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000000053

第53章 责任与行政个体道德(7)

这种非常规的手段,正是这种非常情况下的道德行为方式,成为个人最高形态的道德选择,以便与组织中违背公共信誉的行为抗争。

从个体行政道德角度考察,“检举”有其特定的含义与基本要素。

美国联邦法律把检举揭发界定为“一旦雇员或候选人合理地确信发现了违背法律、规则或规定的证据;或者发现明显的管理失误,资金浪费,滥用权力;或者发现某些对公众健康和安全具有实质性的、特殊的危险,某些个人就会向公众揭露这些内部消息”。“检举”是指组织内部的行政“个体人”通过越出组织程序的方式,向公众揭露组织内部的行政官员或部门违背公共利益、侵吞公共财富的行为,或者说,检举是对传统等级制的违背与反抗。

绕开常规途径,检举揭发行政组织或官员的玩忽职守和滥用权力,在正式行政组织系统中,这是“犯规”行为。一旦检举者从组织内部发出“警报”,意味着打破正常的沉寂局面,这种声音特别具有穿透力,它会撕碎掩盖在官僚组织秩序上虚假和谐的面纱,打破对背离法律与道德的“常规现象”敢怒不敢言的沉默状态。检举的直接目的是向公众提供某种信息,披露政府部门或官员玩忽职守和滥用权力的行为,以便对政府行为中潜藏着的风险发出警报,进而为这种风险确认道德责任。在行政组织系统内,检举必然涉及三种情况:提出不同意见、违背忠诚和控告。对检举者来说,选择以这种方式制止腐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西赛拉·博克称之为检举者面临的“三种困境”,同时也构成“检举的三个要素”。

检举的第一个要素是“持不同政见”。它不仅是指检举者对组织与上级行为持不同的看法,而且也指通过检举引导公众对权威或多数人的观点产生不同的意见。一般意义上的不同政见涉及的内容很多,例如,对宗教教义的异见、对政府的政策或法庭判决的异议等。行政人员检举中提出的不同政见主要是对公共政策的不同意见。当然,对政策提出不同意见与实际揭露滥用权力或玩忽职守,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在官僚权威看来,对政策提出不同政见就等于是在检举,是进攻性的、公开揭露的证据。现实中,的确有人通过检举揭发某些滥用权力现象,以表达对政策的不同看法;通过揭露政府的违法或违背道德的行为,以影响政府的决策。由于个体行政人员在提出不同政见时,总是与组织内部主流意见相左,会遭到同事或上级领导的反对,检举者在选择过程中,会产生思想斗争,并伴随道德心理的困境。

这必然涉及检举的第二个要素,即违背忠诚。在官僚传统中,组织内部的不同政见被看作是不忠诚的表现。检举者发表不同政见正如裁判员或教练对自己的队伍“吹哨”。当行政人员决定“检举”时,就是对同一机构内部的同事“吹哨”,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检举者会面临忠诚冲突,因为他很可能在任职时曾保证过要服从与效忠,宣誓并许诺对组织的忠诚。现在,当他越出这一常规,对组织内部的同僚提出起诉,就会被认为是违背忠诚与责任,检举者本人也会在誓言与违背誓言之间难以选择。

检举者面临的忠诚冲突直接来自组织内部的压力。他们批评、检举的是自己所在的组织,揭发的是内部丑闻,是从政府组织机构内部揭露腐败,这与外部揭露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他们会遇到特殊的道德冲突。一方面,对某一机构、某些上司、同事的忠诚义务,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转变成对检举者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政府雇员还必须对公众承担特殊的责任,忠诚于公共利益,一旦发现组织或行政官员违背公共利益,如果不揭露,对公众或受害人也是不忠诚的。如《美国伦理法规》要求雇员对国家忠诚,并认为对国家的忠诚高于对“个人、党派或政府部门”的忠诚。此外,他们除了承受组织内部一般的压力以外,也会受各级领导的压制。检举者也知道背叛组织的代价,知道那些说出组织内部真相的公共服务人员会遭到什么样的命运。因为他们知道,当组织部门与官员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日益扩张地侵占公共利益,并竭力掩盖这种利益侵占行为时,组织总是倾向于保护既得利益,尽可能设法掩盖真相。正如卡尔·弗雷德里克所说的那样,这是典型的“权力隐瞒”和权力密谋,这种“隐瞒”和密谋又会导致权力的进一步“隐蔽”,除非权力经常受到审查,否则就会强化密谋的欲望。一般来说,检举者能意识到反抗的风险,但总是希望能保住工作。所以,很多人在准备检举时,通常开始准备离开自己的工作部门。如果检举者身居要职,还能以辞职th表示反抗,这是引起公众注意的有效方法。也有人在检举前,先在别处谋得一个安全的职位,检举后就悄悄地离开原工作岗位,以免受打击报复。这样做既能作为行内权威、凭借内行的知识说话,又不受到伤害,但放弃原先职位,实际上也是为检举付出的代价。

