章“管子之经济政策”,着重在两个议题上: 第一个重点放在梁本人的基本立场与见解,看他如何受到德国和日本“国民经济学派”的影响,因为这个学派和《管子》有个共同的理念,就是要把国家的经济资源和调控权集中在政府手里; 第二个重点,是析述他如何诠释《管子》内的各项经济政策。将近一个世纪之后,以经济思想史的观点重读此书,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涨,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这章的附论析述《王荆公》(1908),说明梁对王安石的财经作为与思想有哪些洞见与偏见?他如何理解王安石的财经改革理念与政治上的阻碍?《王荆公》全书22章共208页,与财经政策直接相关的是第10章“荆公之政术(二):民政及财政”。整体而言,梁对王安石的财经作为,并没有在具体问题上作深入分析,也没有提出财经政策上的新洞见;相对地,由于梁的主要诉求是替王安石洗冤辩诬,所以立场鲜明偏颇,在格局上还是没跳脱出“党争”式的论述。从财经分析的角度来看,梁在《王荆公》里的贡献有限,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远比不上他在翌年(1909)写的《管子传》里,对整套国家财经政策(如轻重术)运作概念的良好理解,以及视野宽广的评述。

梁对中国改采金本位的议题极为热衷,1910年时写了好几篇相关的长文力挺此制,并极力抨击张之洞等反金制者。他有一项独特的论点:从演化的观点来看,中国的币材从上古的贝币到龟币,到皮币,到珠玉,到铜银,他认为这是一系列历史进化的过程;到了20世纪,中国必当用金以为主币,才符合历史进化的潮流。梁论证货币有四种职务(交易之媒介、价值之尺度、支应之标准、价格之贮藏),欲完此四种职务者当具八德,金则八德咸备。第9章的主题是在论证:梁所说的龟“币”并未存在过;帛布“币”的币字,原意是指布、帛,根本不作货币解;皮币也无货币的功能;禽畜则完全不是货币;珠玉从古至今都一样,以“宝物”的意义为主,丝毫没有交易性的货币功能。梁写《中国古代币材考》(1910)来支持金本位制,基本上是引喻失当,因为中国若有足够的黄金,何必主张用银?

若黄金不足,主金奈何?梁这种独特的币材进化论,在“内证”上有明显的逻辑失误,在“史实”上也有严重的疏漏与错误,在“外证”上(中国应否随列强改采金本位),更有硬上弓的霸气。

梁对先秦田制的见解,集中在《先秦政治思想史》(1922),包括五项题材:(1)贡,(2)助,(3)彻,(4)初税亩与用田赋,(5)孟子的井田制。第10章析述梁对这些题材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见解来相对比,并对这些议题作较深入的解说与论证。井田之说源于《孟子》,本章最重要的论点,是在阐明孟子当初的重点——要替滕国规划“井地”,而非倡议“井田”制。后儒误解了这点,而导致不必要的“井田有无”之纠葛;梁因袭前说,也没能跳出这个陷阱。

其实“井字田”和“井田制”是两回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目的是要“正经界”;井字形的耕地,和传说中的井田制(一种政治、社会、经济之间的复合关系),是不相干的。

最后一个题材属于经济学说史的范围。梁写过一篇介绍性的长文《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1902)。第11.1节:(1)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2)评论他对这些学说的理解与误解;(3)他受到这些学说的启发之后,提过一些政策性的建议,若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会有哪些缺失?梁对墨学下过深入的工夫(《墨子学案》《子墨子学说》《墨经校释》), 第11.2节的着重点是在说明:(1)他如何以“七个公例(原则)”来解说《墨子》的经济见解,(2)他的诠释有哪些特点与缺失。虽然经济议题只是墨学的一环,但从梁的内在逻辑和不时出现的过度阐释,我无法赞同黄克武的结论,说:“梁启超论墨之作表现出他个人的学术风格,以及思想的一贯性,在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他绝对算得上一个既博学又敏锐的思想家。”(黄克武,1996:90)

最后一章讨论梁的经济知识大概受到哪些著作、哪些学派、哪些路线的影响。从他的经济论述中,大致可以归纳出他对哪些问题特别关注?为何会有乐观或悲观的态度?他对哪些经济政策作过哪些特殊的主张?这是综合讨论的部分。另一项主题是对全书的反思: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重读梁的经济论述,整体上会有怎样的感受?梁对清末民初的知识界产生过相当的影响,若从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他的经济论述,现在看来反而比不上严复译案的《原富》来得深刻?从命题的趣味度、世界性的对话度、具体技术问题的挑战度来看,梁的经济论述会让后世的分析者,感觉到这是一个智识兴味度高、值得深探的题材吗?

全书诸章的安排,是依据下列的逻辑顺序。为什么最先谈币制改革(第2章)?梁对这个问题发表过19篇文章,是此表中最多的项目。这是他最早、也是最后关心的经济问题:表1.1的第2篇是《论金银涨落》(1897), 第69篇是《民国初年之币制改革》(1926)。此外,梁写过一篇短文,介绍“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因为题材上的近似性,就当作此章的附录。同样地,这几项理由也适用在本书第3章“财税与预算”。外债与内债问题和财税预算有密切关联,所以就接着放在第4章。梁论工商业问题的文章发表得很早,所以接下来作为第5章。第6章论社会主义与土地国有化的问题,这是在辩论日后新中国的经济路线;虽然梁只写了一篇长文,但因此问题重要性与独特性,所以单独成一章。

第2-7章都是清末民初的经济议题, 第8-11章则属于古代经济的问题。第8章论管子与王安石的国家经济观,在时代上明显晚于古代币材与井田问题,但为何先谈论?梁在析论管子与王安石的见解时,其实心中所怀抱指涉的是清末经济问题,只是借这两位古人的语言与作为,来抒发自己的见解与理想。所以就把此章放在与清末经济问题相衔接的第8章。第9章谈古代币材与第10章的井田说,则是依时代的顺序排列。第11章是经济学说史,与上述诸章无密切相关,所以放在最后。

同类推荐
  • 未触底的中国经济

    未触底的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触底了吗?在经济危机中,中国保持了令人振奋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事实。不过,风光之下也难掩苦衷如果西方经济衰退,出口导向的中国就难以保持隔岸观火的从容;我们的金融防线看起来固若金汤,其实也有道德风险高、外汇额过大、创新不足等漏洞;看起来很美的经济增长,也有着结构失衡的隐患;出口这驾马车有些虚弱,内需这驾马车有些瘸腿,投资这驾马车跑得过快;物价上涨,楼市的大泡泡,还是如此毫无顾忌和嚣张,吞噬着人们的幸福指数。也摇动着中国经济的根基……
  • 抗战时期上海铁路损失及其影响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抗战时期上海铁路损失及其影响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抗战时期中国铁路遭受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本书带你了解上海铁路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本书以城市化与新兴市场潜力为主题,文章包括城市化的世界:释放新兴市场潜力、创新公租房制度设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政府的角色、民众: 亟待开发的资产、科技引领智能城市等。
  • 2012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012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本报告包括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地区报告、扩权改革试点县(市)报告和研究报告五个部分,从全省总体情况,各个行业、各市和绥中县、昌图县及扩权改革试点县(市)等层面,回顾了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热门推荐
  • 白衣逍遥王

    白衣逍遥王

    少年赵枫意外回到北宋,却不是真正历史上的北宋,小说里的人物一一现身,传说中的武功相继显威,熟悉的场景陆续上演……牧马塞外可遗恨,拈香结拜有谁人?皇图霸业付一笑,我自逍遥江湖行。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江湖,敬请期待!
  • 重生之蛇蝎妖姬

    重生之蛇蝎妖姬

    前世爱上美渣男,倾尽所有的付出爱情,付出青春、美貌和心机,十年后,结局却是欺骗和杀戮。重生一世,且看她如何将渣男渣女踩成泥,再飞上枝头,炼成一代翻云覆雨的绝世妖姬!
  • 绝代风华之末世之王