检举的第三个要素是控告。在官僚等级制内部,控告具有最强烈的冲击力。控告的内容可能涉及同事或上司玩忽职守,故意隐藏风险,或者滥用权力。本质上是揭发某些个人或团体的违法行为,迫使他们对公众的利益损失承担责任。但如果控告的内容无法得到证实,最终还是无法确认谁必须承担责任,那么,这种控告也就构不成真正的检举。对控告者来说,面临的心理压力十分明显,他们对自己的控告的内容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否则无法得到公正的处置,这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于是,控告本身也受到了某些限制。首先,有效的控告涉及的内容必定是马上会发生的事件,或已经发生但仍然产生着影响的事件。这种控告才可以成为一种“警示器”,成为组织健康发展的调节杠杆。其次,对很久以后才可能发生的事件,没有必要马上控告。一般来说,在某些腐败现象马上就要危害公共利益,即将极大伤害社会的情况下,控告可以起到最佳的效果。

正如旅途中,某种潜在的交通危险马上就要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就需要立即“报警”,告诫人们某些影响安全的危险性。如果对不再发挥作用的系统中存在的安全缺陷发出“警告”,也不构成有效的控告。同理,对一种还完全没有设计出来的制度中潜在问题的揭露,或者说对还远远没有开始运行的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揭露,也不属于控告的范围。

总之,负责任的检举有助于确认责任的行为,检举必须保证其有效性。

这要求检举必须具有直接性和明确性。检举必须是有证据的,可以被公开讨论,而不是一种模糊的预感,或是一种隐讳的预言,更不是出于发泄私愤而造谣惑众、阴谋陷害、或打击报复。这些行为与“检举”没有丝毫的共同之处,甚至会扰乱组织秩序,更严重地损害公共组织的信誉,最终侵害公共利益。从本质上说,出于私利的“检举”,与某些行政组织与官员违背公众信誉、损害公共利益具有同样的危害。虽然检举者的目的总是为了使公众对政府内部的违法事件引起警觉,或者说对某些重要人物产生质疑,但事实上,一旦检举,检举者自己立即会受到各种怀疑和威胁。组织内部的腐败分子总要千方百计保守秘密,他们会施以各种手段,让检举者难以在组织中生存。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也会怀疑检举者的动机,怀疑他们揭发的事实是否真实,甚至会把他们当作喜欢刺探别人秘密的怪人,猜测他们的个人偏好与性格缺陷。由于检举总是伴随着不同政见、违背忠诚和控告,组织内部的同事会觉得检举是反常规的行为。与此相应的是,检举者的命运往往归于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检举具有深刻的道德意义,它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最高境界。因为,检举必然伴随着个人利益的牺牲。

8.3.2检举的有效性与道德正当性

那么,怎样才能使检举尽可能有效呢?

首先必须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如果公众对检举行为反应冷漠,或者漫不经心,检举者发出的信息就会因此而悄然消解。公众对检举者不信任,或怀疑他们的动机,检举就得不到支持。由于检举本身是超越组织程序的“反常规”行为,必定无法得到来自组织内部的支持,唯一的可能是得到公众的信任与支持,通过披露内部消息,引起公众的舆论谴责,进而对组织内部的腐败进行治理。如果公众对披露的消息没有反应,无法形成社会舆论,检举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如果公众无法自由地获得信息,或者由于官方的强迫性措施而无法作出回应,比如在一个高度集权专制的国家中,公众既缺乏民主的渠道获得政府内部的真实信息,即使公众了解某些信息,并有意制止政府内部的腐败行为,但极度的专制统治,使得他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为,那么,检举的结果也只能造成对检举者的伤害。

其次,检举行为要求正义的制度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密谋、威胁、强制等没有稳固的基础。由于专制统治经常对人们的所说、所想以及所听到的进行严格控制,检举就会变得特别困难,甚至具有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正义的制度背景可以有效地保证检举者的控告行为及时得到公众的支持,一旦腐败行为曝光,马上就会引起公众的一致谴责,并受到法律的有力制裁。