    绝代风华之末世之王

    本文架空,架空,与现实无关,末世文,也雷同不起来。——做为一个新手妈妈,还没学会怎么照顾宝宝,一个叫‘末世’的家伙就突然来访,淬不及防下,她只能带着刚出生不足十天的孩子准备逃离。本以为自己拿的是末世中艰难求生的剧本,这突然冒出一个自称是孩子爹的人跟她说可以换个活法。某女抱着娃一脸懵圈中:“这谁?”
  • 幸好命运没让我错过他

    幸好命运没让我错过他

    我叫范小黎,我的那个他叫权乔安。遇见他是我最大的幸运
  • 离开过 (瑞丽·佩吉悬疑系列 - 第一部)

    离开过 (瑞丽·佩吉悬疑系列 - 第一部)

    在弗吉尼亚州的郊区,一个又一个的女人接连失踪,尸体以恐怖的方式抛弃在荒郊野外,联邦调查局介入破案却一无所获。一个逍遥法外的连环杀人犯。一个陷入危机的城市。重重困难之下,只有一位探员,能够胜任这起艰巨的任务。她就是特别探员瑞丽·佩吉。瑞丽由于不久前刚破获了一起惨无人道的杀人案,正在休假调整。而调查局的人也不愿打扰他们最为出色的探员之一。瑞丽为了不让更多的女人受到伤害,也为了与自己的心魔抗争,坚持重返战场。 为了获得更多线索,瑞丽将深入诡异的玩偶收集者文化圈、伤心的受害者家里、以及杀手内心最黑暗的沟渠。可随着案情的深入,她发现这个杀手的变态程度远远超过任何人的想象。种种原因之下,瑞丽失去了工作,家人安危也受到了威胁,甚至濒临神经崩溃。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而瑞丽被逼迫到了绝望的边缘。但是瑞丽·佩吉一旦出马,就决不会退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案件无时不刻纠缠着她,带领她探索着人心最黑暗的角落。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转折之后,瑞丽敏锐的直觉带领着她揭开了案件背后令人震惊的黑幕。《离开过》这本黑暗的心理悬疑小说,标志着这部扣人心弦的恐怖系列的开始。而我们敬爱的主人公瑞丽,将令您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瑞丽·佩吉系列之第二部即将发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腹黑娇妻

    重生腹黑娇妻

    《福气包带着空间重生了》已发布,请新老书友支持。白晓重生回到一九八五年自己十八岁高考放榜时,奶奶和小叔害怕她脱离他们的掌控,不惜藏起了录取通知书,这一次谁也休想阻碍她上大学的梦想,朴实的哥哥,出嫁的姐姐护她上一世,这辈子她来守护他们陈世美的渣爹,继母继妹都靠边站吧,咱不认识你们。…………已有百万完结文,坑品保证,欢迎新老书友的收藏推荐支持。
  • 代理财神

    代理财神

    现代学生赵朗穿越封神世界,成为代理财神,并一步一步向上升级的故事
  • 神偷萌宝倾天下

    神偷萌宝倾天下

    “姑娘你这是作甚?”“作甚?你看不见吗?霸王硬上弓啊!”“姑娘请自重。”“自重个屁啊!我特码命都快没了,还怎么自重?”若干年后,某男看着一个粉嫩嫩的娃儿:“娘子当真无情,把为夫的种子一偷竟是数年之久。”某女抓狂:“滚!这不是你的种。”某娃儿奸笑:“娘亲说我是在二狗蛋哥哥的大牛叔叔的堂表妹家对面的邻居芹心姐姐的外祖母的大宅子旁边的垃圾堆捡回来的。”众人一脸黑线……
  • 龙渊武帝

    龙渊武帝

    少年自南域而出,于逆境崛起,修至强功法,执三尺青峰,夺机遇,战天骄,令万族臣服,无敌世间!“这一切,都是你们逼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