在现代民主制国家中,对政府组织内部的检举相对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并能及时得到监督部门与司法部门的支持,通过严格的查证,对违法行为进行公正的处决,最终确保行政责任的落实。在腐败日蔓延,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时,现代民主政治体制可以确保最高的检举有效性。

相应地,确保检举的正当性同时是十分必要的。

检举行为涉及各种复杂的情形,检举者的动机也错综复杂,究竟如何区别不同的检举,如何识别检举行为包含的不同动机,这是考察检举行为必须考虑的问题。现实中,有些人检举是为了报复,有些人检举是为了达到个人私利,有些人甚至为了引起公众对自己的关注等等。不能否认,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爱挑剔的、充满流言蜚语的检举,也不乏充满偏见、甚至阴险的揭发行为。那么,能否区别正当的“报警”行为与出于私利的检举行为?

或者说,能否对不同的检举者、不同的消息以及不同的检举方法和手段进行道德的检验?

这种区分与检验是可能的。凡是有道德价值的检举应该具有高尚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打击最邪恶的人,维护公众的利益,为腐败行为的受害者伸张正义,迫使腐败的组织与个人承担责任。这是正当检举的标准。运用这一准则,我们不难区分,“当检举行为采取错误的或邪恶的方式时,或者当检举者对合法的私人事务曝光时(例如政治信仰、性生活等),那么,这种检举就显然是不适当的”。这是根据检举者的动机进行判断。困难在于,检举者的动机隐藏在行为的背后,公众很难直接判断检举动机是否公正,在很大程度上,检举的正当性依赖于检举者的个人道德素质,这对检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检举者来说,当他们考虑是否应该选择检举时,的确需要考虑更多、更复杂的因素。由于腐败行为方式与表现形式极其复杂,大量腐败行为很难找到明确的界定,所以,检举者除了考虑一般性的后果以外,他们还会考虑检举正当与否的理由,从道德上考虑检举的善恶界限,努力寻找检举的合法性基础。这说明,那些准备说出秘密的人,实际上在检举之前就承受着双重压力,他们既要考虑自己的职业与前途,也要考虑检举行为的道德正当性,以取得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西方学者认为,可以从检举的三个要素出发,考虑其行为的正当性。他们的思考必须围绕着这样的要求:“提出的不同政见必须具有准确性;运用可靠合法的途径,以应付各种不恰当的行为,把违背忠诚降低到最低限度;控告必须具有公正性”。概言之,每一个检举行为都需要通过审慎的思考和检验,以制约偏见与邪恶。在决定“报警”之前,审慎地确认其行为的正义性,努力尝试确保检举方法与途径的正确性,以使检举行为成为一种道德的选择。

首先,检举者表达不同政见是为了增进公共利益。从这个要求出发,检举本身应该是一种负责的行为,不仅有利于公共利益,也要考虑讲出真相可能带来的伤害,如伤害个人或组织机构,最终可能会伤害公共利益本身。因此,检举者在表达不同政见之前,有必要作出各种努力,慎重权衡究竟应该讲出真相还是保持沉默,要求他们保证自己提出的报告是准确的;在讲出事实之前,反复验证事实的真相;明确要检举的事情在何种程度上是不合法的;明确要检举的腐败事件对公共利益的威胁已经到了怎样迫切的地步,这种威胁如何严重,是否可以作为玩忽职守和滥用权力控告它们。

其次,把违背忠诚的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如果事实证明检举行为是必须的,并且是正确的,那么,如何才能使检举中违背忠诚的程度降到最低呢?

同类推荐
  • 新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手册

    新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手册

    本书在新华社公开播发的稿件基础上选编而成,聚焦廉政建设主题,重点解读了八项规定、基层反腐、作风建设、廉政制度建设等廉政热点,权威客观,通读易懂,体例完备,可以作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参考资料。
  • 中国梦实现的根本法保障

    中国梦实现的根本法保障

    宪法序言申明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指导方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诸项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是道路、理论与制度自信的宪法阐释。人权尊重构成国权之目的,确保人民福祉与执政党的合法性。为实现这一深沉梦想,须尊重宪法,恪守宪法职责,推进宪法实施。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材。在内容上,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三个部分;在体例上,每部分又分为原著选篇、原著选读导读、思考题三大板块。本书可帮助读者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学会精读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 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6至2017(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6至2017(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关注欧美等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动态;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的愤怒和反抗等……
  •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政治的神学》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五种:《教会的可见性》、《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神学续篇》、《价值的僭政》;均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法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欧洲的法学传统与基督教神学有内在关联,施米特借助“政治的神学”这个提法,力图在现代语境中保有欧洲传统的法学品质。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施米特法学思想的基本信念所在。《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乃施米特一系列政治法学论著的滥觞,关注的是基督教教会建制的政治形式意义。《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讨论的是政治法学意义上的公法问题,在现代语境中进一步阐发了博丹“主权就是谁决断非常状态”的著名论断,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的经典文献。《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讨论政治制度建构中的“代表”问题,从韦伯“新教伦理”的对立面——天主教政治法理来看待自由民主现代性的形成及其问题,带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问题景观和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政治的神学续篇——关于终结所有政治神学的传说》乃施米特八十高龄时所著,旨在为针对“政治的神学”的大批判展开反批判,相当神学化,但谈论的仍是现代性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是其著作中最难迻译的一篇。《价值的僭政——一个法学家对价值哲学的思考》从法学家立场检讨现代启蒙主义价值哲学,对于了解施米特对议会民主制的思想史批判的理论出发点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管理之道

    管理之道

    《管理之道》本书分为重视调查研究勤于市场预测、设想多种方案精心选择拍板、全面筹划安排科学编制计划等部分。
  • 一晚成亿万富豪

    一晚成亿万富豪

    一个穷困潦倒的男主一夜之间成了亿万富翁,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 世界给你

    世界给你

    年少不知事的顾盘山,清冷狂热的白晏苏,追光者微生爱芳,情深意重的邓风……这一群人小岛上组建了独立的世界,回忆,树影,西瓜,摇晃的水瓶,世界给你。
  • 机战王朝

    机战王朝

    2237年,撒旦的出现让百年前的终结者灾难更上一级,机甲与撒旦的战争。系统的升级,终将导致野心的产生。隐藏,隐藏,为了王朝的利益,我必须隐藏自己。
  • 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拼命的自己

    让未来的你,喜欢现在拼命的自己

    拥有梦想并敢于追逐的人,未来才充满了无限可能。或许,你会嘲笑没有梦想的人。然而,你又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管中途经历怎样的磨难和痛苦都会坚持不懈?在人的一生中,失败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更不要悲痛到一蹶不振。如果你害怕成为明天的失败者,那么在今天,你能有多努力,就得多努力。沿着人生的道路一直努力奔跑,总有一天,你会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 倾世狐妖对对配

    倾世狐妖对对配

    只能说,这个世界疯狂了!十八岁生日,老天的礼物就是让她掉进下水道!!掉进下水道就算了!居然还让她狗血的穿越!穿越她也认了,你妹的居然让她穿到了妖界!这都算了!为什么要让她嫁给这个狐狸精!她大声的say!NO!但是这个狐狸精居然说:“我就娶你了,怎么样!”钥语韵直接气节!晕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萌徒成妻:误惹妖孽师傅

    萌徒成妻:误惹妖孽师傅

    (已完结)呆萌小徒卖萌耍宝,扮猪吃老虎,横扫六界。破血咒,寻秘宝,揭万年真相!。(推荐新书《呆萌甜妻:男神老公养成记》)捡个上古神兽做灵宠,赖上神界战神做师父,看她上演怎样一段爆笑的师徒之恋?什么?有人要抢师父?某小徒不屑:有我年轻漂亮吗?有我可爱无敌吗?没有?滚!某小徒人生格言:不准和婳儿抢师父,师父从头到屁股都是我的!某小徒自我评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暖得了被窝打得过流氓,某小徒毕生目标:搜刮天下至宝,赚钱娶师父!噢耶!
  • 代嫁俏妃

    代嫁俏妃

    她是俏丽活泼的山野小丫头,孤身入京找寻身世之谜,却误被当做相府千金拉进丞相府,百口难辩的她阴差阳错的成为伯辰国五王妃!命运的安排,将会带给她怎样的惊心动魄?一个是高冷腹黑的五王爷,一个是高深莫测的异国太子,一个是痴情风趣的七王爷,不同的初遇,不同的心境,带给她怎样的爱恨情缘?江山社稷与红袖添香,对于位高权重的他们而言,孰轻孰重?予一己真心,谁会陪她一世长安?天涯海角,一句话总会在耳边响起:“臭女人,你惹上了本王,这辈子休想逃掉!”
  • 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本书针对女孩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女孩成长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家长当好女孩青春期的良师益友。